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為何非要死了才傳位?

芯愉

古代皇帝當然並不都是死了以後才傳位的。當然下面答案裡面有說趙武靈王的,趙武靈王的確是傳位了,但是趙武靈王可不是皇帝,這屬於答非所問。

傳位大致可以分成兩種。題主想問的是父親傳位給兒子這種,但是作為王朝更替的重要方式,我們必須承認,禪讓本身也是在位皇帝活著的時候傳位給其他人。禪讓這種王朝更迭模式,從兩漢至五代一直都被奉行,儘管從南北朝開始,受禪君主基本一定會把前朝皇帝弄死,但是畢竟人家是在活著的情況下傳位的不是?

好啦,不抖機靈了。說一個比較搞笑的生前傳位的例子。這就是北齊武成帝高湛。北齊皇室都是高歡的後代。高歡帶著幾個兒子打天下,結果幾個兒子都異常厲害。到了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齊之後,是為文宣帝,死後傳位於太子高殷,高殷即位時只有十四五歲,很自然地被早有野心的六叔常山王高演廢掉,次年九月又以天象有變(實則是高演生病)為理由被殺。而高演上臺之後,本來立了自己的兒子高百年為太子,但是沒想到剛上臺做了一年皇帝就生病了,看看自己兒子還小,肯定幹不過後面的叔叔,乾脆直接下詔讓自己的九弟,也就是長廣王高湛即位,臨死前說了一句“拜託你善待我的妻子和孩子”。所以到了高湛上臺之後,他總結了自己的哥哥和侄子們的教訓,剛當了三年皇帝,就宣佈禪位給自己的兒子,讓他兒子當皇帝,自己當太上皇,好儘早樹立自己兒子的權威,可保自己身後世代的長治久安。於是高湛又以太上皇的身份統治了四年。這一生前禪位的選擇,完全是因為高氏兄弟實在太出人才造成的。



可惜的是,儘管高湛為兒子下了這麼大工夫鋪路,但是他兒子比較沒出息,就是著名的北齊後主高緯。李商隱後來寫了一首詩,所謂“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pku小動物

一、權利的慾望

人類對權力的佔有慾望,是貪婪的,是你難以想像的,尤其是帝王的至高無上,掌握天下蒼生的生殺大權。如果你難以理解,不奇怪,那是你還沒有體會到罷了。所以讓一個人把權利讓出來,那比死還難受,尤其是曾經擁有過的。

主動禪讓的,好像只有乾隆一人吧,他當了60年皇帝,為了兌現自己曾經承諾過不超過康熙,才主動退位給嘉慶。可結果呢?捨不得放棄權利,依然要過問軍國大事,直到四年後去世,嘉慶才完全執政了。

二、一山不容二虎

可以避免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自相殘殺。每一個皇帝在年輕的時候,都是有一個團隊輔佐的,從少年伴讀,到青年太子之爭,再到繼承皇位,每一步都是周密計劃和各種陰謀並存的。各皇子之間的戰鬥也是他們背後團隊的戰鬥,一個疏忽則滿盤皆輸。

三、為了自保

失去權利就等於失去尊嚴甚至生命。李世民是經過玄武門之變才慢慢掌握大權的,當時唐高祖李淵正在宮中,突然聽說事變之後,大為惱火,卻又毫無辦法,手下大臣就勸他,說李世民屢立戰功,手下將才又多,該立他為太子,李淵無奈答應。


故事裡面的小黃花

這跟職業的兩面性有關。

我們平時一聽到皇帝,下意識會把它具象成一個人。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皇帝是一個職業。中國古代有上九流、下九流一說。這種流品觀念就是社會對行業的排名。在上九流中,帝王自古排第一位,依次往下為:聖賢、隱士、童仙(類似姜子牙那種)文人、武人、農民、工匠、商人。那麼既然帝王是一個行業,皇帝也就是一個職業了。這個世界上,不管哪個年代、不管哪個國家,只要是職業,都是帶有好壞兩面性的。比如:公務員(優點是生活穩定、缺點是掙得少),明星(優點是名利雙手,缺點是競爭激烈,壓力大,在古代還屬於下九流)商人(優點是掙得多,缺點是朝不保夕,在古代地位還是最低的)。皇帝這個職業同樣逃不過這個兩面性的魔咒,它的優點老四就不多說了,無非一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主要說缺點,此缺點就是造成皇帝死了才傳位的主要因素。

缺點一:針對明君

工作繁重,加班熬夜是常態。

明朝以前雖然有丞相,但丞相這個職位主要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必要時防止皇帝獨斷專行。丞相制約皇權,可並不制約皇帝處理政務。相反,他還會督促皇帝勤政愛民,國家是你家的,領導就得有領導的樣子。到明朝朱元璋廢掉丞相以後,雖然皇帝的權利變大,但隨著增大的還有工作量。中國地方那麼大,大事小情的奏章隨便一天都要堆積如山。即便是機器批閱長此以往下去,也會有壞掉的一天,何況人的血肉之軀。在更加專制的清朝,像乾隆這種特別勤政的皇帝,一般五六點鐘起床上朝,晚上批奏摺批到半夜才會睡。長期繁重工作對人身體的傷害,造成古代許多皇帝英年早逝。換位思考,誰會在自己年富力強、百步穿楊的黃金時代萌生退休的想法?除非那種一事無成整天渾渾噩噩的人。

缺點二:針對昏君

生活條件太好,後宮三千佳麗,日日聲色犬馬。老話說物極必反,人不是海豹,頻繁的驕奢淫逸帶來的後果只能是身體被掏空。那年頭醫療水平落後,因為私生活糜爛致死的年輕皇帝沒有一個排,也有一個班。這種皇帝能在活著的時候有傳位的想法?簡直開玩笑。

缺點三:針對長壽皇帝

歷史上就沒有幾個太上皇,日子過得舒心的。比如,唐高祖李淵,就是被李世民軟禁抑鬱而死。所以乾隆才會在當了太上皇后,想出不放皇權的妙計。有權的皇帝是老虎,沒權的是家禽。帝王之家,根本沒有人情可言。因此許多皇帝,都選擇老死在龍椅上。

缺點四:針對多子皇帝

漢族傳統的權力交接有兩種:子承父業、兄終弟及。多子皇帝當然屬於前者,但這種權利交接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嫡長子繼承製。長子想要繼承皇位,得先要被立成太子。皇帝兒子那麼多,憑什麼生得早就可以當皇帝?不公平的立儲規定,使無數個朝代殊途同歸般上演著兄弟內訌,拉幫結派的戲碼。結合實際考慮,這麼個爛攤子,哪個皇帝願意突然退位。難道讓他退位後看兄弟相殘的樣板戲?

皇帝這個職業作為九流之首,縱然表面風光,但不得不承認,它屬於高危行業。對於和平穩定的二十一世紀人類而言,投入遠超回報,不划算。


老四有顆後槽牙

古代皇帝為何非要死了才傳位,這可以用馬克思的一句話來解釋,就是馬克思曾經這樣說過,任何統治者都不會自動的退出歷史舞臺。

為什麼這麼認為呢?

首先可以這樣說,皇帝皇帝沒有皇位,就是腳下的一塊土地,讓人蹤來讓人踢,那麼這可以理解了吧,如果你是皇帝,你願意被人踩被人踢嗎?我想我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都不會走到這一步吧,那麼作為皇帝,他難道願意走這一步嗎?



第二個理由就是,皇帝當上一天兩天,1月2月,一年兩年,慢慢的當著當著房地這個位置就能夠上癮了,或者說權利這件事情,是比鴉片更容易讓人上癮的一個好東西吧。現在那裡想象一下,或者暢想一下,如果你是皇帝,所以波要想幹嘛就能幹嘛,要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要講去做什麼就能做什麼,那樣的一種感覺,你願意放棄嗎?老子天下第一這句話你說一說看你現在說立馬就有人揍你,如果你是皇帝,您說了之後下面的人都會說,皇帝說的太對了,皇上萬歲。



這樣的感覺給你之後,你捨得放棄嗎?

第三就是皇帝為了保護自己的需要,如果一旦放棄了防衛,那麼自身的安全都有可能得不到保障,不管是你的兒子還是弟弟,還是其他的親人,如果你沒有當皇帝,就像我們普通百姓不也一樣會和親人和弟弟,和所有的其他的特別好的朋友關係都會發生矛盾嗎?更別說你一旦沒有權威了,那麼你之前幹過的壞事都有可能遭到暗算了。


第四就是皇上的三宮六妾,這麼多的那些老婆,這麼多的那些宮女,那麼多的妃子,也都會不讓他放棄皇位的,哪怕是老了還沒死,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喘著這麼多的女人,這麼多的宮女,這麼多他喜歡的這些宮裡的女人 都會不願意讓他放棄皇位的,這代表著一旦放棄皇位,那麼那些過去舒服慣了的女人的待遇就不負存在了,那我這一大堆隱瞞他們每天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天天說服皇上不要退位的。


第五也是和皇帝的自私心有關的,就是真正的找到一個自己能夠信任的兒子,來接替他的皇位這樣一件事情的還是很難。畢竟歷史上曾有過一些這樣的教訓,一旦房上幹不了了,那麼自己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的教訓是那樣的深刻,皇上也不傻,那他寧願到自己死的這一天才肯把皇位交出去。


文心採露苑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類的問題。


題主問:早點退休提前享受生活不好嗎?看來是默認了退休就能提前享受生活,那麼,我們就按這個邏輯來推演,看看為什麼皇帝很少不死不傳位(不是所有皇帝都死了才傳位)。

現代的老年人退休,是因為他們能提前享受生活。那麼他們為什麼能享受生活呢?是因為他們退休後老有所養,不用擔心生存問題。那麼,皇帝退休以後呢?

皇帝是天下最孤獨的人,從他登上帝位那天開始他就面臨著一個死局:到底信不信任自己身邊的人?不信任,那麼沒人給他幹活;信任,那就得留神自己的帝位會不會被人篡奪。畢竟自己手裡掌握著的是最高權力,是人人都望而垂涎的最高權力。

因此,距離最高權力越近的人,皇帝就越提防他們。那麼誰距離最高權力最近呢?當然是皇子乃至太子了。皇帝能不擔心這些兒子,在自己沒把權力交出去之前對自己俯首帖耳、一旦讓權退休後就人走茶涼甚至對自己動手嗎?要知道,被蠢蠢欲動想當皇帝的儲君弄死的老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可絕不佔少數啊!

所以,絕大多數皇帝,人沒死以前,是不肯交權的。即使是幾個著名的禪位皇帝也都各有各的情況:李淵是被李世民逼得,李旦是自己實在不想幹再加上兒子李隆基能幹所以才讓的,而乾隆名義上是太上皇實際上還是他說了算。

權力是毒藥,解毒的唯一藥方就是死亡。



青言論史

趙武靈王也是這麼想的,結果把自己玩死了。



趙武靈王南征北戰還要治理國家,覺得分身乏術。決定把太子扶正做國君,留下親信大臣輔佐。自己當太上皇專門攻城略地,擴大趙國版圖。

這樣父與子二人一內一外,這樣下去趙國肯定無敵於天下了。

剛開始這一制度挺好的,兒子在內由大臣輔佐,治國有模有樣。趙武靈王對外開疆闢土,橫掃遊牧民族。

可惜好景不長,另外一個兒子經常跟著趙武靈王南征北戰,趙武靈王覺得這個兒子更符合心意,於是試探著要給他封王。結果被識破的大兒子懟了回去。

於是趙武靈王覺得權威受到挑戰,於是暗中支持小兒子。另外一方面大兒子這幾年也歷練的滴水不漏,讓趙武靈王抓不到把柄。

於是趙武靈王和小兒子設計把大兒子招到沙丘行宮,準備刺殺。結果對方早有準備,直接反殺,大軍以包庇謀反的名義把趙武靈王困在沙丘三個月餓死了。


俗話說得好:天子家無親情。在權利面前什麼都是虛幻。失去權力就意味著死亡。

比如唐代的太上皇李淵、李隆基都是名義上是太上皇,其實一點權力也無,基本上被軟禁的狀態。

宋代趙構為了在金兵壓境時推卸責任禪讓皇位,當了26年太上皇,算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太上皇。但這也是被逼無奈之下的選擇。

主動禪讓皇位的太上皇可能只有乾隆一人吧,乾隆當了60年皇帝,當年承諾過不超過康熙,為了不食言主動退位給嘉慶。但是乾隆依然精力充沛,要過問軍國大事,嘉慶也毫無辦法。直到四年後乾隆去世。


以史為鑑

大家應該都知道,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奉行的是禪讓制和繼承製,更多的是繼承製,而且大多是臨死之前才會指定傳位給誰,這就讓人想不通了,為何非要死了才傳位,不能乘著自己年輕,好好享受生活,遊覽大好河山,這個問題我們來慢慢分析,先看看歷朝歷代有幾位太上皇吧,帶著問題去思考哦。


歷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是李淵。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把哥哥弟弟一起殺掉。當時,我們的唐高祖正在內湖上嬉戲,突然一群兵士就擁到跟前,聲稱奉秦王之命護駕。李淵深知局勢已被兒子所控,迫不得已下詔退位。而李世民又不願背上逼宮篡位的惡名,奉李淵為“太上皇”,就這樣,做了十年太上皇,抑鬱而死。


第二位太上皇是李旦。公元710年,李隆基起兵殺掉唐中宗李顯,擁立父親李旦即位,為唐睿宗。但李旦知道皇位是兒子爭得的,三年後就傳位李隆基為唐玄宗。李旦當了五年太上皇,在孤寂中死去。

第三位就是李隆基了。他讓老爹當了太上皇,他兒子也學會了,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逼迫71歲高齡的李隆基放棄帝位也讓他當了6年太上皇。


第四位太上皇是趙佶。公元1125年被金兵逼城下,一幫庸臣讓他退位以平金人之怒。但是兩年後,父子倆雙雙被金兵俘虜,史稱“靖康之恥”,兩人先後客死他鄉。

第五位太上皇是趙構。南宋的宋高宗趙構沒有親生兒子,立趙匡胤的七世孫為太子。也是由於金兵壓境,局勢危機,滿朝文武想讓趙匡胤的後裔擔負護國重任,坐了35年皇帝的趙構,在各方壓力下宣佈禪位宋孝宗趙昚。

第六位是趙昚,他傳位給宋光宗,宋光宗就是第七位太上皇了,這傢伙比較昏庸,沉迷酒色,還是個白眼狼,宋孝宗死了都不服喪,最後逼迫退位,讓位給宋寧宗趙擴。大家看到了,一連串的宋朝皇帝,可憐趙匡胤打下的江山,敗在這樣的子孫手中。


第八位是朱祁鎮。這位也是個傳奇,在宦官王振的鼓動下,成為俘虜,擁立他弟弟為帝,後來回家後成了太上皇,坐了七年禁閉,又在一場“奪門之變”中復辟。


第九位太上皇是乾隆。乾隆25歲當皇帝,燒香祈告上天,說自己能做60年皇帝就自動讓位,老天看他如此心誠,就給他多幾年的壽命,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啊,讓位給了嘉慶皇帝,但自己呢,身體好啊,仍然過問軍國大事,指導新皇帝施政。

綜上所述,這就是人類對權力的慾望,坦白的講,每個人在這個世界生存,就是為了爭奪權力,有了權力就有了金錢,有了金錢才能有美好的生活,貿然的放出手中的權力,不僅會讓很多人遭殃,自己也不會有好日子過。“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來的能用舊臣嗎?新老更替,難免會有所爭,都能殃及池魚,更何況那相爭之源。不用說皇帝,就是身居高位,你也不想下來,只有最低的階層才有退休之念。古來帝王將相,誰都不願放手啊,能放手的不是別人逼的就是自己逼的,最終都是逼的!


思緒裡沉睡的那片天空

一般人老了,都會選擇享受生活,種種花草,下下棋,帶帶小孩玩,頤養天年。而有這樣的一群人,非常害怕老,希望自己能夠依然年輕。這是怎麼樣的一群人,一群有權力的人。

  1. 權力可以讓人年輕,看看那些落馬的貪官們,落馬前,風光無比,精神飽滿,落馬後,在法庭上看到,簡直是判若兩人,落馬前和落馬後,簡直差個20歲啊 。我家隔壁,以前是當村長的,當了幾十年了,現在退了下來,明顯感覺他現在的精神狀態差了很多。以前,他是村長的時候,每天都有人來找他,現在不是村長,很少有人來了,有時候,看他的眼神,流露出一種落寞感。一個小小的村長,都不捨得權力,更何況一個皇帝乎!

來段幻想:朕是皇帝,朕想要什麼沒有啊?美色,財富,美酒,佳餚,宮殿,應有盡有。更重要的是,權力的滿足帶來精神上的滿足,有種成就感,價值感,可以體會到一種力量。

2:為了自保,自保的不單單是皇帝個人的生命,而是以皇帝位代表一個集團的利益。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就算自己可以拋開一切,退了下來,可他的那些利益相關者,是不願意的,老皇帝退了下來,他們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害,所以,他們都會不斷的勸說皇帝繼續當下去。

3:國家的戰略需要,電視劇《走向共和》裡,有句臺詞經典: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大多的皇帝,都有自己的治國理念和治國目標,誰都是希望自己是有為之君,為了完成心中的夢想,一般也會幹到自己死的那天。

歷史上,活著就退位的,出名的有兩位,一是李淵,他退位是被逼的,同時,退了之 後,那生活是差了一大截。二是乾隆皇帝,他可是主動退位的,而且找的接班人還是孝子,自己當太上皇,朝政還是在他掌握之中,當然待遇和當皇上時候,沒什麼變化。


總有話說到你的心裡頭

權利是個好東西,可以讓人昏了頭,要不怎麼歷史上出了那麼多昏君。

皇帝死前指定繼承人,可以避免子嗣為了爭奪皇位自相殘殺。並且制定顧命大臣來輔佐新皇。


新皇若即位,會培養有自己的勢力和人馬。那太上皇的那些培養的大臣都要靠邊站。甚至政見不合的時候,會引起心舊兩派的廝殺。

所以太上皇要麼把新皇當傀儡扶持。這是新皇所不想的,當權力達到人生的巔峰,會被利益衝昏了頭,新皇也會反撲,最終導致朝綱大亂,人人自危。


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兵變,自相殘殺。被外敵虎視眈眈。

歡迎大家閱讀,如有不足之處請多指導


小哥縱橫天下

這既是人性的弱點,也是不健全的政治制度所逼。先說前者,人是一種高級動物,都好逸惡勞,還希望能永遠好逸惡勞。要做到這點,就必須有力量,能役使別人。

在中國,要做到這點而無後顧之憂,只有當皇帝才行。當其他的官雖然也能役使別人,也能過得很好,但他們也被皇帝役使,隨時可能丟了役使別人的權力。因此,要想做到一勞永逸地役使別人,舍做皇帝一途,別無他法。有些人可能對吃喝玩樂不感興趣,但卻無法捨棄役使別人的快感。

春秋時期,魯國一位君主就曾經直白地說:“當國君其實也沒什麼意思,但獨有一樣快樂我捨不得放棄,那就是我說一句話,沒有人敢於違抗我。”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皇帝一旦下臺,就做不到任何人都不敢違抗了。

再說後者,在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弱肉強食,要麼通吃,要麼被吃,沒有第三條道路。亂世中那逐鹿的群雄,失敗的乙方,是很少很少能活命的。一個皇帝如果退位了,雖然不一定真有那麼悲慘,但也可能有那麼悲慘。

戰國時代,有名的趙武靈王就是因為給太子交了權,自己想優哉遊哉當太上皇,結果一不小心,就被太子的軍隊圍困在沙丘,活活餓死。在權力鬥爭面前,從來沒有什麼親情。李世民殺掉親哥哥親弟弟兩家老小,帶兵進宮逼父親退位,父親雖然屈辱,卻無可奈何,性命雖留,後半生是過得非常抑鬱的。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唐玄宗李隆基身上。在這種你死我活的政體下,皇帝就是想交權,也怕自己不得善終,必定會死死握住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