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史國宏

第一類:民間文學篇

1、《河西寶卷》的傳承人喬玉安,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

2、《涼州寶卷》的傳承人李作柄,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3、《土族格薩爾》傳承人王永福,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

4、《米拉尕黑》傳承人馬成虎,甘肅省臨夏州東鄉縣;

第二類:民間音樂篇

5、《松鳴巖花兒》傳承人馬金山,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

6、《裕固族民歌》傳承人杜秀英、杜秀蘭,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

7、《華銳藏族民歌》傳承人馬建軍,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

8、《甘南藏族民歌》傳承人華爾貢,甘肅省甘南州瑪曲縣;

9、佛教音樂《道得爾》傳承人成來加措,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

10、《嗩吶藝術》傳承人馬自剛,甘肅省慶陽市寧縣;

11、《蓮花山花兒》傳承人汪蓮蓮,甘肅省定西市康樂縣;

12、《二郎山花兒》傳承人劉郭成,甘肅省定西市岷縣;

第三類:民間美術篇

13、《慶陽香包繡制》傳承人賀梅英,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

14、《酒泉夜光杯雕》傳承人黃越肅,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

15、《甘南藏族唐卡傳承人希熱布,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

16、《甘南藏族唐卡》傳承人九麥,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

第四類:民間舞蹈篇

17、《蘭州太平鼓》傳承人繆正發,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

18、《儺舞(文縣池哥晝)》傳承人餘楊富,甘肅省隴南市文縣;

19、《儺舞(永靖縣七月跳會)》傳承人範廷祿,甘肅省臨夏州永靖縣;

20、《鼓舞(涼州攻鼓子)》傳承人楊門元,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21、《鼓舞(武山旋鼓舞)》傳承人代三海,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

22、《多地舞》傳承人李扎西,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

23、《巴郎鼓舞》傳承人盧永祥,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

24、《巴當舞》傳承人楊景豔,甘肅省定西市岷縣;

第五篇:傳統戲曲篇

25、《華亭曲子戲》傳承人康和,甘肅省平涼市華亭縣;

26、《環縣道情皮影戲》傳承人史呈林,甘肅省慶陽市環縣;

27、《環縣道情皮影戲》傳承人高清旺,甘肅省慶陽市環縣;

28、《敦煌曲子戲》傳承人肖得金,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

29、《武都高山戲》傳承人尹維新,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

第六篇:民間曲藝篇

30、《涼州賢孝》傳承人馮蘭芳,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31、《蘭州鼓子》傳承人魏世發,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

32、《蘭州鼓子》傳承人陳增三,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

第七篇:傳統手工技藝篇

33、《保安腰刀鍛制技藝》傳承人馬維雄,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

34、《保安腰刀鍛制技藝》傳承人冶古白,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

35、《天水雕漆技藝》傳承人張國棟,甘肅省天水市區;

36、《東鄉族擀氈技藝》傳承人馬舍勒,甘肅省臨夏州東鄉縣;

37、《洮硯製作技藝》傳承人李茂棣;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

第八篇:民俗篇

38、《永昌卍字燈俗》傳承人陳永清,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

39、《裕固族服飾》傳承人柯翠玲,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

40、《裕固族傳統婚俗》傳承人安福成,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


鄉月品牌聯盟首席運營

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九大類共計有85項,這九大類有民間文學七項,民間音樂8項,民間舞蹈13項,傳統喜劇8項,曲藝8項,雜技與競技2兩項,民間美術8項,傳統手工藝13項,傳統醫藥2項,民俗16項。

由於種類較多不好一一介紹,我就簡單介紹幾種較為出名的幾項。

首先我來介紹的是較為有名的秦腔,秦腔,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 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為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再來談談,優美的敦煌舞蹈。“敦煌舞蹈”源自敦煌壁畫,她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中原文明與西域文明交融薈萃的結晶,其動態、神韻在漢文化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凸顯中原與河西一帶的舞蹈素材,同時恰當地融入西域特色風格,形神兼備,具有西域、中原、地方“三結合”的特點,且具有古西涼樂之風格為主要動律。是一種獨具藝術魅力的古典舞蹈流派。

最後,我們來看看隴南市武都區的高山戲,高山戲又稱高山劇,是流傳於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山區的地方戲曲劇種。演出場地以地方民間打麥場、農家園、廟會戲臺、社火戲臺為主。高山戲的唱腔和表演兼有秦劇和川劇的特點,適合表演各種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百家齊放,是世界文化中最亮的明珠,願我們的文化永遠屹立與世界文化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