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短視頻行業不斷髮展 傳統電視將進入低收視率時代

2017年電視觀眾上網時間首次超過看電視時間(人均超出5分鐘),互聯網從而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媒介。觀眾對傳統電視到達率的降低,是收視率走低的主要原因。


中國短視頻行業不斷髮展 傳統電視將進入低收視率時代

近幾年的數據對比分析表明,低收視率導致電視廣告單價走高而性價比降低,導致廣告投放量減少;互聯網端對於電視或者視頻節目廣告的投放多表現為廣告與節目的分離。程序化廣告投放看重的是碎片化傳播機會的聚合而不是單一節目的收視效果。

互聯網視頻平臺更願意從用戶多維畫像的角度進行目標人群的分析,一方面提高了廣告投放的精準度,另一方面實現用戶量的不斷的疊加。更重要的是,用戶分析成為互聯網廣告精準投放的基礎,而不像是傳統電視平臺只靠靜態人口特徵,來投放廣告。

中國短視頻行業不斷髮展 傳統電視將進入低收視率時代

低收視率也促使製片人、發行方或者播出平臺轉而追求對節目價值的多元評判,基於社交媒體的口碑傳播就是其中之一。低收視率讓電視人的成就感喪失,隨之而來便是對收視率數據的質疑和對收視率調查的詬病,甚至還有作弊造假刷收視率的惡行。

不管你承不承認,短視頻平臺的移動化社交化必將不斷髮展,對沖高收視率節目數量,並使長視頻節目造就爆款愈加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