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打麻將喝小酒的貧困戶該不該救濟?

“我脫不了貧,你們就交不了差!”

熱鬧的麻將聲中,深度貧困戶理直氣壯的表態,讓扶貧幹部頗為無奈。

隨著脫貧工作的深入,全國貧困戶的數量在飛速減少,近年來,全國有幾千萬人拔了“窮根”,這幾乎是一箇中等國家的人口數量。為了讓更多的人脫貧致富,享受發展成果,各級政府絞盡腦汁,亮出了“十八般武藝”。

成天打麻將喝小酒的貧困戶該不該救濟?

村子不通公路,政府花鉅款搞“村村通”工程;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政府辦職業學校提升工作技能;大山深處自然條件惡劣,政府在山外修起樓房鼓勵整體搬遷。“開發式扶貧”、“造血式扶貧”、“移民搬遷式扶貧”等舉措一浪高過一浪,各級領導幹部簽下“軍令狀”,寫好時間表,千方百計幫助貧困戶脫貧。

成天打麻將喝小酒的貧困戶該不該救濟?


但扶貧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之下,糟心事也有不少。“坐在門口曬太陽,等著政府送小康”,由於貧困戶身份有不少實惠,“貧困帽”成了香餑餑,越戴越捨不得脫,越扶貧越想保貧。於是,許多貧困戶產生“等、靠、要”的思想,化身“扶不起的阿斗”:扶而不起、幫而不富、助而不強。各種扶貧奇葩事層出不窮:

成天打麻將喝小酒的貧困戶該不該救濟?

“貧困老賴”為幫扶爭風吃醋。某地給貧困戶改造房屋,選擇了從居住條件最差的開始。結果村裡其他貧困戶就不幹了,紛紛要求扶貧幹部為自己建房,標準差一點都不行。還有的為了不摘“貧困帽”,故意隱瞞扶貧成果,嚴重打擊了扶貧幹部的積極性。

成天打麻將喝小酒的貧困戶該不該救濟?

因窮而要,因要而懶,因懶而窮。一些幹部扶貧急於求成,給錢給物給牛羊,搞“大水漫灌”式的平均主義。貧困戶樂見其成,“扶貧是幹部的事”,反正自己活得再差也有政府兜底,犧牲休閒時間去獲得收入多傻,打打麻將、喝喝小酒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成天打麻將喝小酒的貧困戶該不該救濟?

還有些努力過的人在碰壁後便自怨自艾。受困於眼界、見識和能力,有些貧困戶因為不熟悉市場經濟而吃虧。跟風種下300棵荔枝樹,掛果後價格暴跌;種下橡膠樹,四年後“一碗橡膠水買不了一瓶礦泉水”,苦心經營最後白忙一場,乾脆破罐子破摔,一天三頓酒混日子。


精神貧困往往比物質貧困更可怕,它會使人消磨意志,失去向貧困命運挑戰的精神動力。最後投入大量精力,效果卻不明顯,還有的短暫脫貧後又返貧。要物質脫貧首先要精神脫貧,激發貧困人口的自主性,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如何才能給精神“補鈣”?藥方在於換位思考、因地制宜、精細化制定政策,鼓勵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只要項目能賺錢,農民就會上心學。貧困戶抗風險能力差,村幹部就應當設身處地為村民著想。產業扶貧、市場經濟,風險是一定存在的。需要村幹部獨闢蹊徑,承擔一部分風險,化解群眾後顧之憂。

成天打麻將喝小酒的貧困戶該不該救濟?

扶貧先“扶志”,物質條件在改善,對思想文化的教育也要跟上。村民喜歡大操大辦,就需要移風易俗,規定擺一桌不能超過多少錢;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差,就建立“鄉村道德銀行”,鼓勵搞好衛生換農用生產物資;“上樑不正下樑歪”,就要從娃娃抓起,做好學前教育形成自強不息的觀念。要正向激勵,不要單純“給予”,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做好精神扶貧,才能做好精準扶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