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對化解反叛危機支招——《周易·訟》

文王寫周易的故事十五篇:訟卦

文王劃了個天水卦,對小丁說:“我們前面談了很多有關人的品性的問題,這些通過思想改造是可以糾正的,但涉及到大是大非問題上,違法者可能就沒有糾正的機會了。這個卦九五陽爻在君位,君主正;其它五個爻都反居其位,有反叛之象。反叛的性質就嚴重的多了。”提筆寫了卦辭

文王對化解反叛危機支招——《周易·訟》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小丁問:“‘訟’是不是爭訟啊?”“不是。你先談談對‘公’的看法。”小丁回答:“公是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奧,明白了,遇到有反叛的情況,說明國君的權力已經不起作用了,國君要像‘公’一樣用語言化解危機。這裡面有什麼學問呢?”

文王說:“卦象顯示的有這麼幾種情況:

一、反叛的緣由。從上下卦看,九二陽爻居內中,為內之主,對自己領屬有絕對的控制權,就產生了不服從九五之君管制的思想。

二、從陰陽爻看,陰爻是堅決的反叛者,但不處於關鍵崗位,這些人要果斷鎮壓。

三、反叛的大臣,與君主同為陽,說明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只是有些利益上的爭議,這些人是被別人利用了,是能爭取過來的。

四、九四是大臣、九二是領主,他們的利益不同,可以利用這點去製造矛盾,瓦解他們。

五、凡朝中之公,都是德高望重、處事果斷、智謀過人、上下通達之人。而國君只擅長用權力下達命令。

六、綜合以上因素,當國君的命令不起作用時,就得轉換一下心態,運用‘公’的威嚴和智慧,安撫對利益有需求的臣屬,鎮壓頑固的叛亂者,孤立有領土的藩屬,這就需要語言的力量。”

文王對化解反叛危機支招——《周易·訟》

小丁聽此大悟:“原來是講國君要採取靈活的策略處置危機。‘有孚’是指卦象中的陰爻,指沒有見識的年輕人。‘有孚窒’是說要年輕氣盛的草率處事,這個危機就沒法順暢地解決了。那‘惕,中吉,終兇。’怎麼理解呢?”

文王說:“年輕氣盛地處理叛亂,只會使矛盾更加複雜化;而如果你順從了下面的意見,看似問題解決了,卻留下了重大後患。所以只有像公一樣的老辣而果決,才能處置重大危機。”

小丁又問:“我看‘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似乎另有深意。”

文王嚴肅地說:“作為一個國君,泰山壓頂不彎腰,什麼時候都要顯示自己的身份,不可屈服於宵小之輩。如果內部潛伏危機,千萬不可離開國土,一旦跨出國門,就怕位子被佔,再也回不來了。”

文王對化解反叛危機支招——《周易·訟》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小丁看到這段爻辭不解:“為什麼不能長久地在一個地方做事呢?”“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說是軍營是固定的,兵是流動的。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如果一個軍營的官兵長久不變,軍官和士兵長久在一起,形成了鐵打的集體,國君還能控制自己的軍隊嗎!長期掌握兵權的人都不得善終,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人員不要長期在一個地方從事工作,一定要流動。百姓遷移地點是很麻煩的,肯定會有怨言,但他們不知道,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有怨言也要讓他們這樣做。”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小丁笑了:“九二是個小領主,戰勝不了君主的威嚴,嚇得跑回自己的領地去了,算是聰明,沒有死扛到底。‘無眚’是什麼意思?”文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是眼。說明眼睛沒病,沒有看錯形勢。他藏起來,說明他是有根據地的,也預示沒有機會再起來了。”

文王對化解反叛危機支招——《周易·訟》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小丁指著六三爻:“六三是個無能之輩,夾在臣屬和領屬之中,只是仰仗著祖先的功勞混跡其間,跟著瞎起鬨給自己帶來麻煩,怎麼最終還吉祥呢?”文王說:“這種人捨不得自己家裡的盆盆罐罐,屬於牆頭草一類,看形勢轉向,自然不會有大的損失。”

小丁想了想:“明白了,這種人本身靠祖宗吃飯,心虛的很,怕嚇唬。讓他跟著商王的軍隊出征,機靈的很,保證不會做出什麼成就的。”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小丁問:“九四是大臣,不能抵擋國君的威德,又恢復自己原來的命運了。這場危機就這麼順利解決了嗎?”“可不是這麼簡單,這要運用智慧。如果君主站的正,這些反叛者就不是鐵板一塊。先要分析他們的利害得失,再根據不同身份各個擊破,該許願的許願,該抓的抓,該嚇唬的嚇唬,他們自己就土崩瓦解了。像九四,變得安靜了,不鬧了,就吉祥。說他這樣做吉,也是要求國君不要秋後算賬。你要秋後算賬,他不吉,將來再出現這種情況,國君就不吉了。”

文王對化解反叛危機支招——《周易·訟》

◎九五訟,元吉。

君主能德威並重的處置危機,國家吉祥,否則國家就會動盪不安了。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小丁問:“上九為老臣,‘或錫’是因戰功而獎賞的官職,為什麼為官一生要三次免他的官呢?”

文王答:“這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作為功勳老臣,居功自傲,直言犯上,損害了國君的威信,應該罷免官職,打擊打擊他的張揚性格。但其敢於犯上,說明性格耿直,是忠君的,還是要重用。從另一個方面看,罷免老臣,是殺雞給猴看,做給其他朝臣看的;再起用他,體現了國君的胸懷,也是做給其他朝臣看的。初九講崗位要流動,是從細微處著手;上九對老臣罷免再起用,是從大處著手,這都是執政的手段。管理這些朝臣,就得剛柔相濟,才能遊刃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