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死刑是否应该被废除的一次深刻思考和解读)

《虚无的十字架》(死刑是否应该被废除的一次深刻思考和解读)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是东野圭吾《虚无的十字架》这本书,这本书的中文版出版于2015年6月,这本书是关于现代社会关于死刑是否应该被废除的一次深刻的思考和解读:是应该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用尽一生赎罪?

本书主要人物:

中原道正、小夜子(中原老婆)、爱美(中原女儿)、仁科史也、町村花惠(史也老婆)、町村作造(花惠父亲)、井口纱织(史也高中时代的前女友)

本书主要故事脉络:

中原和小夜子的女儿-爱美被杀害,接下来中原和小夜子为了罪犯能别判处死刑而奋斗,罪犯被判处死刑后自己和小夜子也没有放下这件事。后来小夜子开始做自由撰稿人,做一些社会问题的采访,因为一个“偷窃瘾”的采访,自己被卷入几十年前的犯罪中,最后自己被杀害。虽然凶手第二天就自首了,但是中原觉得并不是那么简单,所以根据小夜子留下来的记录、稿件等资料,按图索骥的调查,最后终于弄清楚事情真相的过程。

《虚无的十字架》(死刑是否应该被废除的一次深刻思考和解读)

三个主要人物的视角看待故事的发展:

中原的视角:

中原道正的女儿-爱美被杀害,凶手是蛭川和男,而且蛭川之前就已经因为杀人罪被判入狱,杀害爱美是在蛭川的保释期内,但是法院却没有判蛭川死刑。

于是中原和妻子-小夜子继续上诉,而且继续寻找女儿是被故意杀害的证据。经过他们的努力,找到了新的证据,终于蛭川被判处了死刑。

蛭川在被判处死刑后他的律师要求再上诉,但是蛭川却不愿意再上诉,而撤销了上诉,因为他觉得太累了,是活下去太累了,听到死刑的宣判对自己来讲反而是一种解脱。

中原和小叶子原本非常期待死刑的确定,以为审判结束后,自己的心情会发生变化,以为会大快人心,或是可以放下这件事,说得夸张一点,以为自己可以获得重生。

然而,事实却是没有任何的变化,反而更增加了失落感。

在此之前,人生的目标就是为了等待死刑的判决,一旦完成了这个目标,生活就失去了重心。

死刑就像一个虚无的十字架,遗族并不能因为罪犯被判死刑而获得重生。

中原和小夜子的感情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因为爱美被杀害这件事,他们不能再生活在一起了,所以就离婚了。

中原和小夜子几年来基本没有联系,突然有一天搜查科的左山警长找到中原,告诉他“小夜子被杀害了”。虽然已经和小夜子离婚了,几年来也没有联系,但是他还是心情沉重,毕竟自己和小夜子并不是因为感情不和离的婚。

第二天杀害小夜子的凶手就去自首了,是一个叫町村作造的老头,在作造的住处找到了行凶的凶器,而且也有监控拍到作造跟踪小夜子,算是证据确凿了,但是中原却觉得不那么简单。而且作为女婿的史也为什么要写那么一封道歉信,而且信里的内容是那么恳切的,根本就不是装出来的。

经过中原的一步步调查,最后得知了真相:小夜子因为做“偷窃瘾”的采访,采访到了纱织的过去,了解了纱织和史也一起杀死孩子的真相,进而去找了史也,而作造因为听到了小夜子讲的事情,为了保护史也和女儿花惠的生活,从而杀害了小夜子。

而最后中原并没有去报警,而是交给史也和纱织他们自己去处理。因为花惠有一段话一直在他的脑海里:“史也是和纱织一起杀了自己的孩子,但是遗族也只是他和纱织,并没有对别人造成影响。而且史也一直在为这件事赎罪,他救了准备自杀的自己,而且当时自己已经怀孕了,也就是他救了两条命,而且他为了赎罪还做了一个儿科医生,已经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难道一定要被判处死刑才行吗?难道这种赎罪的方式不是更好的吗?

最后左山警长找到中原告诉他,史也和纱织去自首了,作造是为了女婿去杀人的,可能只会被判10年,而且史也他们埋葬婴儿的地方到处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尸骨,所以很可能会因为证据不足而被释放,整个故事就是在这里结束的。

《虚无的十字架》(死刑是否应该被废除的一次深刻思考和解读)

仁科史也的视角:

仁科史也和井口沙织在高中时候就初尝禁果,纱织怀孕了,几个月过后才发现,这时已经不能去打掉孩子了,又因为害怕让任何人知道,所以孩子一出生史也和纱织就一起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一起把孩子的尸体带到青木原树海里掩埋了起来,他们互相约定不告诉任何人。

因为孩子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再在一起了,于是就分手了。

史也因为这件事一直有愧疚感,所以做了一个儿科医生,用自己的救死扶伤去为自己赎罪。而有一次他去青木原为自己儿子祭奠后,回来的路上,发现了一个准备自杀的孕妇,这个人就是町村花惠。为了赎罪,他把花惠救了下来,而且后来还和花惠结了婚,而且史也把她的儿子视如己出,对他们母女都非常好。

花惠是不认她的混蛋父亲-町村作造的,也不愿接济作造,但是史也却给作造找了房子,而且还给他生活费用。

花惠本来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姑娘,但是被人既骗了钱,又骗了色,而且还怀了孩子,最后那个人骗他的人还死了,她觉得她自己比她母亲还要悲惨,虽然母亲被父亲这个混蛋骗了,但是好歹还接了婚,而自己被骗,连婚也没有结成,所以花惠觉得已经生无可恋了,而她因为看到书上讲“青木原树海”是一个自杀的圣地,所以她就坐车去了青木原树海。

史也因为岳父-作造为了保护自己而杀害了小夜子而觉得很愧疚,所以他以自己和花惠两个人的名义写了一封道歉信给小夜子的父母。

而且最后史也还去劝说了纱织,两个人一起去自首了。

《虚无的十字架》(死刑是否应该被废除的一次深刻思考和解读)

小夜子的视角:

小夜子在女儿被杀害以后,加入了“遗族互助会”,而且一直在为“杀人就该被判死刑”而奋斗,因为研究数据表明,犯杀人罪的人出狱后因为找不到工作,没有经济来源,有50%以上的人还会再次杀人,而自己的女儿就是因为罪犯在第一次杀人时没有被判死刑,才会被杀害的。小夜子还做了一个自由撰稿人,研究一些社会问题。

她在做“偷窃瘾”的研究,采访了几个有“偷窃隐”的人,其中就有井口纱织小姐。而小夜子在采访纱织小姐时因为觉得造成纱织“偷窃瘾”的背后一定有深沉的原因,经过步步追问得知纱织和史也一起杀死自己孩子的真相。

作造因为要保护女婿史也,所以就跟踪小夜子而且杀害了小夜子。

《虚无的十字架》(死刑是否应该被废除的一次深刻思考和解读)

这本书留给我们的思考就是——

我们是应该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用尽一生赎罪?虽然在这本书里面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它启迪了我们的思考,一本能启迪人们思考的书就是一本好书。

东野圭吾的侦探类型小说,并不是只有精彩的推理,而且在每一部小说都有一个需要我们读者思考的主题,往往是一个社会或者哲学的问题,这也是东野圭吾小说的高明之处。

比如在《沉睡的人鱼之家》面,主要就是对于死亡的思考,而这本《虚无的十字架》主要就是对应不应该废除死刑的思考。

恭喜您又读完一本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