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百炼钢”最早在何时出现?

以前我唱过歌给祢听

先回答问题,百炼钢技术出现于汉代,根据目前的材料,说东汉时期要更严谨一些。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文献中的百炼钢

  • 东汉末年的陈琳,就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经为袁绍写檄文骂曹操的那位,写过一篇《武军赋》,里面有一句——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钢

这里所提到的阙巩,本是古国名,以出产优质铠甲著称,因此也成了精甲的代名词,陈琳所提到的东胡和阙巩,都指铠甲,以百炼精钢制成。可见在当时,百炼钢的技术应该已经比较成熟。

  • 西晋末年的刘琨,就是跟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的那位,写过一篇《重赠卢谌》,里面有一句非常著名的“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要注意,刘琨的这句诗并非突出百炼钢的弹性。恰恰相反,是强调百炼钢的坚硬。

除了百炼,相同的东西在文献中也被称为“百辟”,比方说建安年间,曹操命有司制作五把“百辟”宝刀;《初学记》中记载,汉武帝和魏太子曹丕均有“百辟宝刀”。

  • 关于百炼钢的制作方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

可见,选用精铁,反复加热锻打,去除杂质,才能成为百炼。

接下来看看考古发现的百炼钢实物。

这是一把东汉时期的环首刀,1974年出土于山东苍山,长111.5厘米,保存完整。在刀背上有错金铭文,内容为: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

永初六年是年号,时值汉安帝在位。卅湅就是三十炼,表面这把刀的钢材为三十炼的钢,虽不是真正的“百炼”,但也远超普通钢铁。


下面的这把剑,1978年发现于徐州铜山县,现藏于徐州博物院。在剑柄处有隶书错金铭文:“

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湅□□□孙剑□”。

建初二年为汉章帝年号,这把剑的钢材为五十炼的钢,质量较上面山东苍山的那把三十炼刀更为优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除了我国考古发现的这些刀剑,日本也发现一些类似的材料。在奈良一座4世纪后期古坟中出土的大刀上,有铭文:“中平□[年],五月丙午,造作[支?]刀,百练清刚。上应星宿,[下?][辟] [不][祥?]”。

有学者认为,这里的“中平”是东汉灵帝年号,这柄刀是在中国制作传入日本的。

日本石上神宫所藏传世的七支刀上,也有“百练”字样。


炼究竟为何意呢?

刚好,上面的三十炼刀、五十炼剑都做过专门的科技检测。

据检测,三十炼钢刀的刀刃部分夹杂物显示出组织分层现象,约为30层。

五十炼剑的刃口也存在组织分层,约60层。

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百炼钢的原料是炒钢,是将不同含碳量的钢材叠在一起多次加热锻造、折叠而成的,炼指的是成品的分层数目。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炼指的是叠打次数。

还有人认为,炼字同时包括了加热次数和折叠锻打次数。

究竟炼为何意,还有待更多的材料和科技检测成果。笔者比较赞同上面的第一种观点。


总之,从目前的文献和考古材料来看,“百炼钢”较多地出现于东汉时期,这一时期炒钢技术已经普及。而实物的检测也表明制作原料是炒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