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高考,物理缘何遭到“冷遇”?

常州中公教育

  我在招生考试部门工作,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来谈谈这个问题。

  早在一年前,我和教研部门的几位同行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浙江、上海两省市最先试行“3+3”高考模式,但据报道,物理在这两省市都遭到了冷遇——浙江省2017年高考考生29.13万人,但是选择物理作为选考项的只有8万人,占比仅27.5%,而上海也只占30%。对此,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物理相对其它学科难度更高

  相较其它科目而言,物理具有较高的难度。据了解,已经实行3+3考试的地区,选择物理的考生多数集中在高分考生,越低分的考生选考物理的越少。对于非重点高中成绩不是很拔尖学生而言,选择物理学科远远没有选考地理、历史这些科目容易学、容易考高分。

  2.在竞争升学的压力下,考生为争取高分放弃物理

  在升学压力下,考生、家长、学校均以追求高分为目标,这种缺乏长远认知、功利化的心理也是物理的高考改革后遇冷的重要原因。物理高分的考生,多数集中的重点中学,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选考其他科目比物理更容易获得高分。

  3.高考的制度设计有待完善

  据了解,上海、浙江两地试点高考改革后,对考试科目实行赋分制——即不以卷面实际分数为考生最后得分,而是根据考生的卷面成绩在全部成绩中的位置,给出一个相对分数。如每门选考科目卷面成绩的前1%为100分,2%为97分,以此类推,以每3分为一个分差档设置21个得分档,直至最低分40分。在这种制度设计下,普通中学的考生不愿选择物理,因为他们选择物理只会成为重点中学考生的分母(考生基数越大,获得高赋分的考生就越多,而物理科获得高赋分的考生多集中在重点中学),在普通中学考生放弃物理导致物理科考生人数过少的情况下,按比例获得高赋分的考生也就越少,这一点最终又损害到那些成绩中上的考生选考物理的利益(在缺少更底层支撑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获得物理学科的最低赋分),进一步加剧了考生弃考物理的局面。

  物理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国家经济、科技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避免高考改革后,考生在追求高分的功利化心态下放弃物理的情况,需要在制度设计上作出合理调整,如在高校招生专业的设置上,对一些与物理学科关联性较大的专业,将物理作为必考科目,同时改进、完善赋分制度,提高考生选考物理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我是从事招生考试工作的专业人员,欢迎有高考备考、志愿填报、高校招生等信息需求的考生、家长朋友关注我。

  


高考与教育

我本身就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我谈谈我的看法,虽然现在还没全国推广3+3模式,但是从已经试点的地区来看,选物理的人少得可怜,百分之二十多点,可那些地方都是发达地区,教育强区啊,落后地区这个比例将进一步下降。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物理需要较强的数学功底,涉及到的计算是除数学里面最多的科目。逻辑思维能力要强,难度大不容易弄懂。物理有时学不懂就是学不懂,付出再多努力成效甚微。我也看到有部分学生比较勤奋好学,但是物理就二三十分。有的生物化学轻松及格的人,物理成绩也惨不忍睹。

二、高考指挥棒,高考是分数至上,分数高竞争力强,就更容易进去心仪的大学。而物理对大多数人来说绝对不是一科用来提分的科目。


三、试卷难度过大,对普通的人来说,高考考及格分都难,我所教学生中,高三模考中能及格的,不偏科的情况下,都能进好点的一本。

所以物理要改变尴尬的被抛弃的趋势,唯有降低考试难度,改变教材设置。同时高校相关专业招生加强对专业的要求。


雪地里的灯塔



这个问题出现在头条已经很久啦。以前我也回答过这问题。现在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实际上我们把物理学当成所有学科中的重中之重是不过分的。因为物理学知识会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延伸到我们的工业,国防等等方面。

但是物理学遭冷遇,是由来已久的。物理学学起来很好玩,但是做起练习来却烦死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那是因为我们设计的那些练习题很多都是缺乏生活实际的都是让人莫名其妙的。比如说要这样一道题,有一艘船行走在一个湖上面,这湖里面不是水,而是水银....当然,题目还有一系列的数据,最后问这船受到的浮力是多少,能够装多少东西,能够坐多少人?我们想问的是,出这道题的人跟化学老师商量过吗?跟医生商量过吗?

还有现在我们学的东西非常的陈旧,我们用了太多的时间去纠缠那些计算,而这些计算,不但涉及到物理的综合运用,还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出来的。

前几年我当班主任的时候,我利用班会给同学们讲了一节物理学上的传感器。我给他们讲了声控,光控,无线电遥控,人体接近开关,压电效应传感,振动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温控开关,静电开关,等等,就是那些最讨厌物理的人都会非常感兴趣。下课之后,他们都围我,继续选问相关的问题。他们想不到的是,我一个英语老师竟然能够给他们讲这样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一种爱好,这种爱好,就源于以前我们的一个物理老师。后来我们班要几位同学都因此报了电子工业大学,也被录取了。

我认为物理学,应该多让学生去了解一些自然的物理现象,并且,我们是怎么样把自己现象力用于工业,农业以及我们的生活的,而不是去纠结一些非常精确的计算,一些莫名其妙的概念的区分。说实话,我们在做一些区分概念的题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学生本来懂的,多问几个模棱两可的问题,他们反而不懂了。

一旦学生爱好像这一门课,他们是不怕计算的,如果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用很难的计算好,那些模棱两可的填空题来考他们,把他们吓跑了,以后听到物理两个词,他们就吓死了。

还有让同学们对物理敬而远之的是,我们的物理高考太难得分了。本来学生都希望在基础题得一些分,但是那些基础题往往又是以多选题作为基础的,选对得分,选错倒扣,这不是太坑人了吗?

以前也有专家建议,英语也这样考,幸好没有人实施,否则英语也会像物理那样让人讨厌的。

还有就是物理的综合题不是太多了,就是太难了。

比如说有一道物理题是这样的,有一钢珠,以茶个速度穿过一个电磁铁的磁场。钢珠在磁场的作用之下发生的路径的偏移。打中了一木块。现在题目要问的是,电磁铁的电流要调到多少,才能让钢珠打到另一个木块之上?当然,里面还有很多数据。

这种综合题好像是解决实用的问题,但是其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用的。相反,它会让很多本来想学习物理的学生,失去了兴趣,

我认为物理题,应该都让学生回答一些现象方面的问题,用物理去解决一些简单,但是有用的问题。

比如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兴趣。

比如说,为了保护果园,我想在果园的入口处,设计一个报警器,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

我们可以用的方式太多了,什么声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光控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接触非接触传感器等等,都可以用上,而且这些所谓的传感器很多还是可以自己做的。

记得当时我给学生讲可以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他们都竖起耳朵,瞪大眼睛,原来他们所学的那些物理学知识,比如说力热声光电的各种现象可以那么好玩呐?

很多学生的物理试卷中的计算题都是空白的,一个字都没写,也就是说他们白白进行了很多训练,到头来还是不会做。

相反,生物,英语,语文,以及文科中的各科,不但有很多是论述题,写了就得分,而且还会有很多感情分的,比如说把字写好啦,每科都会得多得几分,几科加起来最多最少也会有十分以上。在物理题,化学题中,想要十分,那是难上加难的,人家才不管你写字写得多好。说句不好听的话,写字写得越好,你越难蒙混过关。

总而言之,人们避开物理那是因为物理太难学啦,物理题太难做了,高考物理太难得分了。


逃出许愿城英汉教学群

物理受冷遇主要就是因为物理的难度。对于高中生来说,物理对比于化学生物来说,难度能高出数量级。以前考理科综合的时候,物理部分总有大家选择放弃的题目。化学生物则不同。每一分都要争取。

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主要在于头脑中物理模型的建立。对于整个物理过程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每个物理概念需要学生吃透,才能在知识点综合考察的时候能有一个思路。学生感觉,投入相同的时间精力,其他学科的成绩的提升是物理不能达到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3+3考试的地区,可以看一看,大学里的专业有多少需要学生选考物理。豪不夸张的说,至少有70%。在大学里,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不学的专业极其的少。如果,高考时没有选考物理。相信有很多专业你是不能报考的。

所以说,虽然物理难学,但物理作为一个学科。它的科学性是其他学科不能匹敌的。物理我们不能不选。相反,我们更应该学好物理。


长颈鹿吃树叶

先以我的大学经历分析一下,我从初中开始一直很喜欢物理,也喜欢动手做各种实验,高中时仍然特别喜欢物理,尤其是喜欢上物理实验课,大学报志愿时不听别人劝阻,报了某985的优势学科——物理专业。

一个学年还没结束就感觉自己的智商明显不够用了,周围学霸太多,而我太弱。观察形式决定转系,转到了核物理专业。

回到问题,几十年来,高考的形式一直不变,分文理科单独授课,单独考试。可是2017年浙江省和上海市首次开始实行高考改革,考试不再单独设置文理科区别,考试的内容变为语文、数学、英语基础三科,加上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这六科选三科或者七科选三进行考试。这一改革有益于发挥学生的最大优势,不存在偏科拉分的问题,使他们把学的最扎实知识在高考中体现出来。

从上图可以看出,组合中含有物理科目的可报专业比例均超过90%,但是还是选择物理科目的越来越少。

原因如下:

一、选择物理专业学霸比例太高。之前是所有的理科生都要考,但是现在考物理的大多数是真的喜欢物理,成绩还比较好,学霸集中,竞争加大。

二、新的得分计算方式。为了不同科目之间分数便于比较,新的得分是按照分数段比例赋分的,计算方式可以理解为,不管我考的好不好,反正我得比大多数人考的要好,这样的结果就是和我竞争的人“学酥”越多越好,分母越大,分数所处的越顶尖,赋值出来的分数就越高。就越有把我去心仪的大学。

其实物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自然科学,能在头条解答这么多问题,物理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五月21号

上图截取了部分“3+3”的高考模式的组合可报专业的比例,可以看到物理+化学+1的组合可报比例是最高的,也就是说高考后选择的高校更多、可选的专也更多,机会也就更多。本来按理来说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数是最多的,但现实却不是这样,物理、化学却遇冷,很多考生弃考这两科,物理就更多弃考。实际上如果数学不是必考而是选考的话,同样会弃考。

我们先从一组数据来分析。就从我们这里的数据来看,8500左右的9年级毕业生,5500左右上高中,前2000名选择理科的能占到80%,2000——4000选理科的只占到40%左右,而后面就不到20%了。成绩越好选理科的越多,越差的选理科的越少。同样的道理,采用“3+3”的高考模式也只有成绩较好的拔尖的学生才会去选择物理、化学。

为什么会这样呢?物理8年级开始开课,初中时所学还只是入门的知识,相对基础简单,在一个在以被动的学习为主的过程中可能较易掌握,但一上高中知识的跨度大、知识面广、要以主动学习为主、深度加深、对数学知识要求更高,同时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横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求更高。所以一上高中就把那些中考时成绩中等及偏下的学生难倒了,甚至看到物理化学都怕,也就对这些学科失去了兴趣。就导致虽然高考时可报专业比例大,但也没办法只有放弃。

在这个高校招生比率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要考生自选科目的话,那么放弃物理也是必然趁势,只有那些天生资较好、又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才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实际上对他们来说,数理化都能学好,要学其它的就更是轻而易举。


高考前瞻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由得想起了高中时的大家的吐槽:学物理,如雾里,雾里学物理,勿理物理。的确,物理课堂上的确是少部分人的狂欢,一群人的寂寞。很多人尽管认真听,还是不知所云,可能在心里想物理大咖的世界我不懂,然后表示自己也很无奈。



我也是一名曾经的理科生,高中文理分科时因为兴趣选的理科,之后开启了我高中的学物理之路。我只能说不知道是是我“道行”太浅,还是物理这尊大佛太高冷,我最终还是没能“捂热”他的心。最后高考理综成绩只是一般般,只能说物理大题分好贵啊,真的是伤不起。

我们班主任是物理老师,在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班大多男生选择的是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和自动化之类的。就是没有一个选择物理的,但是还是有一个人选择了物理。这个勇敢的人是班上一个女生,她可能真的是比较擅长理化学科,英语不及格的她数学全班第二,理综全班第一,而且是在理科班。



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考生,物理是高考中最难的一科。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学生都是最后做物理,连有的老师都默认了这种先后顺序。“3+3”高考物理遭冷遇可能是很多学生都有有阴影了。毕竟在很多“先驱”的壮烈牺牲情况下,或多或少地对考生有些负面的影响吧!


zymcherish97

大家分析了那么多,其实很多都是言不及义的。浙江上海两地高考改革已经三届,我们比你们看得更清楚。

其实选考物理的人越来越少,跟物理难学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大家趋利心理在作怪。

首先给大家解释一下高考三科选考的赋分规则:并不是按照卷面分作为最后的分数,而是按所有选考生的卷面分排序,再按一定百分比赋分,如前1%的给100分,2%的97分……以此类推。按这个规则,对选考某一门学科的考生来说,一起参考的考生基数越大越好,高手越少越好。

一开始大家以为选考物理可以选择更多院校和专业。但很快发现985大学要求选物理的专业很多,全省重点高中的学生集中选考物理。于是一般高中的一般学生不愿意充当他们的垫脚石,开始纷纷逃离。到后来,一般高中的优秀学生和重点高中的中等学生也开始逃离。导致选考物理的学生越来越少,而且都是全省的优秀学生在互相践踏。这样下去,一些优秀学生也只好忍痛逃离。

说到底,物理选考遭受冷遇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赋分规则,二是高手太集中。

因为问题有点复杂,三言两语竟然没有说清楚,惭愧。


轻上红楼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两点:

一是物理学科难度大,几乎没有死记硬背的知识,全是理解性的,因此,相当多的学生放弃了物理这一学科。我们都知道,物理虽然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如力学,机械学,电学,声光学等,但是,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都是比较难学的,理科中的生物学和化学还有些知识需要记忆,而物理学科几乎全部需要理解才能真正学通学好,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二是选择物理学科的考生越少越不利。因为物理难学,考生选择的一定少,这样,在考生对比度中越处于低谷和不利位置,可能会造成两个极端,一方面成绩好的越好,其它人越差,所以,造成了更多的学生不愿意去当分母而放弃选择物理了。

因此,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并不是好事,这需要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研究做出适当地调整,以吸引部分学生选择这一学科。

以上观点不当之处,关心网友朋友讨论!


浩墨香书房

结论:物理难学,相同分值,学生宁愿选择其它科目。特别是农村普通学校,考物理对上大学没有优势。

我是高中化学老师,上理科班学生的课。对学生物理成绩很了解。

我所在学校在乡镇,是一所普通学校。学生上高中的成绩总体偏低,学习基础比较差。

我们这边还没开始3+3考试。但文理分科,大部分学生选择文科,因为理科成绩太差,尤其理科中的物理成绩。

理综考试,物理总分100+分,但大部分学生都先做生物,化学,然后做一下物理选择题。物理的大题根本无从下手,综合性很强。

物理学科的内容特点,以及高考成绩定成败,决定了很多学生,特别是普通学校的学生只能选择其它科目考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