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中國蘋果產業呈十大發展趨勢

2018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中國蘋果產業呈十大發展趨勢

1、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

2017年,世界蘋果總產量7600多萬噸,中國蘋果產量4380萬噸,生產和消費規模均佔全球50%以上,其中西北乾旱區蘋果栽培面積佔全國三分之二。2018年受倒春寒影響,西北產區將大幅度減產,導致2018年中國蘋果總產量在近10年來出現首次下降。

2018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中國蘋果產業呈十大發展趨勢

2、優質優價日趨明顯

蘋果總量供大於求,榨汁加工用果減少,蘋果出口受阻,蘋果進口大增,國內經濟調整,增速放緩,加上國內各類水果數量猛增,蘋果在國內瓜果消費佔比下降,價格持續下滑。儘管2018年減產,但供大於求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價格分化趨勢將進一步增強,“優質優價、質次賣難”趨勢更加明顯。

2018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中國蘋果產業呈十大發展趨勢

3、蘋果生產成本繼續上升

隨著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農業勞動力已逐漸成為稀缺要素,目前從事果園勞動的多為老、弱、病、殘、婦,很多地區在農忙季節出現勞工難找且價格昂貴的現象,人工成本佔總成本的比重從1990年的37%左右上升到2014年的 60%以上。今年山東果區套袋工酬達到240元/天。農藥、肥料、紙袋等價格上漲使蘋果生產成本繼續上升。

2018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中國蘋果產業呈十大發展趨勢

4、標準化果園成主導發展

全國蘋果產區幾百畝、幾千畝規模化蘋果種植園越來越多,採用新的栽培模式、使用機械、設備減少人工投入,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矮砧寬行密植模式已成為我國新建果園的主導模式,也是我國果樹栽培發展的主要方向。

2018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中國蘋果產業呈十大發展趨勢

5、生態種植越來越被重視

在綠色生態發展理念引導下,蘋果業界積極響應農業部啟動的“藥肥雙減”專項行動,通過測土配方防控、精準施肥施藥,鼓勵使用有機肥、生物物理防治等果園綜合管理方法,不僅提高了果園生產效率,而且對保障果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提高果農收入也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2018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中國蘋果產業呈十大發展趨勢

6、國產品種佔比不斷增大

中國蘋果品種單一,紅富士蘋果比例過大,不僅影響中晚熟品種的發展,也影響了紅富士蘋果的效益和銷售。中國自有知識產權的蘋果品種如瑞陽、瑞雪、秦脆、秦蜜、華碩、魯麗等優良品種將不斷投入生產,國產品種佔比不斷增大。

2018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中國蘋果產業呈十大發展趨勢

7、蘋果質量繼續提升

在國內和國際蘋果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中國蘋果由“好看為先”正在向“好吃好看”轉變。由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國家十三五“藥肥雙減”項目組主辦的“木美土裡杯”中國好蘋果大賽繼續進行,增強 果農“種好果”和“賣高價”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無損傷自動分揀系統的應用將解決果品標準化的瓶頸問題。

2018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中國蘋果產業呈十大發展趨勢

8、企業品牌效應突顯

國際蘋果市場山東佳農、王家山(津成泰)、小蜜蜂(匯源)、GY(朗源),甘肅奧神州、河南鴻豐等。國內市場陝西清谷田園、華聖、馬欄紅,北京秋香、山東D.D.D、德豐、仙美,廣東百果園東方紅,山西華榮,靜寧德美果、葫蘆河,遼寧東馬屯,新疆曾曾果園等一批代表中國蘋果形象的好品牌正在被國內外市場所認可。

2018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中國蘋果產業呈十大發展趨勢

9、美國蘋果在劫難逃

2018蘋果總產量首次下降,中國蘋果產業呈十大發展趨勢

10、蘋果出口任重道遠

2017年,中國鮮蘋果出口133萬噸,總額14.6億美元,為世界第一蘋果出口國。作為中國蘋果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國,印度最近解除中國蘋果進口限制,這對於我國蘋果出口是一個利好消息。儘管如此,但中國蘋果出口所面臨的約束因素漸增,一是國內勞動力要素和資本要素價格持續上漲導致出口競爭力逐步減弱;二是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加上貿易保護加劇國際市場競爭,使中國出口市場增長空間有限;三是質量標準與海關檢驗檢疫約束中國鮮蘋果出口發達國家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