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汉武帝当年没有独尊儒术,而是尊墨家,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I三余先生I

墨家?开什么国际玩笑。如果汉武帝独尊墨家,那么中华帝国过去两千年可能就是一个以墨教为国教的政教一体国家,教义凌驾于国法之上,两千年后的中国又可称为中华斯坦共和国。



可能孟老夫子一句“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使得墨家学说有了意淫的空间,但这只是孟子的一厢情愿,墨家学说怎么可能被封建统治者采纳呢?

墨家是一个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需向团体进献

先别管墨家到底主张什么,这套墨家行事办法,难道各位看不出端倪?妥妥的宗教组织,并且是独立于王权国法之外自成一体的组织。墨家自有刑罚体系,“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根据这个原则,墨家巨子把自己儿子杀了,而没有经过司法体系审问。


墨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就是“兼爱、非攻”。

兼爱就是完全、不分彼此、无差别的博爱,听起来很美好很共产,怎么可能实践开来?儒家的亲疏有别、尊卑有别,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好不啦。

什么是非攻?反对侵略战争,这个和平思想和不错。实际执行时呢,墨家是否拥有墨家军还没有证据,但是墨家拥有很多奇人异士,经常以个人身份出现在战争中,通过兵法、器械等手段帮助弱势方。至于帮谁、为什么帮,纯粹凭个人判断、墨家组织直觉,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别说要听皇帝老儿的指挥了?汉武帝要去北伐匈奴,搞不好墨家就站到匈奴那边去了...

墨家学说有其进步性,但是没被汉武帝采纳,归根到底还是其学说根本不适应当时社会,不能促进社会安定发展。其实也别说历史,就是墨家那套放到现在,说轻了是个黑社会组织,说重了就是个邪教恐怖组织...


正品足球

独尊,无论是独尊儒术,还是独尊墨家或者百家中的任何一家,都是灾难。而其中唯一例外的,可能仅仅是法家。法家主张公开、公开就无法独尊,法家又天性能与百家和平共处。有一句话说,世界上的发明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类是约束人类自己的。法家区别于百家其他学派的根本真在于法家是公开的、是约束人类自己的,其中就包括法家自己。没有照身贴的商鞅,同样不能住店。以法家思想立国的秦国,儒家博士就有70多位。

说墨家,首先是兼爱非攻。兼爱就是“人人爱我、我爱人人”,非攻就是反对武力、崇尚和平解决矛盾。这两点粗看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即便在今天也做不到,何况历史上?兼爱非攻根本不可能实现,强推甚至会走向反面,可能是最靠谱的理解。历史上,墨家为了实现兼爱非攻,组织了墨家剑客,说白了就是用武力、杀戮来实现兼爱非攻的政治理想,这本身就是证据。

说墨家,不能忘记墨家尚同。尚同,作为维护墨家团结、一致,作为墨家实现兼爱非攻的政治理想的手段。但是,尚同的另一面或许很少人知道。我们看《尚同》的一段原文:

【是以数千万里之外,有为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赏之;数千万里之外,有为不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罚之。】

谁有什么事了,家人不知道、乡里人不知道,千万里之外的天子却知道了。试问:天子怎么知道的?监控、密探、潜伏?百姓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整个社会笼罩在这样的氛围下,与监狱、囚笼何异?所以,墨家本身学说是有致命的缺陷的。用现代观念来评判,叫着“理想高度纯洁化”,为了实现兼爱非攻的政治理想,无所不用其极,而且墨家对自身的行为,毫无约束,甚至可以说是为所欲为。单以墨家独尊论,是万万不可的。

总之,政治学派的最好环境是学术自由,是无论对错、人人可言。政治学派一旦上升到思想上层建筑的高度(比如秦时的法家、汉时的儒家),既要保证政治上的思想统一,又要对自身有同等的甚至更高标准的约束,更要在不影响政治上层建筑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保证学术和言论自由。而从历史上看,法家无疑是善的典型。建立了政治上层建筑(中央集权郡县制),建立了博士宫的学术研究机构,善待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而儒家无疑是恶的典型。没有建立政治上层建筑(沿用秦的中央集权郡县制),搞超血腥的白色恐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彻底屠杀了百家文化的传承和繁荣。


沧桑短笛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墨家思想的主旨:人与人不分高低贵贱,推崇和平反对战争,注重民之疾苦不能浪费,推崇祖制,天合人意掌握自然。所以墨家的思想用现的语言来说话,有点个人英雄主意色彩。

汉武帝如果采用墨家思想制国,大制可以想象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发生

第一、对内政治上受上影响,君王无法将权力进行中央集制。权力过于分散导制一些新政无法实施,人才得不到重用,贵族势力越来越大,甚至干涉政权,因为墨家推崇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贵贱

第二、对于北方匈奴不能进行有效的制约,匈奴人属于彪悍民族。汉朝早在汉高祖时期就采用和亲来平复匈奴对汉边境的侵扰,因为一味的合亲逐渐使匈奴认为汉朝是个软弱的民族。因为墨家讲就和平反对战争,而且推崇祖制

第三、经济不会得到有效的发展

,无法施行币制改革,丝绸之路也不会在汉朝被打通。这样就可能造成民生凋零,因为自然不能改变这是黑家的思想,人们一味的要求按照自然规律来生活,比如今年天旱,人们只能按照天旱来种植,明天大涝,那就按大涝来处理庄家。所以墨家所谓的天人感汉会极大的影响民生经济的发展。墨家讲究天志,也就是要遵从上天想法

第四、朝政因为推崇祖制而造成混乱,汉朝祖制立长不立幼,而且哥哥死了弟弟可以接着做皇帝。这样对于一个国家的接班人就产生了影响,也很容易造成朝廷上的党争和派系分割。黑家反对改变祖制,


自由答人

墨家学说由于其特性是不可能成为政府的官方学说的。

墨家学说的特点是兼爱非攻。此外有非常浓厚的平等意识,对于封建王权有一定的批判。这样的思想,显然是不会被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推崇成为官方学说的。

从这个角度上进一步追问实际上就是为什么汉武帝要选择儒家作为治国的主导思想,这是不是一个偶然的结果?显然不是。

如果要继续探讨,那么就要分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质是什么。应当说,这实际上是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一次大整理。首先,罢黜百家只是形式上的,董仲舒提倡的新儒学实际上将其他诸子百家当中有利于统治的成分都继承和吸收了过来。其他各家思想并没有完全失传。其次之所以以儒家为基础吸收其他各家。主要原因在于儒家对于统治者的维护是最彻底的,对于维护政权的长久稳定最有帮助。最后在政治实践中,统治者并不拘泥于儒家的思想教条,法家的严刑峻法,权变之术在统治中依然十分重要。阳儒阴法是中国古代政治实践的主流。


zyb38537240

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如何理解社会与百业是否具有平等允许发展来实现并行不悖地推动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的有序发展来巩固社会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共同机制!中国的独尊和西方的唯一观都是破坏社会平衡的东西!为什么呢?不管观察任何一个历史时段都能观察到人类需求是非常多元化的需求,不管是用独尊某个学派的观点而罢黜百家的抑制都是相同的!用唯一观来使某个学派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于百家文化的排斥与抑制是与独尊的效果是没有区别的!社会需要许许多多的不同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才会有具有生命力的繁荣昌盛的格局否则就会在独尊的推动下时间越久社会的失衡率越大,当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就无法维持自身的平衡了会加速倾斜导致无法挽救的崩塌出现!这是社会自身的规律不管人承认还是不承认这种社会规律存在其规律是不会改变的而能改变的只有人的认知与行为的改变来防范这类事情发生!古人看到来帝制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现实就说”合不可久,久必分!”将其弄成了”社会的周期率”而广为流传,大意是说社会有宿命得认命来注解天命!事实上命是可以通过在还处于浑沌状态时可以通过不一样的运行而改变那种宿命的!关键是早期是如何预防发生发生那种崩塌性危机不出现!如若幻想社会发展要达到绝对的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退而求其次”动态平衡”的随时随地依据社会的客观事实存在进行有效调整来实现在可控范围内运行是可以做到的,前提是:社会一定要是多元共同的架构和允许百家并行不悖地在相同方向中各自努力前行过程中才有进行动态调整或者动态整阖的机会!如若是独尊状态下出现倾覆危机去调整谁来扶起倾斜?只有一个办法推倒重来!工农革命就是做了这样的事情!在中华文化的玄变中称为”补锅术”。故独尊不管是独尊任何派最终都会是无法用调整方法来防范崩塌危机必成大祸!


公议

汉武帝时期,只有初期卫绾担任丞相时的三年,独尊儒术。这三年言论自由,没有一人因言获罪。



从汉武帝中前期开始,就重用法家酷吏。大夫颜异使天子不悦。法家酷吏张汤认为颜异欲骂天子,不言而入腹。便以腹诽罪之名,处死颜回十世孙,儒家大师颜异。

汉武帝还重用法家酷吏张汤、杜周、江充,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

汉武帝时期,还处死了最后一个墨者郭解。司马迁还给郭解立传。致使墨家学派彻底灭绝。


假如,汉武帝真重用墨家。就会出现电影《致命拜访》中的一幕。比法家更可怕。

法家的愚民是让人民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而墨家的尚同思想会让人成为统一思想的行尸走肉。

诸位一定要看看《致命拜访》,就能真正领悟墨家思想的真谛。


杨朱学派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 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 要相对来看 前一句大概是对诸国历史形成的看法和实际捍卫,后半句直到如今我们还分不清楚什么是臣民什么是人民或者公民,有些东西需要特意去强调也是实属无奈,行而上者谓道行而下者谓器,过去官学的教育意义和道德标杆你理解吧,核心实质是要球所有人的规矩或者规则,教育意义更无从谈起,而这只是一方面实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百家,什么是三,什么是强者,什么样的人认为你是强者谁是强者?请你与众生一样慢慢的跪下来好吗?别他妈废话了,你以为自己很精明?天子的个人意志原则意义上与众生别无二致,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明?你还能够颠覆和标版一切吗?用什么来完成救赎?人性善恶本身就是伪命题,太过刻意无理和狭隘,而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人性本善往往是一种虚伪


漫步151977094

咋们先从“独尊儒术”的好处来说起,首先,儒家思想是教化上至群臣,下至百姓,要尊君,要听从君命,皇帝是天赋人权,是天子,这非常有利于一个大帝国的统一。

古代交通不发达,试想汉武帝在长安委任一位县令到广东徐闻县(中国大陆最南端),光去就要半年时间,汉武帝要怎样才能保证那位县令会忠于自己,而不会背叛自己,唯有灌输儒家思想,让他铭记忠君。


想想自从“独尊儒术”之后,中华帝国极少分裂,不会像之前春秋战国一样,各自分裂,即使像民国军阀混战后,还是会走向大一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儒家思想的功劳。

那么不“独尊儒术”会有什么变化呢,那中国将会和欧洲一样,分裂成无数小国,这就是为什么拿破仑统一欧洲不久后欧洲还是分裂了。


我是臭臭泥

很简单,西方与阿拉伯地区怎么就是你能看到的。

墨家信鬼神兼爱与原始宗教的提法没什么区别,那样中国不可能进入封建社会,而继续延续奴隶社会。

而百家争鸣本身已经开始出现封建社会苗头,不可能选择墨家,墨家到战国末期就已经消声灭迹被淘汰了。

在历史洪流面前,一个墨家或者宗教根本挡不住人类前进的脚步。

还有人扯法家,法家只是维持秩序的手段,但不是秩序本身。

儒家才是秩序的创建者,规定了秩序的内容。

兵家是秩序的破坏者。

当秩序大于破坏,国家兴旺。当破坏大于秩序,国家灭亡。


在路上61281823

相比儒家的“仁义”,墨家的“法治”更是现代国家组织构建的基石。

秦国的强盛很多人认为是商鞅的功劳,其实秦国的崛起和墨家有着极大关联,墨家为秦国提供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和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其中的户籍制度,尤其是“连坐”制的精神来自墨家,商鞅只是强调其重要性。

墨家思想为秦国的集权制起到积极作用,这似乎与“非攻、兼爱”不相符合,其实不然,思想的前提条件是君王,他们主张“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因为天子起着模范带头作用,自己必须守法,这样才能上行下效。

因此,这样也就可以理解,儒家可以成为国教,但墨家必然不可能。如果墨家成为国教,也许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朝代更迭,禅让制取代世袭制,从君王到百姓,都在集权制度下,身体力行守法。清末民初时,曾掀起“墨家店”取代“孔家店”,就是为了改变国人的愚昧和无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