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增城區派潭老街|那綿延百年的騎樓風情,始建於清末民初

廣州市增城區派潭老街|那綿延百年的騎樓風情,始建於清末民初

派潭老街:那綿延百年的騎樓風情,始建於清末民初,200餘米街道兩側全為兩層的騎樓

在許多人印象中,增城北部、南崑山下的派潭鎮,是一個山高水長的偏遠山區,那裡有著中國大陸落差最大的瀑布——白水仙瀑。

然而,追溯派潭的歷史,就會驚訝地發現,早在北宋年間,這裡就建起了集市,到民國初期,派潭圩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依託古老的派潭河形成了一條長約200多米的騎樓街。

至今,這條百年老街依然保存完整,儘管熱鬧不再,但仍維持著人煙的生息,還可窺見昔日商賈雲集、貿易旺盛的美好時光。

廣州市增城區派潭老街|那綿延百年的騎樓風情,始建於清末民初

▷ 北宋建圩,民國初期形成騎樓街

有人說,來到派潭老街,就彷彿回到了100年前的廣州鄉鎮。這話一點也不假,如今的派潭老街,儘管顯得較為冷清,令人不免發出時過境遷的慨嘆,但沿街兩邊相對完好和完整、長長排列的騎樓,仍然是那樣氣派非凡,不難窺見昔日輝煌的景象。

據史料記載,目前派潭老街的位置,也即最早的派潭圩所在地,可以追溯到北宋太平元年(976年),那時之所以在此建圩,完全是因為旁邊緊靠著古老的派潭河,而在以水路為主要交通手段的古代,連接東江與增江的派潭河,無疑就是促使市集形成的根本。

據介紹,派潭最初並不叫派潭,而是排潭,因為圩側的河中有一個深潭,人們常常在此放竹排,因此得名排潭,後來就取諧音而稱為派潭了。自北宋建圩以來,這裡一直作為增城北部山區的主要集聚地,規模不斷擴大,到清末,圩市兩側開始興建騎樓,至民國初期,形成了一條東西相向,長約200多米,寬約5米的騎樓街道。再後來,騎樓後側民居越來越多,巷道遍佈,就形成了一個市鎮的模樣。

廣州市增城區派潭老街|那綿延百年的騎樓風情,始建於清末民初

▷ 百業俱興,鼎盛時期商賈雲集

自清初以來,受西洋風氣影響,中國出現了一些模仿西式的建築及室內裝飾,其後漸成蔓延之勢。騎樓便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一個建築典範,它首先體現了一種商住的功能,其次以連片的模式突出街道的特點,接著就是西洋裝飾的多方位顯現,而最典型的一點,則體現在一個“騎”字,即騎樓的二樓是挑出至街道紅線的,用立柱支撐,形成樓底下的人行長廊,就像騎在上方。這一特點,也即騎樓的取名寓意了。

派潭老街的騎樓,多為兩層的建築,一幢緊連一幢,像兩道優美而對應的弧線一樣綿延200多米。一眼看過去,這些騎樓整體大致相似,渾然一體,但細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的許多玄機,如有些在樓頂上建有牌坊般的天台,有些在樓身上塑有西洋風格的各式浮雕,有些騎柱頗為講究,等等,可謂彙集中外建築特點,充溢著藝術與美的細節。

從民國初年開始,派潭老街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鬧和繁榮,各行各業紛紛崛起,鹹魚街、賣糖街、水東街、青菜街等鱗次而生,吸引了眾多山裡人趕圩,也吸引了不少港澳、東莞、惠州、佛山等地的商人和商品,一時商賈雲集,貿易旺盛。

廣州市增城區派潭老街|那綿延百年的騎樓風情,始建於清末民初

▷ 一河一街,釀成持久的繁榮

騎樓街緊臨派潭河而建,一河一街相互依託,共造繁榮。已故的增城著名作家陸笙曾這樣描寫他記憶中的派潭河:“大河滔滔,從廣州、東莞石龍來的客船沿東江,入增江,然後拐上派潭大河。派潭河有兩座長數丈的麻石古橋,叫上橋和下橋,在下橋頭,聳立著一棵數百年的老榕樹和一棵木棉樹,木棉樹下是一座叫新廟的古廟,廟旁邊是一排商鋪和貨棧。老榕樹旁是一個麻石砌的碼頭,在寬大濃重的樹樹陰蓋下,河邊泊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

從如今的派潭河,很難想像這裡竟然曾是貨物進出的重要口岸,派潭“四寶”中的木炭、菸草、香粉、涼粉草,連同稻穀、水果、蔬菜、木材、草藥橄等,就從這裡運出去,而外界的物資也從這裡上岸,釀成了騎樓街長久的繁榮與光輝。說起來,昔日派潭圩的商業文化,實際上是一條河與一條街的文化。

20世紀50年代之後,由於水路交通的退出,派潭街也逐漸上移,騎樓街的商業氣息也就逐漸淡失,至今,僅剩下少量居民在此居住。

相關鏈接

何氏“大興棧”

派潭圩最早的居民是羅姓和巢姓,早期以耕田為主,兼做些小生意。隨著圩場的擴大,開始有外地人來到派潭圩創業,何氏的大興棧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大興棧創立於派潭圩商業經濟處於上升階段的民國中期,何氏選中新廟碼頭旁邊的河唇建鋪,鋪號“大興”,除經營祖傳的木販木店生意外,還辦柴炭、開醬鹽鋪、開菸絲鋪、制牙灰等。“大興”囤貨很多,漸成貨棧,發展為圩市最富影響力的商業基地“大興棧”。大興棧每日囤貨,隔幾天就送貨上船。

制牙灰是大興棧的鋪業之一。其出產的牙灰質地純正,打包水運至廣州等地用以製作牙膏。


古村之友可為以下事務提供免費諮詢:

古村落的保護與活化,包括建築修繕、技藝復興、文化保育、弱勢群體幫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