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童年有哪些特别的回忆或经历?

大牛无形

你的童年有哪些特别的回忆或经历?

1.神秘诅咒

记得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啊,老远,就看到胡同口围了一群人,胡同里边儿的一个奶奶,叉腰在胡同大声嚷嚷说有人诅咒她。

一时好奇,挤到前面去听,原来奶奶在他们家大门口旁边外面不远处,发现埋了一些东西,周围用四块砖支撑,里面藏了一块绒布,外加两枚方孔铜钱。

听完是怎么回事,我看了好朋友一眼,没敢说话。同时心里一紧——是不是与诅咒巧合,我俩不知道,但闹心的是,我俩藏的宝贝绝对不敢去找那位厉害的奶奶要回来了。

2.藏宝二三事

没错,诅咒事件是我和好朋友“藏宝”引发的。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热衷藏宝。

到时候,大姐已经专业学画,我和好朋友找到她用完的一本画册,奉为至宝,总担心被别的小伙伴找到,于是踩着柴草垛放到供销社(就在我们家前面)房顶上,还用块砖压住以防被风吹走。结果,风没吹走,几天后的一场雨把画收走了……

3.城里孩子以后很难经历的往事

那会儿农村车少,小孩子到乡里乡亲家串门蹭饭都是常事儿。

放学后,大人们经常干农活没回来,我们就开始各种游戏。比赛翻跟头、和泥巴摔泥炮、跳绳、捉迷藏……

话说有一回捉迷藏,藏到了柴草屋,还用一堆柴草把自己盖起来,结果太隐蔽,小伙伴们没找到,自己睡着了。

吃饭的时候,爸妈以为我去哪儿蹭饭了,晚上该休息了才慌神。到处吆喝着找,后来发现我从柴草屋钻出来,真是又气又好笑。

还有被姐姐追打,倒退着气她,没看到背后,一屁股坐在仙人球上,还有一次坐装满水的洗衣盆里(仙人球都没让我长点记性……);

自制的草绳加板凳秋千荡太高,板凳不牢固,我飞出去砸塌了家里的鸡窝,好一个“鸡飞蛋打孩子哭”。

帮妈妈压水,压水的金属杆弹起来砸掉我一颗牙,嘴角缝针……

想想,虽然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娃,但童年的记忆满满的装着快乐扎根在记忆里,陪我到老,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们有个回忆满满的童年呢?

我是爱儿童心理和绘本的二宝妈,曾经的英语老师,现在的育儿达人,欢迎和我一起共同探讨科学育儿。

晨光微晓

我记得的是:

记得小学的时候,在家里演武侠大片。和邻居小朋友。把她妈妈的围巾披在肩上,形似超人,她说是侠女。她指定我们巷子口某个巨石为重要的“转运石”,我们(很多小孩)每天要在上面站一会儿,以确保平安度过人生动荡的十岁。她曾企图辩认出野菜中的“断肠草”,作为一个侠女,不认识一两种毒草,出门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啊。

我还建议过我们可以在学校的后山上埋点什么,多年后我们可以相约再来挖,或者是被人挖到,想必那人会十分震惊兴奋。

想到能成为这么一桩悬案的始作佣者,十一二岁的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激情。使这件事不了了之的是实在不知埋点什么好。按说埋一把家传的兵器比较符合画风,再不济埋点金子也合乎逻辑,可是真要是有那些东西,我们显然舍不得埋起来。我们想自己弄一本武林秘芨——之所以用“弄”这个动词,因为连伪造都不配——但这事也就停留在提提的环节上。

有一年学校非常流行钻山洞。当时刚上初中,学校后面有座山,山上有个防空洞。关于它的传闻非常骇人,有说里面闹鬼,有说里面有动物的尸体,有说里面还有屎。所以我们自然就不敢去了。但在市区之外某座山里,有另一个山洞,有人爬过,据说可以安全通行。那时候我有个朋友叫丁丁,有一天我们就一起去了。同行还有另几个人,但他们是谁我已经不记得了。

那个爬山洞的星期天,我们骑了很久的车,还要在山上步行一段不短的路。时间大概也是现在这样的季节,路上春泥湿重,粘性极大,走一段,鞋子就被裹得像一个粽子一样胖大。于是停下来刮泥,再走。

山洞本身,也远比我们想象的曲折,最狭小处只能通行一人,而且必须四肢着地。但实在也不记得是怎么回去的。是从来时的洞口折回去,还是像穿山甲一样,我们去到山的那一边?那么我们来时的单车如何处置?当天那顿被我们省略的午餐有没有引起体力上和血糖上的低落?都不记得了。


陈思呈

特别的回忆呢,有俩。一个是关于爷爷奶奶的小院的葡萄架,一个是害人精我哥。

小时候爷爷奶奶有个小院,三面小瓦房,一面竹林。院子里有个很大的葡萄架,每年夏天都结满了葡萄,我从春天葡萄藤长新叶开始就盼着葡萄熟,葡萄刚长出来的时候,就会哄着爸爸说,爸爸你听,公鸡叫了,它在叫,果果红了!也会,趁着爷爷不注意,假装拿着长杆漫无目的地在空中乱挥,打中青葡萄掉地上就立马捡起来吃,酸得我眯眼,然后爷爷看着笑。这俩故事我不确定我是不是真的在我的回忆里,因为几乎每年过年这都是他们的谈资,最后我爸一句话总结起来都是:你们看你们看,她小时候多馋(四川话song)!

后来我在东四的胡同里也看到了类似的葡萄架,每次走下面过都特别亲切,特别是挂满葡萄的时候,如下图。


还有一个就是我的害人精哥哥差点弄死我的事情。

那是个夏天。据家人说,我当时只有一岁半,我表哥三岁半(我总记得我可能四岁了,因为不是说四岁才会有记忆吗,不然为什么我记得那么清楚?)。小院外面有一条与马路交叉的、大概1.5米宽的小河沟,交叉处是圆形的埋在马路下的暗洞,暗洞的另外一边,是邻居家的围墙。当时正是满沟的活水,据说流得还很急。

我哥带着我出门玩儿,小孩儿看着水都兴奋,想玩儿水,于是跟我说:“妹妹,来,哥哥给你洗头。”我傻呵呵说好呀好呀,于是我和我哥在沟边洞口的上游蹲下,我老实埋头,扑通栽了进去,然后被冲进了暗洞、冲进了暗洞那头邻居家的围墙。

我哥吓傻了,哭喊着:“妹妹被别人抱走了,妹妹给别人抱走了”,跑回家,家人开始并不在意,以为是邻居跟逗我和我哥玩儿(小时候我跟我哥都长得非常可爱,人见人爱,都愿意来逗逗。现在我还行,我哥早残了),看我哥哭得那傻*样,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跟我哥跑出来,娃真的不见了!才着急问我哥,妹妹呢?我哥指着暗洞说,这。。。我爹说当时心都凉了,水流那么急,里面还有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枝、竹子。。。哪儿还能有娃!

画面转到邻居家,十八九岁的小姐姐,正哼着歌在沟里清洗衣服(那时候水沟里的水非常干净),突然看见沟里冲出一只小手,拍打着水花,顿时吓得叫妈妈并哇哇哭,她妈妈问怎么了,她哭着说,里面有一只手。。。(像恐怖片),她妈妈一听立马开骂:死女子,快拉起来呀!她不敢。

这时候我英勇的老爹已经冲进了邻居家,一把给我拽上来,让我趴他膝盖上,吐了水,过没多久就醒了。真是命大。

我那不要脸的哥见我醒了,跑来安慰我,逗我开心,用跳舞。。。跳舞。。。跳舞。。。我还真乐给他看了。。。。他差点害我变水鬼 ,我竟然原谅了他!

现在我和我哥有经济往来的时候,都会对个暗号,“妹妹来,哥哥给你洗头”

最后,上一张我哥长残以后的照片,和,我给他的白眼。


油油来了

我的童年是在冀南平原的农村里度过的。八十年代初期北方农村的广阔的天地里,是儿童的乐园。


我的小学就是本村就读的。学校建立在一个由破旧寺庙改建成的四合院里。每天我们都是自己背着由妈妈亲手用碎布料拼成的书包去上学。

放学后先跟小伙伴约好去哪儿玩儿,然后各自回家扔下书包再集合。我们去村西的沙坑里打真人版cs,那可是实打实的打斗,女孩子负责站岗放哨。谁也不愿意当日本兵或坏人,大家便以“剪刀石头布”来决定 ——三局两胜。

沙坑好大,春暖花开时会有一种叫“沙蓬蓬”的野菜。一场春雨过后,如雨后春笋般窜出嫩芽。女孩子结伴去挖野菜,回家洗干净了,热水锅里滚一滚,捞出来再过一遍凉水,然后捣蒜凉拌吃,再滴几滴香油,那可是青黄不接的春天里上等的菜肴。

有时候放学书包也不放,直接背着书包就去疯跑,直到太阳落山、家家户户掌灯,娘在村口唤着小名儿,才各自恋恋不舍地往回走。

童年难忘的还有夏天的傍晚去“摸老骨龙”,学名叫做蝉蛹。为了摸得更多,天还不黑我们堂姐妹几个便出发了,从村东的杨树林再到村西的榆树坑。运气好的时候能摸到二三十个呢。有经验的堂哥甚至能从树底下隆起的小洞判断是否里面有蝉蛹爬出来。

我们几个女孩子拿着手电筒在树身上找,有的爬地快的自己爬到好高了呢。堂哥拿竹竿子捅下来,或者爬上树去捉它。无论我们当晚几点到家,奶奶都会在堂屋的椅子上坐着等我们。她在等着把我们摸到的“老骨龙”洗干净后泡在盐水里,第二天便油煎了给我们吃。


桃子栗子

一、童年印象之机灵篇

对于3岁以前的印象不是很深了,主要是奶奶或妈妈讲述给我听的,听起来那时候的自己应该是一众小伙伴中比较聪明机灵的,此处厚脸皮顶着锅盖飘过~

都有哪些机灵的表现呢?

小时候奶奶带我比较多,特别爱教我说一些童谣,印象比较深的是这首(应该不是完整版本的,那时候太小,记不清楚了):

烟,烟,别“烟”我,给你买个豆馒头,你吃豆,我吃皮。

但那时候不到3岁的自己可能觉得吃皮不是个好事情,然后奶奶让我自己说的时候,就变成了如下说辞:

烟,烟,别“烟”我,给你买个豆馒头,我吃豆,你吃皮。

奶奶还以为是我记错了,纠正我好几遍,可我偏偏每次就在这个点上给翻过来哈哈~~

还有就是小时候比较可爱,家里邻居总爱逗我,总是问我是谁的女儿,引诱我说出爸爸的名字,然后每次我就这样怼回去:“我是爸爸的女儿呀~”

二、童年印象之影视篇

80尾巴出生,应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新白娘子传奇》和《还珠格格》啦。

《新白娘子传奇》当时火到什么地步呢?每看完一集,都要和小伙伴们重演一遍剧情,披个床单、蚊帐扮演白娘子,想象中自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实际上,当时也没有拍照片,但应该一言难尽。

至于《还珠格格》,几乎是每天晚饭和爸妈奶奶一起看,老少咸宜,又哭又笑。不过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紫薇出场那一幕,身为一个女孩子,都被心如姐姐的美貌震惊了,感觉仙女应该就是这个模样,对于那时的自己,再没有人比紫薇更好看啦。

三、童年印象之零食篇

小时候,货币购买力真得是超强,每天上学最开心的就是爸妈给到的1毛钱or两毛钱零花钱,当时班里有个姑娘每天有1块钱的零花钱,在我心中就是超大款。

那时候,冰棍5分钱一个,芝麻糖1毛钱1根,最贵的奶油雪糕3毛钱,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到放学时,就会有大叔来校门口卖芝麻糖,买一根还可以有一次转盘抽奖的机会,芝麻糖大概长这样,又香又甜~

除了芝麻糖之外,最受喜欢的还有玉米棒,大概长这样。

当时是1毛钱买5根,可以穿在5根手指上,一根一根咬着吃,感觉不要太好~

此外,《西游记》的热播也催生了一系列零食的诞生,“唐僧肉”(一种豆制品)、“仙丹”(麦丽素的样子),也是当时炙手可热的零食之一~

总之,童年真得有数不清的有趣回忆,虽然物质匮乏,但和小伙伴们嬉笑怒骂的日子还是灰常开心~~

以上,有相同回忆的吗~~


weilandy1208

童年,大概就是再囧的经历回忆起来都会闪闪发光的年龄吧!


我的童年,是跟老爸场子里一帮孩子一起野大的,印象里的那些笑闹打架都很模糊了,最有趣的大概就是我们一帮小破孩自己动手建了个大房子(现在看来大概像狗窝),并且正儿八经的过起日子不回家,逼得家长们拿着手电筒满场找人的事情了。


那时候场里的孩子男孩多、女孩少,我们几个女孩子整天跟着男孩子跑,也都成了男孩子性格,上树摸鱼抓青蛙烤知了,也算样样精通了。


那时候我们这群人里也有“大哥”、“大哥夫人”,还有我们这种“小弟”、“小妹”,一般都是大哥确定最近几天的玩乐项目,小弟们负责准备工具,勘探地点,然后在大哥的带领下一往无前。


那个年代赶上“下岗浪潮”,场里的人走的七七八八,硕大的厂区也渐渐荒芜了,有些车间年久失修倒塌,我们就会收集车间里的窗户框、砖头瓦块塑料布还有车床零件什么的,攒起来当宝贝。


那天大哥突然说,大人每家每户都有房子(就是工厂分的宿舍),我们这个小家庭也得有个房子,我们不能靠大人,我们得自己动手建!这样以后我们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再也不用听大人的了。我们听了之后都很兴奋,接着就是大哥安排“建房步骤”,然后约定每天放学吃完饭就到破车间后面一块平坦水泥地上集合,一起干活。


说起我们的“大工程”,现在想来还真后怕!那房子基本是由我们捡的砖头垒起来的,垒不稳的地方就用小木片、小水泥块、小土块当“楔子”塞进去。三面是墙,一面留空用来进人,印象里大概垒到一人高,现在想想应该也就不到1.3m,因为领头的“大哥”刚上六年级,进去后是直不起腰的。然后屋顶是一个小弟从家里偷拿的一大块厚厚的塑料布,塑料布上面是我们在车间捡到的破窗框搭在两面墙上压住塑料布。


现在想想,也不知那样垒起来的房子我们怎么有勇气7、8个人挤在里面的。刚垒起来那天晚上,每个人还从家里拿了油盐酱醋、水果零食什么的,“大哥”带我们抓了几只青蛙,把青蛙腿切下来说要烤着吃,准备生火做饭过起日子来,我记得我是用大山楂丸外面的白色圆盒子(80后应该都见过吧)装了家里一些油拿去。哈哈,也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啊。


那天晚上我们都很兴奋,感觉好像开启了自己的新世界,眼看天黑了,居然有人摸出了蜡烛,我们几个人围着蜡烛坐在“房子”里听“大哥”训话,一个个小脸黝黑,心情激动不已。


到了晚上9点多,家长们发现孩子们都没回家,这才急了,拿着手电筒结队来找人。哈哈,特别好玩,家长们的手电筒光在“房子”外面的杂草间闪烁,大声喊我们的名字,我们吓得不敢出声,躲在房子里怕被发现了揪回家去。


不过家长们团结起来地毯式搜索,最终我们还是被找到了,家长们看到那“房子”应该是吓到了,也惊呆了,我只记得把我们一个个揪出来之后,就拆了“房顶”,没收了塑料布、还推倒了一面墙。


我们站在房子边都在偷偷抹眼泪,那时不知危险,只感觉家长残暴的像魔鬼,一下子把我们几天的功劳全给毁了,以后再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了。后来这个事情在大人中成了一个笑话,他们聊天时也会时不时说起这帮小鬼建的“狗窝”,也会庆幸早早发现了那房子,没等到房子塌了压到我们出了什么事。


只是可惜那个年代没有手机,连相机都很少见,不然还能保留下那房子的照片,估计现在拿出来看,也是童年熠熠闪光的珍宝呢!


小毛阿姨聊营养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我们60后来说,童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童年是在浙江的北部乡下度过。

江南是河流纵横交织的地方,我家的房屋前面,就是一条非常狭小的河,俯视如同娄蚁的形状一般,所以老家叫横娄,意思是娄蚁形状东西走向的河流。

童年夏天,水中玩水,是我们童年热天的主要项目之一,在水中比赛游泳速度的快慢,在水中比赛全身在水下一次谁爬得最远,在河内摸河蚌,抓鱼虾,吊鱼,吊黄鳝,在小木船上学习揺船,把橹的技巧。

夏天抓知了。用一根长竹子,一头系上一个塑料袋子,开口的一头套在钢丝上,形成一个0形,在鸣叫的知了树边,悄悄侦察好,将装袋子的一头,悄悄伸到知了的边上,然后,以快速的动作,将袋子罩住知了,给它来一个瓮中捉甲鱼。将抓到的知了,养在瓶子内,或者系上一根线,空时常玩。

夏天最火热的时候,因为没有空调与风扇,竹园内纳凉,是乡下的一个好去处。

拿着家中的草席,约上几个小朋友,在屋后的竹园内,坐在席子上,看看书,聊聊天,爬竹子,用绳子做秋千。

手巧的女孩子,用竹叶做出五花八门的好玩东西来。

滚轮灯,就是我童年跟人家学会的一种竹叶制作的玩具。用两片大的竹叶,外面再包一层狭小的竹叶,通过穿插,拉塞,最后的成品,就是非常好玩的滚轮灯了,粘上一根蜘蛛的丝,吊在竹林边的风口处的竹子上,一阵夏风来时,滚轮灯随风快速旋转,真的是非常好看的一个自制玩具。

春天,自制风筝,乘放学在家的日子,在空的乡下机耕道上,放风筝,放飞自己的心情,这也是春天最开心的事。

记得小时候,小队所在的大人,做了一个大的板门风筝,宽度为0.5米,长度为 1米的大风筝,放起来它升起很高,接拉力又大,小孩子拉不住,只得预选将绳子系在大树上。

冬天放假后,一个小队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官兵捉强盗游戏或者挤多头的游戏,经过这样的游戏,人暖和了许多,在童年的冬天,这两个游戏,是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

还有四国军棋,象棋,特别是跟下放在我们小队的知青朋友下五子棋,虽然我们年纪小,但因为专心地计算每一个落下的棋子,知青朋友一个不留神,就会输在我们小朋友的手中。

童年在乡下虽然不富贵,但童年的乐趣也是非常之多,有些土办法,也会产生意外的乐趣,至今回味起来,依旧让人难忘。


似风凌宇

转眼又快到2018年的六一儿童节了,只是我们已由当年盼望节日的孩子变成了带孩子过节日的家长,虽然时光流逝,但童年的一些记忆却永远不会忘记,只因为那份属于童年的快乐!

我们是在大院中长大的孩子,大院中的孩子往往自成一派,都在同一个子弟学校,都在大院的环境中嘻闹,由于是在南方,所以夏天的大院在我们这帮孩子的嘻戏中显得特别的热闹。

那时的夏天,知了很多,大院里有好几片小树林,傍晚的小树林就是我们这帮大院子弟的天堂,每天在每家每户大人的吆喝声中,急急忙忙吃过晚饭的小伙伴们都不约而同的从各自家里钻出来,集合到小树林里,在各自老大的的带领下,小一点的就玩捉迷藏、大一点的孩子则分成了两队开始我们的打仗游戏,小树林里的每一间柴房、鸡窝、茅屋都成了我们的战场,刹那间鸡飞狗跳,热闹非凡。而最后往往是在大人的笑骂中把每一个孩子都叫回了家,又开启了每家的另一个训儿协奏曲。

时光易逝,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当年的小伙伴早已各奔东西,大院的小树林已经没有了,只有幸存下来的几棵百年老榕树无声的记着这一切,看尽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愿天下的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


绿原庄主

贫穷挡不住的快乐时光!童年永远那么美好!

小时候,家里穷。穷到什么程度呢?穷到需要借钱度日,穷到家里经常为了几十块钱的学费而苦恼,穷到家里有时没了油盐,穷到一年四季没有肉吃,穷到一家人不敢生病……但是这些似乎并没有影响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记忆中,那时村子里还没有电,各家只能是点煤油灯,一群孩子围着一盏小小的灯光可以玩半天,看那火苗的跳动、看那火苗忽明忽暗的色彩,似乎在看一部精彩绝伦动的动画片!以至于影响了大人们干活,往往被一顿责骂而驱散……而后不久,又不知不觉地折回!

记忆中,那时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几乎每天晚上,一群孩子都聚集在一起打闹嬉戏、藏猫猫、做游戏…晚饭时,村子里呼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刻也不停,直至最后一个孩子在母亲的死拉硬拽中离去……

记忆中,那时对一切都很在意,一切都能带来极大的满足与幸福。能有一颗糖吃就高兴一天,或者可以吃到花生、瓜子都倍感幸福,见到肉就双眼放光、垂涎三尺……

多少年后的今天,我也还在为吃什么而发愁,不是没得吃,却是不知道吃什么了!其实吃什么也没了童年的味道、童年的记忆、童年的幸福…


人力资源沉思录

童年的记忆比较酸涩,因为脾气犟,几乎三天两头就被打,

比较欢乐的就是吃啦!现在我脑袋里都装着童年的各种经典美味零食。

在家长眼中,零食都是垃圾食品,在我们眼中简直是饕餮(tāo tiè )美味!

还等什么,随我来一起来一波回忆杀吧!

小时候每次爷爷叫我去村里的小卖部打酱油,每次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两根麻花(我们那叫油扭)吃,怕爷爷骂,要么藏在兜里要么吃完再回家。小时候吃麻花比下面这图片的要短一半,五香味(后来听说还麻辣味),吃起来特别香,咬起来卜卜脆,可好吃了。以前一毛钱很矜贵,要是哪个小朋友借我两毛钱没还,肯定绝交,那可是两条香喷喷的麻花啊。


记忆里小玩熊干脆面相当于现在的奢侈品了。 卖五毛钱,五毛钱啊!但嘴馋,没办法,忍痛割爱,把辛辛苦苦攒的用来买油扭的钱买了一包小浣熊干脆面。当时最流行的吃法就是把面捏碎,把调料包倒下去,用力摇一摇,把料摇均匀,叫上几个玩得好的小伙伴一起分享,一小撮一小撮地往嘴里送,别提有多美味了。后来上初中,手头宽裕了,把剩下的饭钱买了一大箱干脆面回来吃,想想都疯狂。

还记得,每到期末考试, 我们都会豪一把。小时候因为学校离家有点远,中午都是我们自己煮饭吃,哪怕刚读学前班。期末考试那两天我们就不煮饭,去粉店吃饭。我最爱吃就是捞粉,粤西特有的美食。淋上特制的花生酱和酱料,又香又爽滑弹牙。今年回家特意试了一下老家的捞粉和煎堆,感觉已经没有童年的味道了。


记得有一次,某同学跟弟弟怄气要弟弟还他两毛钱,被我听见了。刚好我手上有百元大钞--前一天问老爸要两块钱,他竟然给我一百块,把我高兴坏了,感觉就像小卖部老板把所有零食都送给我吃一样--把钱甩过去,“不就两毛钱,找我九块八毛!”那同学脸都黑了,他身上没那么多钱。我跑到学校钱的小卖部找零钱,顺手买了一堆零食,巧克力味五羊雪糕、香脆猫耳朵、金黄咸味萝卜卜星、韧劲十足的鸡腿包、西瓜泡泡糖、咪咪虾条、叮叮糖还有特别酸爽的现在变成网红的辣条。我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因为我从来没试过那么豪啊!买回来分给几个要好点的小伙伴,就趾高气扬地帮弟弟还钱。



童年关于零食的记忆很多很多。考试发挥失常不要紧,买根“红绿灯”冰棒啃啃可以败火。没考到第一名没关系,回家前买包劲辣的辣条压压惊……

小时候的梦想很单纯,就想做一个小卖部的老板,这样就有吃不完的零食。所以每天都盼着快点长大,长大了就有能力赚钱,也不用大人管束,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长大了,发现大人的世界也不是小时候想像的那么美好。

大家小时候吃过的零食都有哪些呢?


儿童节快到了,预祝大家节日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