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仁是中藥中的“祛溼之王”,怎麼吃最好?

低唱淺吟

薏仁又稱薏米,是一種常用的利水滲溼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舒筋除痺,清熱排濃等功效,它的健脾祛溼效果非常好。薏米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用來煲湯,也可以用來熬粥。如果用來健脾祛溼當屬美食佳品---紅豆薏米粥莫屬,紅豆薏米兩者同煮具有相輔相佐之功效,即能當飯吃又是健脾祛溼佳品。



紅豆具有補心,消水利腫,健脾祛溼,解毒排濃,行血補血,調節三高,潤腸通便,健美減肥等功效。與薏米同煮,便形成一道經典的健脾祛溼美食---紅豆薏米粥。現代人運動量少,出汗少,飲食不節,食肉又多,精神壓力大,心氣又虛。即要補心又要祛溼,還要健脾胃。溼邪又是造成現代各種慢性病,頑固性疾病的根本。將紅豆薏米一起熬成粥,人體能有效吸收兩者的有效成分,同時也不會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紅豆薏米粥具有補心補血,減肥祛斑,美容,健脾祛溼,去溼邪除溼痺,利水消腫,清熱排膿,補腎開胃等功效。紅豆薏米粥選用的紅豆注意是赤小豆,超市一般都有兩種紅豆出售,一種是紅豆一種是赤小豆。紅豆用來食用,赤小豆用來中醫入藥,只有赤小豆的祛溼健脾效果才更強。兩者在外形上很好區別,選購時不要選錯了。


薏米在煲粥前一定先要炒制,中醫認為薏米性寒,直接用來煮食會傷脾胃。脾主水司,是負責人體水溼運化的,脾傷了溼氣反而會更加揮發不出來,食用反而會加重人體溼氣。中醫利用泡製的原理可以改變藥物的屬性。因此在煲粥前先將薏米炒熟可以減輕薏米的寒性,減少對脾的傷害。



紅豆薏米粥在煮的過程中千萬不能加大米或者糯米,這樣雖然能增加紅豆薏米粥的口感,使之更加美味,但是大米粘稠屬水溼之物,加入大米會使紅豆薏米粥的祛溼效果全無。赤小豆由於比較硬,熬粥時難以煮爛,因此可以在熬粥前,提前用溫水泡1個小時。這樣煮起來更容易軟爛。

薏米的炒制很簡單,先將薏米的雜質去除掉,用清水稍微清洗下,控水備用。然後放入鍋中開中火不停的煸炒,鍋內不用加油。待薏米微微發黃時即可加入提前泡好的赤小豆一起同煮,開中火只要煮20分鐘左右即可享受美味的紅豆薏米粥了。



紅豆薏米粥非常適合溼氣重,減肥的人群食用,但是孕婦禁止食用薏米,消化功能差,容易便秘的人不宜多食,經期女性朋友,體質虛寒的人不宜食用。


我是平哥

溼氣很多人都有,這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祛溼是勢在必行的。薏仁就是我們常說的薏米,薏米屬於比較常見的中藥,具有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的功效,大部分人也都知道有溼氣的人吃薏米會有很好的祛溼效果。

薏米在祛溼除溼上應用還是很廣泛的,由於泡製方法不同,效果也有不同,祛溼食用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第一:生薏米。偏寒涼,利水滲溼最在行,可以去溼除風,清熱排膿,除痺止痛,對小便不利,水腫,和風溼疼痛等效果顯著。


第二:炒薏米。一般是用文火炒,加入麥麩把炒黃,健脾胃的作用就會加強了,適用於脾胃虛弱、腹痛腹脹、不消化等症狀,還可以用於溫氣偏重導致的疲勞和白帶增多。加一些紅棗以養血去溼,可以改善面色萎黃的症狀。


第三:赤小豆煮薏米。這個是比較常見的祛溼方法,能夠祛除體內的溼氣,非常適合夏季及體內溼氣較重的人食用,還能當飯吃,是祛溼健脾的佳品。取適量赤小豆和薏米進行熬煮,再加入適量白砂糖即可食用。


當我們由於溼氣偏重,導致脾胃運化不好,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症狀時,就可以用以上方法進行祛溼。除此之外,薏米還可以加入其它食材以加強祛溼作用,平時還要多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家庭醫生在線

隨著生活中壓力越來越多,許多人受到溼氣的困擾,溼氣是一種非常討厭的病邪,雖然對正常的生活沒有太多影響,但是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比如體內溼氣重的人會經常感到胃部消化不良,還會影響內分泌失調導致臉上長痘等症狀。


溼氣入侵,除了會影響容貌外,還會導致經絡閉阻,使氣血難以暢行,引起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手腳麻木不仁、伸屈不利等症狀。而且,溼邪從來不會孤軍奮戰,它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如: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與熱在一起叫溼熱,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溼,而溼與風在一起叫風溼,風溼入侵容易誘發風溼性關節炎、風溼熱、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痺證,這些疾病纏綿悱惻,總是反覆發作,難以治癒!


紅豆和薏仁是種對抗溼氣的非常有效的食物,能夠利水消腫,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溼。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人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祛溼性極強的藥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也就能消腫。薏米紅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


那怎樣吃這些食物才是最好的呢?首先,煮薏米前要先把薏米炒一下,炒薏米是為了把寒氣炒掉。有些做法會讓薏米損失其原有的價值,常見的就是做薏米粥時,放大米增加口感和味道。


由此可見,不管哪種食物,只有知道正確的食用方法才能最大發揮食物的功效和作用。這方面的知識就需要我們多瀏覽相關書籍和網站來獲得。



醫聯媒體

薏米分兩種,生熟功效大不同!



《本草綱目》記載,生薏米味甘,性微寒,歸肺脾經、大腸經,利水滲溼的功效最為顯著,可以去溼除風、清熱排膿、除痺止痛,對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和風溼疼痛等效果顯著。

炒薏米是用小火把薏米炒至金黃色,帶有微微焦香味道。所謂“焦香入脾”,經過炒制的薏米與生薏米相比,少了一分寒利,多了一分溫澀,溫脾、健脾的功效變得明顯。

草叔教你選薏米

根據體質選擇

藥理實驗研究表明,薏米具有一定的減肥、降脂降糖功效,至於該如何選擇,必須根據不同體質而定。

如脾虛偏寒的人群,常表現為乏力、腹脹納少、口淡、脈大無力,應選擇炒薏米;相反,有溼困化熱問題的人,常表現為口乾口苦、舌苔黃膩、脈滑數的,則可以選擇生薏米。


如何鑑別薏米的質量

市面上有部分不良商人為求增加銷量,不惜將薏米漂白,老人在購買時可通過以下方法分辨:

1、用密封袋裝少量薏米後封口,1小時後打開密封袋,聞聞有沒有刺激性硫磺、甲醛味道;

2、拿一小把薏米放在掌心用力搓至發熱,再放近鼻子聞聞,如經硫磺或甲醛炮製,會有刺鼻的氣味。


長期喝紅豆薏米的人,大多犯了4個嚴重錯誤!

祛溼的方法很多,比較常見的有食療,很多人就喜歡“紅豆薏米粥”,其實,你真的瞭解過它們的作用嗎?紅豆薏米粥的常見做法就是將紅豆薏米加水熬煮,然後喝湯吃豆。但實際上,有四點錯了!


1紅豆錯了

中醫裡的紅豆指的是赤小豆,紅豆養心,赤小豆祛溼;從形狀上看,紅豆比較圓,赤小豆是細長的。


2薏米錯了

生薏米祛溼雖好,但生薏米性涼,長期單獨煮來吃,會傷脾,脾是負責運化溼氣的,脾傷了,溼氣更加揮發不出,越想祛溼反而越溼。而炒薏米是用小火把薏米炒至金黃色,帶有微微焦香味道。所謂“焦香入脾”,經過炒制的薏米與生薏米相比,少了一分寒利,多了一分溫澀,溫脾、健脾的功效變得明顯。


3煮法錯了

很多人往往都是直接把食材扔鍋裡煮,但赤小豆、薏米仁較難難煮爛,最好用清水浸泡一小時後再煮,否則營養很難出來,但很多人往往都是直接煮。


4“光祛溼不健脾”錯了

上面剛講過脾與溼氣是對“好基友”,脾虛了,溼氣會加重,溼氣重又會導致脾虛,所以要祛溼,需要同時健脾。

“四宗罪”裡,第四點尤其重要,為什麼有些人喝了紅豆薏米粥還是有溼氣,很大的原因在於本身溼氣已經很重,傷及到脾了,或者說本身是脾虛溼盛。



學會豆苓祛溼湯,讓您越喝越健康

經典名方《豆苓祛溼湯》就是專門針對體內溼氣重的人群設計的一款藥膳方,方中含冬瓜皮、熟薏仁、赤小豆、土茯苓、白扁豆,整體清熱利溼,益胃補虛為主。

方中冬瓜皮性味涼,甘,補益脾胃,清熱生津;熟薏仁也可益氣健脾;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腫;白扁豆健脾胃,清暑溼;土茯苓除溼洩濁。

整體具有清熱利溼、益胃補虛的作用,主治肥胖、代謝綜合徵。適用於有溼熱內蘊,口苦口粘,陰下潮溼,夜半多汗,納食不馨等症狀的患者。男女均可服用此方,中青年男性肥胖多用。


草晶華破壁草本


蒙民心聲

①治老年性關節炎:取薏苡仁100 克與粳米適量同煮成粥,早餐食用。具有緩解肌肉痙攣、神經性疼痛的作用。亦可將薏苡仁煎水作飲料常服,效果更佳。

②治風溼性關節炎:取幹桑樹枝120 克,切成2 釐米左右的小段,加入120 克薏苡仁,倒入1800毫升清水一起熬粥,食用前撈出桑樹枝,將粥分成3 份,早、中、晚飯前各服一份,連續服。

③治肥胖症:每日用生薏苡仁50~100 克,水煎飲用,有利尿、消除脂肪以減輕體重之效。

④治腳氣:取紅豆、薏苡仁各一把,放入適量水熬製成粥,堅持每天服用,最好再配合外用。可用下法制備:取紅豆、薏苡仁各一把,放入暖水瓶內,將燒開的水倒入,泡上一天。第二天用泡好的水加溫洗腳幾分鐘,然後將腳擦乾。

⑤治消化不良之腹瀉:取薏苡仁、大麥芽各12 克,兩味炒焦後水煎取汁,此為1 日量,分早晚兩次服用。

⑥治帶狀皰疹:取薏苡仁120 克,每日2 次煎服。一般3~7 日,皰疹可迅速消退。

⑦治老年斑:薏苡仁40 克左右煮熟或蒸熟,再加入白糖適量,一次吃完。老年斑輕者兩個月左右可見效,重者可繼續服用至有效為止。

⑧治皮膚粗糙:取炒薏苡仁適量,研成粉末。每次用薏苡粉10 克,加蜂蜜適量調服,每日1~2次,連續服用3~6 個月即可見效。

⑨治胃癌:將糙米、薏苡仁、小豆以5:3:2 的比例混合,放人高壓鍋裡煮飯。當主食長期服用,有抑癌抗癌作用。

⑩治尿路結石:取薏苡仁研末加少許白糖拌勻,每次服30 克,每日2 次。服後大量飲水,同時配以跳躍運動,可促使結石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凡大便秘結、小便短少、脾虛無溼者忌服薏苡仁。


神黃中醫智庫

古人把中藥薏仁譽為"祛溼之王"一語,實質過譽了,薏仁可以除溼,但它不是很好的祛溼之藥,不信各位可試就知道。為什麼古人把薏仁稱為"祛溼之王"?原因—,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一點點經驗,古代的古人認識竟畢有限。原因二,正因古代的條件和認識有限,古人除溼的理論並不完善,要徹底除溼氣,相差還遠,所以,古人曾有"百病易去,一溼難除"的哀嘆!這就充分說明了古人對人體溼氣認識的侷限性,除溼的理論尚待後人來完善。原因三,其實人體的溼氣,不管熱溼氣和寒溼氣,都與人的心臟血管乏力有重大關係,心臟和血管長時乏力,對人體各組織器官供血供氧不足倒至人體代謝功能低下,人體垃圾水份過多過剩,這就叫溼氣,體內有垃圾溼氣就會生出各種各樣的病,其實去溼氣就是維持人體健康的基本保證,中醫的治溼氣,就是治百病,就是治未病。


東方霧曉

薏仁可以這麼吃,飲食調養雖慢,卻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1、綠豆+薏米仁

做法:1)將薏米仁浸泡一夜。2)將浸泡過的薏仁與綠豆加水煮半個小時。3)加入白糖即成。可以等粥冷卻,加入蜂蜜為了增加粥的粘稠度,可以加入燕麥,口感更好。

2、萵筍

味甘、苦,清熱利水。萵苣鉀含量大大高於鈉含量,有利於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促進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對高血壓、水腫、心臟病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可以涼拌或煮湯吃,最好連葉一起食用。萵筍性偏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避開生冷、甜膩食物,別喝酒

外部環境僅僅是誘因,體內環境太溼才是主因。脾胃主溼,所以,在溼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溼”。另外,酒助溼邪,酒精少碰為好。

我就被溼氣找上了好多年,可能是那時候工作、家庭、結婚買房車壓力太大了,慢慢的溼氣就找上我了,剛開始都沒在意就是光起痘,再後來就提不起精神、便便也不正常才知道是溼氣。老婆從她閨蜜那知道了個惟什麼予什麼白多休息休息,少喝酒應酬。多吃點清淡的食物,一個月左右溼氣離開了我,痘痘消失了。平時也要多注意運動、有好身體才不會被病痛找上門。上次我問老婆從哪知道的,她給我說閨蜜是個教師,去鄉下支教時遇到個老軍醫,他告訴閨蜜的,那裡的人特別熱情。


談話也沒有心情

溼氣很多人都有,溼氣對我們身體不但有很大的影響,不但能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支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就連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都和溼氣息息相關的!

《本草綱目》裡說薏米“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所以很多人都知道有溼氣的人吃薏米會有很好的祛溼效果!

可你知道嗎?薏米在祛溼除溼上應用還是很廣泛的。 不過這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薏米生用和中藥炒制的效果是不同的。生薏米偏寒涼,利水滲溼最在行,可以去溼除風、清熱排膿、除痺止痛,對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和風溼疼痛等效果顯著。

炒薏米是取淨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略有焦斑,微香。

鍋加熱到冒煙時,加入淨薏米,炒至表面呈黃色鼓起時取出,略有香氣。簡單說下這個香氣。根據中藥炒製程度的不同,一般分為把藥炒黃、炒焦和炒炭。而炒黃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藥材固有的香氣,或鼓起、爆裂時為度。

炒黃能緩和藥的過偏之性,同時散發的香氣,還有理氣解鬱的作用。

薏米+青錢柳是黃金搭檔,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製成青錢柳薏仁茶最適合溼氣多的水腫患者服用。

青錢柳被譽為醫學界的第三棵樹,含豐富的Ni、Cr、V、Se等元素,使血流通暢,促進多餘的垃圾及時排出體外。而薏仁大家都知道了,除溼之王,效果明顯。青錢柳薏仁茶服用一週就能感覺整個人神清氣爽,厚厚的舌苔薄了,頭髮和臉部沒那麼愛出油了,肩膀和頭明顯輕鬆了,對水腫的人來說減肥效果也很棒。


泡沫127909017

薏米怎麼吃才祛溼?

薏米祛溼最好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湯喝。炒薏米是取淨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略有焦斑,微香。中藥的泡製方法裡,還有一種是將藥物與麥麩拌炒,即麩炒薏米。鍋熱後先撒入麥麩,用量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熱到冒煙時,加入淨薏米,炒至表面呈黃色鼓起時取出,篩去麥麩後放涼,略有香氣。

簡單說下這個香氣。根據中藥炒製程度的不同,一般分為把藥炒黃、炒焦和炒炭。而炒黃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藥材固有的香氣,或鼓起、爆裂時為度。炒黃能緩和藥的過偏之性,同時散發的香氣,還有理氣解鬱的作用。

6種方法教你有效祛溼

祛溼辦法之一:拔罐療法

祛溼辦法之二:運動祛溼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祛溼辦法之三:調料祛溼

蔥、姜、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幾種調味料,它們在為我們的菜餚增加味道的同時,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在春天裡,萬物生髮,本身就應該多吃一些蔥、姜、蒜,而針對體內的溼氣,我們還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祛溼辦法之四:食療

清熱祛溼粥,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溫熱服食。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症。

薏仁茶,原料:薏米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筧、芡實,將一小包亦舒堂薏仁茶放置一杯開水中沖泡,3-4分鐘即可飲用,每天一杯,簡單易操作,淡雅飄香,清熱祛溼,是居家和辦公室的休閒祛溼首選。

【注意事項】大便乾結者不宜用。

祛溼辦法之五:注意飲食禁忌

外部環境僅僅是誘因,體內環境太溼才是主因。中醫認為脾胃主溼,所以,在溼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溼”。另外,酒助溼邪,酒精少碰為好。

祛溼辦法之六:避環境的溼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水分攝取要適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