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心中的好书记

——记河北广播电视台驻滦平县虎什哈镇猴山村第一书记白岚 滦平组

在全省两万多名驻村干部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参加过援建西藏的工作,又连续三年参加驻村扶贫工作队;他克服重重困难,让所驻贫困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舍小家顾大家,不计名不图利,一心扑在精准扶贫事业中。他,就是河北广播电视台驻滦平县虎什哈镇猴山村第一书记白岚。

他是知名主持人,更是扶贫“专业户”

作为河北广播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播音指导,白岚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他还是一个实实在在、不折不扣的扶贫“专业户”。

早在1997年,播音主持事业正如日中天的白岚接受单位的指派,远赴西藏阿里地区参加援藏工作。在阿里高原,白岚一待就是一年多。克服气候恶劣、氧气稀薄等重重困难,努力工作,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及藏族同胞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2015年3月,白岚接受河北电视台的指派,参加扶贫帮困工作,到武邑县北青林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参加过援藏的干部可以不再到贫困村参加扶贫工作。作为知名主持人,长期在外扶贫,自然也会失去大量商业活动的机会。无论是政策规定还是经济考量,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白岚完全可以不去。但是,当台领导提出要求时,他没有任何犹豫,当场答应。

从衡水到承德,连续3年转战在精准扶贫工作第一线,白岚被人送了一个外号——“扶贫专业户”。

从风光无限的主持人到风吹日晒的“泥腿子”,从灯光璀璨的舞台到偏远落后的小山村,而且一干就是连续三年,很多朋友感到不解。对此,白岚回答说:“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扶贫工作队长,都是党的工作。组织上派我来,是对我的信任,无论在哪儿都得把工作做好。”

手冻伤了,鞋底磨掉了,但绝不退缩

“七沟八梁岗连坡,隔山绕岭路不多。近看山梁飘炊烟,想见得走大半天。”这段顺口溜,说的就是猴山村。猴山村位于燕山深处,距离滦平县城55公里,386户1320人,散居在几座大山的10个自然村,最远的两个自然村相距20多里地,山路崎岖,行走十分不便。

2月,这里天气非常寒冷。刚到猴山村时,工作队住的房间里没有取暖设备,半夜时候,室内气温只有零下七八摄氏度。头天晚上在暖瓶里灌满了开水,第二天,瓶塞上竟然裹上了一层冰。白岚和队员只能穿着鞋、裹着军大衣瑟瑟地勉强入睡。

猴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10户,730人,分布在10个自然村。为了摸清楚贫困户的情况,白岚带领其他两名工作队员走村入户,摸排调查。由于最近的自然村距离村部还有5里地,又是崎岖的山间小路,他们便每天一大早出发,背上馒头、烙饼和几瓶矿泉水。没几天白岚的手就冻伤了。从小在城里长大、又一直在城里工作,几十年包括在阿里地区都没有冻过手脚的他,人生第一次尝到了冻伤的滋味。

几个月下来,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他们每天都要爬山越岭,走很远的路。刘冲、郭兵是工作队的两名队员,有一件事至今让他们难以忘记。一次,他们两个跟着白岚走山路,忽然发现他的一只鞋子张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是一双品牌旅游鞋,竟然让白岚给磨掉了鞋底。两人捡起鞋底子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之后却掉下了眼泪。如今,这只具有纪念意义的鞋底子,被队员们珍藏起来。

虽然条件艰苦,工作繁重,白岚却丝毫没有退缩。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带领工作队走遍了每一个自然村,走访了每一户贫困家庭,详细考察了村里的土地、山坡、河流等自然状况,充分掌握了村子的底数。

随着走访的深入,白岚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信任。谁家的炉子坏了,他帮着搬砖和泥;到村民家里,他坐在炕上,在田间地头,他席地而坐,和村民谈得兴起。经常有村民奇怪地问他,你究竟是不是那个在电视上的播音员啊,怎么看着像个村干部呢?

白岚笑着说:“我就是咱村里的第一书记。”白岚曾跟工作队员们说过:“既然组织上把帮扶的重任交给咱们,咱们就得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好。”

跑,跑,跑!为了脱贫他一直忙个不停

白岚的民情日记上记录着这样一段文字:

2016至2018年猴山村精准脱贫工作规划(暂定):修建猴山自然村至北大庙自然村村间主干道一条;建设135千瓦光伏能源发电站,项目落成后将给贫困户每年带来近千元的收益;修建护堤坝3000米,让乡亲们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修建环坝路,改善村民种地、施肥、浇水条件;打水井50多眼,有效解决村民的用水难问题;修建饮用水水塔一座,解决北大庙自然村400余人吃水问题;修建桥梁4座,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安装100盏路灯,初步解决全村照明亮化问题……

猴山村的村干部看到这个规划自然高兴,但又有些担心能否落实,白岚说:“3年时间,不脱贫,不脱钩,干不完我们不走。”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为了实现这个发展蓝图,白岚一刻也没停步。跑项目,找资金,联系施工队伍,制定施工方案,事无巨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猴山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争取到水利扶贫资金近60万元,为猴山村打出50多眼水井,从根本上改变了村民用水难、吃水不安全的现状。

工作队自筹资金建成一座乡村文化活动室,村民们在这里看书、锻炼。

争取来1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3座村口牌楼,有效地改善了猴山村面貌。

多方协调资金,修建了总长2000米的护地坝,有效降低了洪灾风险。

2017年8月,连接猴山村与猴山火车站的“村站路”建成,更加方便快捷了猴山村与外界的联系。

争取了5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修建了总长度2000米的两条柏油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白岚的组织下,猴山村以“光伏项目+贫困户+村集体”的形式,投资150余万元建成135千瓦光伏发电站,并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后期收益将作为村集体收入,集体经济积累将不断壮大,从而实现贫困户脱贫、村集体增收的“双精准”和贫困户、村集体“双受益”。2017年底,3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式竣工。

猴山村这种可借鉴、可复制的精准脱贫模式,被誉为“猴山模式”,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近三年的时间里,白岚荣获河北省精准扶贫“优秀第一书记”、承德市精准扶贫“最美扶贫人”等称号,他感到骄傲;他所帮扶的北青林、猴山两个贫困村都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驻村期间,曾有多部影视剧约他拍戏,更有许多商演主持活动登门邀约他出场主持,白岚都一一婉拒,他没有后悔。白岚说:“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扑下身子,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做事,精准扶贫的工作做好了,那是应该的,做不好就是失职。”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白岚带领着工作队和乡亲们奋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