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座岛屿分属两个以上的国家?会造成国家之间的冲突吗?

LIAIHONG

第一是爱尔兰岛。从1169年,生活在爱尔兰岛的爱尔兰人开始遭到英格兰人的入侵。从1541年开始,爱尔兰正式成为英国的一部分。但之后,爱尔兰地方一直都起伏着反对英国人统治的斗争。1921年,双方签订《英爱条约》,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岛南部26个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但北部6郡仍属英国,成为现在的北爱尔兰。1937年,爱尔兰宣布独立。1948年,脱离英联邦。次年,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不过,英爱双方曾为北爱尔兰的归属发生过激烈争执,甚至双方支持北爱尔兰内部的武装斗争。2007年,英国恢复了北爱尔兰建立自治政府的权力,让这一矛盾暂时缓和。不过,爱尔兰始终坚持拥有北爱尔兰的主权。该问题如何解决,还得看未来。

第二是加里曼丹岛。该岛共分为三国领土,分别属于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北部为东马,是前英国殖民地,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2010年人口600万,占岛屿面积的第二。被东马包围的、近海的是文莱,面积最小,人口约40万。南部为印尼的加里曼丹地区,是荷兰的殖民地,面积最大。该岛分属不同的国家,主要是殖民遗留下来的问题。该岛在二战期间被日军侵占,直至1945年才夺回来。英荷势力再次卷土重来,但当地的独立运动俨然兴起,最终成立了各自的国家。文莱独立最晚,直至1984年才从英国手中独立。所以,目前这三国关于岛屿基本上由于分属不同殖民者,再加上后来双方签订的边界条约,所以基本上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


国家人文历史

塞浦路斯

欧洲中东国家,位于地中海东部,首都尼科西亚。1960年8月16日宣布独立并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由本土两大种族希腊人和土耳其人组成联合政府。1963年,因宗教、种族问题两族发生武装冲突,1964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塞浦路斯,1967年土耳其族另设行政特区制。1974年7月希腊军集团在塞浦路斯策划政变,土耳其以保证国名义出兵塞浦路斯并占领北部

3355平方公里领土,并将岛上土耳其族全部北移,1983年11月15日土耳其族在塞浦路斯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此国没有除土耳其之外任何国家承认)至此塞浦路斯为世界上自柏林墙倒塌后唯一一个国都分裂的国家。

爱尔兰岛

爱尔兰岛位于欧洲西北部,西邻大西洋,东邻爱尔兰海,面积70273平方公里。1801年为联合王国管辖,1845年由于爱尔兰大饥荒英政府未给予多少帮助造成了爱尔兰人四分之一饿死而愤懑,1918年英国大选大多数爱尔兰议员拒绝在英国议院任职并自组爱尔兰议会,1919年宣布独立并在爱尔兰独立战争后与英国政府签订停战协议至此爱尔兰共和国管辖爱尔兰岛六分之五领土,英国管辖六分之一。




新几内亚岛

1511年新几内亚岛被葡萄牙人“发现”,至此新几内亚岛先后被荷、英、澳、德、日管控。1906年英国将新几内亚岛部分交给澳大利亚管理,德属新几内亚在一战时被澳大利亚占领,至此新几内亚只剩英、澳两国势力。1942年新几内亚全境被日本占领,1945年联合国重新将原澳属新几内亚拖澳管理。1949年澳将新几内亚原英、德属地合并为澳属巴布新几内亚领地直至1975年巴布新几内亚独立。1963年荷兰将荷属东新几内亚交给印度尼西亚管控。




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原属我国内岛,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分给沙俄。后中俄达成共识,2012年3月30日黑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对部分黑瞎子岛实行管控。



除了上面列举的之外,还有很多岛屿是由两个甚至多个国家管控的,欢迎大家补充。


XN三三

分属两个国家的岛屿有不少,我就从面积大的说起。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和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岛。这个岛屿有一个独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两个省,全岛两部分接触极少,两国与1979年签订的边境条约禁止人民在边境居住。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该岛属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菲律宾宣称对沙巴地区有部分主权。这也是唯一的一个有两个以上国家的岛屿。下一个是爱尔兰岛,在欧洲西北部,岛上大部分地区属于爱尔兰共和国的领土,位于岛上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地区属于英国。伊斯帕尼奥拉岛是加勒比海中第二大岛,仅次于古巴,分属海地共和国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大火地岛位于南半球的大西洋西南沿岸是火地群岛的主岛,1881年,智利和阿根廷在此地划定边界,东部属于阿根廷,西部属于智利。

帝汶岛为马来群岛南端的岛屿,东部为独立国家东帝汶,西部为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塞浦路斯岛其实全部属于塞浦路斯共和国,但是由于各民族的冲突造成该岛处于割据状态。受土耳其支持的一方另立政权。石巴迪岛位于加里曼丹岛东部北部属于马来西亚,南部属于印度尼西亚,自1963年以来武装冲突一直不断,两国在此岛边界至今未正式划定。

乌瑟多姆岛是波罗的海一岛屿,西部属于德国,东部属于波兰。圣马丁岛是位于加勒比海东北部的一个岛屿,面积不大,可是却分属荷兰和法国。马凯特岛,很小,小到也称马凯特礁,只有0.03平方公里,却被瑞典和芬兰分治,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岛两国分治的岛屿。

其实在我们中国就有一个两国分治的岛屿,就是黑瞎子岛,也称熊瞎子岛,自2004年起,其西半部为我国所有,东半部归俄罗斯所有。


梦上王者的雄孩子

回答问题之前,我得先强调一下,我所引用的例子其实已经成为了历史了,而且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因为那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屈辱史与殖民史。但是,由于该岛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就引用一下,一是权当回忆;二是认识当下。

这个岛的名字叫库页岛——曾经的中国第一大岛,面积7.64万平方公里,是宝岛台湾的2.12倍。



很多人知道它曾经分属过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即沙皇俄国与日本帝国,但没多少知道,它的南、北部分在历史上其实也曾经分属我国与它的原主人——满族、赫哲族(韩庚就是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还有就是与日本北海道阿伊努族同族的阿伊努人。

简而言之,就是人类学上通俗称为“南通古斯人”的种属。

库页岛见于我国史册,最早可追溯自上古时代,神书《山海经》里就记载了库页岛上的住民是“毛氏”;“有毛人在大海洲上”。在《后汉书》的《东夷列传》中,进一步记载:在北沃沮“海中有女国”。沃沮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朝鲜半岛北部的部落,北沃沮大致位于图们江流域。以后的史书也有相同的记载,如元朝的《开元新志》和明朝的《殊域周咨录》都记载居住在库页岛上的吉烈迷人,“人身多毛”,还提到岛上住民“女多男少”的情况,这显然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标示。所以,清代《万绂图考》明确指出:“库页岛即古女国,亦名毛人国”。

我国作为最早发现、最早联系、最早统御管理的历史角度来看,几千年来岛上的主要居民应该还是阿伊努人,百年前留下的珍贵照片亦佐证了这一点:





阿伊努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毛发比例最浓多的族群,所以说他们是库页岛上的主要居民是符合客观史实的,因为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这些少数民族的主要活动地带早就抵达我国东北部,不止于岛屿上。

那么,历史上我国是如何与岛上的这些少数民族分治库页岛的呢?

以三次有效统治或管辖的历史为例:

【元朝】

1264年,元朝派3000大军攻占库页岛,当地住民“骨嵬”向蒙古人朝贡。

1285年,元朝在奴儿干地方设置东征元帅府,加强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的管理。

1308年,骨嵬王善奴等遣人来请求归降,并每年缴纳毛皮税,以海东青、貂鼠、水獭、海豹皮等为贡献。

元朝将其纳入辽阳行省的管辖范围。

这是中国首次将库页岛纳入行政范围。

【明朝】

1368年,元朝灭亡,败走漠北,失去对此岛的控制。

1412年,明朝征服苦兀,在库页岛北部近海处设立囊哈儿卫,在中部波罗奈河流域设波罗河卫,东部驽烈河流域设兀烈河卫,隶属于奴尔干都司。



明朝政府为了更有效的管理黑龙江下游地区及库页岛,曾先后10次派太监亦失哈出巡奴儿干地方,并建立了永宁寺,树立《敕修永宁寺碑记》和《重建永宁寺碑记》两块石碑,以记载管理当地之事。








1430年,明宣宗遣都指挥康旺、王肇舟、佟答敕哈等前往奴儿干都司,抚恤军民(此后再无涉足记录)。

【清朝】

1616年,根据魏源所着《圣武记》记载:“清太祖遣兵四百收濒海散各部,其岛居负险者刳小舟二百往取,库页内附,岁贡貂皮,设姓长、乡长子弟以统之”。清朝建立以后,库页岛归宁古塔副都统管理。1715年之后,归三姓副都统管辖。库页岛上的居民每年到黑龙江下游的普禄乡向清政府进贡貂皮。

而这三次,我国的行政机构都未能深入到岛的南部,最远的就是明朝,去到了中部的波罗河卫。

影响力最强的也是明朝,据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间宫林藏在他的《东鞑纪行》一书中。这样描述道:“众夷至此处时,将携带之米粟、草籽等撒于河中,对石碑遥拜”(注:永宁塔碑)。



(现存于海参崴博物馆)

185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律师、驻俄国商务代办佩里·麦克多诺·柯林斯曾横越西伯利亚,由黑龙江河源顺流而下,直至黑龙江口进行考察,1860年发表了《阿穆尔河纪行》一书,其中对永宁寺碑这样写道:“这些土著居民对这个地方(永宁寺碑)及其在古代的用途,怀有一种神圣、持久和强烈的信仰,这种木片制成的花朵无疑是一年一度的献礼,还可能加上一头牲畜作为向这个地方的神抵赎罪的牺牲。”

而元、清的行政机构都只是在北部,南部至今未得相关记载。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太远了,而且无论是元明清,还是更早的唐、辽、金,对库页岛都无一不是羁縻制,所以不使南下也是正常,这也造成了南部的阿伊努族曾有同时向中、日两国进贡的历史。

1785年,江户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铁五郎等5人及随从人员分两路勘察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得出结论:“库页岛的北部是隶属于中国清朝的”,“均属满洲统辖之夷区”。

库页岛从此进入沙俄与日本帝国的割据争夺时代。

1799-1850年间,南部脱离清朝控制,基本隶属于日本的松前藩;北部则尚在清朝的名义统辖之下,但早已没有联系了。

1850-1854年间,库页岛全岛处于战乱之下,日俄时有交兵。

1855年2月7日,日俄双方签订《下田条约》(也叫《日露和亲条约》)。条约规定:千岛群岛中择捉岛以南归日本所有,以北为俄国领有;库页岛维持原状,不另定国界。

库页岛正式被日、俄两国非法武装侵吞,并分成南北两半。

1860年,沙俄以调停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与沙俄。

从此,库页岛从法理上正式脱离我国。

1867年3月30日,日俄双方签订《库页岛暂行规定》,其中规定:俄国把俄属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等四岛让与日本;允许日本渔民在库页岛居住;两国国界仍以北纬48°线为界,继续保持原来的杂居状态。

这就是日本今天的“北方四岛问题”的由来。




1875年5月7日,日本与沙俄签订《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日本在库页岛的主权。日本则宣布完全放弃库页岛的主权,全岛归沙俄管治。

1905年9月5日,沙俄输掉了日俄战争,根据《朴茨茅斯和约》,割让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的地区给日本,日本在割让地设立桦太民政署。

1909年,沙俄又回来了,并且牢牢控制着北部。但是仅仅维持了9年,十月革命期间,又被日本人趁虚而入重新占领,这下直到1925年才又“赠”回俄手。

这一年,日本裕仁天皇登上库页岛——是日本殖民库页岛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记录。




那时候的日本正经历“明治维新”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看着冉冉升起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裕仁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视察完后他就把库页岛给回了苏联。

一切原因都在于“北方四岛”,对于日本来说,它比库页岛更重要——因为北方四岛是北海道的“黄蜂尾后针”。

历史上,不仅北方四岛属于日本,从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最南端的“洛帕特卡角”到日本北方四岛的一系列岛屿,即“千岛群岛”全岛都曾属于日本的,虽然大多数面积都很小,但是地理位置却极端重要,因为,它是封锁鄂霍克次海峡的岛链。




鄂霍次克海峡的海域总面积为158.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外蒙古,目前简直就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内海”。

基于“岛链”的战略考虑,日本用库页岛换取南千岛群岛,但是因为二战战败而“偷鸡不成蚀把米”,“北方四岛”于二战最后一战——千岛群岛战役中被苏联作为战利品收入囊中。

注:一般现在都将发生于1945年8月15-8月27间,由苏联红军与日本关东军激战于我黑龙江省鸡虎林市的“虎头要塞战役”称为二战最后一战。



但其实,发生在南千岛群岛的战役要更加晚,直到9月5日,战役才告结束。

以上那么多的历史,都是因为曾经短暂属于过我们的库页岛所牵引出来的,错综复杂之余,会不会觉得很神奇?

这就是历史的奥妙。


無風即風

圣马丁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岛屿的一半由荷兰管辖,被称为荷属圣马丁,另一半由法国统治,被称为法属圣马丁。

圣马丁岛被分为两部分,彼此间相互独立。尽管岛屿的面积几乎小于所有的主要城市,但它们各自有着独立的管道系统。给10公里外另一边的朋友打电话都算是长途。


迷失在耶路撒冷

巴布亚(伊里安)岛,分属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加里曼丹岛,分属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

海地岛,分属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

帝汶岛,分属印尼和东帝汶;

爱尔兰岛,分属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

…… …… ……等等


北国小野草

米金戈岛,是一个不足2000平方米(0.49英亩)的岛屿,大约是足球场的一半。岛上居住的主要是渔民和鱼贩。这个地方是盛产尼罗河鲈鱼的。在米金戈岛,渔民工作一周的收入大约相当于非洲本地人工作的2-3个月的收入。也正因此肯尼亚、乌干达甚至坦桑尼亚的渔民都搬来这里定居。

这座小岛是肯尼亚的领土,而捕鱼的区域却是属于乌干达,这两个国家也是经常为此事争吵。最后双方达成协定,共同驱逐海盗,保护渔民,不过倒霉的是,渔民要分别给两个国家交税了...


趣旅海岛游

位于加勒比海上的海地岛,分属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但经济差距很大,海地以黑人为主,比较穷,多米尼加人大部分都是法国和西班牙后裔,算是富裕国家了。一岛三国的只有一个,就是位于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分属印尼,文莱和马来西亚,相安无事。还有帝汶岛,分属印尼和东帝汶,东帝汶独立的血泪史证明了印尼和东帝汶的关系很一般。黑龙江上的黑瞎子岛分属中国和俄罗斯,不多说了。


不做李达康只当孙连城

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有非殖民地的岛屿,分属于三个国家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印尼,文莱)分属于两个国家的岛屿有巴布亚岛(印尼,巴布亚)海地岛(海地,多米尼克)火地岛(阿根廷,智利)帝汶岛(印尼,东帝汶)爱尔兰岛(爱尔兰,英国)库页岛以前分属于俄国,日本,现在俄国独立占有,其他的正在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