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中,李世民與楊廣的女兒如意相愛,李世民稱帝之後,他們之間的感情怎麼樣了?

半暮斜陽

《隋唐英雄》是我反覆看了很多遍的電視劇,大致框架還是和歷史很吻合的,但是細節方面有所不同。



《隋唐英雄》裡李世民和楊廣的女兒如意幼年相識,後相知相愛,經歷國家動盪還依然在一起,當然這中間不乏楊廣的親善計謀,和李淵的拖延政策。楊廣想利用兒女親家拉攏李淵,李淵想通過李世民和如意公主的結合讓楊廣少些提防,並爭取時間準備奪位。

歷史上,對楊廣之女楊氏嫁給李世民並無明確記載,反而對李世民的嫡妻長孫氏的記載更多。而且,李世民的第一個孩子像劇中那樣出自楊氏,而是長孫氏,名李承乾。


從歷史來推測,楊氏和李世民的結合應該是在李淵登基後,按照先例,皇室家眷大多會被後來奪位的皇帝賜予封號,楊氏應該是在這時候被賜給李世民的。歷史上楊氏為李世民生下了皇三子李恪,在時間上來看李淵登基後,楊氏嫁給李世民應該比較準確。

李世民登基後,長孫氏成為皇后,陸續又有韋貴妃,殷妃,燕德妃,鄭賢妃,楊貴妃(李元吉之妻),徐慧等先後被冊封為妃嬪。唯獨楊氏的整個記錄空白,只知道其被封為妃,生有李恪和李愔二子。


據說,皇三子李恪曾經也是儲君的人選,很受李世民的器重,因為他的性格和形象是最像李世民的。長孫無忌以前朝皇帝之孫,萬一被楊妃唆使有復國的念頭為由所拒絕!李世民也不想冒險,李家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讓自己的兒子給改朝換代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但是,李世民立李恪為皇子的念頭並未發酵,也和楊氏無關,再加上歷史對亡國公主楊氏的事蹟隻字未提,可見李世民並不愛楊氏,只是因為念及他祖母(元貞皇后)和楊氏祖母(文獻皇后)是親姐妹的關係,才給了楊氏在後宮的一席之地。



事實上,《隋唐英雄》裡,楊妃後期變得腹黑,為報復李世民奪取楊家江山,確實有唆使自己的兒子爭奪儲君之位,還引發了前朝後庭的鬥爭。


小枝談歷史

首先餘少群版的《隋唐英雄》和以前的版本不太一樣,多了很多兒女情長的描述,這部歷史劇裡的楊廣不再殘暴,他只是想修一條功在千秋的大運河,而餘少群飾演的李世民更是柔情萬分,即愛著青梅竹馬的長孫氏,又愛著如意公主,差點為了愛情而放棄起兵造反的機會!



在李淵眼裡如意公主只不過是遮人眼目的擋箭牌,楊廣把如意公主許配給李世民是想收買李淵父子,而狡猾的李淵藉此來麻痺楊廣為日後的起兵造反做準備。



而李世民則是真心愛著如意公主,真心到和原配長孫氏還沒結婚生孩子就和如意公主有了孩子,這在古代是讓人很難理解的,不過唐朝時期社會極度開放,在當時看來可能很正常!



在這部《隋唐英雄》裡,個人感覺是為了突出李世民的柔情而不是征戰四方的豪情,再看看最後為了皇位和大哥李建成兩人決戰,中間還夾雜紅佛女的感情,太讓人難以理解了!



整體來說但是很符合李世民愛江山更愛美人的特點,李世民當皇帝后也仍然愛著如意公主,並十分喜歡他們兩人的兒子——吳王李恪,要知道這是兩代人的沉澱,身份及其高貴,父親是唐太宗,母親是大隋公主,爺爺是唐高祖,奶奶是獨孤皇后,老姥爺是隋煬帝,姥姥是蕭後!估計歷史上很少有皇子能比的過他的身世吧?


看歷史說古今

影視永遠是影視,永遠不要當成正史來看,尤其是《隋唐英雄》這種天馬行空的電視劇。

明離子為您講一下真實的李世民與楊廣之女的故事。

感謝導演給這位楊廣的女兒起了個好名字:如意。

但事實上,直到李世民封秦王,她才有了一個史書可見的名字:楊妃。

首先,李世民和楊妃算是姨表親關係。

李淵的母親和楊廣的母親是親姐妹,都是獨孤信的女兒。

電視劇裡,在楊廣還是皇帝的時候,如意就已經和李世民談情說愛,意氣相投,最後還嫁給了李世民,典型的一個很有眼光和頭腦的女人形象。

但事實並非如此,李世民在大業九年已經去了長孫氏為正妻,那麼作為皇帝的女兒,李世民怎麼敢娶來當小妾。

所以,李世民娶楊妃的時間肯定還要往後推,極有可能是在李淵成功推翻楊廣後,在長安娶的楊妃。

到了李世民封秦王后,才有了楊妃的稱呼,被史書所記載。到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基稱帝,楊妃進為皇妃。

可以說,楊妃在李世民登基前是很受寵的,因為在那個時候,楊妃為其生下了兩個兒子:李恪和李愔,“恪”的意思是恭敬、謹慎之意,“愔”則形容安靜和悅、靜寂無聲、深沉。

從李世民起名字可以看出,楊妃的兒子是不可能繼承皇位的,事實也是如此。

然而,楊妃卻從未為此有過什麼舉動,僅僅是默默無聞的深居後宮。

到了李世民成為皇帝后,更多的美女成了他的妃子,楊妃也便慢慢的被遺忘在深宮裡。

長孫皇后死後,按理說身為皇妃的楊妃可以晉升一步,但遺憾的是,李世民將後宮之事給了一個地位都不如她的韋貴妃。

也由此可以看得出,影視劇都是騙人的,楊妃在起初並沒有和李世民談戀愛,而極有可能是在朝代更替時,被當作戰利品強行的成了李世民的小妾,被納入宮中的楊妃晚年已經被李世民冷落。

史書甚至沒有記錄楊妃是何時死去的,這位可憐的女人默默無聞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明離子

《隋唐演義》中的如意很愛李世民,李世民也愛這個有點刁蠻任性的公主,他們的愛情夾雜在政治中間,顯得尤彌足珍貴。


(楊如意)

因為楊如意是李世民政敵楊廣的女兒。這樣以來,國恨家仇,愛恨情仇交織在一起,推動劇情的發展。

可以看出來,題主為二人的命運捏著一把汗。不過春秋君可以告訴親,歷史上李世民和楊如意很恩愛,不必擔心,電視劇如何編排,都改變不了歷史。

歷史上的楊如意其實就是李世民的楊貴妃,唐朝很有名的楊貴妃有三個。

一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楊玉環楊貴妃,她出現的最晚,李隆基是李世民的重孫。一個是本文的主人公李世民的楊妃,李世民還有一個楊妃,那就是在玄武門之變他殺死弟弟李元吉後,隨手接收了弟媳婦楊氏為妃了。

楊如意是隋煬帝楊廣和蕭後的女兒,她從小在父母呵護下長大,聰明伶俐惹人愛,但她生在帝王家命運多舛,隋朝被李淵滅亡後,如意成了亡國公主。


(楊如意)

還別說,李淵很照顧這個外甥女,因為他和楊家是親戚關係,原來李淵的老媽和楊堅的老婆是親姐妹,都是獨孤信的女兒。這樣看來,楊廣的老爸是李淵的姨夫。故李淵和楊廣是表兄弟,我太推論,楊廣的女兒楊如意和李淵的兒子李世民也是表兄妹。這也是電視劇中楊如意叫李世民為哥哥的由來。

李淵可伶表侄女楊如意,畢竟自己奪了人家父親的天下,出於內疚就把她許配給了李世民為妃。由此推斷,也許是李世民出於內疚,後來在射死弟弟李元吉後,一併把弟媳也收入後宮了,這才出現了李世民有兩個楊妃的歷史事實。

說到帝王和妃子是否相愛,我告訴親們一個判斷簡單方法,就是看他們之間生了幾個兒女,比如楊堅和獨孤皇后在歷史上很恩愛,夫妻二人生了楊勇和楊廣,史書說楊廣沒有庶子,也就是說除了他倆外,楊堅沒和別的妃子生過一男半女。

李世民比楊堅生的孩子多,是李世民妃子多,他和楊如意生了兩個兒子,按比例來說很高了,別的妃子興許一生都輪不到寵幸一回呢。

李世民和楊如意生下了兩個兒子,分別是吳王李恪和蜀王李愔。

李世民很喜歡吳王李恪,有段時間他想立吳王李恪為太子,但是大臣們極力反對,大臣的理由是,吳王李恪有姥爺楊廣的血統,前朝廢帝的外孫做大唐的皇太子,這不是天道循環,楊家豈不是奪回了江山嗎?李世民想想也不無道理,於是打消了廢長立幼的念頭。

李世民雖然沒有立吳王李恪為太子,但在以後的日子裡,李恪子憑母貴享盡了父母之愛。


(楊如意和李世民)

《隋唐演義》中楊如意的結局很慘,如意公主因為替兒子李恪爭奪皇位而不得善終。歷史上的楊妃結局如何史書沒有記載,春秋君認為應該有個不錯的結局。


秉燭讀春秋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意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問題。


《隋唐英雄》這部劇我沒看過,但是說實話,李世民稱帝后,他不和楊廣的女兒戀愛是非常正確的。因為他和人家是親戚,而且是有血海深仇的親戚。


李世民的爹也就是李淵,和楊廣是什麼關係呢?楊廣的老媽獨孤皇后,和李淵的老媽獨孤夫人,都是獨孤信的女兒。也就是說,楊廣他爸楊堅,是李淵的姨夫;楊廣和李淵,是姨表親。也就是說,李世民得管楊廣叫二表叔。

二表叔的女兒,那就是表妹了。李世民要娶自己的表妹,說實話,雖然在古代不講優生學,但是沒娶也是挺合適的。


更何況,楊家和李家,到這個時候,與其說是親戚,還不如說是死仇。畢竟李家取代了楊家坐了天下,而且楊家不少人都死在了李家手裡。且不說這位公主殿下死沒死,就算沒死,你讓她和害死自己父兄的仇人走到一起,換你你做得到嗎?你以為這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呢?


青言論史



很抱歉,《隋唐英雄》這部電視劇還真沒看過,所以,對電視劇裡李世民與楊如意間的愛情不太瞭解,我們都知道電視劇是在歷史背景下進行大量改編後的產物,所以,今兒咱們可以拋開電視劇,來聊聊歷史上的李世民和楊妃(楊如意)之間的故事。

在聊李世民和楊如意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下楊如意這號人物背景。題主說是楊廣的女兒,那歷史上有記載的,楊廣的女兒是兩位,一位是南陽公主,楊廣之長女,嫁給了宇文述之子宇文士及,另一位則沒有寫具體的名字,只寫了“恪母,隋煬帝之女也”。而恪,我們知道,是李世民的兒子。按理說,皇帝的女兒出嫁,且嫁的人又是後來的皇帝李世民,怎麼著也應該在歷史上留下姓名啊,可實際呢,卻是以“恪母”留在歷史上,而且還並無公主封號。

到這兒,咱們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李恪的母親肯定是隋煬帝的女兒,也就是說李世民確實和隋煬帝之女結婚了,但我們從正史裡又知道李世民在大業九年時已明媒正娶長孫氏,也就是說李世民早就有正房了,隋煬帝之女算是側室下嫁給了李世民,由此我們可以推斷李恪之母之所以在歷史上沒有名字或者說沒有公主封號,其原因極有可能是李淵父子在攻陷長安後,此女子已亡國之女的身份,強行給李世民為妾的。



在唐朝建立後,“李恪之母”終於有了自己的封號“楊妃”,在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后,先是側妃,後來被提升為皇妃,若論起李世民與楊妃之間的關係,除去夫妻,還有更近一層的關係,李淵的老媽獨孤夫人和楊廣的老媽獨孤皇后是親姐妹,倆人都是獨孤信的女兒,所以,楊廣的父親楊堅是李淵的姨夫,楊廣和李淵則是姨表親,在下一輩,李世民與楊妃倆人間也是姨表親的關係。

楊妃給李世民一共生了兩個兒子,李恪和李愔,由此可見,李世民還是挺寵愛楊妃的,只是後來後宮佳麗三千,李世民雨露均霑去了,所以未再能生子。不過,從李世民給這倆孩子取的名字也能看出,“恪”恭敬謹慎的意思,“愔”安靜和悅,寂靜無聲的意思,而長孫皇后的兒子則取名“承乾”“治”,都有點進取的意思,由此可見,李世民從一開始就沒有想立這倆位為太子的心。也再次證明楊妃的地位極有可能是亡國之女的身份下嫁給了李世民。



而且後來又有一件事再次證明:在長孫皇后去世後,身為四妃之一的楊妃卻沒有晉升為皇后,而是將長相平平的韋貴妃給提了上來統領後宮,這也說明了楊妃和倆個兒子的命運,其實早已被設定了---只因他們是楊氏一族,身體裡留著楊氏的血脈,倘若將李恪或李愔其中一人立為太子,那豈不是皇位又回到了楊氏的手裡?歷史上,李恪後來被迫自殺,而李愔則一開始被貶為庶人,後來被封為了涪陵王,而母親楊妃最後是如何去世的,以及後來的生活並沒有過多的描述。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們會喜歡~


寒舍閱獨

既然遇到與歷史有關的影視劇話題,那麼本人拋開真實歷史,按照影視劇的劇情,分析下李世民稱帝后能不能與如意有一段純潔的愛戀,答案是不可能的。理由如下:

1、李世民和如意是親戚,從李世民的政治宏圖上講,如意阻礙李世民大展宏圖

李世民的父親李淵與楊廣是姨表親,李淵是楊廣的親表哥,那麼李世民與如意之間是很近的姨表,這種關係不利於李世民和如意結合。

李淵從楊氏家族奪取天下,建立唐朝,兩個王朝是存在深仇大恨的,李世民作為第二任皇帝,必須與前朝撇清關係,兒女私情固然重要,但是比起天下大事,還是要為天下讓步的,李世民和如意背後都有著龐大的政治集團在鬥爭,所以李世民必須與如意保持距離,如意也不能像李世民稱帝前那樣對待他。

2、如意畢竟是妃子,她與皇后之間的關係很難相處

李世民的皇后是長孫皇后,長孫皇后的哥哥是長孫無忌,是幫助李世民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長孫皇后與楊妃(如意)之間是存在衝突的,皇后是一國之母,關係到國家大計,如果李世民偏愛楊妃,長孫皇后會怎麼想?長孫無忌會怎麼想?勢必引起後宮動盪,對國家和李世民都非常不利,現實狀況擺在那裡,如意和李世民還有可能有純潔的愛情嗎?

3、李世民後宮老婆八十一位,不可能與如意長相廝守

李世民稱帝后,後宮有品級的老婆八十一位,除了長孫皇后和如意,還有那麼多妃子和才人,比如年輕貌美后來稱帝的武媚娘,只是在後宮排在40名左右,李世民有那麼多妃子和才人,怎麼可能和如意長相廝守,如意也不可能忍受李世民和那麼多女子產生關係。

綜上所述:李世民與楊妃的相愛註定是悲劇的,兩人有家仇國恨,又涉及到政治利益,如意如果明智只能默默深居後宮,為李世民養兒育女,與李世民保持距離,不可能再有純潔的愛戀了,如果編劇要是把稱帝后的李世民和如意依然純潔相愛,那麼劇情也太雷人了,無邏輯也無情理。


靜以為史

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真實歷史中,李世民的確有一個妃子是楊廣的女兒,但肯定和電視劇裡那種美好的愛情無關。

如意公主是電視劇中的名字,這個名字是現代人瞎編的。楊廣的這個女兒沒有留下名字,也沒有留下她在隋朝時的公主封號。只是作為李世民的嬪妃被成為楊妃。

從親戚關係上來說,楊妃和李世民可以算是表兄妹。李世民的爺爺和隋文帝楊堅都娶了獨孤信的女兒,隋煬帝楊廣和李世民他爹李淵是表兄弟,李世民和楊廣的女兒自然是表兄妹。

古代來說,這種表兄妹成婚很正常,要是楊妃在正常情況下成為李世民的妻子,倒可以想象中一段美好的愛情也不離譜。

但楊妃成為李世民的女人時的情況,對楊妃可以說是巨大的屈辱,去腦補美好的愛情就離現實太遠了。

(李世民)

楊妃成為李世民女人的時間沒有詳細記載,最可能的是李淵造反佔領長安後,楊妃作為戰利品被李世民佔有成為李世民的妾。

李世民這時早就有妻子長孫氏。楊妃只是李世民的一個妾。中國古代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的地位與妻子差距巨大,只是比奴婢高點。正常家族社會地位差別不是特別巨大的情況,女方不可能去做男方的妾。

表叔表兄造反奪了自己家江山,還讓自己成為表兄的妾,對楊妃來說是雙重的屈辱。但作為亡國公主,也由不得自己。這樣屈辱的情況無論哪方面肯定和愛情扯不上關係。

楊妃後來為李世民生了兩個兒子,其中的吳王李恪比較受李世民喜歡。李世民認為這個兒子比較英武,有點類似自己。李世民曾經很短暫考慮過李恪作為太子的人選,但遭到長孫無忌反對以及考慮到其母前朝公主的尷尬身份,李世民就放棄了。

(吳王李恪)


仁勇校尉

歷史上,李世民確實有一個妃子是隋煬帝的女兒,不過史料中交代只是零星片語,甚至沒有名字,後世稱之為楊妃。《舊唐書》記載:恪母,隋煬帝女也。恪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吳王李恪,另外,李世民第六子蜀王李愔也是楊妃所生。



李世民的奶奶和楊妃的奶奶是親姊妹,都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孤獨信的女兒,用我們當地的話來說,李淵與楊廣的關係叫“兩姨”,李世民與楊妃的關係叫“小兩姨”。早在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楊妃便成為李世民的妃子,但我想二人並非正常婚嫁,極有可能是李世民隨父攻陷長安後將楊妃強納為妾的,亡國之女別無選擇。

至於二人的感情究竟如何,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我認為絕對好不到哪去。楊妃作為亡國之女,身不由己,但她肯定不會做出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舉動。



據《舊唐書》記載,李世民稱讚李恪“類己”之時,楊妃並無絲毫的欣喜之意。同樣,當李世民責罵李愔“愔為法司所劾,朕實恥之”之時,楊妃也沒有任何恐慌之舉,李家的一切似乎與她絕緣,可見此時的楊妃早已萬念俱灰,無慾無求了。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楊妃身上留著隋煬帝的血,隋朝江山社稷被李唐王朝取而代之,楊妃一介女流,雖無能為力,但不可能無動於衷。我甚至可以想象,李世民從“玄武門之變”中大勝歸來,整個秦王府歡呼雀躍之時,楊妃一定表現的異常冷淡,因為這一切,與她無關。



李世民對楊妃似乎也一般,雖然曾經短暫考慮過立她的兒子李恪為太子,但那屬於頭腦短路或者一時心血來潮而已,遠沒有達到像電視劇中那樣刻骨銘心的地步,長孫皇后才是李世民一生的摯愛。

楊妃在史書上的記載只是寥寥幾字,她的生卒年月,墓葬位置均不可考,可見她並不得寵,她和李世民頂多是一種不溫不火的夫妻關係。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我來抖機靈回答下這個問題。

沒看過《隋唐英雄》電視劇,也不知道有個如意。

不過李世民的後宮之中確實有個楊廣的女兒——楊妃,是李世民三子吳王李恪的母親,說起來還挺出名的。

不過今天倒不是要說她,而是想提兩個相關人物。

楊妃是不是叫如意,史無所載,想必是編劇杜撰的。

但是李世民晚年的才人武則天倒是有過跟如意有關的故事。在感業寺出家期間,武則天曾經寫了一首《如意娘》的詩給高宗皇帝李治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詩寫得很好,也很出名,我就粘貼一下了。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另外,李世民的第一個太子李承乾是個基佬,他有個基友叫“稱心”。不過這事兒被李世民知道後,覺得有辱家風,然後把稱心給殺了。

有太常樂人年十餘歲,美姿容,善歌舞,承乾特加寵幸,號曰稱心。太宗知而大怒,收稱心殺之,坐稱心死者又數人。

謝謝閱讀,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