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员帽子最高处那颗“顶珠”,到底有多值钱?

Pha和Wayo

想要了解清代官帽上那颗“顶珠”价值,首先需要了解官帽所代表的重要地位。

清代有着明确的等级制度,判断官员级别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看官帽上的顶珠。



一品官员“顶珠”是红宝石。这种红宝石不仅产量低、而且非常稀缺。红宝石本身还是吉祥之物。

“鸽子血”用来形容红宝石的颜色,历来被公认是最美的颜色。通常红宝石具有双色性,一般红宝石会呈紫红色或粉红色,想达到鸽血红非常不易,主要取决铬含量,越高则越红。鸽血红宝石的红色愈鲜艳就愈美丽,价值也就越不可估量。

二品官员“顶珠”是极为珍贵的红珊瑚,价值仅次于红宝石。珊瑚是珠宝中惟一有生命的千年灵物,在佛典中被列入七宝之一。古时珊瑚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贵与权势,又称“瑞宝”,是幸福与永恒的象征。

珊瑚主要生长在200米-2000米大海深处,开采极为不易。珊瑚二十年长一寸,三百年才长一公斤。因此,珊瑚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千年宝贝。

三品官员“顶珠”是产量和种类比较多的蓝宝石。蓝宝石象征高贵,坚贞,神秘且庄严,同时又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翻开历史篇章可了解,各国皇冠服饰上以及宗教饰物上都常使用蓝宝石。

四品官员“顶珠”是具有独特的蓝色、深蓝、淡蓝及浅青等颜色的青金石。青金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玉石的一种,也是较为罕有的宝石,可保佑平安健康,无病无灾。

青金石始于西汉时期,自明清以来,青金石因"色相如天”,而天为上,故明清帝王重青金石。现保存于故宫博物馆的两万余件清宫藏玉中,青金石雕刻品不及百件。

五品官员“顶珠”是水晶。水晶通体透明,而且硬度非常高,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热爱。天然水晶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生长在地壳深处,通常都要经历火山和地震等剧烈的地壳运动才能形成,因此也非常稀有和珍贵。

六品官员“顶珠”是白色涅玻璃(不透明玻璃)。我国从西周开始即有制作玻璃工艺,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清朝已发展到顶峰,很多珍宝被流传下来。

七、八、九品官员的“顶珠”是金顶。唯一不同的是,七品顶珠是紫金,不带修饰。八、九品为镂金。


能戴在官员头上这些珠子又岂能是便宜货。从最为显赫的前三品大臣可看出,玉石、珊瑚、宝石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尊卑。如今:这些宝物也一直是珠宝市场的高大上装饰,尊贵奢华的品质与魅力非同一般。

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上下5000年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这些流传下来众多珍贵无价的宝藏及文化中,无不凝结先人的智慧结晶。有书君认为不论是取材还是工艺,抑或文化又岂能是用价值能衡量得了呢?不知各位看官对此有何看法呢




有书共读

古代官帽顶珠的质料和颜色代表了官员的品级,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 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表示无品。

官帽顶珠有很多种,价格也各不相同,下面是我统计的顶珠价格表。


1.清代红珊瑚官帽顶珠,以往成交价是:¥92,000元。


2.清鎏金珊瑚珠顶珠,没有相应的成交价,专家育估价在:¥32,800--¥36,000元左右。


3.南红玛瑙顶珠,专家预估价在:¥8,000--¥10,000元左右。


4.清王爷帽顶顶珠,专家预估价在:¥18,000--¥22,000元左右。


5.清 一品至七品帽顶顶珠,专家预估价在:¥46,000--¥60,000元不等。

还有其他一些如在雍正之前,应该在8万到15万左右,雍正以后,应该在1万和5万左右,咸丰以后,应该在一万以内。

当然最好拿去鉴宝节目组找这方面的专家鉴定,他们价值都是浮动不定的,只有专业鉴定后才能知道他现在的市场价值,勿轻易相信网络传言轻易买卖,他们都是有心思的低价取高价卖出的。


中意的天空

清代官员帽子最高处那颗“顶珠”都是什么做的?不同的等级东西不同?

清代官员帽子最高处那颗顶珠,一般也叫顶戴的“主珠”,制度上要求都是各种宝石、金属制成的,这个跟官员的品级有关系,而且跟朝服和吉服、常服有关系。

朝服体系下:

朝服的冠顶都是椭圆形或者菱形的长条,比较高耸。

皇帝,顶珠用大珍珠。

一品以及一品以上超品的官员,顶珠用红宝石。

二品官员,顶珠用珊瑚。

三品官员,顶珠用蓝宝石。

四品官员,顶珠用青金石。

五品官员,顶珠用水晶石。

六品官员,顶珠用砗磲。

七品官员,顶珠用素金。

八品、九品官员,分别用阴文镂花金顶和阳文镂花金顶。

吉服、常服体系下:

吉服和常服的冠顶,都是一个正圆的大珠,不高耸。

皇帝,顶珠用大珍珠。

一品以上的超品官员中,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顶珠用红宝石。

一品以上超品的官员中,固伦额驸、和硕额驸、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公、侯、伯,以及一品官员,顶珠用珊瑚。

二品官员,顶珠用镂花珊瑚。

三品官员,顶珠用蓝宝石。

四品官员,顶珠用青金石。

五品官员,顶珠用水晶石。

六品官员,顶珠用砗磲。

七品官员,顶珠用素金。

八品官员,顶珠用阴文镂花金。

九品官员,顶珠用阳文镂花金。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般看到顶戴顶珠的颜色,就能区分出一个人的大致品级了。


到底有多值钱?

顶戴的那个宝石珠子,有多值钱呢?其实很值钱,又很不值钱。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有原因的。

清代顶戴,无论是臣子最高品级的红宝石顶,还是最低品级的阳文镂花金顶,都是需要相当大的财力才能购置的。清代官员的服饰,并不是由朝廷发放,而是要由官员自行购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官员都对这些花费望而却步。——这是顶珠值钱的一方面。

正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从雍正朝就对这种情况进行了修改,修改办法,即是允许财力不足的官员用染色玻璃进行替代。

如雍正上谕中说:

奉国将军及三品官,俱用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奉恩将军及四品官,俱用青金石或蓝色涅玻璃。

换句话说,即是根据原品级,买不起真正宝石的,可以直接用相应颜色的染色玻璃来代替。这样就方便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又很不值钱的原因。

所以,一个顶戴是否值钱,要取决于它是货真价实的“宝石顶”,还是权宜之计的“玻璃顶”。


橘玄雅

清代的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

装于冠帽顶部,原料多为宝石。

一品:珊瑚

二品:起花珊瑚

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七品:素金顶

八品:起花金顶

九品:镂花金顶

未入流:镂花金顶

玩文玩,找空空,空空陪你聊文玩。


南红讲堂

清朝官员帽子上的顶珠,那可是价值连城,不仅是其材质本身,还有它代表的品级,品级越高,权力就越大,你说值不值钱呢?

具体说来,顶珠的颜色代表着官职大小:

一品大员的顶珠,是用红宝石制成的,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肯定要顶着大红顶珠才行。

二品官员的帽子,是用红珊瑚做成。不要小瞧珊瑚,在当时的航海和潜水水平,珊瑚的价值比现在要高得多。

三品官员用的是蓝宝石,从和一品二品官员的颜色就逊色了不少,但最起码还是宝石。

到了四品,就已经是青金石了,青金石,喜欢文玩的朋友应该接触过,也是蓝色底,颜色却没有蓝宝石纯正。

五品官员的顶珠,是透明亮白水晶或透明琉璃制成。晶莹剔透,五品官应该比较吸引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球。

六品官员的顶珠,则是用砗磲制成,深海贝类加工出的顶珠,虽也是白色为主,没有五品那么通透。

七品官员的顶珠则是用的素金,县太爷的官帽怎么看都透着铜臭气息,没有前面几个品级的高雅。

八品官员则是用的阴文阴纹缕花金,九品呢,则是用的阳文镂花金。到了这最后的两个品级,连材料都懒得换了,直接用花纹区别。

没品的就没有顶珠了,比如那些士兵衙役之类的。

这么排下来怎么都觉得清朝的文武百官都是文玩爱好者,大家觉得呢?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首先我只知道最后一任九门提督两顶顶戴上的那两颗顶珠是这个样子的。其它官职的顶珠我是一概不知的!且体这两个顶珠.是什F么材质制成的直至如今我也没能搞个明白!只知道这两颗顶珠是内有象木材一样的纹路、碣石色、長六至八公分直径象中指那么粗细、两头往中间部位渐渐隆起、中间有细洞、顶上有一带有丝纹上盖、盖下有一小小的不知是金还是铜的小圆环、拧在那个渐渐拱起的带有纹路的碣石色的玉石上、里面用一根白色做鞋用的棉线系在上面的小环上然后固定在帽顶上。而这个草帽顶中向部位是个空洞、是用银质或白金镶在顶部中间部位。而上面有丝扣拧在一起!这两个顶子--一个上绷一圈海兰色布料另一个上绷藏兰色、也是海军大臣和陆军大臣的顶戴!


手机用户67683331622

我们在看清宫剧的时候,除了引人入胜和跌宕起伏的剧情之外,有没有注意到各大官员的衣服和帽子都是不一样的。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官帽也是区分官级的重要特征

清代改冠制,替以礼帽。礼帽分二种:一为夏天戴的凉帽;一为冬天所戴的暖帽,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花翎。

顶戴花翎,作为一种等级象征,是清代官员身份的表征,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虽然乍一看都差不多,但细节处却大有讲究!

一品:红宝石

一品至子爵级别的官员,礼帽上的顶珠都为红色宝石级刚玉。红宝石质地坚硬,硬度仅在金刚石之下。红宝石非常稀少,因此十分珍贵。

二品:珊瑚

二品官员的帽顶为珊瑚,颜色多为红色,以艳红最为名贵。但也有一些官员使用的是极为珍贵的红珊瑚,呈红色或粉色,其价值仅次于红宝石。

三品:蓝宝石

三品官员使用的是蓝宝石。相比一品官员的红宝石,蓝宝石的产量和种类要多一些。

四品:青金石

四品官员的顶珠为青金石,在中国古代称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青金石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入中国的 。

五品:水晶

五品官员顶珠为水晶。水晶是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硅结晶,属贵重矿石。水晶通体透明,而且硬度非常高,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古称“水玉”、“水精”等。

六品:砗磲

六品顶珠一般为砗磲。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砗磲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在佛教界中,砗磲深受喜爱,颜色漂亮的砗磲手珠,除了可做装饰外,配戴在身上也可避邪保平安。

七品:素金

七品官员,使用的也是金顶。不同的是,七品顶珠为素金。

八品、九品:镂金

清代八品、九品官员都用镂花金顶。不同的是,八品用阴纹缕花金,而九品为阳纹镂花金。

注,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步旅TIME

封建社会腐朽之物,大部分属于人死后的遗物 ,妖气太重,一般人都不适合把玩。


新疆出土的海螺


沙漠玫瑰


泥石

天上掉下来的,都可以收藏,顶珠除了少没有任何特殊性,建议入手美观,自然,稀少,


雅客玺艺术

判断官员品级,其中一个最常用、也是容易的方法,便是从顶珠入手。

一品顶珠

一品至子爵级别的官员,礼帽上的顶珠都为宝石级刚玉。其一是因为红宝石本身产量低,很稀有,另一方面,红宝石本身也有吉祥之意。

二品顶珠

在二品官员的礼帽上,佩戴的是珊瑚,通常为白色,但也有一些官员使用的是极为珍贵的红珊瑚,呈红色或粉色,其价值仅次于红宝石。

三品顶珠

三品官员与一品官员一样,使用的都是宝石级刚玉,但是是产量和种类都比较多的蓝宝石。

四品顶珠

青金石是四品官员的顶珠。其拥有独特的蓝色、深蓝、淡蓝及浅青多种颜色,非常漂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玉石的一种。

五品顶珠

五品官员佩戴水晶。通体透明,而且硬度非常高,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六品顶珠

我国玻璃制作始自西周,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清代的时候,发展到顶峰,流传下来不少传世珍宝。而六品官员的顶珠,使用的就是白色涅玻璃(即不透明玻璃)。

七品顶珠

七八九品官员,使用的都是金顶。唯一不同的是,七品顶珠为素金,不带修饰,八九品为镂金。

八品顶珠

九品顶珠

除了顶戴,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区分就是花翎——分一眼、两眼、三眼。眼数越多越是尊贵


黄师傅说妇儿

清代的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装于冠帽顶部,原料多为宝石。

六品以下就不说了,一品:珊瑚、二品:起花珊瑚、

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具体多少钱就不太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