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這麼怕鳥撞,機場是怎麼進行預防的?

故國東來

鳥撞確實是戰鬥機安全飛行的一大危害,每年都有戰鬥機因為鳥撞導致的事故,輕則損壞飛機和發動機,重則造成飛行事故。

既然鳥撞有這麼大的威脅,機場肯定會有相應的預防措施。根據我的所見所聞,一般會採取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1,獵槍射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一般機場場務連有專門的驅鳥隊,平時和戰鬥機飛行時驅鳥隊都會巡邏,遇有鳥類在機場周邊活動直接拿槍射殺,即使打不到也會將鳥類趕走,不敢在機場周邊停留。



2,聲音驅趕。在鳥類容易停留的地方和跑道附近安裝喇叭,飛機起降或者發現鳥類活動時播放一些鳥類天敵的聲音。可以在吉普車上安裝高音喇叭,巡邏時播放,走到哪趕到哪。

還可以使用“煤氣炮”、“鈦雷彈”驅趕,這東西其實和過年放的煙花“震天雷”差不多,打出去後聲音非常響,也可以起到驅趕的效果。




3,設置防鳥網和視覺驅鳥設施。鳥類活動頻繁的地區,跑道周邊都會架設防鳥網,高約十米,長度可達百米。網眼有硬幣大小,飛的不高的小鳥很容易撞進防鳥網,掛在上邊的鳥類屍體也有恐嚇的作用。也可以採取充氣假人,“恐怖眼”圖案、警告色的風輪,都可以使鳥類害怕從而遠離機場。



4,訓練鳥類天敵捕鳥。驅鳥隊會訓練鷹和隼類等鳥類的天敵,利用猛禽對鳥類進行定點清除,效果也不錯。我也見過訓練猴子爬樹掏鳥窩的,效果也不錯。


4,釜底抽薪,破壞棲息地。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機場周邊的樹給砍掉,沒有樹,鳥類就失去了棲息地,雖然不太環保,但是也有點作用。平時及時把機場的草打掉,不讓鳥類有藏身之地,或者把草坪換成鳥類不喜歡的草種,都可以減少鳥類活動。



其他的方法也有不少,有土辦法,比如敲鑼打鼓、放鞭炮之類,高級一點的辦法如激光照射驅鳥。

不管什麼辦法,只要有效果就是好辦法!


胡侃軍事

驅鳥是機場場務分隊的日常工作之一,說到驅鳥,還有不少故事可以講一講,曾經代表場站參加過軍區空軍驅鳥工作會議,當然得帶上場務連長,會議內容之一就是聽一些單位介紹經驗,參觀學習他們的做法。

驅鳥方法有:用獵槍獵殺、聲音驅趕、架粘鳥網、搗鳥巢、下毒藥、煤氣炮、鈦雷炮、獵鷹追殺、無人機驅趕等。非常悲哀的是,師屬一個場站的士兵,因為爬上樹搗毀鳥窩時,樹枝突然折斷,這個士兵摔傷不治身亡。



恐怖眼(鷹眼)

什麼鳥類分佈圖、候鳥遷徙季節、鳥情資料等,各機場場務連都有。曾經那杆驅鳥用的雙管獵槍,平時放在槍櫃裡,連續飛行時,很多時候就放在我的床下,驅鳥員提前進場找我取用。


粘鳥網

儘管有先進的驅鳥方法,但傳統方法仍然在用。隨著人類保護自然界的意識增強,獵殺鳥類的方法逐漸放棄,以驅代殺,無人機的驅鳥作用越來越大。

驅鳥車

航模驅鳥

鈦雷炮


聲波驅鳥

獵槍打鳥




無人機驅鳥


民說

就題主所關注的來說,機場方面的重點就是鳥來了後的“驅鳥”,以及更為長遠性的在機場周邊避免雜草叢生,通過植被來避免鳥類在機場周邊的安家落戶。驅鳥,這不論是民用機場還是空軍基地裡,都少不了各類驅鳥設備,也就是採用針對機場周邊多見鳥類的視覺、聽覺、食性的驅鳥設備,用高音喇叭播放鳥類天敵鳴叫聲、用“煤氣炮”、用高分貝噪音,用小型無人機,用“稻草人”,模擬鳥類天敵的“恐怖眼”,利用訓練有素的猛禽來驅鳥等等。

而驅鳥,還包括在對機場周邊植被、生態環境的治理,剷除雜草,鳥類也就無法在機場周圍“捉蟲”覓食,以及說相對處於“郊區”的機場還要協調周圍農田的莊稼,改種玉米、水稻等不易“招”鳥的作物。包括,在城市周邊建設“綠島”、溼地等,將鳥引離機場。

關於防鳥撞,還要簡單一說的是,在客機的大直徑渦扇發動機的風扇轉子上,進氣錐上還可畫上白色的條帶,當發動機工作時,風扇轉子高速旋轉時,這些條帶就形成了閃動的白色光圈,使飛鳥忘而生畏,避開遠離了飛機。

當然,撞鳥事故的發生,雖然概率已經很低了,但是事故時有發生,那麼也就要求不論是客機還是軍用戰鬥機,都得得耐撞了,

在飛機本身那些容易受到鳥撞擊的部位,比如雷達罩、風擋玻璃、機翼的前緣部分等,在設計上都要予以加強,以能承受鳥類的撞擊破壞。特別是,飛機的動力核心,客機下面翼吊的大直徑的大涵道比發動機,從經濟性上的需求,風扇葉片直徑越來越大,而且轉動起來對空氣的需求量巨大,一定程度上都能將稍微近身的鳥類吸進發動機風扇,所以發動機的葉片部分也是要經過結構與外形上的設計來強化防撞能力,以及在適航階段要對發動機進行非常之系統的防鳥撞試驗。


希弦軍事

自飛機問世以來,其作為人造飛行器與自然鳥類便成為了“冤家”,主要原因在於飛鳥與高時速的飛機相撞,其產生的強大沖擊力能擊穿發動機扇葉,甚至堅硬的飛機駕駛艙的擋風玻璃。鑑於機禽相撞事故多發生于飛機從機場起飛,或著陸於機場的時候,故機場多對飛鳥問題嚴加防範。

(飛機與飛鳥相撞後的慘狀)

在驅散武器技術和環保意識並不發達的年代,如二戰中,機場部隊多采用直接的步槍獵殺,又或原始的稻草人恐嚇等方式進行驅散,當然結果並不好。前者子彈成本高,費力不討好難易根除問題。而後者短期能起到威嚇作用,但在鳥類習慣後基本上成了其落腳點的存在。

(獵殺飛鳥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辦法)

步入現代機場的飛鳥防護措施有兩大發展方向,一是運用現代先進驅離技術設備,二是根據生物棲息原理,直接消滅鳥類棲息的可能。

前者而言以我國PLA機場守備部隊為例,近年來我國運用了煤氣炮(通過以不低於三分鐘頻率開炮,用突然而尖銳的噪聲來刺激鳥類的聽覺,將其驅離),鈦鐳炮(發射有效高度為100-150米的炮彈,產生聲,光乃至氣浪衝擊),聲波驅鳥器(播放多種不同聲音,刺激鳥類聽覺,達到驅離效果)。

(正在作業的煤氣炮)

後者而言一些大型機場會定期對機場草坪“特殊處置”(除草或更換草種),來迫使鳥類更換棲息地。而中小型機場,則常通過人工,或訓練猴子來拆除機場周圍的鳥窩,以實現飛鳥防範問題的徹底根除。

(正在進行“拆蛋作業”的獼猴)

最後,軍情君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希望親們點波關注,以方便給大家普及更多軍武知識!謝謝!


軍情解析

對於問題,老鷹航空從下面幾點來回答吧:

第一呢,飛機怕鳥撞,主要是因為鳥撞擊到,或者被吸入進氣道,破壞了發動機壓氣機葉片並導致葉片破裂,破裂的葉片碎片會導致發動機發生一系列的損傷,導致發動機起火或者停車。這樣飛機就遇上“大麻煩”了。如果只是撞擊到機體其他部分,如座艙玻璃、機頭、機身等,破壞性相對而言小一點,但是還算能夠應付。

第二,由於鳥類的飛行高度有限,主要是在飛機起降階段對飛行安全構成影響,因此,防鳥工作主要集中在機場周圍。

第三,機場目前採用的防鳥措施,主要以驅趕方式為主,採用的方法有:空氣炮(嚇唬鳥群)、放置攔截網、設置假人等方式,還有采用音響播放聲音來驅趕鳥群的,各種各種的方法都有,還有嘗試用無人機來驅趕鳥群的。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