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走进位于山西省平陆县杜马乡杜村的郑凯旋家,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株正在怒放的大桃树。它的大,不是寻常那种古木参天,而是平展的,似连理之木,更像孔雀开屏,美轮美奂的样子。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从东面看去,七根树干在横生的主干上一字排列,各自间隔一米;高两米左右,略有落差;粗细也略有不同,中间略粗,边上略细;中间最粗的树干连着主干,直通地面,颇像天蓬元帅猪八戒的兵器——九齿钉耙少打了两齿,变成“七齿钉耙”。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背面也像钉耙,只是尚未完工,还少打了两齿,变成“五齿钉耙”。两侧的两根树干尚幼,主人摘去了上面所有的花蕾,让其集中营养增粗长个。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从南往北看,一根粗壮的横向主干担着左右的“钉耙”,像“H”一字。两端都接地,只有右侧的是真接地,左侧的只是用锯下的树干撑着,以防压趴在地。中间部位也竖着一根树干,全树加起来有十三根树干,变成一把十三齿的加强版“钉耙”。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郑凯旋告诉我,这是他20年前发明的“一株多干”的桃树树形,是由桃开心形改造而来。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开心形桃园郁闭、难以操作的问题。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在原有的开心形上利用徒长枝“树上长树”,实现合理空间利用和光能的充分利用,最多的一颗树可以培养十多个直立的干,每根干的结果能力在20斤左右。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在此基础上,郑凯旋还发明了“一株一干”的主干形密植树形。株行距1米×2米,每亩种植333株,当年定植,次年投产,三年丰产,亩产量保持在万斤以上。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为了方便研究,郑凯旋七年前在院子里种下这株树。郑凯旋说,这株树本意是想培养成“王”字,只是来访者太多,靠近道路的那侧枝条多次被碰断,只好作罢,就成了今天的“H”形。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可以这么说,这株桃树凝聚了郑凯旋这20余年的技术精华,把空间利用、光能利用、上下平衡等理念做到极致。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培养“一株多干”的关键点是先扶直枝条,在未达到粗度标准时进行严格疏花,使树干迅速增粗,并通过修剪时间的调整、伤口的制造、负载量的安排等措施抑强扶弱,达到枝枝见光、上下平衡、零无效区的树体结构。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郑凯旋说,在实际生产中,“一株多干”形仅适合于稀植、缺株和郁闭开心形园的改造,新建园宜选用“一株一干”的主干形密植树形,一是容易管理,二是见效快。

这株桃树不得了,一株顶十株

如果在观光采摘园做一株或几株这样的桃树应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既可以做生产,也可以做景观。单排设计会方便管理。如果能围成一个圈,做成树屋形状,再在树底下摆上桌椅,春季赏花,夏季纳凉,秋季品果,岂不美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