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樓裡35歲以上的人都去哪兒了?

創意風向標

上啥班,短視頻招聘APP為您解答

其實這個問題也正反應了目前的職場狀況,在如今的就業招聘就不難看出這個問題,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個要求,年齡在35歲以下,一個城市中最繁華寫字樓裡來來往往的員工都很年輕,基本上很難見到40、50以上的人。


他們穿著精緻的套裝,出沒的地方也都高大上,富麗堂皇,但到了晚上,就會回到各自的租房中。正所謂,三十而立,這樣一個年紀在人生的長河中其實也不過是走過了三分之一,但是這樣一個年紀的人們都會面臨很現實的問題,結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對於基本工資也許已經無法滿足整個家庭的開銷。35歲可以說在職場上打拼已有10年之久了,我認為一部分人會選擇創業開辦自己的公司、還有一部分人處於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另一部分人會自己做點小買賣或者自由職業者。


作為一個職場中年人,有想法的人一定會在上班的同時讓自己有一個事業的備胎。任何職場年輕人也終有35歲這一天,所以也要做好未雨綢繆的打算,改變收入結構,想辦法擁有持續收入,增加“不工作時的收入”才是根本。


我認為,不論是你在什麼年紀開始明白要知道領工資是不會發財的,錢存在銀行賬戶裡也不會。而要勇於改變才能打開出路,如果你跟大多數人一樣安全溫暖,你就跟他們一樣普普通通。 所以,當到了35歲這個年紀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去規劃他們下半輩子的事業。在這個自由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從事時間靈活性強的自由職業,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看書、看片、看世界,悟人生。

上啥班,一個幫你在職場裡做的更好的頭條號。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

好多回答有點嚴重了,其實,35歲正值壯年,大多數人工作經驗已是10年+,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人脈資源,即使遇到行業不景氣突然失業,大多也有一定的緩衝能力,不會像中興跳樓員工那麼慘的,如果那種情況很常見,媒體根本就不會報道出來了。在多個行業做了多年的HR,也遇到過不少年齡在35+甚至40+的員工,他們大體的發展方向也就是這幾個方面。

1、中層管理

題主可能是在互聯網行業吧,這行確實是個挑年齡的行業,因為這行需要的就是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與興趣,甚至有一點叛逆與激進,這點確實是年輕人最大的優勢。但是在傳統行業,35歲的員工可一點都不少,處於中層崗位的相當多,因為精力和經驗都剛剛好。千萬不要把互聯網行業的情況當成是市場的普遍情況,畢竟,除了互聯網,還有很多其他的行業呢。

2、自主創業

這個是在互聯網行業的人選擇最多的路,畢竟,真想賺大錢,還是得自己幹。這些人有的有好點子有人脈,走上了融資的道路,哪怕路途再荊棘,為了夢想只能一路前行。還有的沒有那麼大想法,自己搞點投資,做點小生意,折騰幾年做的不錯的也有挺多。總之,現在這個年頭,除了能幹到退休的公務員國企,其實沒有多少人想給別人打一輩子工的。

3、諮詢、培訓師等

這個也是挺常見的出路,畢竟10年的經驗,積累肯定是夠了,好多人完全有資格給企業做諮詢,做的好的做出名聲,一次課都上萬塊錢,還可以考慮出書賺版稅,這些收入都比上班那點死工資要穩定,還有的職場生涯豐富,可以給職場新人做規劃,這方面的缺口現在也挺大。


薪人薪事百萬HR聯盟

到了35歲,職業生涯並沒有結束。很多人都在恐慌35歲還一事無成怎麼辦?我想說的是你可以把35歲作為一個新的起點,去努力去奮鬥,不要受年齡的桎梏。雖然成功沒有那麼容易,但是我們普通人的一生不就是在摸爬滾打中求得最大的幸福嗎?

以前總說一個人生活自由自在,只要有一份差不多的工作,拿著差不多的工資,有吃有喝就好了。但是到了35歲,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以前的工資不夠用了,生活變得有點緊巴巴的,開始有了壓力,想要多存點錢給家庭更好的生活。

35歲覺得好像上升不動了,其實只是你太迫切了,期待太高了。慢慢來,你會找到新的增長點。

寫字樓裡35歲的人都去哪了呢?

一、管理層

有部分人能力強,在前期做出了一些業績,也有管理的潛質,所以就升職做了管理層。

二、創業

有部分人能力足夠強,對這個行業也足夠了解,資源也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到了30幾歲,已經不滿足於現狀,想要尋求更高的起點,於是選擇出去單打獨鬥——創業。

三、做生意

還有些人因為到了35歲左右工作還是沒有什麼起色,房子車子啥的都沒有,所以選擇回家做點小生意,開個小店,生活的比較安逸,沒有大城市那麼大的壓力。

四、小公司

還有些人更窮,前三種都達不到,沒有能力沒有資金,於是回到三四線城市找個小公司繼續上班。過一個普通的日子,這樣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一般來說,大家如果沒有做到管理層的話,就會去創業、做生意或者選擇一個小公司繼續工作。35歲並沒有到達職業生涯的頂端,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走向,要相信自己,選擇什麼樣的職業都是好的。


你認為寫字樓裡35歲以上的人都去哪了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職場火鍋已經35歲以上了,在高大上的寫字樓裡辦公,我沒有“35歲以上的人哪兒去了”的感覺,我周圍35歲的人都老老實實坐在工位上幹活啊。為什麼大家覺得寫字樓裡和地鐵裡年輕人很多而中年人很少呢?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其實,你只看到了事件的表面現象。

就拿北京舉例吧。北京的主要辦公區和商務區,有CBD、金融街、東二環一線、望京CBD、中關村、上地等區域。這些區域,扎堆了許多互聯網、金融企業,這些企業的特點是,扎堆。比如,望京SOHO三塊大石頭裡,扎堆了多少創業公司。這些公司的特點是,年輕人多。實行大開間辦公,一個大屋子,熙熙攘攘上百號人。

這些商務區,又是地鐵交通密集區,所以,年輕人每天像漲潮退潮一樣做潮汐運動。上下班期間,地鐵裡擠成罐頭,中午吃飯點,從高空看,就是螞蟻一樣水漫金山,湧入各個小飯店。那些送外賣的電瓶車也是烏央烏央的,像沙灘上的沙子。

這些區域本來就是年輕人扎堆的地方,年輕的熱血在這裡沸騰。公司年輕,員工當然年輕。那麼,那些35歲以上的人都去哪裡了?不用尋找,我來告訴你。

從東二環,向北三環、北四環方向尋找,那些巨型的傳統企業總部都在那裡。那些樓裡,35歲以上的人比較多。這些巨型企業總部,一般不招應屆生,只選調那些有基層工作經驗的成熟人才,所以進到這麼總部工作的,大多數都是35歲以上的人。那麼,這些人都有一些經濟實力,大多數都買車了,他們不願意去擠公交擠地鐵。而且這些人生活已經規律了,上班早點出來,坐在辦公室就不愛動彈。下班到點就回家了,也不像年輕人那麼到處呼朋引伴。


好了,那麼,再從微觀角度來看看,35歲以上的人都去哪裡了吧。我的一些同事就是可以作為樣本了。

老張,40歲,中層副職,炒股炒得好,有一定資本積累,辭職,在青島買了別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老林,39歲,中層副職,正職比他還年輕,心態受不了,跳槽到了另一家企業,當了中層正職。

老程,42歲,技術專家,積累了不少成果,也有理論研究,天津某大學作為人才引進過去了,據說還給了一套房子,待遇比企業裡還好。

老趙,44歲,業務主管,一直鬱郁不得志,一氣之下,辭職,創業,杳無音信。

老錢,52歲,中層正職,工作壓力太大,申請了提前退職,拿60%待遇,回家休養去了。

老李,43歲,上司打壓,當場撕破臉皮,辭職走人,與幾個同學合夥做生意,不知道怎樣了?

那麼,其他的35歲的人呢。還能哪裡去啊,都老老實實坐在工位上奮鬥著呢。當然了,40歲以上的人,大多數都混上了中層,在寫字樓裡,有了一間小小的獨立辦公室。這些人,就喜歡坐在屋裡辦公,不會像年輕人竄來竄去,所以,在樓下走廊裡,看到的當然是年輕人多了。


職場火鍋

我曾經是某歐美外企員工,在一家公司服務八年,年齡跨度從23歲到31歲。期間經歷管理層數次更迭,也見慣了職業經理人的流動。

A經理,我的第一任領導,招我進公司。38歲離職。原因是更高級別管理層更換,他也被清洗。之後換了幾個公司,大概兩年一跳,目前是圈內另一家公司高管。

B經理,第二任領導,離職自主創業。是否成功不得而知,無聯繫。

C經理,第三任領導,在又一場高層更迭中被清洗,自主創業。

D經理,第四任領導,自主創業。

E經理,空降公司,水土一直不服,離職。換了家公司繼續。

F經理,留在原公司繼續任職。

這些人,年齡均在35至45歲之間,可以說是人生的黃金年齡。但均未能在事業中取得突破,財務方面也難言自由。我感覺大部分人仍在尋找突破的方向。兩大流向:圈子內換公司或自己創業。


孫悟天123

以我個人觀察簡單回答幾點。

一,35歲以上的人,無論男女都很難支持加班,不管是身體還是意願。35歲以上的人加班,可能明天起不來,家裡事情多,就算加班,也心不在焉,還心裡抱怨。而加班,不管是白領還是藍領,都是常態。35歲以下的人,則大多數還能支持。領導自然選擇年輕人。

二,35歲以上的人,求穩。工作只要不出錯就是最好,因為35歲後輸不起。而年輕人求變,希望一定程度的混亂,才有機會。大多數公司需要變化,這是內在需要,跟領導無關。

三,年輕人有十足的掙錢慾望,因為需要賣房娶妻生子,內在動力十足,尤其是銷售行業,掙錢慾望直接決定你的業績。35歲以上的人,在大多數服務業銷售行業裝傻賣萌,不會讓人覺得可愛,只有可笑可憎。

四,it技術的發展,信息系統在公司的普及,經驗,在職場已經極其弱化,大部分工作,新來大學生根據系統,很快上手,不需要舊人來帶,有的甚至按照操作流程,自己看都可以了。還有一些工作條塊分割非常細化,變成毫無技術含量,只需要按部就班,35歲45歲25歲去幹一個樣。

五,人的基本心理原因,作為一個領導,誰都願意領導年輕人,受絕對尊敬,可以在工作生活身體心理全方位指導年輕人,容易獲得成就感,35歲以上的人嘛……

六,知識老化,知識老化,不解釋。我自己就是35歲以後群體,必須面對,因為老化的知識不僅不能加分,反而可能在某些時候成為減分。

七,人才市場,並沒有媒體渲染的,說人才短缺,相反,在我看來人才充足的很。短缺的是基層崗位,基層人力,工資低,時間長,辛苦而且不那麼體面的工作崗位,非常短缺。短缺的結構性短缺,白領崗位永遠不缺競爭者,人往高處走,是本能,基層的人通過奮鬥都要擠進這個行業,所以白領根本不缺年輕人。真正缺的話,不存在35歲這個坎。

八,最最重要一點,35歲,尤其四十歲以上,工作幾年就要面臨退休,任何一個公司,人力資源都不願意辦理退休,箇中原因我不十分清楚,需要rh專業人員回答。很多時候,部門經理無所謂,只要踏實幹活的都行,去人力資源部門,一看70後,直接拒絕,他們怕請神容易送神難,一不小心就幹夠十年,給公司帶來後期風險……好好好,人員退休居然也是公司一項長期風險,未來風險……這需要國家政策配套解決,直接面臨的就是70後了,我也在列。


淺染柔香

首先,澄清一個誤傳很久的謠言,關於華為裁掉了34歲以上員工”這一說法,華為掌門人任正非早就澄清過了,所謂的裁員”,只是為了迎合華為內部崗位管理需要而採取的調崗手段而已。


對於華為是否逼迫老員工離職,任正非並沒有正面回應,但是他表示,“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鬥就垮了,不可能為不奮鬥者支付什麼。30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HW前HR”曾表示:“海外員工每年回來的需求都是剛需,而現在沒有更多崗位。海外有業務經驗的老員工要回來,過去的辦法是鼓勵部分中國大陸有經驗的老員工去對調,同時加速提拔海外的新員工頂上去。國內方面,由於華為員工這幾年待遇不錯,很多員工已難以被海外更高待遇所驅動。因此,只能通過強制的行政管理手段調動華為中國區老員工出去,這是對調行為,不是裁員。現實中,有部分中國區老員工不出去,那麼可能會因為抗命而被降職降薪,而合同到期就不一定續約。”

華為某部門也在內部發文說,公司人員的淘汰和流失不易,外面很難挖,在華為更不願意挪窩,從而帶來組織活力的喪失,尤其是部分老員工實現財務自由後,出現“三不現象”(不飢餓、不上進、不離開公司),致使公司養了一堆閒人。

所以,那些所謂被淘汰出局的,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後顧之憂的,而大多數老員工,只要你還想幹,公司當然會有效重用。因此,一些人到35歲就會被淘汰的言論確實顯得比較弱智。

再說說35歲員工的價值問題,從人力資源理論來看,35歲員工性價比最高,無論是工作經驗,社會閱歷,心智成熟度方面,比剛畢業的職場新人優勢大很多

從實際各大招聘網站來看,招聘35歲左右甚至40歲以上員工的信息不在少數,以下是某招聘網站剛發出來的招聘信息。





另外,關於35歲加班比不過25歲年輕人的問題,這個說法看似有道理,但據筆者本人多年觀察,能沉下心來加班的都是35歲左右的老員工,這些老員工基本上家庭穩定,有房有車,也沒有什麼大的顧慮,再說了,孩子生病什麼的耽誤加班,那孩子也不能天天生病吧,就算20多歲的小夥子也有生病的時候吧?

35歲左右的員工雖說比25歲的年齡大,但也不至於到了七老八十經不住風吹雨打的年紀,再說哪家公司天天通宵加班的?如果每天都搞通宵加班,就算你20歲也照樣扛不住,這樣的公司也沒人會去。

所以,請不要再謠傳這些荒謬的言論,35歲的職場人仍然是職場中的主力。迴歸主題,根據筆者多年觀察,身邊35週歲左右的朋友前同事,大多成為了企業中層管理者或者技術核心員工,部分人積累了一定的人脈和社會資源後外出創業。真正有上進心的人並不會被社會淘汰,這和年齡並沒有多大關係。


藝智匯

這裡是睿小芝問答時間,喜歡就點點關注吧!

寫字樓裡35歲以上的要麼做經理、做副總去了,要麼就自己下海創業了,還有就是離開企業去做其他了。

的確不難發現,公司裡面似乎35歲以上的人很少,通常情況下,我認為,如果到了35歲還沒有一點作為,仍然在最底層的職位混,公司肯定是不會留的。

每年都會有這麼多的新畢業生出來找工作,工資要求一開始都不會很高的,而且畢業生就是一張白紙,可塑性比較強。而留在企業裡的“老人們”每年都得給他們漲一定比例的工資,而且在一個崗位做得久了,難免會變得比較“老油條”。既然不是管理性質的崗位,年輕人拿得少,還幹得多,更有活力,企業當然是傾向於僱傭畢業生,而拋棄老員工了。

我一個姐姐就剛剛經歷“被裁員”的事情。她也是一家大型高科技企業的員工,在一個崗位工作了十來年了吧,每一年都按照一定比例加工資,這麼多年下來工資也已經達到了1萬多2萬不到的水平。但是她只是老員工而已,既沒有升部門主管也更不是部門經理,雖然平時工作也算勤勤懇懇,但是最近就被裁員了。

當然,通常遇到被裁員的情況,也是和企業的發展現狀相關。企業發展地好,賺得多,自然也是不願意裁員的,畢竟老員工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但是如果發展到了瓶頸、受到了阻礙,不得不裁員以減少財務上的支出的話,沒有太大作為卻拿著比較高的工資的老員工們,就變成了第一批目標了。

通常企業裡面,做得比較出色的人才到30歲至少是個部門主管了,更優秀一點的可能已經是經理級別了,到35歲做個高級經理,再往上就是總監級別了。如果在本企業比較高級的管理職位一直都沒有空缺,而一直不給你升職的話,就可以考慮跳槽了。

跳槽的話可以選擇小型的企業,一方面發展空間比較大,另一方面小企業也相對好管理一些,條條框框的沒有這麼多,自由度高一些。

而大企業的話,雖然可能福利待遇方面比較完善,但是框架制度也是比較完善的,層級分明,要往上爬就難度要大一些。而且大企業競爭也大,可能互相之間的勾心鬥角也比較激烈,想要真的能夠有一番作為,就得好好下一番苦功了。

而更有志向一點的員工,到了35歲,也多多少少積攢了一些儲蓄了,如果有一個比較切實可行的點子,而又不滿足於總是做別人的手下的話,通常也會去嘗試創業。

現在鼓勵全民創業,創業也不再是什麼稀罕事了。但是創業要能夠成功能夠盈利,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創業失敗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主要還是看個人的追求吧。

我朋友以前的一個上司就是這樣的例子。三十幾歲的時候有點積蓄了,生活方面也不用愁,從企業裡走了以後就下海創業了。但是可能是創業比較倉促,沒有經驗,目標也不是很明確,最後也沒能成功。折騰了一年左右,後來還是放棄了。現在在一家大公司裡做總監。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總之,除非是公務員、事業單位這種能夠做到退休的鐵飯碗,否則想要不被企業“拋棄”,還是得努力提升自己,有所作為,才不至於在35歲的時候一無所成,困頓叢生,堙沒在時間的長河裡。一起加油吧!

用理性看世界,走在逆襲的路上。我是睿小芝,分享正能量的90後,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喔

睿小寶

職場潘多拉觀點:這個問題有侷限性,你指的是外企和名企集聚的CBD中心吧?不同性質的企業,對員工年齡的要求差別還是很大的。

前一陣子,網上爆出一則關於華為員工34歲被辭職的消息,任正非並未否認,他認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是應該功成身退,把位置留給更有衝勁和創新能力的年輕人。

如果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背後是華為的大樓,那35歲以上的很多人都選擇功成身退了。

其實,很多外企和私企,尤其是身處競爭壓力較大的行業中時,35歲以上還能留在公司的多半都是管理層了。一是因為35歲如果還沒有升職,在該公司的前景基本走到盡頭;二是隨著精力、體力的下降和中年危機的到來,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本再去跟剛入職場的年輕人去比拼。但管理層畢竟只是少數人,所以,你在一些外企和私企匯聚的高檔CBD大樓中看到太多年輕的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但是,對於一些體制內單位,則恰恰相反。受中國古代文化中“中庸之道”和“學而優則仕”等傳統文化的影響,每一個人才的培養都是需要足夠的時間沉澱的,即使再優秀的你,經過沉澱也會變得更優秀,明確的時間規定,是磨礪心性、錘鍊能力的必經之路。

所以,一般按5年一級來算的話,35歲的人經過2個週期的培養後也只是剛剛開始,最黃金的發展階段應該在40歲左右這個階段。

近幾年,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風氣形成,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總有更多人是需要在沉澱中完成精進和蛻變,年齡是次要的,臉上的自信和從容才是最重要的。


職場潘多拉

三十多歲,一個有點尷尬的年齡,在寫字樓打拼的職人來講,至少已經工作了10年了,結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車貸房貸等,各種工作和生活壓力都是比較大的,換句話說,30多歲是職場人士的中年危機。


很多事業單位或企業,招聘員工都是以35歲為主,之前有一篇《華為裁掉了34歲以上的員工》,引起了職場一族,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打拼的白領們的恐慌。因為華為的員工能力水平業界都認可,連他們到了35歲都要被裁掉,更何況一般人。

那麼,這些寫字樓裡35歲的人,都到哪裡了呢?

1、成為了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

其實35歲年齡正是事業上升的時期,也是經驗和能力最好的時期,有能力的職場人員一般都已成為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了,對企業來說,這部分人是公司最大的人才價值。


2、直接辭職創業。

30多歲,職場人經過多年的經驗、能力和人脈資源的積累,這個時候創業是較適合的時期。以前一同事,在原來公司做銷售專員再到銷售經理,後來就辭職創業,與朋友開了一家公司,做的也是原來的行業,生意還算不錯。當然還有一些職場人一邊上班一遍創業,或有多份兼職收入,以增加自己的整體收入。


3、退居三四線城市。

曾有句話這樣說“在30歲還未成為公司管理層的職場人,最終會被職場淘汰”。很多職場人面對生活和城市的壓力,感嘆打拼近10年都敢不上房價的上漲速度,最終先擇回到三四線城市工作。我一學長,做房產評估的,畢業後在一線城市工作,收入相對來講還好,但也買不起房。結婚後就辭職了回到了家鄉買了一套房子,而工資卻打了個對摺。


第三種情況,是大部份職場人的最終選擇,剛踏進職場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信誓旦旦,卻無奈工資趕不上房價上漲,迫於壓力而退而求其次。

當然,職場是公平的,能者居之。不管現在是初入職場還是職場老人,都要對自已的職業生涯有所規劃,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該怎麼做?踏實地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這才是王道。

SO,趁年輕,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