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GDP增速全省第一,求職者卻最不“幸福”

近日,2018年山東17地市一季度生產總值相繼出爐,較2017年而言,青島、煙臺、濟南依舊位列前三,青島接近3000億,煙臺、濟南接近2000億,濰坊、淄博、濟寧、臨沂均進入千億俱樂部,17地市之間的競爭,仍延續以往的態勢。

威海GDP增速全省第一,求職者卻最不“幸福”

值得關注的是威海一季度實現生產總值8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0%,增速位列全省榜首,也是唯一“破8”的地市。GDP增長如此之快,人們的薪酬是不是也隨之增長呢?薪酬的增速跑贏GDP了嗎?從事哪些行業最有“錢途”?齊魯人才網針對威海相關就業數據進行分析,為您一一揭曉:

威海薪酬漲幅達8.87%,成功跑贏GDP

威海GDP增速全省第一,求職者卻最不“幸福”

從上圖可以看出,威海地區薪酬從2015年到2018年春季(1-4月份)薪酬持續上漲,漲幅達到8.87%,較威海GDP增速(8%)高0.87個百分點,薪酬成功跑贏GDP。據威海人社局權威發佈,6月1日起,威海市月最低工資標準由1810元提至1910元,小時最低工標準由18.1元提至19.1元,此標準為全省最高標準,也是第16次上調月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意味著部分企業職工工資會提高。另外,高端人才的匱乏等因素也會促使薪酬持續上漲。

威海薪酬分佈最廣的為3K-5K,農/林/牧/漁月薪達12704

威海GDP增速全省第一,求職者卻最不“幸福”

由薪酬分佈圖可以看出,2018年春季威海薪酬分佈最廣的區間為3K-5K,佔到51.2,其次是5K-7K,佔比為29.3%,3K-7K佔比總和為80.5%,以上數據是企業發佈的薪酬,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就業市場中的真實情況,此時無數威海人都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歸屬感”,心理上終於成功甩掉了“拖後腿”的負罪感。

威海春季最有“錢途”的行業是農/林/牧/漁,月薪達12704,年薪超15萬,月薪過萬的行業還有電力/水利和新能源,據威海市海洋與漁業局統計,2017年威海市漁業經濟總產值再創新高,達1398億元,同比增長5.2%。漁業經濟主要指標繼續穩坐全國地級市“頭把交椅”,另外隨著新舊動能轉換的不斷推進,各產業轉型升級重要時期,需要更多行業高端專業人才的補充,重點行的薪酬也會繼續增長。

以上是對崗位薪酬的一些分析,崗位薪酬能不能滿足威海求職者期望呢?齊魯人才網通過對2018春季(1-4月份)山東省求職者期望薪酬比(求職者期望薪酬/崗位薪酬)進行分析,得出2018春季山東省求職者期望薪酬比排行榜。

威海求職者最不“幸福”

威海GDP增速全省第一,求職者卻最不“幸福”

薪酬期望比越高,表示供求雙方的差距越大,求職者的期望薪酬不容易得到滿足,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人的“幸福感”。從上圖可以看出,17地市的崗位薪酬均大於求職者期望薪酬,其中威海地區薪酬期望比最高,達到0.9189,緊隨其後的是煙臺和東營,薪酬期望比都大於0.9,其他地市薪酬期望比均低於0.9,威海求職者最不“幸福”。

為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精準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為威就業,近年來威海發佈了多個人才引進政策,對於人才關心的編制問題,威海直接發佈公告,引進畢業生到事業單位工作無需筆試的政策,決心在愈演愈烈的人才搶奪戰中取得勝利,相信有了這麼多利好政策,還在找工作的你可以偷著樂了,只要你有才,威海歡迎你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