平定察哈尔、吴三桂叛乱的大清王朝第一名将图海是怎样的一个人?

勇敢坚强ygjq

图海,满清康熙朝的一员名将。他是被电视剧《康熙王朝》黑得最惨的一位了,很多功劳都被周培公“霸占”。



马佳.图海,清朝年间的著名大臣,属于正黄旗,官至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年轻时受到顺治帝的赏识和提拔,也曾有过大起大落。

康熙年间,三藩之乱爆发。此时蒙古的察哈尔王布尔尼起兵察哈尔,与吴三桂、王辅臣遥相呼应。京城的八旗兵都在平三藩的战场,察哈尔又离北京很近,一旦蒙古骑兵得手,势必长驱直入。咋整?此时孝庄太后向康熙推荐了一个人,那就是文武双全的大将:图海。



康熙命令信郡王鄂札(多铎的孙子)为抚远大将军,图海为副将军统兵征剿察哈尔。可是无兵可调,咋整?图海给康熙出了一个奇招:把京城八旗的家奴武装起来,组成一支数万人的军队。

图海带着这帮乌合之众,如何抵御蒙古铁骑呢?图海玩出了没有下线的一招,那就是鼓励抢劫。他把八旗家奴贪财亡命的心理,转变为拼命厮杀。终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平定了察哈尔的叛乱。

之后,图海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陕西,平定陕西提督王辅臣的叛乱。这时周昌(周培公)才做为他的幕僚出现。图海先是动摇了王辅臣的军心,然后派周培公劝降,最后图海很快就降服了王辅臣。



接着图海又南下平定三藩之乱。图海分兵进取汉中、兴安,不久他便迅速攻克汉中。他留守陕西,为康熙收复四川立下了大功。


最后补充一句:看电视剧学历史,害人不浅啊!


不药的花花世界

前段时间有幸写过关于图海的文章,分享如下:

2001年,一部《康熙王朝》火遍大江南北,在海内外掀起观影热潮,甚至在台湾也爆发了极高的收视率。

作为一部历史剧,《康熙王朝》基本尊重历史,但是为了剧情发展需要,剧中对很多人物和事件都进行了改动和加工,导致《康熙王朝》和真正的历史相差甚远。

比如今天的主人公,一位被称为康熙朝第一武将的将军,竟然在剧中被一个小小文官抢了全部功劳,不能说说是一大瑕疵,给主人公酿成了康熙朝最大的冤案。

这个人就是马佳·图海,而那个被神化的文臣,叫做周培公。

1、大起又大落,仕途坎坷

图海的运气是很好的,但是遭遇是坎坷的。

先是,作为正黄旗的图海,作为明珠被皇帝发现。于是顺治二年,自笔帖式历国史院侍读;八年,擢升内秘书院学士,迁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顺治十二年,加封太子太保,摄刑部尚书事。然而,来得快去的也快,顺治十三年开始,图海被日渐疏远,终于被革职抄家,险些被杀。

然而,康熙即位后,图海迎来第二春。

即位后康熙马上授予图海正黄旗满洲都统一职,从此图海弃文从武,走上了武将的不归路。


2、平定察哈尔,锋芒毕露

在《康熙王朝》中,年轻气盛的康熙撤掉三藩,引发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清王朝一下子陷入动荡之中,然而就在康熙准备调集察哈尔王布尔尼进京勤王时,却得到察哈尔王叛乱的消息。吴三桂的公关做得太到位,拿钱办事的察哈尔王一下子就奔北京进攻康熙来了。

察哈尔距离北京,不过二百多里,一天半路程。情急之下,孝庄太皇太后请八旗领主喝茶,调集八旗家奴组成万人军队出京平叛。

这些背景《康熙王朝》尊重了史实。然而在领导的任用上,《康熙王朝》却放水了。剧中这数万家奴的领导是抚远大将军周培公,副将军是图海。而在历史中呢,主将是多罗信郡王鄂扎,副将是图海。

家奴出京,图海纵容手下抢劫百姓,所过宣府等地州县村堡等部全被扫荡。丰厚的赃物激起了家奴的强烈欲望,而此时的图海阵前号令说:“之前此所掠财物都是老百姓家里的,不足以称为宝物。而察哈尔继承元朝之后,数百年的基业,珠宝货宝多得无法计算,你们如果能洗劫它们,可以保证终身富贵。”于是这支家奴之师以一当百,大败察哈尔叛军。

图海为了激发士兵斗志采用的特殊激励机制虽然很损,但是客观上收到了奇效。

3、招降王辅臣,底定西北

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在湖南和清军对峙,而西北的王辅臣则成为吴三桂的重要帮手。《康熙王朝》尊重这段历史,这个拥兵数十万的陕甘提督一直摇摆不定,一度被吴三桂收入囊中。然而,最后还是被康熙搞定。

在让王辅臣彻底投降前,有必要向他展示下清军的獠牙,彻底断了他归而复叛的念头。

于是,平定了察哈尔王的图海等部又立刻投入到西北战场。而这一次,图海是真正的主角:抚远大将军。

在剧中,周培公仍然是大将军,而图海则是一个副将,不只是一个能力不足的副将,还是一个不喜欢火炮,盲目自大,做事咋咋呼呼的副将,与年轻老成、沉稳远谋的周培公形成鲜明对比,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

此时的周培公,是图海的幕僚,是图海在到王辅臣老巢平凉前因为献上了平王计策被图海收入麾下,这样的人怎么能指挥得了图海。而且说图海抗拒红衣大炮,而历史上图海恰恰是火炮的忠实拥护者。

在平定王辅臣这一部分中,《康熙王朝》做了大量改动,即将图海的所作所为安放到周培公身上,而将图海刻画成一个老而无谋、心浮气躁的莽夫形象,这和康熙朝第一武将的头衔相差太多。

而实际上,先用大炮齐射,占据虎岭,俯视平凉城,截断王辅臣粮道的,是图海;居高临下,轰击王辅臣军营的,也是图海;最后派周培公进城劝降的,也是图海。

而最后,清朝以较小的代价,招降了王辅臣,稳定了西北局势,终于帮助清朝在平定三藩过程中反败为胜!

这是图海的功绩,作为康熙朝第一武将,图海实至名归!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Yes

网上对于图海的介绍非常详细,我就换个角度,说说自带“招黑体质”的图海吧。

顺治帝那时候的图海。

图海是满洲正黄旗人,大家知道八旗制度,正黄旗绝对是八旗中的贵族了。

在顺治初年,图海其实就是个“文人”,干的是“明史纂修官”。看看名字就知道,他的任务是修改明史,既然修改,肯定不能往好了说。所以图海刚开始的主要工作就是黑明朝。

就这么靠黑明朝过了几年之后,图海幸运的被顺治帝看中,提拔成了议政大臣。议政大臣嘛,算是最高级别的参谋人员了。与此同时,图海还管着刑部,干的是顺风顺水。

但是,没过多久,从顺治十三年开始,图海的招黑体质表现出来了。

先是被顺治帝降了三级,又因为江南乡试作弊案,受了牵连。再往后,因为审理一个打架斗殴案,顺治帝不满意,直接把图海革职查办,家产没收。这次打击对于图海是巨大的,差点要了命了。

康熙帝那时候的图海。

差点死在顺治朝的图海,终于熬到了康熙朝。

康熙帝对图海还是不错的,一继位立马提拔他了。大家知道,康熙时候,清廷还是很不稳定的,到处都是叛乱,到处都要打仗。

于是,在康熙二年,图海接到任务,带兵出去剿灭农民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不得不承认,图海还是很有本事的,才一年时间,就把农民军剿灭了。

此后,图海又开始顺风顺水,官居高位。本来他是可以安享富贵荣华的,哪知道又出事了,三藩叛乱。

又要打仗,本来他的任务就是督运军饷,但是没想到蒙古的察哈尔王又造反了。现在朝廷缺兵少将,康熙又想到了图海。

于是,图海带着临时征召的八旗家奴部队出发了。图海纵兵抢劫,燃起了这支“临时工部队”的斗志,很快就平定了叛乱。

但是他一回京,就遭到了参奏,说他纵兵抢劫,影响恶劣。这

次被黑的不惨,因为康熙帝觉得非常时期,打胜仗最重要。

在这之后,图海又招降了原陕西提督王辅臣,后来一路高歌猛进,平定吴三桂叛乱。这时候,图海到达了他在康熙朝的事业顶峰。

就在这时候,康熙帝觉得图海你辛苦了,回京养老吧。这算是凯旋归来,荣耀无限啊,无奈的是,这回老天爷黑了他一次。

图海刚回来两个月,病死了……

影视剧里的图海。

万万没想到啊,过了这么久这么久之后,自带招黑体质的图海,又被现代影视剧黑了一把。

在影视剧中,图海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小配角,几乎所有的功劳,都被周培公抢走了。但是实际上呢,周培公只是图海的一个幕僚,没这么大本事的。

所以我说,图海是自带招黑体质的人,确实有点可怜。


七追风

图海,是怎样的一个人?野禅从他的经历给你分析。

顺治曾说“图海原是白身,朕破格优擢”。顺治时代图海被顺治看重,顺治为了提拔他,提故意说他举止异常,众人为图海求情顺势提拔图海。顺治对待图海是使用了标准的帝王心术,先是提拔列议政大臣,观摩学习三年。然后找各种小毛病进行打压,最后临死的时候给康熙留言,图海可以用。


所以图海在顺治时期能力出众,深得顺治看重,是为儿子留下的重要人才遗产。


康熙时期,火速提拔。先是扫清残余反清势力,最后更是屠杀了投降的6000多反抗者,图海对待这些人也是够心狠手辣。此后康熙裁撤三番时,蒙古的察哈尔判乱,此时康熙无兵可用。正是图海提议征召八旗家奴前去平判,任他们抢劫,果然家奴人人奋勇,完成平判。后来图海更是平定了吴三桂,不过大业完成之日,也是他去世之时。



可以说图海能力出众为大清朝鞠躬尽瘁,忠心耿耿,是不可多得文武全才的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