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打“悲情牌”網售滯銷水果,您怎麼看?

對打“悲情牌”網售滯銷水果,您怎麼看?

據臨猗縣政府調查,報道所選用視頻、圖片均拍攝於2016年以前,有的還採用“擺拍”方式,刻意營造果農的貧苦形象。此外,為最大限度地博取消費者同情,電商刻意打造臨猗蘋果“醜”的特點,所呈現出來的蘋果都是有果鏽疤痕、麻點、黑點、龜裂的次等果,此類蘋果是客商將優質蘋果篩選收購以後餘下的殘次蘋果,僅佔很小的比例,絕不能夠代表臨猗蘋果乃至運城蘋果的整體品牌形象。

對打“悲情牌”網售滯銷水果,您怎麼看?

在這些平臺的宣傳頁面上,有一名滿臉皺紋的老人,眼眶中飽含淚水,一幅辛酸的模樣,背景是堆積成山的蘋果。文字中不乏“果農心急如焚”、“欲哭無淚”等字眼。

對打“悲情牌”網售滯銷水果,您怎麼看?

除了“臨猗蘋果滯銷”外,還有多個商家以“宣傳滯銷”來售賣商品,其中包括菠蘿、鮮筍、菠蘿等農產品。令人驚異的是,不少商家的宣傳圖片用的都是同一名老人的照片,這名老人也在網上被冠以“滯銷大爺”的名號。

《孟子·告子上》日:“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看見他人痛苦,就像自己受苦,同情心驅使我們去幫助別人。這種主打“悲情牌”的營銷方式的目的就是利用這種同情心,演繹出一場場悲情好戲,引得互聯網企業爭相效仿,並樂此不疲。

對打“悲情牌”網售滯銷水果,您怎麼看?

臨猗縣政府認為其出發點只是為了增加電商自身的經濟利益,短期、局部的方便了果農售果,增加了少部分果農收益,但從全局和長遠來看,損害的是整體品牌形象和全體果農的整體利益。

不過也有媒體指出,即使電商平臺的營銷策劃存在失實之處,也不能和一般的虛假營銷等量齊觀。當地蘋果的滯銷程度被誇大,不代表當地不存在蘋果滯銷情況。即便有的電商平臺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炮製了失實的營銷信息,也絲毫不能遮蔽被“悲情營銷”打動的人們的同情心。

對打“悲情牌”網售滯銷水果,您怎麼看?

如果人們看到網上的求助帖、籌款文,一味質疑信息的真實性,並且非要去找到“真相”,那麼,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就不能及時得到幫助,許多與事實相符的“悲情營銷”就會失敗,一些悲劇也就可能隨之發生。

不知道您對這種打“悲情牌”的營銷方式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