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不在蘇聯解體的時候奪回北方四島?

Tenant

二戰後期,經由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研究通過的《波斯坦公告》,及《開羅宣言》指出,戰後的日本領土僅限於日本本土四個島嶼,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除此之外的千島群島,琉球群島,都不是日本領土。琉球應該獨立建國,千島群島應該由聯合國託管。

後來,英美兩國為了對蘇聯進攻日本表示感謝,決定把千島群島中的北方四島劃歸了蘇聯,所以當時簽訂的《雅爾塔協定》中明確規定:北方四島在戰後必須劃歸蘇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認可了《波斯坦公告》,《開羅宣言》,以及《雅爾塔協定》,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跟戰勝國簽訂了投降書,二戰正式結束。

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遺產,因此,俄羅斯還是全世界的軍事大國,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本不可能單方面改變二戰以後確立的國際秩序,日本也根本就沒有能力武力奪回北方四島,而且,戰後的國際秩序是由美國蘇聯確定的,因此,美國也不會允許日本這麼做的。


瀋陽楊藝

蘇聯剛解體時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是歐美國家的盟友,而俄羅斯也是一個有自尊的國家。如果日本趁蘇聯解體時奪回了北方四島,那麼俄羅斯一定會對日本進行毀滅性打擊。



1. 說到日本的北方四島和蘇聯解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要了解一個人物,那就是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蘇聯的解體與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有著直接的關係。1985年4月當時的蘇聯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把葉利欽從地方調入蘇聯中央,1985年12月戈爾巴喬夫又任命葉利欽擔任莫斯科市委書記,可以說戈爾巴喬夫一手提拔了葉利欽。就在葉利欽步步高昇之際,歐美西方國家也在暗中拉攏葉利欽。可是葉利欽畢竟是一位政治新人,他在蘇聯的政治人脈非常有限。葉利欽在1987年公開批評他的恩人戈爾巴喬夫改革不力,葉利欽希望當選蘇聯最高領導人,把戈爾巴喬夫趕下臺,不過葉利欽沒有成功。隨後戈爾巴喬夫免除了葉利欽莫斯科市委書記的職務。



2.葉利欽被免職後處處遭受到戈爾巴喬夫政府的打壓,葉利欽多次希望東山再起都沒有成功,因此葉利欽在1990年7月宣佈退出蘇共。歐美國家眼看著自己培養出來的這位蘇聯政治明星就此隕落非常不甘心,就在1991年支持葉利欽當選為蘇維埃俄羅斯總統。雖然葉利欽當選了俄國總統,但是他沒有軍隊指揮權,他還要接受蘇聯中央的管理和指揮,這讓葉利欽非常不滿意。而此時歐美國家開始與葉利欽秘密商討解散蘇聯的計劃。由於蘇聯末期國家的經濟出現了衰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引起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爆發了民族矛盾。而蘇聯軍方在1991年8月19日發動的軍事政變也失敗了,這讓蘇聯國內更加混亂。葉利欽此時號召他的支持者,將蘇聯軍方發動政變的領導人全部拘捕,並且控制了俄羅斯境內的軍隊。1991年12月7日葉利欽瞞著蘇聯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前往白俄羅斯,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領導人簽署瞭解散蘇聯的協議。1991年12月25日蘇聯國旗從克林姆林宮降下,而代表著俄羅斯的白藍紅三色旗緩緩升起,這預示著蘇聯正式解體。



3.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歐美國家進入了一段長達7年的蜜月期。葉利欽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英國前首相梅傑、德國前總理科爾都成為了好朋友。1991年蘇聯解體時日本首相是宮澤喜一,當時的日本國內也出現了要收復北方四島的聲音;可是美國並不希望日本在此時使用武力收復北方四島,因為美國將蘇聯解體後不希望進一步刺激俄羅斯。而1991年的俄羅斯繼承了蘇聯300萬軍隊、10000枚核彈頭、5艘航空母艦、550艘主力作戰艦艇、1.2萬架軍用飛機、2萬輛坦克、5萬輛裝甲車。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雖然發展經濟不在行,可是他卻是一個暴脾氣。如果日本在蘇聯解體時主動收復北方四島,那麼一定會激怒葉利欽,而葉利欽一定會指揮俄羅斯軍隊對日本進行毀滅性打擊。因此日本和美國都不希望在蘇聯解體期間,利用軍事手段收復北方四島。


杜達特洛夫斯基

其實在蘇聯解體的時候,是俄羅斯最為虛弱的時候,當時俄羅斯內部車臣,韃靼斯坦共和國等都在鬧獨立,而且國內經濟崩潰,尤其是休克療法,讓俄羅斯經濟直接跌了一半,國內矛盾十分尖銳。可能有再次解體的風險。因此,此時日本也是躍躍欲試,國內要趁此時機收回北方四島的呼聲非常高。甚至日本都在做這方面的準備,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


為何會如此呢?主要是三個原因:第一,俄羅斯的實力。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繼承的軍事是最多的。當時光是軍隊就有300萬,還有5艘航母,幾萬輛坦克,還有1萬多架戰鬥力,還有整整10000多的核武器。可以說軍事實力依然是世界超級大國。而日本面對這麼龐大的軍事,絲毫沒有勇氣開打。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蘇聯解體了,但是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別說滅日本了,就是滅地球都夠幾百次了。因此,日本人還是正確評價了自身的實力。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因此遲遲不敢動。

第二,美國反對。很多人說了,日本不敢打,美國怎麼不支持呢?其實當時的情況恰恰相反,因為葉利欽在蘇聯解體後,全面倒向西方,因此,當時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非常好,俄羅斯跟西方正是蜜月期。後來葉利欽之所以搞休克療法,也就是被西方攛掇的。因此,此時的美國是不希望日本軍事介入,收回北方四島的。美國主子不同意,日本更加不敢動了。因為本身就不敢動。


第三,怕被當成犧牲品。從當時俄羅斯的狀況來看,內部矛盾尖銳,經濟崩潰,正是在尋找轉移矛盾的時候。當時甚至有打一場戰爭轉移矛盾的提法,因為這也是政治強人一般的做法。國內暫時搞不定,可以對外。因為一旦對外戰爭,反而能讓俄羅斯民眾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因此,此時的日本如果正好撞在槍口上,那麼死的就不是慘的問題了,而是很慘。因此,這一點也讓日本看到。因為越是艱難,越是內憂外患,反而能激勵戰鬥民族的戰鬥意志。


歷史真相背後

蘇聯解體,日本沒趁機奪回四島,不是沒想而是不敢:

一、蘇聯是解體,不是滅亡。蘇聯解體只代表著政治體制的崩潰,不代表蘇聯的主體——俄羅斯民族自尊心的崩潰,也就是說,政治體制崩潰其實並沒有影響到俄羅斯民族對自己民族和文化的堅持。

二、日本沒有趁機拿下北方四島,是俄羅斯的民族血性讓它害怕,世界上日本最忌憚的國家非美蘇莫屬。二戰美蘇將小日本打得最慘也是最疼的國家,影響最為深遠。日本是一個崇拜強者,欺凌弱者的民族,對於強者搖尾乞憐,百般獻眉討好,怎膽以武力奪回四島。

三、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繼承了蘇聯70%的軍事實力,包括超過2萬枚核彈頭,另外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等都由俄羅斯繼承,所以即便蘇聯解體,但是其軍事力量仍然是當時的日本不可能相比的。

四、日本受制於和平憲法和美日安保協定,既不能擁有軍隊,也不能主動發起戰爭。連美國都不敢突破俄羅斯民族的底限,日本豈不是白去送死。

五、俄羅斯國內軍方、政府、民眾對於交出北方四島換取經濟援助是極其反對的。蘇聯解體前後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都想從日獲得援助和貸款,日本也想借此收復北方四島,但是消息傳出後蘇聯國內軍政要員以及民眾全部反對,認為這是出賣領土,所以日本想要以經濟援助的條件收回北方四島最終沒能實現。

六、當年蘇聯的解體可以說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有著極大的關係,葉利欽當時與美國時任總統關係非同一般,在蘇聯解體的那段歲月裡葉利欽與老布什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同時西方為了爭取到俄羅斯的政治方向必須盡力保證俄羅斯的利益,日本想動手美國肯定不允許。


美麗青春您真痘

為何日本不在蘇聯解體時奪回北方四島?

對此“大正”認為日本在蘇聯解體時奪回北方四島就有點想當然了,怎麼可能有那麼簡單的事。

蘇聯解體的原因十分複雜,而北方四島問題也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簡單說就是二戰後,日本政府積極尋求改善和蘇聯的關係,畢竟是蘇聯是超級大國之一,而且還是個資源豐富的國家,恢復日蘇關係正常化,也有利於日本內部的發展和外部環節環境的安全。

但二戰後,可是美蘇冷戰和對峙的最激烈的時期,在這種形勢下,日本處於冷戰對抗和國內政治鬥爭的需要,日本國內是親美勢力和美國極力阻撓日蘇關係正常化,所以北方四島領土爭端就被大做文章,以製造日本和蘇聯的緊張氣氛,北方四島問題由此產生。

而北方四島是作為日本戰敗國對蘇聯的賠償,早年日本也對此承認了,而蘇聯在冷戰時期,也為該問題給出解決方案,1956年10月19日,蘇聯和日本在莫斯科簽訂聯合宣言,蘇聯同意在簽署和平條約後,把北方四島中的齒舞島、色丹島交還給日本。而後的事情都知道了,美蘇冷戰越來越激烈,這一拖就拖到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蘇聯衣缽,就變成了日俄北方四島之爭了。


蘇聯解體,繼承人俄羅斯國力大衰,急需要外部資金的援助,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想當然的融入西方國家陣營,但差點歐美國家被玩死,所以退而求次,目光轉向東方,開始重視對於日本的外交起來,並且積極主動改善與日本的關係。而日本人是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民族,看到俄羅斯有求於自己,就開始把北方四島移交問題提上兩國關係的日程上來,而且堅持是全部收回。

這就沒法談妥了,雖然俄羅斯急需日本的資金援助,快速恢復實力,但日本獅子大張口令俄羅斯感到十分不爽,到普京大帝上臺,乾脆就不怎麼跟日本談了,日本可算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之所以日本人不趁蘇聯解體,俄羅斯最虛弱的時候直接奪回北方四島,沒有“趁你病,要你命”。是因為俄羅斯的命很硬,繼承的是蘇聯家底,依然是世界核大國,第二軍事強國。而且日本是二戰的戰敗國,軍事力量被嚴重限制發展,只有幾十萬的自衛隊,也只能自慰而已。

日本想要跟核大國俄羅斯硬碰,簡直是找死,也根本沒有這個膽子,蘇聯給日本人留下的狠辣形象太深了,而日本是一個崇尚強者的民族,在日本人眼裡,俄羅斯人就是強者,是不敢輕易招惹的,看看安倍近些年來對普京大帝卑躬屈膝的樣子,就知道了日本到底上個什麼貨色了。

簡單說就是日本軍事上是不可能奪回北方四島的,而由於本身的貪婪錯過最佳要回其中兩島的日期,北方四島問題始終是日本和俄羅斯關係不能完全正常化的核心矛盾。日本如果真的想要奪回北方四島,就等著俄羅斯第二次分裂崩潰,或許還有點機會,在目前的國際格局下,就別想了。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


大正看世界


1945年,CCCP非法侵佔北方四島——國後、擇捉、齒舞、色丹,我們地圖支持日本主張。1991年12月25日,CCCP正式解體!



CCCP解體成15個國家,但獨聯體的鄰國沒有一個邊界上佔到任何便宜的。就連如復興的德國、崛起的我們、富裕的日本也都沒有。為什麼不像漁翁一樣,趁勢實現復地夢想?!



你們真的真的不想要嗎?不,我們真的真的很想很想要啊!那怎麼怎麼就沒反應啊?沙俄滅亡時你們也不這樣啊?你們腫麼了,腫麼了。日本說:我反應了,其實我一直在努力,可總竹籃打水!咱先不“本當に?”我們先看看德為啥一動不動?



德國趁勢東西合一,像傅園慧一樣
高呼:我很滿意。為啥不要東德之東?兩次大戰的餘悸,鄰國關注,交通不便(飛地),所以至今德國時不時強調:東德的德東。我們不要,真不想要。波蘭你放心,至於加里寧格勒,她不叫柯尼斯堡。咱們情況,福垊真不知道。



當CCCP日薄西山,日本卻勢頭兇猛!悽いですね!有人解體,有人奇蹟!到1987年時,經濟僅次於美國,對CCCP真正做到了——報復仇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比他過得更好!CCCP內外交困,解體說起來對日本是個很大的機會,那麼有錢為什麼就不任性一把呢?



有錢未必任性,錢不是萬能的。那為啥不打?憲法不允許——不設軍隊、不能打仗,而且就是打也未必打得過。瘦死的駱駝比貓大,雖然貓像老虎都吃肉。再說俄還有核彈。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兩者一結合,還是用錢吧,萬一能萬能一下呢!以錢換地——我幫你發展經濟,你歸還我土地,共贏共榮好兄弟。戈爾巴喬夫心動,但民眾不動心——怕丟地——黃了!葉利欽上臺,休克療法差點把經濟療成植物人。日本故技重施,葉利欽說:我也怕捱罵呀——又黃了!籃子為什麼總是竹子的?!



但日本對北方四島一直不拋棄,不放棄。鍥而不捨,朝野共識,至今一直在努力,只為再創奇蹟——努力的方向是一個都不能少!其主要思路還是以錢換地。談判可以說像談天,感情牌、經濟牌等雙管甚至多管齊下。就這點而言值得我們學習,努力+堅持+智慧=奇蹟!一生懸命!


福垊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沒這個能力。

武力收復

受《和平憲法》限制,日本不能主動進攻別國,也不具備強大的攻擊力。

蘇聯雖然解體,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仍然具有相當強大的常規力量。雙方開戰,自衛隊規模太小,恐怕不是對手。

而且自衛隊的指揮權大體是在美國的制衡中,美國也不可能允許和蘇聯開戰,武力收復行不通。

經濟收復

日本也知道武力收復不行,所以迫切希望通過經濟援助、經濟貿易換取北方四島,至少是名義上的主權,讓俄國承認是歸屬日本。

蘇聯解體之前,經濟已經很困難,89年戈爾巴喬夫訪日曾經探過類似問題。

日本表示只要歸還北方四島,具體怎麼還,什麼時候還,都好說,日本願意給予大量經濟援助。

但戈爾巴喬夫剛回國,國內政客和人民一致反對。

蘇聯自從300年前沙俄開始,從來都是搶別人的領土,從沒主動割讓過領土給別人(戰敗除外)。俄國人絕對不接受將哪怕一點點領土,割讓給別國的情況。

於是,戈爾巴喬夫拒絕了日本的建議,不了了之。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經濟改革陷入困境,經濟一度落到地點。此時,日本又忽悠訪日的葉利欽,提出願意給出任何經濟代價,只要還北方四島的建議。

但葉利欽還沒回國,國內媒體已經炸開鍋。

當時俄羅斯已經失去了歐洲的很多領土,連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都獨立了,人民極為不滿。

此時,他們絕對不允許再丟失領土。

為了彈丸之敵車臣,俄國人連續發動兩次戰爭,死亡數萬人這才搞定。

這種情況下,葉利欽也不敢答應,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薩沙

北方四島是指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國後、擇捉、齒舞和色丹四個島嶼,俄羅斯稱這四個島嶼為南千島群島 ,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蘇聯解體之時,正是俄羅斯國力最為虛弱的時候,日本國內有些人蠢蠢欲動,想要趁機收回北方四島。日俄雙方經過談判,俄方曾同意先歸還領土較小的色丹島和齒舞諸島,但日本堅持北方四島一併歸還,使得日本與北方四島再次失之交臂。北方四島問題始終是日俄關係不能完全正常化的核心矛盾。

日本為什麼不敢武力奪回北方四島呢?主要是三個原因:第一,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事實力,因此經濟上雖然出現問題,但軍事上依然是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日本由於是二戰的戰敗國,被嚴重限制發展軍事,只有幾十萬的自衛隊,面對俄羅斯無異於以卵擊石。

第二,美國等西方國家正在策反俄羅斯等蘇聯解體後的各國倒向西方。當時俄羅斯和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融洽,美國是不會允許日本以軍事方式收回北方四島的。


養車智多星

莫要說日本,就是號稱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也不敢對俄羅斯(前蘇聯)領土有非份之想。

蘇聯雖然解體了,但他的最大繼承者俄羅斯沒有解體。俄羅斯在綜合實力上雖然沒有蘇聯那麼強大,但俄羅斯仍然是世界上軍事強國,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如果日本趁火打劫,必將遭到滅頂之災,這一點日本人再也清楚不過,戰鬥民族的鬥狠不是虛浪的。

美國打個敘利亞,都要拉上英法壯膽合夥幹,也只能從海上用導彈襲擊,就因為敘利亞有俄羅斯的影子存在,更不用說日本派兵奪回北方四島了,那將付出多大的代價,鬧不好讓俄羅斯給打回舊石器時代。

隨著現代武器殺傷力不斷增大,輕言奪島顯然是不明智的,現代戰爭主要以破壞、殺傷敵重要設施和有生力量為目的,在敵重要部位和設施沒有遭到完全癱瘓之前,就說佔領奪取某個地方,無疑是自找苦吃!


知未是也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北方四島交蘇聯託管。可是蘇聯對領土的貪婪本性,使日本的四島領土成了打狗的肉包子。從蘇聯到俄羅斯都拒不歸還了。蘇聯解體時,其眾兄弟正埋頭分家,根本無暇顧及太多旁事。從戰爭的角度看,正是發起進攻取勝的好時機。日本人不傻,卻為什麼不乘機奪回屬於自己的領土呢?

日本戰敗後,其軍事力量的發展,已經被制約,只准許有防禦性軍事裝備及軍隊,不能擁有進攻性的軍事裝備。因此儘管其科技及工業發達,經濟發達,但是軍事力量不發達,甚至弱小。就算日本人有心要以武力奪回北方四島,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日本島的守護,其實主要依靠美國的軍事覆蓋。因此日本有以武力奪島的念頭,也必須依靠美國的軍事力量才能實現。

蘇聯崩潰,儘管俄羅斯才分家,方方面面的事情仍不在軌道。然而它依靠龐大的體量,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因此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以日本的軍事力量,碰撞俄羅斯,根本不堪一擊。美國是民主國家,要想借用美國力量奪回四島,就算總統點頭同意,美國人民不答應,也是徒勞。美國只有保護日本既有領土的責任,沒有替日本爭強奪回被它國佔領土地的義務。況且萬一誘發核戰爭,那更是吃不了兜著走。

戰爭的勝敗,不是由正義與否決定的,而是由軍事力量的強弱來決定。正如得民心者,不一定得天下,得軍心者握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