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魏徵遇見的不是李世民,會怎麼樣?

天高地遠任我遊

魏徵遇見的如果不是李世民,會怎麼樣?肯定是一個很慘的下場!

首先,魏徵第一次,第二次預見的都不是李世民。

早先,魏徵為謀臣,是給武陽郡丞元寶藏為官,元寶藏的文書工作都是魏徵來做的,後來元寶藏投靠瓦崗李密,魏徵就給李密出謀劃策,很多時候李密都不聽魏徵的,最後李密被王世充打敗,李密帶著舊部投靠李淵。

魏徵又被召到太子李建成的麾下,魏徵給李建成出謀劃策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但是魏徵讓李建成早下手為強,除掉李世民,李建成沒有采納,最終在玄武門之變中李建成被殺。

這樣輾轉反側,魏徵才到了李世民的帳下,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任命他為諫官,經常問他執政得失。

基本在貞觀年間,魏徵多次進諫,而且多被李世民所採納,因此,在魏徵死後,李世民還傷心了一陣子,並且有了這句經典臺詞:用銅鏡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為鏡子,可以知曉興衰更替,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看清得失

李世民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並且把魏徵比做一面鏡子,現在魏徵死了,自己少了一面鏡子。

嗯,這大概算是一段佳話吧!如果故事就到了這裡。

後來唐太宗把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給毀了,並且親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

建言獻策之人常有,而能採納的則少之又少,就如千里馬與伯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魏徵者,多如牛毛,如太宗者,比伯樂還少。

所以,如果最後魏徵不是遇見了李世民,很可能早就身首異處了,就是李世民這樣的英主,最後也是砸了他的墓碑。


史論縱橫


王榮聯1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李世民說的“人”指的就是魏徵!

隋唐亂世,英雄輩出,風雲際遇,不得不說魏徵和李世民相互成就,共同造就了封建王朝的君臣典範!大唐的開明大度,造就了貞觀之治包容四海的盛唐氣象。

如果魏徵遇到的不是李世民,早就死很多次了,倒不是完全因為魏徵的直言敢諫,魏徵曾留下著名的《諫太宗十思疏》,經常逼的李世民無言以對,這在君權至上的封建王朝很難得,及時歷代君王都設有諫官御史等職務,但是遇到任性的皇帝,就形同虛設了!

另外魏徵的履歷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魏徵最初在武陽郡丞元寶藏手下為官,後來投奔瓦崗寨李密,李密兵敗,後投降唐,被竇建德俘虜投降竇建德,後李世民打敗竇建德,魏徵入太子李建成幕府,後來李世民玄武門事變後才徹底投降李世民!

正常人都不會敢用這種人的,主辱臣死的忠烈之士才符合儒家君為臣綱的傳統思想!不難推測李世民如果在遇強敵,魏徵是不是會再次投誠!但是歷史就是這樣不可預測,他遇到了強悍的天可汗,包容大度,能用人之長。


豫見五羊

魏徵並不是史書描寫那麼忠直,其實是工於心計的奸佞小人,他和太宗的關係也不是史書描寫那麼融洽,而是勾心鬥角相互利用,太宗抓住魏徵時問他,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魏徵則非常巧妙回到,太子要是聽我的,你就沒有今天了。這正是李世民最想聽的話,證明了他發動政變的合法性,所以魏徵其實就是李世民的傳話筒和人證,證明李建成確實想謀害太宗,太宗是被迫自衛,而事實真相他們當然心知肚明。後來太宗就利用魏徵表示自己大度,魏徵利用太宗表示自己耿直,真是一對好演員。不過太宗臨死之前還是刨了魏徵的墳,可見他內心深處多麼憎恨魏徵這個偽君子。


如是我聞7458

第一,得看魏徵是什麼人。

如果內心聰明就不會,明哲保身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如果愚忠就有可能,古代有話叫做文臣死諫,武將死戰。

第二,得看皇帝是那個性格。

如果皇帝左耳進右耳出,只顧貪圖享受,那麼你死諫也沒作用。

如果皇帝聽建議,那麼就能得到重用。

橫刀立馬的老彭不就是因為萬言書的進諫而被遊街整死,可見潤之兄也是不聽死諫的人。

見勢而為,人生在世不要逆天行事。朝代經常換,江山還是那個江山。只要保護一家老小不受傷害就行,愚忠沒有用。


中國人文歷史

如果魏徵遇見的不是李世民,那要看遇見的是誰了。



如果遇見了像李世民一樣的明君,魏徵還會像對待李世民一樣的直言進諫。如果遇見的人是一個不聽忠言勸諫的君主,忠言逆耳,魏徵也就不會這樣勸諫了。魏徵早年跟隨李建成,因為李建成不同於李世民,魏徵當時也就沒有對李建成冒死直言進諫了。


津城沐雨

像史書中描寫的兩者君臣之間的關係,很大程度上都有作秀的成分,就是各取所需,一取名,一取明。

一、無論李世民其他方面有什麼汙點,但對於房玄齡李靖等大臣真是沒得說,在他和魏的關係中,我看是他付出的多。兩人不僅經常密談,私交看起來也不錯,魏徵愛釀葡萄酒,李世民還寫詩贈與他。

二、李世民在親情方面不斷遭遇重創,在上下屬關係方面反而收穫了不少,這可能只是他把大部分的感情和精力都投入了他所認為的君臣之義這一方面。

三、魏徵老闆換了好幾個,對大唐的也有感情,但他對於李的私人付出,絕對不如李對他的多,和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不同,魏徵不僅沒有陪伴他走過艱難陰暗的歲月,當時還是仇人。而你的脾氣怪整天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李世民和他在君臣關係到付出的多,但沒有得到他所希望的回報,心裡又不平衡,晚年就覺得自己虧了。

四、魏徵這個人,他本身應該是個希望自己所服侍的君主,是堯舜那種級別的明君,而李世民達不到,所以他不是非常滿意。如果換一個老闆,魏徵可能就不會這個樣子了,就因為他吃準了李世民的脾性,所以肆寵而嬌。


盈盈814

不是李世民早就完蛋了,我相信魏徵不會這麼傻,再說,魏徵又不是第一次給李世民幹活的,之前在李建成手下幹活的,沒看到魏徵敢在李建成面前唧唧歪歪,所以魏徵不傻,不管跟誰,都不會死的很難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