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商業模式發生多次變革,什麼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有哪些功能?

人物思維

一、商業模式的本質

最近幾年,商業模式創新風起雲湧,任何新的做法都與商業模式有關。比如:共享經濟、共享單車、農村電商、社區服務、降維攻擊等。

其實,商業就是將採購來或生產出的價值提供給他人,以換取同等價值,而這些要素的組合就是商業模式。凡是有實力的企業無不擁有自己的商業模式,而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能實現創新以及保持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但是,商業模式的變革則在於創造,而非競爭。

共享經濟是一種很新的商業模式,它也代表了未來的趨勢:

一是以技術為驅動;

不管是滴滴還是現在的共享單車,它們都具備了強大的信息系統。其應用裡的許多資產:汽車、司機以及乘客,你會發現,司機並不是滴滴自己的,全都是由系統來接觸的;我們和司機也不熟,也都是由系統來匹配的。

二是即需即供。

我們以前買一輛車,是自己的資產。而現在,像共享單車是當你需要用時才來用車。這也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案例一:打敗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是美國夢的代表,我們中國也希望能打敗可口可樂。過去好幾年都湧現了許多可樂企業,比如:非常可樂、紛煌可樂等。但最終總體來說沒有一個做得很成功的。

然而,在可口可樂本土美國,有一家以色列公司Soda Stream把可口可樂打得很難受。

這家企業這樣做:弄來一臺機器,旁邊有個水瓶,還有蘇打粉。當需要做汽水的時候,按一個按鈕,蘇打粉就會和水發生化學反應變成汽水。每個人喝汽水的口味都不一樣,有的喜歡檸檬味,有的喜歡草莓味。這臺機器裡還有濃縮液,能夠根據你的需求個性化定製,調成不同的味道。這家公司做得很成功,後來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了。

這企業一上市就搶了可口可樂不少份額,可口可樂已經開始關注它了。後來這家企業還做了一個廣告,在一面牆上放了許多瓶瓶罐罐,而在另一面則放著它一臺機器。廣告詞寫著:一個家庭5年時間,需要消耗1萬多個瓶瓶罐罐。如果是個環保人士,看著這則廣告就會想要買臺機器取代瓶子,而不是消耗那麼多瓶瓶罐罐汙染環境。

這是因為小企業原本是在小範圍出名,可口可樂這樣的大公司一起訴,就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後來大家試用了產品,覺得還不錯,就更加出名了。

可口可樂只好不起訴了,改成私下收購,然而這家企業不接受收購。這個消息一經傳出,企業的名氣更大了,股票又是大漲。

這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1、中國各種飲料(如:涼茶)都做得不錯,但是唯獨可樂做不起來。這是因為中國做的可樂在與可口可樂競爭時,使用的都是一樣的商業模式。
一樣的商業模式,意味著接觸的都是同樣的利益相關方。當你還是小企業,用大公司最熟悉、最擅長的套路來競爭是很難贏的。
2、以色列公司Soda Stream用的是與可口可樂不一樣的商業模式。當它賣了它的機器後,它還能夠持續賣蘇打粉、濃縮液等耗材。
當它的商業模式不一樣,意味著接觸的利益相關方都與可口可樂不同。原先可口可樂在電視上、渠道上所積累的優勢,面對這家小企業,優勢也就不存在了。

因為可口可樂的優勢是基於自己的商業模式所形成的。當兩者商業模式不一樣時,優勢就無效化了。這也是通過商業模式設計可以達到的效果。
3、這種商業模式在可樂這個行業,稱得上創新,但是放寬到整個商業範圍,這種技術在咖啡行業比比皆是。這就是種跨界打擊,把其它行業做得非常好的方式應用到本行業。

所以,在研究商業模式時,不妨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借鑑其它行業,多嘗試跨界,將競爭對手優勢無效化。

現在的企業競爭,全是商業模式的競爭。Soda Stream打敗可口可樂,用的就是與可口可樂不一樣的商業模式,它的盈利的方式全都跟傳統不一樣,這就是商業模式創新導致的結果。

二、商業模式大變革吸引投資人的商業計劃書定製,找Z博士zboshi007

近年來,商業模式變革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家的關注,從總體上來講,商業模式變革是對企業原有商業模式進行重塑或改造成新的模式,其本質上是對現有商業模式的一種再造、再設計過程。

商業模式有大變革,也有微設計。其實對於商業模式來說,不需要追求太大的變化,有可能只需要通過一個點就能產生巨大的好處。

商業模式大變革,主要涉及交易結構的兩個問題:

跟誰交易(交易主體)?交易什麼(交易內容)?

改變利益相關者、活動環節和資源能力,都屬於商業模式大變革的內容。

1、利益相關者

針對利益相關者,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減少/拆分/聚合/選擇/改變利益相關者,實現我們的商業模式變化。

在利益相關者裡,又有一類叫“關鍵利益相關者”,就是能實現戰略目標,能使商業模式實現質的飛躍的人。對於這一類利益相關者,在商業模式設計裡,需要重點關注。

2、活動環節

活動環節包括切割重組、碎片聚合、去中間化再中間化等過程。有些行業它的渠道、鏈條很多,這是可以通過商業模式加技術製造來縮短的。由信息系統驅動去掉某些環節,效率就能得到提高。

3

、資源能力

資源能力可以通過新的商業模式來設計,讓企業的資源能力創造更大價值。

案例:萬科“小股操盤”

萬科以前在一、二線城市發展,近幾年也將目光轉移到二、三線城市。它主要的動作就是“小股操盤”——付出很少的股份,但是能操作整個盤,將其做起來,獲得更多的價值回報。

萬科強的地方在於開發能力,而在二、三線城市的開發商,他們一般只擁有資金和土地,但開發能力卻一般。在傳統的角色定義上,他們是萬科的“競爭對手”,但在小股操盤模式中,他們卻是萬科的“合作伙伴”

萬科出小部分資金,佔小股份;小開發商出土地和大部分資金;萬科投入團隊負責操盤開發,獲得項目管理費用、股份分紅、項目溢價收益等。萬科與二、三線城市開發商建立了的創新交易結構,這就是萬科的“小股操盤”模式

對於很多小企業,其實可以盯著大企業,不是為了競爭,而是為了洞悉他們下一步做什麼,為了琢磨他們的商業模式。如果有大企業的短板恰恰是自己企業的長處,不妨可以合作,從競爭對手轉變為合作伙伴。

小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最好的成長方式就是和大企業共舞。這樣才能充分借用大企業槓桿資產來發展自己。很多小企業在發展成大企業之時,都是在關鍵節點上利用了大企業的槓桿資產,借勢發展。

琢磨商業模式不止是看自己的商業模式,還要琢磨別家企業的商業模式小企業是可以去琢磨大企業的,甚至可以為他們設計商業模式,讓大企業裡有自己的一部分。

當我們在設計商業模式時,如果是做大變革,利益相關者、活動環節、資源能力這三個一定要去分析,有可能會產生新的價值。

三、商業模式的三個時代驅動力量

商業模式與時代有關,商業模式的改變背後有著時代驅動的力量。不同時代,商業模式也不相同。比如餐飲業的商業模式,一直隨著時代而改變。餐飲最早都是單店模式,沒有槓桿效應,價值很有限。後來餐飲出現了相對有槓桿效應的“連鎖”。

所有的連鎖,都需要具備兩個核心競爭力:一是前端標準化;二是後臺能力。

前端標準化是說一家企業的複製能力有多強,開店的時間能否足夠短。複製能力與後臺統一化有關。要知道,當你擁有許多家連鎖店,你的好處會得到擴散,壞處也會得到放大。

餐飲業最忙也是最好的時候,在於飯點,堂食時間。當太忙時,我們需要考慮是否加入工作人員,這會加大人力投入。但是當不在飯點時間,餐飲企業就相對悠閒了。每一個餐飲企業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這是種行業問題,也是一個行業機會。如何解決“忙——閒”這一兩難問題?

案例:北京餐飲企業金百萬

金百萬的定位是“社區百姓的中央廚房”,他們創造了一種新品類,叫做“準成品”。它是介於成品和半成品之間的一種餐飲外賣,由金百萬開發出菜品,備齊原材料和調料,用戶直接按順序放入鍋內即可完成。

很多人不喜歡炒菜煮飯,主要原因在於在炒菜前的一系列準備動作:買菜、洗菜、切菜……金百萬的這一模式,能讓用戶只做最後一道工序:簡單的翻炒一下,大大節省了用戶的時間成本,也讓用戶在家裡就能享受到自己做的飯。

金百萬的“準成品”正是由其它餐廳準備的。在飯點之間,比如早餐和午餐之間的上午,午餐和晚餐之間的下午,餐廳的廚房都屬於閒時,屬於產能富餘,正好幫忙準備準成品——解決買菜、洗菜、切菜的問題。

越是傳統的行業,越有機會實現迭代。驅使他們迭代的力量,主要有:

· 消費升級;

· 資本推動;

現在好的商業模式一出來,就會有很多資本撲上去。最後演變到企業之間的拼殺,他們的背後都是有資本的力量在驅動的。

· 技術變革。

很多行業都被技術所改變了,比如外賣的出現,就來自於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主要有兩點:一是定位,二是移動支付。

很多企業不一定要研究很深的技術,但是要去了解技術的發展,與行業有關的技術有哪些。現在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有很多雲端技術是大家都可以用的,只是企業比較少關注而已。

由於消費升級、資本力量、技術變革這三個力量的推動,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用不了幾年又得進行改變。單一的模式,容易被這幾個力量所制約,所以,對模式進行進化迭代很重要。

每一個模式都有自己的特點,難以直接套用到自己的企業,但是,我們是可以去理解整個商業模式背後的邏輯的。綜合考慮外部的環境、內部的結構、技術等,才能把一個商業模式看得透徹些,不至於掉進坑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