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寶寶噓噓,男女該不該分廁?成都市部分幼兒園的家長這樣說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有人認為幼兒園男女同廁有助於孩子與同異性間的互相瞭解,避免因為懵懂產生的獵奇心理。也有人贊成分廁的設計更有利於保護孩子隱私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那麼在成都,幼兒園衛生間的設置情況又是如何?家長們對此又有著怎樣的看法與疑惑?近日,小早走訪了成都市部分幼兒園,傾聽學校與家長對此問題的態度。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分開入廁地點:錦江區愛貝幼兒園(共廁)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小早在現場看到,班級衛生間均設置了迷你小馬桶與微型立式小便池,並按照男左女右的方式分開佈局,“考慮到孩子的安全和使用方便,女孩子都採用的是坐式設計,”吳園長介紹,因為衛生間空間有限,設置隔斷會縮小場地,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學校也因此未安裝太多擋板。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在吳園長看來,入廁不僅是孩子們生活環節中的十分重要的一步,同時也是性教育啟蒙中不容忽視的顯性問題。為了幫助孩子儘快建立男女性別差異的認知,除了引導入廁,園所在日常活動中也融入了性教育啟蒙話題。

孩子們首先要了解自己,再在老師的幫助與引導下逐漸形成正確的性別差異認識,實現健康、快樂的成長。

將增加隔斷進行補充改造

地點:光亞幼稚園(共廁)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不過保護隱私並不意味著要完全分開,過於密閉的空間會存在無人監管的安全隱患,對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也不適合,“最好是支持分開入廁,同時相互間的隔斷又不高,便於老師查看孩子情況與安全管理。”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學前教育階段是建立孩子基本公共是非認知的重要時期,”周麗說道,男女分廁之根本意義其實是讓孩子建立清晰的是非判斷意識與有原則性的思考模式,避免他們產生一些概念性問題的混淆。

同時也可以藉此建立孩子的警戒機制,明白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是十分有必要的。

衛生間採用“雙隔斷”措施地點:玉林實驗幼兒園(共廁)

在玉林實驗幼兒園內,男女孩分廁問題則有著另有辦法。在設計上,園區每個班級的衛生間與生活、遊戲、學習區都完全分開,保證互相獨立。“基於衛生、安全等因素,我們嬰班的衛生間以坐式為主,其他的中大班都是蹲式”,玉林實驗幼兒園業務園長王永梅說道。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為了保護孩子們的隱私,學校的蹲式衛生間都安置了擋板並配有扶手,讓孩子入廁時更安全便利。此外,在男女入廁的區域劃分上,園所還通過擺放一些毛巾架的方式作為再隔斷,同時配合老師引導分開入廁的方式,培養孩子們的性別差異認識。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孩子們年紀雖小但性別意識都有所提前”,王永梅表示,分廁設置對孩子性別特徵的培養十分必要。在她看來,除了日常在校的引導教育,家庭對他們的性別教育也不可缺少。此外,王永梅還特別提到部分老年人在帶孩子外出時,會淡化性別概念,迴避孩子的一些發展需要。因此,在幼兒的性教育啟蒙階段,家校還需更緊密的配合才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瞭解個體差異。

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孩子的性別意識會更加強烈。

家長有話

爸爸說:分廁暫無明確規定可參考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王先生提到分廁話題的討論,反映出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衛生間是否要分廁也沒有具體細緻的規定,“希望有關部門能對這個問題有所重視,出臺一些更明確的政策來規範”。

媽媽說:共廁能接受 必須有隔斷設施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看幼兒園是否具備這樣的條件。”曾女士表示,她與很多家長都關心過幼兒園的分廁情況,“能夠完全分開是最好的。”但因為孩子年齡較小,老師進行引導分廁也有利於班級管理與安全管控,“只要能做好一定的隔斷措施,相信家長們也是能接受共廁的。”

專家看法

幼兒分廁很有必要要站在孩子立場正確看待

目前成都幼兒園的衛生間多以共廁設置為主,通過設置隔斷、老師引導等方式來幫助孩子完成入廁。對於幼兒園孩子衛生間是否需要分廁的問題,成都師範學院心理健康中心李娜博士也表示“這很有必要”。根據嬰幼兒心理發展特點,分廁設計更有利於保護他們的隱私,促進自我發展,建立自我意識以及對身體的尊重和保護意識。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李娜表示,0-3歲是嬰幼兒產生性別差異認識,面臨與母親分離、逐步建構自我意識和主體性的重要階段。在看到自己與同性、異性間的差異性表象後,他們會產生好奇、焦慮、緊張等各種內心世界的複雜情緒,並通過自己理解與幻想的方式,在腦海中加工所見場景。能夠感知,但不能客觀認識甚至完整表達,是幼兒時期的年齡“特點”。他們不能像成人一樣用語言把自己對性別差異的好奇,以及內心的對性差異所產生的焦慮、恐懼等情緒用言說的方式清晰地表達出來,同時也不能真正理解成人的對此科學的解釋。

在這個發展階段,如果遇到某些障礙,幼兒內心的焦慮情緒沒能得到很好表達,就會通過幻想等方式壓抑在內心深處,在進入青春期後這種情緒和壓抑很有可能再次被喚醒。“因此,分廁問題更需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正確看待,”李娜表示,幼兒園的性教育啟蒙不僅要從生物學性別差異的角度出發,同時還應迴歸孩子內心世界的成長。家長與學校除了關注孩子身體生長的顯性發展,對他們心理健康的隱性發展特點與需求也不能忽視。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捕捉孩子心理成長配合他們的交流方式

幼儿园宝宝嘘嘘,男女该不该分厕?成都市部分幼儿园的家长这样说

其次,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對他們提出的疑惑還要有正確的科學認知,不要回避或羞於解答,並注意採用符合幼兒認知能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僅僅是知識的解釋或描述。“像是繪畫、遊戲或兒歌的形式都能配合他們理解事物,緩解未知的焦慮。”此外,還可以通過

象徵、比喻等方法來解答孩子在性教育方面的好奇,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性別差異認知。“推薦各位寶媽可以閱讀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的著作《媽媽的心靈課》,書中對母親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滿足孩子的需求,以及如何認知嬰幼兒性心理發展的特點有指導性意義”。

各位家長

你們對幼兒園衛生間是否要分廁又是怎麼看的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來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