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有道菜叫做火燒肉,你吃過嗎?

然然未央

火燒豬是雲南保山一道獨具特色的傳統美食。在保山,不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家裡請客都會吃這道菜。那麼,為什麼要這道菜叫“火燒肉”呢?如果你知道這道菜的做法,自然就清楚為什麼會這樣稱呼了。

首先將豬殺好,抬到相對平坦的地方,用茅草作為燃料,將豬放在上面一直不停歇的燒,持續一兩個鐘頭。此時豬身上的毛已經燒乾淨了,豬的全身也變得黑漆漆的,這個時候用水將豬身洗乾淨,直到豬的表皮變得泛黃透亮。

如今在保山,有一些固定的火燒豬銷售點,這些銷售點在燒製全豬時,衍生出一種叫做“大燒”的做法,燒之前在豬身上抹上香油、蜂蜜等,然後再開始燒,燒的時候也會抹上作料,一直到燒熟。

燒製後的全豬表皮金黃,裡面的肥肉潔白如凝脂,瘦肉則呈現絲狀。在當地,吃火燒肉的時候都會放上水醃菜。首先將肉切成薄片,然後放到裝著水醃菜的碗裡,在碗中加入油辣椒、蒜泥、花椒、香菜、醋、醬油等調料,之後拌勻就可以直接吃了。火燒肉本就特別鮮嫩,再加上水醃菜的酸爽,以及其他作料的調和,吃起來非常爽口開胃。

除了拌著水醃菜吃,也可以和蘿蔔絲、萵筍絲等拌在一起。主要是為了葷素搭配,這樣不容易感到膩味。

當然,當地一些人更加偏愛火燒肉的肉皮,由於肉皮已經被燒得非常脆黃,直接從豬身上撕下來,就可以直接吃了。肉皮的筋骨和筋道讓人回味無窮,只要簡單地撒上點鹽,吃起來都十分美味。


時報傳媒

火燒肉可算是雲南保山“十大名菜”的扛把子,屬於保山當地人逢年過節待客的首選美食!

只不過外地遊客常常會不明就裡,品嚐過後才發現是“生肉”反而大驚小怪。

以壹周君的看法,生吃也不算稀奇了,畢竟現如今“生吃”都成了一種小眾的流行!更何況火燒肉只屬於是“半生不熟”的那種😁

保山以板橋鎮的火燒肉最為有名,在舊社會,這種美食平時是吃不到的,只有逢春節、清明、端午這種大型節日才能打打牙祭。而且,製作火燒肉特別有儀式感,宰豬、燒豬、烹飪的過程,一一見證才能算是完美地享受了一頓火燒肉美食。

首先是殺豬,當然是用當地的大笨豬,通常是幾個人一起協同工作,將豬宰殺後,洗乾淨去毛,然後抬到一個空曠場地,在豬身下鋪上一層厚厚的茅草,開始點上火來燒。

這種最原始的方式需要燒1-2個小時,一直到豬身變得通體烏黑,再抬上大桌子。

這時候婦女們出馬了,將豬用清水不斷地洗刷,直到整個豬身變得透黃泛亮,但是又不能洗破豬皮,這還是要點技術含量滴!

最後,就是開膛破肚去內臟,再將豬切成大塊,分發給每一個參與的家庭。

吃火燒肉都是配保山當地的水醃菜,將豬肉切薄片,放到裝水醃菜的碗裡,加油潑辣子、花椒、蒜泥、香菜,加點生抽,拌勻了就OK。

最好吃的部分是肉皮子,脆黃筋道,回味無窮。

當然了,你能夠想象用整個豬來火燒,肯定不會熟透,所以,火燒肉吃的都是“半生不熟”。

當然啦,因為傳統的方法並不太健康,所以現在保山又衍生出了一種“大燒”。

也就是再加工,將事先烤好的豬肉切片,再次用爐灶和木炭火來烤,一邊燒一邊抹蜂蜜等佐料,一直到燒熟為止。這樣跟我們平常吃的燒烤差不多啦。

不過壹周君始終認為,傳統的保山火燒肉就是“半生”的,它最正宗的“美味”也就在於此。


武漢壹周

火燒肉和生肉是雲南保山獨有的一位味菜品,其原採自生豬裡脊肉,用快刀剁成肉絨之後佐以油辣椒、花椒麵、味精、醬油、蒜油等拌以水醃菜、檸檬、酸螞蟻蛋或酸螞蟻、酸橙等調味品而成。

有人怕食生肉,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生肉防疫不好易感染寄生蟲,輕者營養不良,重者感染腦囊蟲,致病致殘甚至致死。

2.生肉畢竟是生的,其口感與熟食總是有區別,並且有的人消化功能不好,吃了生肉是要拉肚子的。(所以一般吃生肉的人同時會喝點高度酒就是為了防止鬧肚子的)

3.人們對生食的誤解,認為原始人食生肉是野蠻的象徵,現代人吃生肉是文明的退化。

我曾經採訪過幾位大膽嘗試的外鄉人,如果不告訴他們菜品是生肉,他們都說非常酸辣可口願意再次嘗試。其實不管您對生食尤其是火燒肉帶有何種的偏見,它確實是一道美味的家鄉菜,讓人魂牽夢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