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Amazon.com)運營推廣產品常見的幾種模式

這次,聊聊Amazon運營推廣產品常見的幾種模式。(是本人所實踐過的和身邊朋友實踐過的模式),要是各位讀者有更好的模式,歡迎分享!

亞馬遜(Amazon.com)運營推廣產品常見的幾種模式

模式有:一波流、廣告流(站內站外)、測評流(刷單流)、codes流、網絡紅人(Facebook、YouTube、Twitter、Pinterest、Snapchat等社交平臺上的紅人)、其他、細水長流。

所舉的模式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只是側重的方面不一樣。

一波流:

一波流這種模式,需要要有一定的膽量和對產品有比較敏銳的判斷。這種模式比較適合做生命週期比較短的新產品,一般每年都有那麼幾款比較火的生命週期很短的新產品。這種類型的產品,很容易出現一窩蜂跟風的狀況,入手早就有更大的機會賺到一筆,太晚入手,那很可能就很悲催了。

一波流的優點:產品很容易在非常短時間內做成超級爆款,很容易在很短時間內讓你的資金週轉了好幾圈,容易實現快進快出且有很不錯的利潤(前期就是暴利+資金週轉快)

一波流的缺點:很容易形成積貨,前期對資金的要求比較高(要是你只是賺一點點,那這個就不是問題了),沒有一定的資金是玩不了的。後期的話,很容易貨物變成庫存賣不出去,甚至甩貨都甩不了,很可能報廢掉。高收益,高風險。

一波流具備的條件:對市場上的新產品信息很靈通,對新產品的市場趨勢有一定的判斷,有一定的膽魄,有一定的資金支撐,有比較強的供應鏈(供應鏈越強越好),有一支機動性和落實能力很強的團隊(這一點最重要,沒有很強的落實能力,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進入某款新產品的戰場的,基本大多時候,對於新品,誰先搶先進入戰場,誰就是贏家)。

適合的產品:生命週期比較短的產品,比如蘋果的iPhone手機殼子,因為基本蘋果的iPhone手機每年新出幾款,像2017年底的iPhone7和7plus,手機出來前後的一兩個內,很多Amazon賣家就已經快速進入這個戰場,搶佔了大部分市場,後面再進去的,運營的成本很高且效果普遍都不怎麼好(當然,除非你是很大的手機殼子品牌),還有2015-2016年的平衡車,2017年上半年的手指陀螺等等。

廣告流(站內站外):

廣告流是一門偏向於數據分析的模式,門檻相對比較高。這種模式適合所有的產品,實用性和適用性很強的一種打法。這裡主要指電商Amazon平臺的站內和站外的線上廣告,站內廣告指通過在Amazon這個平臺內設置投放的廣告,站外的主要指:facebook廣告、google(Youtube)廣告和其他主流的社交線上媒體的廣告。可謂涉及到的知識特別多。做Amazon廣告,前期可以由運營者負責下站內廣告的分析投放,後期站外的廣告,是需要一個專業的團隊來推動的。線上廣告通常有階段性:比如google廣告,google剛成立不久,在google上投放廣告成本是很低的,很多第一批投入google廣告的人,在google廣告上節省了很多錢,而且廣告效果很好,可以說那是google廣告野蠻生長期。近來這些年,google廣告成本就越來越高了,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這一塊,競爭越來越激烈了,供過於求,投入的成本就會變高,效果也相對沒有之前那麼好了。這是google廣告洗牌時期。最後能在google上生存成長的,都是很厲害的。同樣,社交平臺也是具有這種特點的,比如facebook,現在還處於廣告野蠻生長期,要做facebook廣告就要趁早了,晚點估計就是洗牌期了,到時再進去這塊,成本代價很高。

廣告流的優點:是快速增加產品曝光的一種持續有效的模式(當然,投放廣告時最好先把能優化的內容都優化一遍),在某個平臺前期,低投入高收益。

廣告流的缺點:在某個平臺後期,投入會慢慢變高,效果會相對沒那麼好了。後期對資金的要求相對比較高。

廣告流具備的條件:在某個平臺前期,不需要多高的投入;在某個平臺後期,需要比較高的投入。當然,運營者需要具備基礎的一些數據分析。要是做站外廣告,還需要具備一個專業的站外廣告團隊。

適合的產品:所有的能在線上銷售的產品。

測評流(刷單流):

測評流就是通過不斷做測評,說得難聽點就是刷單。刷單,可謂是最受歡迎的一種打法了。Amazon平臺,前期的時候,是允許刷單的,當時是codes找測評師刷單,那是非常方便的,最重要的是Amazon是同意這種做法的,當時很多人都在瘋狂刷單(很多大賣,都是靠這種玩法做起來的,很多賣家,都是靠這種模式發了財的),以至於到了2015年2016年,Amazon開始瘋狂封店:因為刷單刷得太猛了,很多虛假的reviews給真正的消費者帶來了傷害,不利於Amazon平臺的發展。所以Amazon就開始秋後算賬了,殺了一大批帳號,其中包括不少大店鋪。現在測評換了種模式,很多人通過第三方或者paypal轉款給測評師(通過第三方的,風險也很大;通過paypal轉款給測評師的,也有風險,但相對小些,所以現在很多人在不斷積攢手頭的靠譜測評師(Amazon也有自己的釣魚部隊,哈哈,所以靠譜的測評師,越來越值錢了)。當然,codes也可以繼續做測評,但要看Amazon心情,它想刪就刪,不過,一般一個listing在推廣前期,Amazon是默認你刷單的,只要不是刷得太明顯(可以刷得猛些,但被發現的風險也大些,運營者自行把控)。比較好的一種方法,可以paypal測評跟codes測評一起上,當然,條件可以的話,直接都上paypal測評換取VP的reviews。可以說,現階段刷單,就是比拼手頭靠譜測評師資源和更好的測評模式(要是你能摸索出一套更好的測評模式,那你就牛逼了)。什麼時候找多少測評,什麼時候流下VP評論,也是挺有講究的。總體需要注意的有:測評師下單要均分開來下單(最好是一天要下多少單,就找差不多這個數量的測評師);測評師留評論要在收到產品後3-7天后,剛開始繼續評論的話,可以以催促測評師在拿到產品後1-3天內留下評論,當有了10個以上的reviews後,最好是在測評師拿到產品後3-7天留下評論;一般前期剛開始推廣時候,每天找個5-15個測評師下單(根據產品推廣的資金情況去合理安排),後面測評師會陸陸續續留下評論的,也經常遇到有些測評師忘了留下評論,那就要找個適當時間去催一下測評師了。

測評流的優點:這是歷史最悠久的推廣產品的主流打法之一了,當資金充足,產品充足,產品質量合格過關,持續做一段時間(2-6個星期),產品就會慢慢推起來了,不需要怎麼動腦,就是純屬機械操作。測評流的缺點:風險一直並存著,需要一定量的靠譜的測評師。

測評流具備的條件:產品質量要靠譜(不然,那不是浪費你的時間精力財力物力嗎?);要有一定數量靠譜的測評師(靠譜的測評師多多益善);有充足的資金和FBA庫存

適合的產品:所有的能在線上銷售的產品。

codes流:

codes流跟測評流不一樣。codes流主要目的是為了把產品的銷量衝起來,提高排名等權重。codes分為站內站外,站內一般是group類型的codes,顯示在前臺,站外的一般是group和一對一的codes,一般不顯示在前臺,到facebook等社交平臺論壇和deals網站等發佈(當然,也可以站內站外結合使用)。現階段,codes流也是主打的模式之一,很多爆款和產品都主要是通過這種模式做起來的(讀者可以自己去跟進某幾款做得很好的產品,跟蹤下它們的站外推廣是否在用codes流)。codes流,一般codes做到虧一點點或者剛好不虧,要是能做到還有些利潤,那當然最好了。因為做codes流,要考慮到產品的價格(同行的價格和你codes後的價格),codes後的價格是否有吸引力,也是決定codes是否能送出去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種codes流,一般比較適合大公司或者工廠,因為他們能夠一次性大量進貨,把產品的採購成本降得很低,這樣他們的codes可以做得比較低,可能低到60%-80% off,但折扣後依然還會有利潤。想想供應鏈有多重要了吧。當然,還有一種類型的產品,就是高質量高價值的產品,而且普遍是私模產品或者專利產品或者OEM、ODM產品,或者一些剛出來的很新的產品,可以把銷售價格定得偏高,這樣,就是打了個打折扣後,也是有可觀的利潤的。

國外比較出名的deals網站有:

http://bensbargains.com/

https://slickdeals.net/

https://www.dealsplus.com/

等等。

codes流的優點:能快速把產品的銷量衝上去,提高產品的權重等。codes流的缺點:產品需要有一定數量的FBA庫存,需要有比較成熟的站外推廣途徑,需要有充足的資金。

codes流具備的條件:比較成熟的站外推廣途徑,需要有充足的資金。適合的產品:所有的能在線上銷售的產品。

網絡紅人:

主要是找Facebook、YouTube、Twitter、Pinterest、Snapchat等社交平臺上的紅人,跟他們合作。這些社交平臺上的紅人,都有著大量的粉絲,可以跟他們合作,通過他們把你的產品推廣到他們的粉絲群當中。現階段,比較流行的是找Facebook和YouTube上的網絡紅人,facebook是目前人氣最高的社交平臺,裡面有很多粉絲過幾百萬上千萬的網絡紅人,YouTube上當然是做視頻最火的平臺了,視頻的效果,那是最直觀的營銷模式了,但價格也不菲。而且,找網絡紅人也是個技術活,也是個溝通的活。

網絡紅人模式的優點:紅人效應,能快速引起粉絲反饋和傳播。國產司馬(SYMA)這個公司,前期主要是通過這種模式作為主打模式之一去推起來的。

網絡紅人模式的缺點:產品最好是性價比比較高的產品,跟網絡紅人合作,一般費用不菲,公司要有一定的資金。

網絡紅人模式具備的條件:需要有充足的資金,產品性價比高,需要有比較成熟的站外推廣途徑。

適合的產品:最好是高價值的比較獨特的產品(找網絡紅人,成本一般不便宜,高價值的產品跟網絡紅人比較匹配,當然,你也可以嘗試找紅人做低價位的產品)。

其他:主要有Amazon聯盟(聯盟模式)、相關論壇(要是有其他比較好的模式,歡迎補充分享)。

Amazon聯盟,是個比較新的一種模式,現在行業內這種工種比熊貓還缺還珍寶(估計很多人還沒聽過這種模式)。Amazon聯盟這種模式,需要時間去積累的,一般從播種到開花結果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但做成了,到後面,每天基本就是收果子了,那個叫爽啊。做Amazon聯盟,最好做那種生命週期比較產的產品,產品生命週期越長,收穫的季節就很可能會持續得越長。當然,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畢竟有些人擅長走一波流,有些人擅長持續堅持然後收成。Amazon聯盟,對文案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同時需要有一個SNS比較成熟的團隊去推廣這個聯盟網站的。養一支這樣的團隊,沒有一定資金是搞不定的。當然,要是這個團隊的幾個激情小夥是一起創業的,可能這就不是問題了。

相關論壇,這種模式就跟國內的到相關論壇傳播自己品牌產品查不了多少,這裡就不多講了。

細水長流:

這種模式我是把上面聊到的模式綜合運用起來的叫法。上面聊到的模式,需要綜合靈活使用,可以相互結合使用。這裡特別提醒一點,很多模式,不是一下子就有效果的,水滴石穿,可能需要堅持比較長一段時間才會有效果。不少時候,就是在不斷堅持重複同樣簡單的機械操作,一段事件後,效果來了。武器有了,功夫有了,謀略有了,可能最後最重要的就是看個人和團隊的心態和意志了。

最後,講一句很現實很打擊人心的話:

在絕對的實力大佬面前,你所有的謀略所有的付出都很有可能不堪一擊,被人家揮一揮衣袖就灰飛煙滅了。

亞馬遜(Amazon.com)運營推廣產品常見的幾種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