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打“悲情牌”网售滞销水果,您怎么看?

对打“悲情牌”网售滞销水果,您怎么看?

据临猗县政府调查,报道所选用视频、图片均拍摄于2016年以前,有的还采用“摆拍”方式,刻意营造果农的贫苦形象。此外,为最大限度地博取消费者同情,电商刻意打造临猗苹果“丑”的特点,所呈现出来的苹果都是有果锈疤痕、麻点、黑点、龟裂的次等果,此类苹果是客商将优质苹果筛选收购以后余下的残次苹果,仅占很小的比例,绝不能够代表临猗苹果乃至运城苹果的整体品牌形象。

对打“悲情牌”网售滞销水果,您怎么看?

在这些平台的宣传页面上,有一名满脸皱纹的老人,眼眶中饱含泪水,一幅辛酸的模样,背景是堆积成山的苹果。文字中不乏“果农心急如焚”、“欲哭无泪”等字眼。

对打“悲情牌”网售滞销水果,您怎么看?

除了“临猗苹果滞销”外,还有多个商家以“宣传滞销”来售卖商品,其中包括菠萝、鲜笋、菠萝等农产品。令人惊异的是,不少商家的宣传图片用的都是同一名老人的照片,这名老人也在网上被冠以“滞销大爷”的名号。

《孟子·告子上》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看见他人痛苦,就像自己受苦,同情心驱使我们去帮助别人。这种主打“悲情牌”的营销方式的目的就是利用这种同情心,演绎出一场场悲情好戏,引得互联网企业争相效仿,并乐此不疲。

对打“悲情牌”网售滞销水果,您怎么看?

临猗县政府认为其出发点只是为了增加电商自身的经济利益,短期、局部的方便了果农售果,增加了少部分果农收益,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损害的是整体品牌形象和全体果农的整体利益。

不过也有媒体指出,即使电商平台的营销策划存在失实之处,也不能和一般的虚假营销等量齐观。当地苹果的滞销程度被夸大,不代表当地不存在苹果滞销情况。即便有的电商平台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炮制了失实的营销信息,也丝毫不能遮蔽被“悲情营销”打动的人们的同情心。

对打“悲情牌”网售滞销水果,您怎么看?

如果人们看到网上的求助帖、筹款文,一味质疑信息的真实性,并且非要去找到“真相”,那么,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就不能及时得到帮助,许多与事实相符的“悲情营销”就会失败,一些悲剧也就可能随之发生。

不知道您对这种打“悲情牌”的营销方式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