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彝族、苗族有什么渊源?


谢谢邀请。在我们北方的大部分老百姓的头脑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都被成为苗族的。通过查询阅读资料,得知白族和彝族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据传白族的先人是氐人和羌人,而彝族的祖先是西 古羌人。彝族有白彝和黑彝。彝族原来被称为“夷族”,1956年毛主把“夷”为“彝''族。彝族的“彝”中的“彑”(音ji,猪头)和“米”、“糸”(丝),很明显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赋予美的寓意:希望彝族兄弟姐妹有有肉有饭吃,有衣穿。苗族的先人是蚩尤东夷人,有白苗、黑苗和花苗三个分支。(下面是借用网络的图)


HE一HAI

这三个民族起源不同 语系也不同,白族 彝族有一定渊源,有学者称白族是汉族和彝族的结合体白族语言属于彝语支,首先苗族起源蚩尤,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 近代使用拉丁文创造了苗文,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有文字 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彝族群众使用的文字,又叫“爨文”、“韪书”。明清两代不少书里说,这种文字“字如蝌蚪”、“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根据民间传说,彝文的历史非常悠久流传和遗存彝族地区的彝文文献载体形制主要有岩书、布书、皮书、纸书、瓦书、木犊、竹简、骨刻、木刻、金石铭刻、印章等,其中绝大部分为纸书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白族的起源具有多元的特点,最早的白族先民由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融合形成,之后又融入了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征战、拓土、商贸、屯垦、驻边等历史原因,白族才逐步形成当今白族之雏形。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