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人的身份证上有汉字?

冷静的帅锅

最重要的原因是韩国现在用的文字,即所谓的“训民正音”,很落后,只能表音,用来表达不同意思的时候,一个音就不够了,但它一个音之对应一个字,造成的结果就是韩国人的名字若用韩语来写,重名率特别高,在韩国几乎找不到没有重名的人。所以韩国人为了区分,只好用汉字再备注一下。

韩国人使用我们的汉字其实已经快两千年了,公元3世纪(三国时代左右),汉字传入朝鲜半岛,直接就成为当地国家的官方文字,被称为“吏读文”,意思是上层贵族和官吏才能用的文字,而底层百姓,不用读书写字,用的还是自己的方言。

汉字在韩国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一点不比中国人差,而且他们还以中国四书五经为内容,举办科举考试。

朝鲜国王为了更好的统治下层百姓,以及自己的民族自尊心,1446年,世宗李祹公布新创制的文字,称为“训民正音”,意即教百姓以正确字音。正式名称为“谚文”。“谚”,即“谚语”之谚,民间的意思。

谚文施行后,遭到朝鲜官员学子们的强烈反对,后来还是汉字和谚文并用,并以汉字为主。到了近代,韩国开始大力的去汉字化,1970年,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发表汉字废止宣言,完全废除了普通教育中的汉字教育,从此汉字几乎从韩国消失了。

但韩国人却也发现,生活中没有汉字太不方便了,身份证上的名字就是之一。除此之外,韩国去除汉字还造成了很多不好的结果,比如他们古代写的史书、小说等,都是用的汉字, 现在韩国人学历史只能学被翻译成韩文的历史书籍,而要想成为历史专家,就只能再学习汉语,通读原著才行。

所以现在,韩国国内又出现了恢复使用汉字的呼声,不过以韩国人的那点自尊心来看,恢复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即便恢复了,我们还害怕它会拿着去申遗呢。


渔樵侃史

因为韩国谚文就是个表音字,所以...就和拼音一样

比如你叫陈伟的话身份证上写着chenwei,鬼知道你叫陈尾还是陈萎

所以要表汉字来表意。

↓,嗯,当韩国人看着他们民族英雄李舜臣像下面的中文,然后一脸懵逼的问中国人这是啥意思的时候应该很好玩


疯狗的轻武

韩国的文明离不开我国,在古代我国的文明深深的影响着韩国。即使现在韩国的文字采用了韩文,但是许多人都不清楚这些字的详细含义,于是就要加上汉字,用于解说。

韩国的文明离不开我国,在古代我国的文明深深的影响着韩国,韩国的文字当然也是受影响最大的,韩文中有70%的词汇来自汉字,即使是到了现在,咱们看韩国到书写的都是韩文,但事实上韩文也是离不开汉字,许多人不知道,许多韩国人的身份证上的姓名是带中文的,他们在韩文的后边加个括号,然后里边用汉字写自己的姓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要从韩国文字的特色说起。

韩文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什么是表音文字,简略的能够理解为咱们的拼音就是表音文字,看到它就能够读,不管有没读过书的人,只需学会每个拼音的发音,看到都会拼。而汉字是表意,每个字都有它的意思,反过来有时分知道它的意思,但可能会忘记怎样读。所以韩国人识字率十分的高,但这也带来一个坏处,举个例子,给出一个拼音:zhang,咱们对应的汉字有许多,能够是:张、章、丈等等。韩文也相同,有许多同音异意的字,比方我来造几个姓名,李昌浩、李长昊、李菖胡、李倡虎、李椙琥、李肠湖,写成韩语都是一模相同的。所以单用韩文看韩国人的姓名,底子看不出姓名的含义,所以许多韩国人改姓名的时分,先要从汉字里找出相应的字,然后再翻译成韩文,这就是为什么韩国人的身份证有汉字的原因了,而许多韩国人的姓名是爸爸妈妈改的,所以真实的含义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更不用说外国人了,所以咱们看韩剧的时分,常常会看到同一个不同姓名的翻译,这也怪不得翻译组了。

韩国身份证最上面那五个大字的对应汉字是:居民登登录,第二行有三个韩文,那是此人的韩文姓名,右边加个括号,那是依据宪法的规则,1945年韩国脱离日本殖民后,开端逐渐排挤汉字(因日本用汉字,加上南韩后来跟我国大陆共产阵营坚持等因素),1948年经过《韩文专用法》,规则政府公文书一概运用韩文书写,但,有必要时能够加上括弧标示汉字,由于废弃汉字会造成韩文同音字的语义不清,后来的《总统令》屡次补充能够加括弧以区别含义,并答应大企业的内部文件和民营报纸运用汉字(汉韩并用)。

由于韩文专用方针的实施,导致了简直一代人不明白汉字(能认两三百个汉字,如六合日月王土巨细等简略的),直到1997年金大中总统上台,才得到了缓和和细微纠正,并逐渐康复在初中和小学的汉字教育,2005年韩国政府宣告在所有公事文件和交通标志等范畴,可运用现已消失多年的汉字和汉字符号。


天下史观

如果没有汉字,他们连谁是谁都分不清楚。

胡哥在拍摄《嘿老外》期间面试过不下200名老外,在听韩国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最有意思。

韩国人在说名字的时候해(海)和혜(慧)经常会分不清。所以他们说名字的时候会说바다 해,相当于汉语的“大海的海”。另外有的时候他们也会说,“OO할 때 그 OO”,就是汉语的“说OO时候那个OO”。

这叫一个乱啊!还是让他们说汉语比较清楚。

汉字的每一个字都是独一无二的,而韩国的谚文是拼音文字,所以在写同音字的时候很容易搞混淆。

胡哥的一个同学是学韩语的,他经常跟胡哥吐槽韩语里面的一些奇葩词。比如,放火和防火两个词,意思完全相反,但是韩语发音是一样的;类似的案例还有圣人성인和成人성인,富者부자和父子부자,病병和瓶병。

在废除汉字以后韩国人都懵圈了,自己的古书都看不懂了(古书用汉字写的),所以在一些场合会出现谚文和汉字一起使用的情况。不这样做不行啊,要不然大家伙连政府公文都看不懂……

现在他们又想恢复汉字了……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嘿老外

众所周知,韩国和朝鲜在古代的时候一直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更是在明清时期作为中国藩属国。

而朝鲜在古代的时候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于是便使用汉字来记录他们的语言。



但是汉字在朝鲜是读书人和一些有身份的人才能读懂的文字。为了降低对文字读写的困难,朝鲜的世宗大王在公元1443年创立了一套表音文字,就是现如今的韩文。



可笑的是,当时的朝鲜文人和贵族对此十分抵抗,认为抛弃汉字就等于脱离中华文化,成为蛮夷之人,所以韩文在朝鲜一直没有普及。

直至20世纪中叶,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朝鲜半岛开始废除汉字,改用韩文。

但是,问题也就来了。朝鲜半岛历史上一直使用的是汉字,现行的表音文字无法满足韩国人的需求。尤其在名字上,经常出现一音多字的情况,而韩文无法区分这种区别,所以韩国的证件上都有汉字标注。



历史上的韩国和朝鲜一直夹在大国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在上世纪后半期,韩国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和民众都需要民族自信。

按理说,民族自信基源于文化,可是韩国以前没有自己的文化,更别谈文化自信了。



可是政府需要的是民族荣誉感,摆脱中华文化对韩国的影响十分必要,而去汉字化是其中的一步,而身份证上的汉字以后多半也会消除。

随后再贴出一张据说是韩国历史书上的地图,供各位读者自己判断。


林杭之





橄榄剑社会

日本韩国越南一直都用中文,后来日本把汉子分解,简化形成日文,但是还是有一半中文,韩国在二战后彻底弃用汉子,造成了历史文献都不能阅读,年轻人对韩国历史几乎不清楚,也就成了我们说的韩国棒子!越南是法国殖民时间大量的去汉字!再过一百年亚洲大多数国家还是要使用汉子!没有办法5000年中国文字不只是文字!汉子是亚洲历史文化的传承影响的不只是中国,很多的亚洲国家慢慢会明白的


鑫蓝歌文化

韩文相当于中国某个地方方言用拼音来书写。若中国实行拼音文字,保证也会如此!在“悟空问答”的“是否赞同拼音文字”的回答中,我阐述过这个问题。韩国一直就是中国的属国,文化上,根本上就是中华文化,使用文字是汉字。后来发明的训音,与中国的拼音一样目的:只是为了认字方便!唯一不同的是,它的训音是按他们的读音来做的,而中国的拼音是按通行语来做的。再后来,为了“自尊”,完全抛弃汉字,直接提升了“训音”地位,使其成为(地方)通用文字。

所以,这样理解就可以明白其身份证为什么会有汉字注明了——把韩国当作中国的一个以方言为官方语的地区,且用拼音替代了汉字!自然会形成以下结果:

1,同音字太多,却无法区别!解决方法只好加修饰语(说明)。然而,这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而身份证空间那么小,所以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回归本质——汉字!

2,偏离汉字的文字会越来越多。因为说的是方言,用的是拼音,这是理所当然的必然结果。所以,研究过的人说韩文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来自中文。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准确的说是韩文有百分之三十偏离了中文。这百分之三十,就是没汉字对应的方言。若中国实行拼音文字,照样如此,特别是一级方言区(如吴语区、闽语区、粤语区等),可能会更多偏离!(此说有两个前提:1,规定的通用语是“北京方言”——不很准确,姑且这样说吧;2,用拼音替代。在这两个前提下,会出现与通用语很大的偏离。同理,假如以粤语区等方言为通用语,那么北京方言一样偏离很大!这里不是讨论谁是“汉语(字)正宗”的问题,主要是说拼音文字导致与通用语的偏离。——从评论看有很多网友误解了本人意思,特补充此说明!)

——借此“悟空问答”再次回应下关于是否赞同使用拼音文字的问题。


普舍斋

韩国人身份证上为什么有汉字?说来话长。大韩民族很早以前就有着与汉语不一样的语言,但是他们没有固有的文字。因此,韩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得不借用中国的文字汉字表达和记录。这也是很多韩国出土的古书籍,都是由汉字抄写的原因。




一直以来韩国人都用汉字。到了16世纪才创造出韩国自己的文字韩国语。1443年,李氏朝鲜的第四代国王李祹(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贤殿郑麟趾等学士,根据朝鲜语的音韵结构以及中国音韵学创制了韩国文字韩国语。韩语是一种字母文字,韩国语共有40个字母,其中21个元音,19个辅音。因为是拼音字,所以在表达名字时,重复的就很多。如果韩国人的名字不加入汉字,只用他们的字母表示名字,那就要造成重名太多,分不清你我 。不像汉一样,例如名字叫王军,汉字可以写成王军,王俊,王君等等。所以为了便于区别他们就在名字了加入了汉字,因为汉字也曾经是他们使用的语言之一。他们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虽然这几年韩国一直在推进去汉字化,但是他们国的语言表达确实太有限,所以好多地方和日本一样,还保留着汉字,这也是我们在韩国旅游时见到汉字也就见怪不怪了。


鸿鹄150467264

原因有幾個,其中之一是韓文(諺文)是由朝鮮(古代朝鮮)李氏王朝其中一代王(貌似是世宗大王)主持創製的,當初創製的目的是令更多的人識字,所以只表音不表意,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古朝鮮很多非官方文件文書是韓漢文混用,類似如今的日本,平假名片假名與漢字混用。

另外就是朝鮮自古是中國的附屬國,學習的都是漢文化,自然曆法法律文字文化都來源於中國,韓文又無法表意因此韓國相關法律規定,關鍵字詞需標註漢字加以解釋與識別。除此以外韓語韓文的同音字多音字太多,如果不用漢字標註會造成經歷社會國家及人民日常生產生活的不必要的困擾。

由於上述幾點幾其他原因,韓國人的身份證必須有韓文之餘也要有其姓名的中文標註。(不標註,那同名同姓的人在韓國就太多了。)

純粹個人的了解獲知,如有不足請多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