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剧电影红楼梦中的宝黛形象至今仍然是许多观众心目中最经典的?

阿丹151014015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越剧《红楼梦》电影上映,一时风头无两,徐玉兰、王文娟两位艺术家的宝黛形象一下子就征服了全国人民的心。画报,挂历,瓷器,水杯,所有可以印刷上图片的产品尤其是生活用品均被印上了宝黛二人的剧照,尤其以“宝黛初会”“共读西厢”流传极为广泛,徐玉兰、王文娟两位艺术家一时声名鹊起,当年人们追捧他们二位不比现在的男生女生追星劲头差。

首先,越剧《红楼梦》电影制作精良、服装精美,人物形象贴近人物,使人们产生极强的代入感。

其次,两位主演表扬功底深厚,一举一动,一颦笑都是艺术的享受,在当年文艺相对贫乏的六十年代初,对人们视觉和思想、审美的冲击感是极强的。


最后,越剧《红楼梦》电影和时代大背景的需要十分吻合,六十年代初前后,正是我国在苏联撤走专家,很多项目都要“自力更生、大搞社会主义建设,主张人定胜天”的火热年代,《红楼梦》主人公为争取幸福,反权威、反压迫的主题思想正契合当时的国内思想主流,当然宝黛爱情以失败告终,可这也可激发当时国人的情绪,给予了宝黛太多的同情,影响了太多的人,影响了那一代人的思想。

这部电影的多种因素当然会使其成为经典。

越剧电影版《红楼梦》的放映,前所未有的对这部作品问世以来得到最大普及,当年,就出版了甲戌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和程甲本通行120回本《红楼梦》,由此开端,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有多家出版社,将各抄本和通行版多次多版发行。红楼研究也发展的生机勃勃。人们被宝黛爱情、家族兴衰故事所吸引,又被作者的写作技巧、思想高度、文学高度所惊叹,再为作者广泛的涉猎、知识储备的丰富而崇敬。总之,《红楼梦》话题总能成为人们的焦点。这一点,越剧电影《红楼梦》为发端,功不可没。

屏山自幼读红楼,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有心得,欢迎和我一起探讨红楼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和建议,评论必复。


屏山语红楼


60年前1958年越剧红楼梦首演,1962年越剧红楼梦拍摄了电影版上映后全国轰动,从此徐玉兰王文娟的宝黛形象深入人心。

七十年代末期62越剧电影红楼梦重映,再一次轰动全国徐玉兰王文娟大师精湛的演技又一次征服了全国观众的心,自此成为了宝黛形象的模版,徐王两位大师的表演一直在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更早之前的京剧“黛玉葬花”里的宝黛是这样子的。

梅兰芳大师在“黛玉葬花”中的形象是这样子的。

梅大师的葬花造型是这样子的。

62越剧版王文娟的黛玉葬花。

62越剧版的宝黛共读西厢记。

77港版林青霞张艾嘉的葬花,宝黛造型和表演都在模仿62越剧版。

62越剧版的服装色彩和园林布景。

87版宝黛读西厢造型。

王文娟~林黛玉

87版宝黛共读。

王文娟~林黛玉

陈晓旭~林黛玉

王文娟~林黛玉

陈晓旭~林黛玉

徐王~宝黛

87版宝黛

徐王~黛玉探宝玉

87版黛玉探宝玉

王文娟~黛玉焚稿

87版黛玉焚稿

孙道临与王文娟伉俪情深。

欧阳奋强与陈晓旭~87版宝黛。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看到。

87版电视剧拍摄时欧阳奋强与陈晓旭除了更加年轻朝气,孙道临的儒雅风度和王文娟的温婉斯文气质的确比两位年轻人更胜一筹呀!


阿丹151014015


快乐人生40206654

越剧,是中国五大国粹之一,是除京剧外的第二大剧种。古装戏《红楼梦》是越剧经典剧目,它依据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主要情节改编。

越剧主要描述林黛玉自幼失去双亲,寄居外祖母家。与表兄贾宝玉两小无猜情投意合相知相爱,但因她自幼体弱多病,性格孤僻,外祖母不许他俩成婚。后来,宝玉得病,王熙凤用调包计使宝钗与宝玉成婚"冲喜"。黛玉知道后,心痛欲裂,病情加剧,便自焚诗稿,含恨死去。后来,宝玉明白事情真相,惊愤交加,悲痛欲绝,便到黛玉灵前哭诉,后心灰意冷,出家去了。

越剧选取《红楼梦》重点情节,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骗婚、哭灵等。徐玉兰、王文娟、陈兰芳三人分释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

1959年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北京演出,受周恩来总理接见,周总理对该剧肯定和鼓励。后来到许多国家出访演出,成绩斐然。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戏剧唱腔被制成唱片,戏剧被拍成连环画,王文娟徐玉兰等角色的名字,被大家熟知。几十年来,越剧《红楼梦》,几乎伴着两代人的成长。

后来,越剧电影的出现,对人们认识《红楼梦》起了更大更广泛的影响。结合对封建势力的批判、斗争和青年男女对婚姻自主的追求等一系列外部环境的影响,宝黛等一众艺术形象更受到国内外的赞美。几十年来,电影《红楼梦》仍广受欢迎,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转优美动听,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其次是越剧多表现"才子佳人‘’题才,大众喜爱这一类文化题才。三是因为《红楼梦》剧中文辞优美,音乐声情并茂,人物造型设计典雅大方,雍容华丽而不失其真;舞台背景符合原著的描写,富丽堂皇而不失其雅。表演的精彩传神,雅俗共赏。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闲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等一出出经典唱段大耳熟能详,因此一直以来广为传播,经久不衰。

自从1987年王扶林总导演拍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直接成了后人无法逾越的经典。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简直成了黛玉的化身。几十年过去,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也逐渐成了人们新的记忆符号。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越剧电影《红楼梦》仍然一枝独秀,闪出它夺目的光芒。


老林文学社

要说越剧电影《红楼梦》中的宝黛形象至今是许多观众心目中最经典的没有错,这里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全面。

江山自有英杰出,各领风骚数十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不能将这个偶像用于历史中作绝对的评价。

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未播出之前,徐玉兰与王文绢的越剧《红楼梦》确是在当时及其以前的戏剧上达到了顶峰,其它戏剧大剧表演的宝林形象不能通过影视来向大众展示风彩,这是时代局限性,如雍容大度的梅兰芳先生等都有不俗的表演。同理由于时代的推进,剧夲的改编,研究成果的出现,剧情的变化,这些都是徐王时代所没有的。

电影版《红楼梦》主要突出的是宝黛读西厢,黛玉葬花,黛玉焚稿,哭灵这四个高潮,但这个剧本有一个至命伤,就是格局大小,是以高鄂续的《红楼梦》为底本,这夲身就带有将个人悲剧无限扩大,以增加戏剧的悲剧性,吸人眼球,但它并没有将整个家族败亡史纳入其中,而且宝钗的婚喜与黛玉的死亡同时展现在大家面前,在戏剧表演效果上无疑是对的,但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87版《红楼梦》也没有跳出这个框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遗憾!

87版《红楼梦》之所以更胜一筹,是在于新的证剧出现,新的研究成果出现,新的演绎形式出现,使剧情可以尽量展开,把曹雪芹的原意尽力表演出来,如贾府的败亡,探春出嫁,贾府被彻底抄家,狱神庙一节的展示,王熙凤之死,这些都是精彩的戏剧性,也更符合曹雪芹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以及贾雨村被枷,门子升官,湘云为妓,巧姐被救,惜春出家,况且87版《红楼梦》历时五年,全国海选,从道具到作曲到编剧可以说集了全国之力打造的一部精品,演员更不待说,都演的非常到位,这些都是电影版《红楼梦》无法相比的。

因此我认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更胜一筹!


狼烟一九三一

三个方面的原因,成就了1962年版《红楼梦》无法逾越的艺术巅峰地位,一如小说《红楼梦》本身。

一、越剧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戏曲种类。大概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也就是《红楼梦》问世百年后,二十世纪初开始,越剧经历了一个快速成熟的时期,它广泛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兴文戏等特色剧种之大成,艺术曲目更加丰富、艺术形式更加成熟、艺术表达更臻完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是上海滩最风靡一时的戏曲种类,而且形成了包括《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孔雀东南飞》在内的一些传统优秀剧目。



二、出现了徐玉兰、王文娟等顶级越剧表演艺术家。早在旧时的上海滩,在越剧肥沃的土壤上诞生了浩如繁星的越剧艺术家,著名的越剧小哥班就有所谓的四大名旦、四大明生、四大小丑、四大老生;早期女子越剧中有越中三绝、越剧皇后和越剧皇帝之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越剧老一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有徐玉兰、王文娟、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戚雅仙、张桂凤、陆锦花、毕春芳、张云霞、吕瑞英等。这些角儿,放在今天,个个读书濮存昕、宋丹丹这样级别的艺术家,其中徐玉兰、王文娟出席了我国1956年首届电视春晚,与他同台演出的艺术家包括梅兰芳、周信芳、老舍、巴金、周立波,从此可见这两人在我国艺术界的地位。从相关记录来看,随后几年,徐玉兰、王文娟都有《红楼梦》的艺术表演,《红楼梦》当时是作为招待国内外贵宾、或者赴国外演出的主要曲目。1962年,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金声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电影《红楼梦》,在80年前后取得2亿票房(那时票价也就2毛钱左右),12亿人次观看,可谓空前绝后。因为这部电影,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传唱大江南北。



三、越剧婉转缠绵的风格是与《红楼梦》的格调非常相配适的。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红楼梦》正好是一部讲述才子佳人尤以金钗女子为主的艺术作品,其精、气、神正好与越剧风格相互契合,加上有艺术大师的出现,天时、地利、人和,终于催生了1962年版的电影《红楼梦》。


松楠庄主

为什么越剧电影红楼梦中的宝黛形象至今仍然是许多观众心目中最经典的?我个人意见认为,在87版《红楼梦》未出现时,越剧电影《红楼梦》的确是最经典的。

在我小时候我看过徐玉兰和王文娟的电影《红楼梦》和《追鱼》很多遍,而且看完戏后,我姐将她俩的剧照贴在我家的梳桩台玻璃板上,让我对她俩的表演艺术,到目前还记忆犹新而无法忘怀。


王文娟老师的黛玉扮相清秀亮丽,举手投足美极了,徐玉兰老师的宝玉扮相也是活灵活现的,在当时的时代,她俩的戏和唱腔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我们语种不同,当时喜欢的程度甚至跟着都会唱几句了。所以无可厚非是当时60年代前期最经典的两部电影。

87版《红楼梦》的问世,宝黛出现在银幕时,当时我简直惊呆了,他俩的宝黛形象更象书上描写的那个年龄,举手投足,抬头扬眉,从骨子到外貌我真的是百看不厌。


因为陈晓旭的扮相有古典美啊,我们小时候看过的仕女图,而陈晓旭就象极了,而欧阳奋强的贾宝玉大眼睛和俊俏可爱的面容与陈晓旭的黛玉简直是绝配,到目前无法找到能超越他俩的“宝黛”人选。所以,我认为《红楼梦》真正经典的宝黛角色是87版的陈晓旭和欧阳奋强,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答题完成,谢阅。


美丽的彩霞诗词对联集

越戏的唱腔是吴侬软语,擅长于抒情,富有表现力,表演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动之以情的魅力,更好的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一颦一笑慢镜头般突显演译。这也符合了红楼梦中对细节的描写刻画。很多人都是因为越剧电影《红楼梦》而爱上了越剧,爱上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越剧电影《红楼梦》的一些唱段,唱词浅显易懂,与杜甫的平民化诗风有的一比,文笔优美,非常贴切地表达了人物当时的心情。例如《焚稿》的一些唱段:

如今是知音已绝,诗稿怎存?把断肠文章付火焚!这诗帕原是他随身带,曾为我揩过多少旧泪痕,谁知道诗帕未变人心变,可叹我真心人换了个假心人,早知人情比纸薄,我懊悔留存诗帕到如今,万般恩情从此绝,只落得一弯冷月照诗魂!

越剧有很多个版本的林妹妹,唯独王文娟扮演的黛玉,文弱娟秀,有江南女子的温婉雅致,可以说,在87版电视剧出来前,王文娟扮演的黛玉,表现出了病态美,身上有仙气,更加符合人们对她的憧憬与想象。在《焚稿》唱段的“一弯冷月照诗魂”,随着感情的变化转折,唱的抑扬顿挫,至“如今是知音已绝”的“绝”字,又嘎然刹住,高亢奔放的音调,鲜明的节奏,唱腔显得悲怆而激愤。





王文娟老师在黛玉临终前吟唱的“我质本洁来还洁去,莫教污淖陷渠沟”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而这边黛玉死不冥目,那边宝玉发现林妹妹被掉包而痛不欲生,肝肠寸断。徐玉兰的唱腔高昂激越,嗓音嘹亮,是淋漓尽致地宣泄了宝玉当时的感情。

在《黛玉进府》这场戏中,王文娟扮演的林妹妹面带腼腆,怯生生的神态及举步又止的动作,把黛玉孤苦伶仃,投奔外祖母时“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的内心感情,细质深刻的表现出来。

所以越剧电影《红楼梦》是成功的,很多人将林黛玉和王文娟连在了一起。越剧电影《红楼梦》在当时就是中国戏剧史,中国电影史的一个里程碑。1962年王文娟,徐玉兰去朝鲜演出《红楼梦》的时候,还受到金日成的接见,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许寶萍

我比较喜欢看越剧,特别是王文娟、徐玉兰的越剧电影版《红楼梦》。现代人很少看它,而我独爱,百看不厌,还经常将越剧电影版《红楼梦》宝黛各种唱段,也哼上一哼!徐玉兰、王文娟饰演的宝黛配合非常默契,唱腔也是杠杠的,是最经典,至今无法有人超越。87版的电视剧版《红楼梦》我当然也喜欢,更有一代薄命佳人陈晓旭香消玉殒,魂魄归天,让无数人为之唏嘘不已,我何尝不为之悯惜!


高山流水119854471

这与87版中的宝黛经典形象一样,这部越剧电影红楼梦中的宝黛形象一样深入人心,深得观众的喜欢。

当时正是因为喜欢87版中的林妹妹,才特别的关注林妹妹的扮演者陈晓旭的信息,尤其是陈晓旭出家的那一段时间,当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觉得陈晓旭让宝黛合一,她一个人完成了宝黛两个人的命运结局,这就是经典,不管过了多久,只要提起,只要看到,还是非常愿意去看,去喜欢。

这部越剧电影红楼梦中的宝黛形象,也是这样的深入人心,不管看了多少遍,再看还是那么的喜欢,还是那么愿意去看,每次看感受都不一样,收获也都不一样,希望这样的经典越来越多。

现在的电视剧电影越来越多,但经典却越来越少,期待这样的经典更多的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