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浦江圍棋學院舉辦了“2018圍棋教育與圍棋產業化高層論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嵇成中教授發表了《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要點整理。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圍棋教育的思考

下面我們講講圍棋教育如何向前推進。各位都是實踐者,做了很多創造性的工作,我的這些想法不一定正確,僅供大家批判。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怎麼定義“圍棋教育”?我認為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是如何把圍棋下好,它是作為一個手段;廣義的是如何用圍棋來培養人,這應該是圍棋教育的目的。手段重要,目的更重要,要在學習圍棋的過程中教會他們如何做人,這是根本。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具體

從圍棋教育的建議來說,第一是“開課程”。開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我的經驗裡,有些學校是把它當做課外活動,有些學校是把它當做興趣小組,很少有學校把它當做必修的課程。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在深圳福田區,所有的學校都要開圍棋課,作為必修課程,每一個學生都要學習。除了面向全體學生之外,還要豐富課程的內涵,不僅僅是一些技藝的問題,還包括圍棋的文化,包括現代圍棋觀,圍棋與技術,與編程,跟計算機教育結合起來。這樣的話,你的圍棋教育推進會更加廣闊。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現在是圍棋教育推進非常好的時機,因為AlphaGo的問題,使得圍棋在人們心目中被當做人類智慧最高點的代表,產生了非常好的影響。如果把圍棋教育和編程教育結合起來,我們會大有可為。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第二是“給時間”。我在深圳跟家長說,時間現在都被習題佔領了。習題做得多,學生就聰明嗎?未必!要讓學生選擇,讓學生運動,讓學生思考,讓學生下棋。我給大家一個數據看。我們做了一個非常嚴謹的教育質量監測:《每天與學習相關的閱讀時間與成績的關係》,呈現出如圖的狀態。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圖一是浙江省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圖二是鄭州市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圖三是深圳市

還有其他的一些,幾乎都是一樣的。從這個圖裡,你能得到什麼結果?每天閱讀與學習相關的書,半小時是必要的,超過半小時以上,是基本沒用的。圖中顯示,時間越長,差異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不讀不行,讀多了也不行。超過半小時,效率就低了。與其低了,不如不幹,去幹別的事情,下下棋,換換腦筋更好。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第三是“育師資”。圍棋教育,師資很重要。在深圳,招聘新教師,會下圍棋優先錄取。光新老師還不夠,學校要營造氛圍,要培訓老教師,讓整個學校老師都會下圍棋,全員培訓。再有就是抓骨幹教師,對一些突出的骨幹教師要提高待遇,提供學習的機會。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我以前招聘歷史教師,曾經出過這樣的考試題目:如果用甲骨文標識象棋棋子,你認為哪個棋子在甲骨文中找不到對應的字?首先,作為歷史老師你要知道什麼事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商代的文字,商代離我們現在三千五百年左右。那麼象棋的棋子有車、馬、炮、將、士、相、兵、卒,哪個字沒有?炮。炮是一種火器,火藥唐朝才出現,運用於軍事,宋代的時候才真正變成武器的。甲骨文裡肯定沒有“炮”這個字,因為沒有火器嘛。這是當時出這個題去考歷史老師,很少人能這樣分析。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我還出過這樣的題目:你認為圍棋與象棋哪個出現的早?理由是什麼?我問歷史老師,要有根據。歷史上記載,堯的時候就有了圍棋;文獻記載,春秋的時候就有人下圍棋。除了這些以外,還能夠做出哪些推斷?象棋,將在宮裡邊,最高領袖被別人包圍著,卒只能拱一步,象棋的棋子之間是有等級差別的。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圍棋呢?黑白兩色,在黑的裡邊隨便抓出來一個都是一樣的,棋子之間沒有等級差別。圍棋反映了人類早期部落之間的矛盾衝突,而象棋則是有了等級之後,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之後才出現的東西。那麼圍棋一定比象棋早。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那麼國際象棋與象棋有何異同?棋子的數量是一樣,棋盤大小差不多,背後的文化不同,國際象棋與象棋反映了東西兩種不同的文化觀。當我們從這些層面去理解棋的時候,它的內涵就更豐富了。

第四是“拓資源”。一個是學校教育裡沒有專門的圍棋老師,只有老師們愛好圍棋的,那麼就需要社會機構與學校協同起來

。現在北京和深圳都由政府撥出專款,去向社會購買可以給他們彌補的各種課程,社會機構就有了很大的生存發展空間。再一個就是專業棋手如何進校園,還一個是如何通過網絡來拓展圍棋空間。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第五是“重評價”。圍棋教育如何評價?

評價主要分兩類,

一個是標準參照,一個是常模參照,我們現在的圍棋教學評價主要是常模參照。通俗地講,現在的高考、中考,就是常模參照。無論你這群人水平多高,我都要給你排出個一二三來,這就是常模參照。標準參照則是我給它劃出若干個等級,無論有多少人達到第一等級,他就是第一等級,是以水平的高低而不是在人群中區分出來高低。

那麼,圍棋長期以來是一種競技遊戲,主要是常模參照,這是不可避免的,比賽嘛,要有輸贏有名次。但是,對圍棋教育來說,僅僅靠常模參照,不足以促進圍棋教育的發展。因此,圍棋的普及,要採取標準參照。要開發出一系列的標準,通過大數據的方式,來評價學生在某一個維度上處於什麼水平。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怎麼來開發呢?這就是“基於計算機的自適應評價”。比如今天我們學校裡考試,一群人坐在那裡,每人發一張試卷,考完結果,張三第一,李四第二。李四說了:我為什麼第二?因為我會的你沒出,我不會的你出了。那部分我沒複習到,被他碰到了。考試就是會出現這個問題。那麼今天這個世界上,被大家公認的最科學的考試方式是什麼?就是大家出國要考的託福、雅思。你在中國考的還是在美國考的,去年考的還是今年考的,考出的結果都是有可比性的。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愛思通學棋評價表(部份)

我們的考試,卷子考完以後就作廢了,託福、雅思的考試就是基於計算機的自適應理論。它的基本理論就是,我對你做一個評估,在佈局這個環節,你現在達到什麼水準,我有一組題目,大家可以同時在考,但是答的題目不一樣。計算機給你的第一個題目的正確率與錯誤率各佔50%,當你答對了,它跳出第二個題目給你,你又答對了,它再跳出第三個題目給你。如果第三個你答錯了,第四個題目就降低難度給你。經過一組測試,鎖定你在這個問題上的水平,這是最科學的。每個人都可以考,每個人考的題目都不一樣,但是考出的結果是可比的。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我覺得圍棋教育,在佈局階段,在收官階段,在定式階段,在每一個階段都可以分解成各種問題,分成一組一組,通過機器來進行測試。

教育新理念與圍棋教育變革(下)

圍棋教育,我們的總體目的在於,化信息為知識,化知識為智慧,化智慧為德性,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更有品質,這是我想向大家做的表述。(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