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待在國企每月領兩千塊錢還不願辭職?

進來轉一圈

看了這麼多回答,大家可能都忽略一個細節,同學之間聚會說在國企每月拿兩千,也就是到手兩千,他的實際收入可遠遠不止這些。首先有一個大頭公積金沒算,如果按15%的比率計算,到手2000,公積金應該可扣500,加上單位的,兩邊算起來也有1000多的收入。至於養老、醫保什麼的就不說了,基本上五險一金加起來扣除的比率大約在35%左右,這樣算起來,實際收入已經四五千了。

別忘了,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塊沒算:年終獎。在國企,年終獎少的幾千,多的幾萬。他說每月拿兩千,說了年終獎了嗎?所以別小看國企拿兩千的人,不見得會比你在外面拿四千的收入低。

再說了,能夠每月拿兩千也活得不錯的,也是有“來頭”或道道的。

第一,能夠拿兩千不急的,大多是家庭條件不錯的人

水不急魚不跳。能夠淡定面對兩千工資的,絕大多數家裡是有經濟保障的,有房有車,吃喝不愁,人家圖的就是國企的五險一金,穩定的養老和醫療保障。你若安好,我便不棄。這是他們的普遍心態。至於有答友說的體制面子,有地位什麼的,全是扯談,在國企拿兩千的人,都是基層老百姓,又不是領導,有什麼面子,又有什麼地位,無非圖個穩定罷了。

第二,能夠拿兩千不辭的,基本上是完成原始積累的人

除了有家底的,能夠拿著兩千不想辭職的,個人認為,至少也是有了一定的基礎積累的。他們應該在國企幹了比較久,以前或通過集資建房或在房價低位時買了房的,只要房子解決了,加上老婆(老公)的收入,過點小日子並不難。再說了,在國企月薪兩千的,估計都是在後勤部門,工作不是很忙,又是單位老資格,你覺得他們會老老實實上,不幹點其他副業?我見過太多這樣的國企“老油條”,他們上班就是為了拿份工資,保證五險一金穩定續交,其他時間都在炒股、開店和其他人合股做生意,利用資源搞錢,心思根本不在工地上。

第三,能夠拿兩千不走的,估計也是沒什麼特長的人

除了上述兩種情況,在國企拿兩千工資,確實也有一部分人過的不怎麼樣,他們大多年齡較大,又沒什麼一技之長,上不去下不來,辭職又擔心找不到好的工作,想走又不敢走,一年又一年的躕躇不決,無盡的等待張望,錯過了時間和青春,只有在拮据中度日,徒留遺憾和不甘。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看下面的回答,一點也不靠譜啊。

根本就沒在國企帶過呀。

其實,國企拿著兩千塊錢還不願意離職,說的就是我之前在國企時候的狀態。

我總結就是兩點,

1自己賺的錢還夠養活自己。

2自己沒本事,想走也走不了。

說什麼公積金,保險,外快的,估計沒見過國企工資怎麼發的,你既然能發2000塊錢的工資,估計保險和公積金也是給你繳納的最低檔,其實就是沒多少錢的。

一年估算下來。保險加公積金大概能12000左右。

這個數,你自己去社保處繳納,就是這麼多,我當時從國企離職的時候是去問過的。

其實國企裡的職工,那是相當穩定的,身邊的同事十幾年都不變,穩定的人際關係,就像溫水煮青蛙,讓你不想出來。

其次,相對消費比較低,國企上班的時間都是8小時,現在私企雖然拿錢多,但是都加班。區別就體現在工作時間上了,你去現在的勞務市場看看,全都是國企職工在幹第二職業。

包括平時一些服務類的行業,比如通馬桶,吸油煙機,裝修,清洗地暖等等,反正工友平時幹什麼的都有。上班8小時之外,真的有大把時間。

反正在國企上班,怎麼也能吃上飯,就懶得動了,時間久了,到外面找不到工作,想走也走不了。

你在國企待上幾年,就成了一顆螺絲釘,出來發現,什麼也不會,找工作都難。

這就是想走都走不了。

再說了,一般國企也不辭退員工,等你40歲了,離著退休還20年的時候,就知道國企裡為什麼都是老年人了。因為現在外面都不招40歲以上的。

國企工資再低,那也是嚴格遵守勞動法,說8小時就是8小時,節假日三薪的。

有些地方,私企還真沒法比。

反正哪裡都好,就是工資太低。

可以說說你的看法。

關注二寶,為你解決職場問題。


二寶職場

這就好像大學學生會又苦又累 還會有許多人搶著幹一樣。為什麼工資那麼低還是有那麼多人不辭職。

因為國企的福利好啊,加班少,假期多,五險一金樣樣都有。即使需要加班,加班費也會按照國家規定發放。不像那些私企,員工每天為了工作起早貪黑,還沒有加班費,還有國家規定的節假日三倍工資從來都沒有拿全部。老闆還不把員工當人看,每天對員工呼來喝去,當傭人一樣的使喚。

再說國企的工作大多輕鬆簡單。不用費盡心思的去做什麼策劃案,計劃書。平日裡每天按時下班,小日子輕鬆的不要不要的。

還有,國企的工作基本上就屬於是鐵飯碗,你沒犯什麼大錯,這份工作你就丟不了。而在私企競爭十分激烈,只有踩著別人的屍體才能爬上去。(比喻 別當真)一不小心就被別人擠下去了。在私企工作,通宵熬夜很常見,老闆讓你加班你就必須得加班,少年白頭很常見。

最重要的一點。國企人員常常說的工資其實只是實發工資,他們一般不把社保、公積金、各種崗位補貼、培訓費以及節假日福利說出來,而只是說每個月固定的現金數量。實際上這些福利待遇更有保障得多。至於工資收入則會根據地方的財政收入不一樣而不一樣的,但是一般都在當地收入上都屬於中等或中上等的水平,而且國企會為公司的職工繳納保險及公積金等,像國企、事業單位的公積金比一般公司企業的要高很多!所以一般員工也不會說到這些待遇的。

一般來說,如果能進國企,一年下來工資年收入能有8萬左右(稅前)。這還不算過年過節大各項補貼福利以及年終獎。

這比起一般在外面打工的,收入可以說是相當穩定。找銀行貸款什麼的都要方便得多。私企發的是錢,那就是實實在在的錢。而國企發的,大多數都是看不見的福利。


真的忘不透

首先,我是女人,我不願意做女強人,但是我也不願意依附男人來生活!我理想的狀態就是你努力拼搏你的事業,我照顧好家庭和孩子,不給你增加負擔,如果你成功了,那就是你很好,我也不差!如果你失敗了,沒有關係,不說我養你,但是家裡至少能衣食無憂,不至於你的失敗,影響到家庭的整體質量,我願意助你東山再起!



家裡如果兩個人都去打拼事業,那給孩子陪伴都時間太少了,這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我一直堅信,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週末的時間一定是家庭日,一家人即使什麼都不做,也希望能呆在一起享受親子的時光!如果有一方實在要應酬抽不開身,那至少還有一位能彌補遺憾!或者說週末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一頓夜宵或者早餐給在外拼搏的父親,也是一份鼓勵,也是一份溫暖,也是一種陪伴,也是一種教育吧。


這樣的工作給了我最好的狀態,那就是安穩吧!可能每個人追求的狀態不一樣,我有一位表妹有30出頭了,年薪50W,她卻自主創業,她暫時還是打算將精力放在事業上,她的追求就和我是完全不一樣。但是她也活得很明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我覺得只要你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就可以了,什麼樣的狀態合適自己,就選什麼樣的狀態,挺好!不是嗎?

歡迎大家多多交流,留下您的贊哦。。


斜槓寶媽

感覺問題敘述和題幹敘述給筆者是兩種感覺:問題著重工薪少怎麼還不辭職?題幹就是工薪少、有房有車,不辭職還生活這麼好,怎麼做到的?根據上述理解,原因分析為以下幾點:

第一、人到年齡,沒了年輕時說走就走的勇氣。

很多人有家庭後:因為上有老下有小,選擇辭職就會相當慎重,至於裸辭幾乎是不可能。所以也就少了年少時說走就敢走的勇氣。



第二、競爭壓力大,擇業難。

題幹中提到多數都有家庭,看看現在畢業的大學生人數,黑壓壓一片,年齡、闖勁、知識跟新度、接受新事物的時速等都放在那裡,你也是老闆,你會選誰呢?再加上還有家庭,老闆又更傾向於選誰呢?隨意辭職跳槽真的很不簡單。


第三、年齡愈大,越追求平穩。

平穩的工作是大部分人都願意的,這樣一方面可以儘快適應環境,又能兼顧家庭。而且國企裡的工作氛圍容易讓人安於現狀,所以安於現狀也是情理之中。

至於誰有什麼其他的獲得收入的途徑,可能是家境好、可能是有什麼副業、也可能是其他的,但是這些都不是別人願意明說的。希望以上分析對您有用。

sunny

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規避損失”、“選擇成本”的心理。

在公務員系統中,不管工資再低,很多人是呆得越久,跳出來的可能性越低。每個人在做選擇的時候,都受“規避損失”、“選擇成本”的心理影響。

我們會考慮出去之後,會不會連2千塊都拿不到,我現在有的所有福利待遇,別人的尊重,象牙塔裡面的虛榮心,統統都沒有了。其他地方可能還沒有這裡好呢?

給大家看看下面的故事,大家應該就很容易理解這2個心理狀況:

故事一:

有位老人家門前有塊公共綠地,他每天在這裡享受陽光,某一天一群小孩子開始在這裡玩耍,非常吵鬧,老人特別想把這群小孩子趕走,可是呢,這裡又是公共區域,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跟孩子們說,他們明天如果還來這裡玩,就發十塊錢作為獎勵,孩子們喜出望外,就這樣每天拿著獎勵玩了兩天後,老人說:我沒有錢了,明天再來只能給你們五塊錢作為獎勵了。孩子雖然不願意,但是仍然還有獎勵嘛,所以就這樣又過了兩天,老人又對孩子們說:明天開始,我只能給你們一塊錢作為獎勵了。孩子一聽,太少了,明天不來了!拋開老人的做法,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在一開始沒有獎勵的情況下,孩子在這裡玩的很開心,到最後至少有一塊錢獎勵,比沒有錢要多吧,他們怎麼反而不來玩了呢?那是因為老人最初給了他們10塊錢,讓孩子們享受到10塊錢的快樂,然後又拿走了9塊錢,雖然最後還剩了1塊錢,但是拿走9塊錢的痛苦遠遠大於拿到10塊錢的快樂,這個老人其實利用的就是人類最基本的損失規避的心理

故事二:

(經典案例)小羊花五十元錢去看電影,看了二十分鐘覺得實在無聊,中途離開又覺得“花了五十塊錢卻沒有看一場完整的電影很不划算,況且已經花費了來看電影的時間”,於是選擇忍受著繼續看下去。
分析:
沉沒成本:五十塊錢,為了本場電影花費的時間。
小羊覺得花了五十塊錢,就要看五十塊錢的電影,即使電影很無聊。小羊花錢看電影,屬於娛樂活動,然而在整場電影中,小羊並沒有得到任何愉悅感,相反很無趣,這已經是負效益了。但是小羊【過於執著“有付出必有收穫,有成本必有效益”】,即使效益為負,依然盲目追求。甚至因此追加成本,花時間繼續看下去。

大家看了這2個小故事,是不是都應該理解了?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說說自己在生活中做選擇的時候,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心理狀態?歡迎說出你的故事。


我有刷子

之前和一個同學在西安去見他一個朋友,他朋友在一個老牌國企“黃河廠”上班,下面我就簡稱這個同學為A吧。我倆去了這個A在單位的住的地方,一個破舊的單位樓房裡面的一間蠻大的房間,裡面住了一些A的同事,放了好幾張床,裡面的東西比較雜亂的擺佈著,看起來真的很髒亂差,同學就和A在那裡聊天,我在旁邊默默的玩自己的手機,偶爾聽見他們聊各自的狀態。從他們的聊天中,我大概瞭解到A目前的狀態,大學畢業後就和幾個類似通訊專業的被錄取到了這個老牌國企廠上班,目前還沒轉正,工資的話還是1500多,現在還沒有找女朋友,他們平常上班很閒,有時候很久不用去上班,他並沒有打算辭職,現在裡面待著吧,畢竟是國企,說不定哪天能轉正呢。

我想這個A待在裡面的幾個原因如下:1、國企 2、好不容易就來的,辭了可惜 3、工資現在雖說是低了點兒,但是哪天轉正了工資就高一些了 4、上班工作很閒

這個A不清楚現在是否還在那個國企上班,都不清楚他拿著1500的工資在西安怎麼混下去的,不明白。


1927年的古董先生

國企,特別是壟斷行業低效無競爭、卻穩定,工資薪酬既使低些,但工作量、工作壓力等都小得多,活得輕鬆些,更何況其他福利也到位,不用操心,正常情況也沒下崗風險。

社會企業(體制外)則不同,雖然薪酬高些,但工作壓力,特別是心裡壓力大,可以說是隨時都有因各種原因被辭退的風險,別說福利是否齊全,有的甚至工資都不能即時到位。如果被辭職,你又能即時找到工作嗎?如果超齡,技能等不適合,只能找一些閒雜的低工資工作,生活就艱難了。

國企與社會企業各有利蔽,當然,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工作。

國企,壟斷行業低效無競爭,就應拿低薪酬,特別是管理人員憑什麼拿高年薪?經營模式性質不同,你能與社會充分競爭型企業比嗎?壟斷高物價,瓜分暴利搞年薪就是搞非法的利益集團,就是在踐踏按勞分配原則,這本身就是一種腐敗。


自由之神1826

在國企工作兩千塊錢還不辭職,說真的這點錢養家確實不夠,不過同學聚會中說的話也不可全信,國企工資是不高,可是福利什麼的還是比較健全,為什麼不辭職,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點,沒有經濟壓力。

在國企工作僅僅是工作打發時間而已,很多本地人,都有幾套房子,拿來出租就有不少收入,自己也沒有房貸,國企工作壓力不大,當然不用辭職了。

第二點,有第二副業或者其他收入渠道。

每個人認識的人不同,社會資源不同,技能也不一樣,所以他可掌控的收入也不同,有些人在國企工作,但是他的副業是國企工資的幾倍,有的人參與了認識的人其他投資類,也是坐等收益就好。

第三點,失去了競爭優勢,年齡比較大的人。

這類人在國企呆的時間太長了,但是自己的技能沒有提升,除了年齡增長了,其他都沒有增長,已經失去了競爭優勢,辭職出來基本就失業了,所以也不會辭職。

所以,年輕人選擇國企還是要慎重,有能力最好還是在外面闖一闖好。

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交流下。


看看那些曾經的事

一是跳槽會面對以往沒有從事過的崗位或者行業,不可避免有很多阻礙:缺乏人脈、從頭做起。一句話跳槽風險高,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沒有靠譜的行業認識,在熟悉崗位公司成功的概率還是遠大於新公司。

二是工資並不是我們工作的全部,興趣愛好、融洽的同事關係、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都是一種隱形福利,大家轉行時候也會自身綜合評估。

三是一旦辭職找不到更合適的工作,放棄的機會成本更高,更何況多數人工作是為了謀生,迫於現實也會打消辭職想法。

四是自身素質能力不夠,沒有核心競爭力,辭職換工作也是從這家到那家,崗位不會有太大變化。

五是國企雖然工資低,實則隱性福利高。很多國企包食宿,經常發獎金福利,績效是大頭等。

最後,我想說在職就沉下來踏實幹,不爽就果斷跳出來,不要在糾結中消磨時間,畢竟人生短暫!

有更多體會的朋友歡迎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