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20年房子是漲還是跌?

江西人在東莞666

2018年至2020年房子的漲跌問題真的很難提前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房價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制衡和影響。但我想我們是否有必要過度關注這個問題呢?關注房價的漲或跌,無非是幾種可能:1. 炒房。炒房者需要預判和了解房價的走勢,首先,國家對於炒房者的存在本就持否定態度。炒房本身就是影響房價的行為之一,如果您是抱有這個心態和目的的人,我們不予置評。2.買賣房屋。近期想要買賣房屋的朋友可能也會關注房價的走勢,這直接關係到我們的錢袋子,但是這個問題我們的確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自己所在城市、地段、生活水平、經濟壓力等要素進行綜合分析,簡單的盯著房價對於自己是否買的起,賣的出並沒有實際的意義。3.投資。投資房屋或許也是近幾年來市民們普遍認為可以獲得巨大經濟收益的來源之一。很多人都將自己畢生的積蓄投資到一套房子裡,因此認為房價的高低影響著自己的收益。可以理解但並不認同。房子是用來住的。如果脫離開居住這個條件,僅僅是想著用來買賣從而獲得利益,姑且不說從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角度談,僅從自身角度出發,如果將全部身家押在一套房子上,如果投資失敗,那面臨的結局就是傾家蕩產,有多少人因為這樣的原因失去了自己人生的意義,然後成為房子的奴役。我們為什麼要讓自己變成這樣?人的一生不過短短數十年,人生的意義並不僅僅是一套房子。活的現實沒有錯,但現實不等於人云亦云,不等於活成同一個樣子就是對的。不管是房子車子還是票子,這些都應該是我們為獲得更好生活的手段之一,但過分關注手段而忘記生活的本真,似乎就是本末倒置了。


家族企業雜誌

我國的房價崩盤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房價的漲跌與我們的經濟息息相關。曾經有經濟學家說,房價的急劇下跌將會對中國的經濟造成重大的影響。正常一個城市的房價,都會跟消費水平成正比,人口越多,消費水平越高,房價就漲。而房價在短期內略有波動實屬正常。

如果想要炒房,近幾年並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如果只是用來居住,而不是作為投資,又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想買也就買了。

以上是以宏觀來論述,下面我們來說說微觀~

就拿上海這個大都市而言,我有朋友在房屋中介工作,不同地區的房價是不同的,漲跌當然也就不同。

雖然每年房價總有不同程度的漲跌,地段好的,2017年6月買的,過了個年回來,房價已經翻倍。但一些郊區漲的就沒那麼狠了。在大趨勢上,房價還是在上漲的。

我們年年期待房價會跌,結果房價年年漲,只是不同地區漲幅不同而已。

不要對房價存在幻想,在合適的時候買合適的房,才是最合理的事情。


環球老虎財經

今後五年的房價大趨勢肯定是上漲的。

最近我連續發了幾篇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分析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看一看。

為什麼這麼肯定今後五年房價的大趨勢是上漲的呢?我想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經濟的主要推動力

現在外向型經濟不行,國內的實體經濟又不景氣,要推動經濟增長,只能通過房地產市場形成的龐大產業鏈來支撐。房地產形成的產業鏈非常的長,包括鋼鐵水泥,建築裝飾營銷推廣等等,都是房地產形成的產業,這一龐大的產業鏈現在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房價要下降可能性是不大的。



二是房地產市場基本上跟金融系統是綁定的

房地產開發的資金來源,大部分來自銀行的槓桿,購房者購房資金的來源有6到7成,是來自於銀行。所以,房價基本上已經跟金融系統綁定在一起,房價的大幅下跌,必然帶來大量的銀行壞賬,影響金融的穩定,進而影響整個經濟社會的秩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房價是不會大幅下跌的。



三是錢在貶值,房子是唯一可以保持增值的東西

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房子緩慢上漲,到現在已經漲了20年了,這個上漲的趨勢還是沒有變。這20年中,還找不到像房子這樣一種穩定的保值增值的東西。加上錢在貶值,啥都在漲,房價不可能不漲。


財市知透透

中國房地產行業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房地產經濟體量,根本不可能用一個漲或者一個跌就能說得完。漲也不可能全國漲,跌也不可能全國跌。那些說2018年中國房產要漲的人是騙子和傻子,那些說2018年全國要跌的人也是騙子或傻子。在這裡我還看到有騙子說他長期研究房地產,然後說,一二線城市要跌,三四線城市要漲。你研究到糞坑裡去了。送你三個字:大騙子。今年任志強還出來說,三四線城市要跌,而且跌的數量不會低於九個三四線城市。任志強判斷房價已經準確了十幾年二十幾年了,你在這吹牛逼,說你是房產研究員,你這不是大騙子嗎?懟的就是你。我在房地產行業一線經營了十年,經營加投資了十年,我都不好意思說我是研究這個行業的,你哪來的自信說你是房地產研究員呢。真是鬼扯淡。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這麼龐大的體量,要判斷是漲是跌,只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或區域新增了大量高新科技企業或者產業,肯定會帶來大量的就職人員。隨之而來的一定是你所在的這個片區的房價上漲,因為需求上漲,這個就是人口淨流入的問題。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勞動力外流,隨之而來的便是人口的淨流出,那你所在這個區域的房產價格就很難有上漲空間,即使漲也有價無市。人口的淨流入和淨流出,可以作為其中一個房產可能漲或跌的判斷之一。

一線城市的中心地帶房產,抗風險係數最高。房產投資肯定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15年前香港的房地產,有的小區已經賣到十幾萬一平方。同時很多人卻在喊有泡沫,而到今天,該地區的房產甚至該地區附近的房產已經漲到一百多萬一平方了。香港也大量推出政府的公屋,廉租房,卻依然十幾倍漲幅,你非要說香港不一樣,它是經濟特區。很不幸,北京也一樣是特區,上海也一樣,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都一樣是特區。誰敢說國內一線城市不會像香港?甚至有超香港的潛力,特別是海洋經濟時代逐漸失去優勢的當今時代。香港的強大地理優勢已不復存在,而香港房價依然令人咋舌。偶爾下跌當然有,但是長遠依然是上漲。有的人說是日本衰弱了十幾年房價就沒怎麼漲,你現在去東京看看東京現在的房價是多少你再來說這句話。東京的房價一點都不比北京便宜,甚至有的區域比北京價格還高。

所以我的看法是,一二線城市中心地段的商品房作為其中一種商品屬性的存在,它就是一種特定類別的商品,是扛得住gdp的增長和貨幣貶值的,偶爾跌一跌很正常,長遠來看它肯定是緊隨著GDP的增長和物價上漲而上漲,它的抗風險係數是比較高的。三四線城市,如果是人口淨流出。也就是人才流失,大量有買房剛需的年輕人跑到周邊更大的城市去發展。那麼這個三四線城市價格上漲就會壓力很大。不建議去買。但是如果這個三四線城市,沒有嚴重人口淨流出,一樣不會出現暴跌,甚至還有上漲的空間。特別是動車,高鐵開始動工的區域。或者剛被劃入大一線城市的區域,往往有上漲趨勢。

所以在2018年,有的地區房價漲,有的地區房價會跌。甚至同一個城市內有的區漲而有的區會跌,就像2017年,北京市中心城區漲,而郊區比如燕郊區域卻下跌,甚至燕郊區域有的小區漲有的小區跌。 那怎麼更好的保證我們買的房子有非常好的抗跌係數?那就是選擇一二線城市中心城區交通方便的,靠地鐵的房產,靠近學區的學區房,小區環境不錯,適合剛需人群的中小戶型剛需房。你花了小戶型的錢卻和小區內大戶型的業主享受一樣的小區環境和服務,錢多就多買一套小戶型,總比直接買一套大戶型更容易以後出手,因為小戶型總價沒有大戶型這麼高,不那麼挑客戶,加上是剛需房不是改善型大戶型住宅。以及主城區邊緣地鐵剛開始動工的地鐵口附近樓盤房產目前價格不高的樓盤。用這樣的思路來選擇房產,你的升值概率是非常高的。當然,任何未來事物的發生都是概率。誰說絕對漲和絕對跌,都是騙子和傻子。未來的事沒人敢說絕對。投資投的就是一個概率的高低。既然可以投資升值概率大的,那幹嘛要去投資升值概率小的呢?

另外,關於有的騙子說中國房地產泡沫過高,不幸的告訴各位,三四線和五六線城市有可能繼續出現鄂爾多斯鬼城,有價無市最後暴跌,依然無人問津。而一二線,即使像北京主城區這麼高的房價,從某一些角度來看,它都基本沒有泡沫。我們不能自欺欺人。直接拿數據來看,北京的房產登記在冊800多萬套,不包括一些城中村的無產權房。而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經超過2400萬,不包括快速流動人口。這樣算下來,2400萬人口除以800萬套房,平均一套房子住三個人,這樣可以看得出北京的房產空置率並不高,泡沫不大,供需比較平衡。而且建房速度趕不上人口湧入的速度。雖然我很不願意實話實說,但這是事實。

所以2018年如果你沒有房子,你有剛需,而且你買得起,或者你父母家人能支持你買,那就不要猶豫,按照我上面所說的幾個標準去買房,漲也是自己需要住,跌也一樣住,不用慌。漲和跌都只是賬面上的,並無多少實際意義,因為基本不可能暴跌。還銀行房貸有壓力也就有動力。如果你有剛需,但是買不起,家人也無法支持你,那就好好努力賺錢。爭取早日擁有屬於自己的房產。只有極少數人希望自己一輩子都只能租房。對這部分人,我也一樣祝你開心就好。祝福各位。


房產實踐者

18至19看跌,19至20看漲!

樓市已低迷了近1年,供求雙方的心態終於在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鑑於國內經濟財政對樓市的依賴一棍子徹底拍死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2018年至2020年樓市的故事要分上下半場來講

1、上半場,18至19看跌,幾乎已成定局

過去的1年調控的效果開始顯現。房地產流動性降低至谷底,除了少數政府限價盤遭瘋搶外,其餘房產無論新樓舊盤,統統無差別的進入歷史最低迷時期。

其實和很多其他想繼續投資房產的人一樣,本人在年前也抱有僥倖心理。認為房地產調控作用已現,近一年的超低流動性對城市的財政收入是個巨大打擊。要知道一線城市中不少城市的財政收入中房地產超過40%。加之一二線城市的建設沒有看到放緩跡象。

所以判斷地方財政吃緊,迫切需要增加稅收來源,短平快的依然是樓市。如果適當放開,出現一波小陽也並無可能。其實我的判斷對地方的判斷沒錯,這個在下一點中來講,但有一個地方判斷錯誤,就是中央對房地產調控的決心是如此的堅定!

“首套房貸款利率上浮25%,二套房上浮30%”,這是近2天發佈的消息。調控放鬆了麼?並沒有,而且更加的嚴苛!如一盆涼水徹底澆醒本人。今年調控放鬆,恐無望了。

上半場,樓市“跌”局已定!

2、下半場,19至20看漲,是較為理性的判斷

判斷不是大漲,應該是微漲,或者緩增長穩增長。但在下半場初期,可能會出現一個小爆發!

上一段講到,對地方的判斷沒錯!確實沒錯,南京、青島、合肥、西安……一大波一線城市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搶人大戰”,真的是“搶人大戰”麼?No,是“搶購房需求大戰”。歷史上合成出現過不用買房子就能先落戶?要求更是低到“40歲以下本科”。

代表了什麼?調控政策不容撼動,只能在需求側做問章。只能通過所謂的“人才”引進,來增加流動性。地方財政狀況可見一斑!

再挺1年問題不大,再挺2年呢?所以本人猜測19年開始會出現有限的政策放鬆。當然不是一次性調控放開,而是分階段一點點放鬆。

為什麼說可能會出現一個小爆發!壓抑了2、3年的剛需,或在某一個節點爆發。當然由於調控依然存在而且是緩慢放鬆,預測會進入一個比較良性的穩增長緩增長的階段!


覺得有道理的,請不要吝惜你的贊!


思維王國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依我個人之見,在樓市調控政策密集推出下,2018年房價會隨政策實施相應下跌,尤其一二線城市較為明顯。2019年樓市調控政策漸入穩定期,全國整體房價平穩,或稍有較小幅度增長。而2020年房價依然會處於一個上升的通道。

但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甚至具體到某個樓盤都存在自身特色,因而不能一刀切來說房價是漲是跌,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房價漲還是跌,主要看這幾大因素

1、政策。中國樓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炒的”的定位被提出之後,房地產相關部門陸續出臺限購、限貸、限售、限商等樓市調控政策,全國冷凍當下過熱的樓市。房價回落正是這輪房地產調控效果最直接的表現。

2、供需。房子需求量大,房價自然上漲;而房子多了,沒人買房了,房價自然下降。因而從供需來看,一線城市尤其是北上廣深這樣的超級城市的房價依然會穩中有升,雖受政策影響短期下降,但長期整體趨向上漲。

3、人口。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人口是影響房價的最關鍵因素。房價從普漲到結構性上漲的切換,與人口年齡結構、人口流動密切相關。為何大城市房價居高不下?大城市就業機會、薪酬待遇、教育醫療文化資源遠優越於中小城市,這也導致人口不斷流向大城市。隨著居住需求的增加,房價上漲自然不可避免。

4、貨幣。眾所周知,房價的走勢與貨幣增速呈正相關關係。貨幣發行會推高房價,房價上行帶動信貸,又會投放貨幣。而2018年貨幣政策基調為穩健中性,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而春節一過,各大銀行紛紛上調首套房房貸利率,房價隨之受到影響,也正是貨幣影響房價最直接的表現。

綜上所述,2018年對樓市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9、2010樓市不確定因素太多,絕非是出手購房的最佳時機,因而很多人選擇租房觀望。嗨住租房用全新模式敲開租房市場的大門,徹底解放租房難的問題。嗨住租房,願你住的好一點。


嗨住租房

要知道18-20年房價是漲是跌很簡單

最近悟空上很多人在問18年是不是抄底的好時機,適不適合買房(有錢人真多啊),先不說18年能不能抄底,單看這個問題下面多少的回答,評論,轉發就知道有多少人等著買房呢。這些有購房傾向,需求,能力的觀望著都在虎視眈眈等著政策放鬆,一旦放開調控,樓市必漲無疑。

17年5月國家提出未來三年棚改1500萬套目標,這得準備多少套房子才能支撐起這些棚改人口,等到他們拿著國家給的大把鈔票進城的時候,房價可想而知。

現在很多一二線城市都還在限購期,三四線和部分潛力大的縣鎮去年也經歷了暴漲,按說應該穩定一段時間了,但現在的房子已經不光是居住的功能了,房子在當今社會代表財富的意義更大。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了房子易漲難跌的屬性,雖然靠炒房賺錢不太可能了,但保值還是沒問題的,只要能和通貨膨脹相抵就可以了。過完年按照慣例是房市淡季,可以先看看房,今年應該還是買方市場,如果有合適的及時出手不會虧。


小夥子1983

從2017年開始全國的樓市就一直呈現低迷狀態,除了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了增長,大中城市房價截止2018年初依然保持跌停穩定狀態,這在最近十年的中國樓市裡是很少出現這樣的情況。

本輪樓市調控堪稱史上最嚴調控,連大城市房價都出現了停漲下跌的局面,可以說此次調控已經不是簡單的價格調控,而是整體健康度的調控,“房住不炒”被提出後就是本輪最嚴樓市調控的開始,而現在還在不斷深入,特別是大城市房價,目前還開不到一絲能夠回暖的跡象,而去年房價瘋漲的三四線城市如今在增速上面也明顯放緩,現在看待中國樓市的漲跌還是要論城市而定!

像北上廣深這樣的國際性大都市,未來兩三年很可能會繼續維持在平穩狀態,其中可能會出現短時間的上漲或者下跌,但漲跌幅度不會太大,而三四線城市房價未來兩三年除開通貨膨脹的原因,走勢上大部分內陸三四線會出現價格回落的情況,因為沒有太多的需求支撐,難以形成長時間的需求釋放。


樓盤網


作為房地產新聞工作者,一直關注中國樓市的漲跌,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2018年,一二線城市持續微跌,三四線城市逐步平穩。


2018年2月24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全國70大中城市房價表明,一線城市在持續微跌,但幅度很小。三四線城市的漲幅已經收窄,未來幾個月裡將平穩甚至下跌。

二、2019年,中國的樓市整體平穩。因限購限價限貸限售,以及提升貸款利率誤傷的剛需族,購房需求會釋放出來。2019年年中以後會持續平穩小幅上漲。


三、2020年,中國的樓市將再次步入上升通道。如果國家調控政策稍有放鬆,全國房價大漲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所以,我認為購房的最佳窗口期應該是2018年年底到2019年的上半年。

有什麼意見,歡迎大家討論。


觸摸影像

房價會保持溫和性持續性上漲,沒有期限,粵港澳灣區,蘇滬浙經濟圈,京津冀政治中心,等等,中國三大熱點區域還會有房價暴漲可能性。全國普通省份省會都市,正在經歷飽和期的過程,這些省份古文化新經濟城市還有緩慢地擴大化過程,也會溫和微漲一個時期。

但是,經濟普通的省份,即除去以上國家重要三大區域已經福建山東沿海地區等等之外的。到2030年左右,將大規模房價衰退,這裡有房地產城市人群大遷移第一期,第二期的問題。

所謂,人口大移民運動。中國正在如火如荼地第一期。即,1980=====2030,中國五十年思想,經濟,文化,覺悟意識,已經相當於幾千年的昇華。這五十年,將中國人口群,緩慢劃分為發達地區和發展地區。粵港澳灣區,蘇滬浙經濟圈,京津冀政治區等三大發達城市群及福建山東二省,這五個區域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發達地區。完成了城市發展的原始積累過程。而其它省會城市及其經濟文化名城,只是人口吸附了周邊渴求城市化的人流或者一些缺乏長遠思想的精英階層就近入城市了。

中國人口從數量遷移在第一次移民過程中完成。

中國人口從質量上移民運動將在第二次移民運動中進行,那是2030之後,應該是2035===2085,這五十年,將由九零後,零零後痛苦拼搏,為他們的後輩完成。

展望第二週期,粵港澳灣區已經是世界級國際化特大都市灣區。蘇滬浙已經是新時代嶄新新美洲經濟圈,京津冀將紐約化。

這個新時代,在剛剛出生的孩子們和即將成為父母的人們心裡已經播種了。

有人會說,房產會崩盤,稅收壓死房產,這一切都是極端憤激語言而已。唐朝杜甫到現在,一千幾百年,然後再推半坡人山頂洞人到唐朝杜甫又是千萬年。總之,人類就是一部房地產歷史。安得廣廈千萬間,容得天下寒士具歡顏,歷經幾千年曲折坎坷,中國城市化運動從量化到質的飛躍。

房地產時代,不僅僅只是房地產,重要的是人類生活一次次昇華蛻變過程。房地產,是人類美好的夢想。沒有停下來過。吃穿住行,人類永恆不變的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