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百姓争当贫困户一事,大家怎么看?

乌蒙爱吃客



“精准扶贫”就是切实帮助一些家庭中的确有困难的群众,给予他们如建房补助、生病就医、孩子就学补助或减免费用等等一系列经济和政策的帮助。

然而,正是看到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一部分老百姓心生争当“贫困户”、想要利益均沾的“骗贫”不良做法!

对这样的现象,我们除了说“不”,其实更应该看到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怎样有效地防范杜绝,让贫困群众得到帮助,使他们早日脱贫!



一、部分人争当贫困户的原因:

1、农村的一些人情关系比较复杂;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部分村邻们之间明里总免不了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纠纷,暗里则会互相攀比,总希望自家样样都要比别人好,要超过别人才有足够的面子。

因此,会戳中了这部份人严重的不平衡心理,他们会像患了“红眼病”似的编织出各种理由和借口,找人情、拉关系进行“骗贫”。

2、一些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摸底不清、把关不严,也是造成部分百姓“骗贫”行为的主因。

基层村委会对农户的真实家庭情况最为了解,谁家真有困难,谁家年收入还不错,他们心知肚明。然而往往有一些村委工作人员不能正确坚持原则,耐不住七大姑八大姨的人情关系,谎报数据、打擦边球。更有甚者,直接将名额按给直系亲属或自己!

这种行为的发生,导致了一些家庭收入标准还靠前的农户也去争当贫困户,而“真贫”的群众反而得不到帮助。



二、要有效防范、杜绝一切“骗贫”行为,不能拿扶贫实利当人情礼物。

1、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扶贫的重要性,让他们心存忌惮,并有一颗感恩惠民的心,人民群众将他们选举出来,就一定要把好事办好,牢牢地抓起那些家庭还贫弱的群众的双手,带领全村人共同富裕起来。

2、挂靠、帮扶贫困村的上一级部门和工作人员,一定要精准地进行走村入户、开展实地调研,掌握好农户的真实情况,杜绝一切“骗贫”行为的发生。

3、做好报表统计,组织名单内的贫困户在一起座谈,让大家明了贫困户的贫困原因,同时晒出争议户的家底,让他心服口服;让大家共同评出谁需要扶贫,谁可以实现自身脱贫。通过这些方式,甄别出“真贫”和“骗贫”,严格落实扶贫标准,做到精准扶贫。

金水当兵退伍二十年以来,一直生活在农村,平日里乐于帮助人,熟悉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故而对这类问题做以上阐述,希望大家赞同或提出不同的观点,金水一定参考参与讨论!

谢谢大家的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金水农家】。


金水农家

对于老百姓争当贫苦户一事,大家怎么看,如何才能让真正需要的人享受政策,杜绝骗贫?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确实帮助了很多人,让很多贫困老百姓实现了脱贫致富。然而,在脱贫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扶贫不精准问题。那么为何出现了扶贫不精准问题呢?如何做到让真正需要的人享受政策,杜绝骗贫?

一、各部门存在信息壁垒,没法实现信息交流

目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判断衡量农户是否贫困的标准是人均纯收入。因为扶贫部门、民政部门没办法获得该户在银行的存款数目、儿女名下是否有车。信息的相对滞后和封闭,让扶贫部门没办法准确衡量。银行部门因为有保密协议,不允许县级扶贫部门获得相关信息。很多虚假贫困户单单从表面上是无法判读的。

二、程序上不透明,让一些人钻了空子

根据国家要求,贫困户从申请到公示阶段都有一套复杂规范的程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个别村干部根本没有认真走程序,直接将自己亲戚或者不错的人纳入了贫困户,甚至出现了开着豪车当贫困户的事情。而作为基层政府部门因为繁重的文字和表格和人少,没有去进行核查。

三、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

为了便于和贫困户联系,很多地方直接将贫困联系卡粘贴在了群众大门上,本来是为了方便群众联系扶贫干部,没想到让一些贫困户吓坏了,特别是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因为门口挂着贫困户的牌子,不符合条件的害怕别人说,主动要求摘牌。那些好逸恶劳的懒汉开始知道干活,害怕被人说。除此之外,建议上级部门多进行扶贫暗访排查工作,走进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公开,让能杜绝虚假。


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觉得从百姓正当贫困户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对贫困户的扶持很大,且政策基本落到了实处。百姓为什么都争着当,肯定是目前贫困户收到的优惠政策多。

二是政府的政策没有做到一户一策。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一般都是一碗水端平,这个贫困户有的,那个基本也有,在同质化的帮扶政策下,容易给非贫困一种错觉:以为当个贫困户真好,啥优惠政策都能享受得到,既然贫困户这么好,自然都争着当了。

三是忽视了对边缘户或非贫困户中弱势群体的帮扶。虽然强调要精准识别,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有一部分群体位于贫困户的边缘线附近,进去贫困户序列的一下子过上了幸福生活,而没有进入的啥也享受不到,没进去的肯定不愿意啊,凭什么我们差不多,他是贫困户我却不是。

至于如何来杜绝骗贫?我觉得最关键的得把握住两点:

一是严格按照贫困户的识别程序来,应该开的评议会必须开,完了之后结果要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是不能只盯着贫困户,非贫困户中有困难的,也应有相应的政策帮扶,如果对他们不闻不问的话,他们极有可能跌到贫困户中来,贫困户不能月帮越多啊?


草台班子

对于百姓挣当贫困户一事,大家怎么看?

根据当村主任的经历以及最近两年一直在基层工作的经历,我认为老百姓争当贫困户,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第一次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时,许多人没有重视这一项重要政策

第二、因为上述两级抱着同样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好事先己”(做工作的人,他们有一条定律,就是凡事国家倡导的,先给自己人确定名额,因为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迟早国家会给这些昌导的会给予补助或者扶持)他们会先把自己的亲戚朋友识别成贫困户。

第三、国家对贫困户的扶贫力度大,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样是人,就因为他们是贫困户,看病、上学,就业,贷款,移民等等都享受政策红利。不用说百姓,就是我也有事羡慕。

第四、确实也有一部分百姓,本质上在贫困范围,但是因为害眼红病,所以看见别人是贫困户,以及也想方设法弄个贫困户!


那么我们该如何杜绝这种现象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1、国家一次一次地的识别,贫困户越来越趋向于真实性。

2、纪检委,监察委,巡查组一次一次的检查,查处,处理,贫困户的识别越来越真实。

3、村干部的素质也越来越高,或者高素质村干部的比例越来越大,也没这项工作奠定了基础。比如说我们这儿的庞家庄的村干部,做事就特别公道我认识两年了,从没见过他做过一件对不起百姓的事!

4、宣传教育! 让人们扶贫是为了让真正的贫困人口脱贫。


武雪峰

在农村当贫困户的确是没有办法才去争取,我粗略看了一下贫困户并没有什么值得争取的地方。除了免去新农合保险,大病保险和一些小的险种,一个人全年免费约300元左右,一个四口人家庭一年约1200元,加上春节200元慰问,全年的总额为1400元。

所以在农村争当贫困户并没有什么优势,贫困户只要适合政策一般都可以争取到。2020年全面脱贫也只有两年时间。

在农村吃低保才是比较有益可图,除了给贫困户的政策,还每个月发钱,最低一年约2000元,这在农村比较难争取的。真正的贫困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当然假贫困户也会依法取消的。


王老歪49681976

如今,贫困户在脱贫路上,可以享受各项惠民政策,导致很多地方出现百姓争当贫困户的现象。他们等靠要思想严重,总想不劳而获。要让真正需要的人享受扶贫政策,杜绝骗贫,就必须彻底改变群众思想,改掉好逸恶劳的病根,树立勤劳致富的新风。

要做到公平公正,就需要村干部把握好标准,让群众自己评判,凡是纳入贫困户系统的,一律经过评议、公示、上报等程序,确保贫困群众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都市小宝贝

贫困户本来是没面子的事,但大家都巴不得成为贫困户,为什么呢?因为当了贫困户,可得到许多利益。人为财死,能不劳而获,谁不争着干?虽说评贫困户有具体标准,但执行不了(除非个别显而易见无争议的之外),大部分条件没多大悬殊,面子关系好的往往能评上,自然不公平。于是,想方设法当贫困户,一当上,可以得到干半年活才能赚得的收入。而且当上,只要村里不减,碍于情面,群众多半不会举报的。


中国风

能争得到的肯定去争,争不到的只有眼红和入困条件不够,贫困补贴政策是按户口人头计算的,另外还有其他优惠补助,我堂叔是天生的懒人,娶回个老婆也是懒人,育有两儿一女,90年代居然无米下锅,责任田一半种稻谷一半荒废。贫困户必须要是建档立卡的才能享受多项补贴,为什么多人争算一算总数就知道原因。



按我堂叔一家五口人为例,每人每月得到补贴180元,合计900元月,年补贴合计:10800元,免邀新农合1000元,两季水稻补化肥8袋,价值1000元,大节日还有粮油额外发送,两老人年龄超60岁了,每月每人还有养老金90元。这是政府的优惠政策,很多人想享受,但无奈条件不够,争也没有用。


愚人也会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26, "file_sign": "f6922434da3d47df7675ec816a95d6a5\

阳光书法方向明

当贫困户这不是你想争就争得到的,你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那有争得来的,

有能力争的人,你就会具备有很好的生活技能,你怎么会穷呢?

真的贫困户你一看就明白
这样的你来争没人跟你抢



你还想要争贫困的标签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