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言:“若要麦,见三白”,“三白”指的是什么?

都说谚语是农村智慧的总结,但其实有些谚语,你拿去村子里问年纪大的老人,他也说不出它们是怎么来的,只知道这些谚语从小就挂在嘴边,是从长辈那里流传下来的,虽然不知道出处,可是还真别说,大部分农谚都蛮准的,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几个。

“梨花白,种大豆。青蛙叫,落谷子”

这句话是农村农民对粮食种植的经验总结,说的是梨花完全盛开了,就到了种大豆的季节,青蛙开始叫了,就到了种谷子的时候,与之意思相近的还有“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都是反映物候学的农谚。

老农言:“若要麦,见三白”,“三白”指的是什么?

“寸麦不怕尺水,尺水但怕寸麦”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在中国北部,绝大部分地区都是种植小麦的。而这句农谚,它的意思是说小麦刚开始栽种的时候,就算被水没过头顶也不会死,但是在成熟了的时候,只要有一寸水,这小麦就可以说是毁了,形象生动地讲出了小麦“一生”的习性——前半生喜水喜光,后半生怕水怕光

老农言:“若要麦,见三白”,“三白”指的是什么?

“若要麦,见三白”

“蜡前的三季雪,谓之腊前三白”,这句话说的有点绝对,就算在腊月没有下雪,其实不管是春雪还是冬雪,在正月下了一场大雪也是十分难得的。在西北还有俗语说“正月见三白,田公笑吓吓”,这里的“三白”指的就是当气温降到了三度就开始下雪。

老农言:“若要麦,见三白”,“三白”指的是什么?

“大树之下无风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这里的“大块”指的是硬土地,草要想长得丰茂,需要阳光的照耀;植物的幼苗想要长得好,就需要养料,而显然在“大树下”、“大块间”,没有阳光和养料,“丰草”和“美苗”就都是“无”。

老农言:“若要麦,见三白”,“三白”指的是什么?

农村谚语是农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但往往又不止于农业,细细品味,其中还蕴含着很多人生道理。

你有什么熟悉的农谚吗?欢迎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