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量24000吨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落伍了吗?

055驱逐舰舰长

不仅仅是整个军舰落伍,而且是整个苏联时期的海军建设思路都有问题,走了一条邪路。

海权与海军是高度统一的,只有庞大的海外利益存在的时候,有海权需求的时候,海军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得以建立。苏联在与美国的两极对抗中,需要海军,所以建设海军,本身就没有海权为基础,没有海外利益为基础,自然缺乏长期建设海军的正确思路,以及海军的长期投入的动力。



基洛夫级巡洋舰,别说是现在,就是在过去,刚刚建设出来的时候就是落伍的,当苏联人的海军战略一直存在巨大的问题,早期赫鲁晓夫时期,是潜艇与导弹万能论,到勃涅日涅夫时期,由于美国在越战的衰退,大举的战略进攻,才搞出基洛夫级巡洋舰。

不要跟我扯饱和攻击,基洛夫级装备的P700反舰导弹虽然很牛逼,最大有效射程500公里,但是需要有中继引导,在海战中,根本连靠近美国航母的机会都没有。实际上就是大而无用的废物,实际上,脱离岸基飞机的保护,根本没有任何生存能力。

当苏联人真正意识到海军最重要的武器还是航母,开始建设航母的时候,苏联已经轰然倒塌。苏联的教训值得后继者反思,前车之鉴,后车之覆。


木荣雨北

不是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落伍了,是这种海军舰船发展思路本身落后于时代。


正如题主所说,彼得大帝号这种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排水量高达24000吨,舰载武器导弹数量高达数百枚(有种说法为500枚舰载导弹,实际这个数字有待商榷),这种做法完全就是一副现代版战列舰的做法。

而目前随着导弹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反舰导弹技术的提高,舰载武器已经早就过了靠数量取胜的年代了。


现在舰船更强调通用化,信息化,所以现在舰船尤其是海军防空舰种多以几千吨排水量的防空驱逐舰为主,像朱母沃尔特级或者我国的055这种过万吨的大型驱逐舰,也无一不强调舰载武器的通用化,和信息化技术。

现代舰船的发展应该是大而有用,大而精巧,而不是毛子基洛夫这种大块头的“傻大黑粗”!


天真小科普

没有落伍,我们必须明白彼得大帝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他是存在于什么样的体系内的。

根据苏联当时设计彼得大帝时的说法,他主要是为了增强海军在远洋地区作战的稳定性的。

正在改造中的基洛夫级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他将会加装俄罗斯最新研发的搭载了5P20K和5P27相控阵雷达的综合射频桅杆和锆石系列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这一改进将会是基洛夫级更加适应现代作战。


这种重型巡洋舰在世界军舰建造中还没有同类,它结合了消灭水面舰艇和导弹核动力潜艇的双重战斗任务。这种导弹重型巡洋舰可以在远洋作战,消灭敌方的导弹核动力潜艇和水面舰艇,使苏联海军兵力保持战斗的稳定性。可以保证海上航渡和登陆区域的护航和登陆部队的安全。

基洛夫级巡洋舰整个前甲板布满了导弹,导弹发射舱盖上有30毫米装甲保护,一般的反舰导弹不能穿透。


巡洋舰上所装的攻击型导弹武器包括20枚导弹,布置在甲板下单独的发射装置中,并保证以足够的命中概率,打击敌方攻击群中的大型水面舰,在反潜武器方面,该巡洋舰比尼古拉耶夫型大型反潜舰效率高1.5倍。它装有暴风雪型可控的巡航式反潜火箭系统,两座无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座12管火箭式深弹发射炮,两座6管火箭式深弹发射装置,五联装鱼雷发射管布置在舰体内,经两舷的舷门射击,在航行时,该舰门是盖住的。舰上装有3架直升机,供搜索-救生、反潜和其他用途,为此设有甲板下的机库、弹药库、升降机和起飞着落平台。

不管怎么看待,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所拥有的长期远洋持续作战能力,是目前世界上除了核动力航母之外最强大的,这一点是很宝贵的,意味着它可以具备很强大的作战稳定性。


为了发现空中和水面目标,该巡洋舰装有旗帜型雷达系统,其中设有日出和军舰鸟型雷达站,可对发现目标进行统一数据处理,该舰的战斗活动利用作战情报指挥系统实行自动化指挥。该舰研制过程中,就导弹武器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设计工作。为舰对舰导弹系统建造了水上试验场,以便于在实际条件下检验该弹的主要技术性能:水面发射,初始弹道,喷射气流对军舰和发射系统的结构影响,舰上日常和发射前的保养系统的工作,防爆防火系统的作用以及某些齐射问题。

苏联海军远洋作战稳定性很强,拥有大型化的载机舰、反潜舰和导弹舰,基洛夫级巡洋舰属于具备指挥能力的旗舰,他是苏俄海军的象征。


该舰采用全套自动化的动力装置,包括两座核反应堆,两台功率各为7万马力的主汽轮机组和两台产量各为115t/h的备用蒸汽锅炉。提高了舰的生命力。配备备用蒸汽锅炉可在反应堆不工作时,以17节航速航行约1000海里。

该舰的满载排水量超过了20000吨,全航速在30节以上,使用核动力时,续航力近乎无限,不过在后来建造的伏龙芝号和加里宁号巡洋舰上,对武器配备进行了一些修改,原来的两座100毫米火炮被改为1座双联装炮塔式的130毫米火炮装置,此外在加里宁号巡洋舰上,30毫米火炮装置被改成了新的自卫防空导弹-火炮装置—卡什坦系统。

作为一种冷战巨兽,基洛夫级巡洋舰是否能够适应现代化的海战至今存在争论,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巨大的战舰已经成为苏联和俄罗斯海军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其身上闪烁着不屈服于霸权的倔强。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海事先锋

对于1998年服役的“战巡”彼得大帝号来说,20年服役时间说起来也不是很长,问题的关键是这个排水量2.4万吨的核动力巡洋舰虽然号称防空火力空前强大,但还是有限的,这里主要指的是在面对敌方舰载机持续攻击的情况下,一旦某一个方向上来袭导弹超过防御上限就没法防御了。所以彼得大帝依靠自身的防空火力很难在舰载机的攻击下存活。由于该舰防空弹最大射程也就100公里,如果敌方舰载机在100公里以外发射反舰弹,它只能干瞪眼,即便是和其它舰艇一起出航,甚至是包括俄海军那艘老旧的航母一起都无法面对美帝的航母战斗群。唯一值得探讨的仅仅是可以坚持几个波次舰载机的攻击。

所以彼得大帝号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是否落伍,关键是毛熊整个作战体系的落伍。按照毛熊原先的设计,是核潜艇首先击沉或重伤敌航母战斗群,然后彼得大帝号再冲上去把舰上20枚反舰弹一起打出去,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射程有限的舰载反舰弹远不如舰载机携弹机载反舰弹来的实用,毕竟舰载机可以无声无息的打击上千公里以外的地方目标,而彼得大帝号却要贴身肉搏,航行到舰载反舰弹射程内才行。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毛熊的想法是以彼得大帝号作为掩护,拿彼得大帝号做诱饵引诱美航母战斗群,然后数艘毛熊的攻击核潜艇对美帝的航母进行饱和攻击,只能说这个想法是好的,问题的关键是当美帝舰载机发射的反舰弹打到彼得大帝号头上时,毛熊拿什么发现美国的航母呢?如果发现都成问题,那些潜艇又如何攻击航母呢?


诸葛小彻

但是,“彼得大帝”号也有很多设计独特而先进之处,例如全舰只在舰体后部装1座AK-130型双联130毫米舰炮,攻防完全实现了导弹化,反舰导弹是20枚P-700“花岗岩”(北约称SS-N-19“海难”),防空导弹是48枚S-300F、48枚S-300FM中远程防空导弹和96枚3K95“匕首”近程防空导弹,而且这些导弹全部是垂直发射,这在目前世界上也是很先进的。近防武器是6座“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反潜武器是2座RBU-1000型305毫米、2座RBU-12000型254毫米火箭式反潜深弹发射器,10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重型反潜鱼雷和SS-N-15反潜导弹)。舰尾设有甲板下机库和飞行甲板,可携带3架卡-27反潜直升机。在巡洋舰上设置甲板下机库是很独特的,当然这也得益于该舰的尺寸够大,有空间在甲板下设置机库。

就武器系统来看,“彼得大帝”号倒像是一座武库舰,火力十分强大,而这也是苏联/俄罗斯海军水面舰艇的独特之处,即注重单舰火力,一艘舰就相当于一支水面舰艇编队。在俄罗斯严重缺乏大型水面舰艇的情况下,“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就成为俄罗斯支撑门面的骨干,重要性无可替代。(S)


联合防务

不落伍!只能说理念不同,就目前各国海军舰艇而言,能够跟美国航母舰队对峙而不吃亏的军舰就只有彼得大帝号了。因为太狠了,这玩意儿不是来打仗的,是来玩命的!而对于军队而言,能吓得对手不敢开战本来就是最好的武器!

苏联人建设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的时候思路是不同的,当时的苏联把美国当成了假想敌,而彪悍的苏联人本来就没打算在与美国舰队交战的时候全身而退,所以,才会有这种同归于尽的设计想法。我们可以看到,彼得大帝号巡航舰的载弹量是足够庞大的,基本上抵得上别人的一个舰队。是目前为止火力最大的一艘军舰,一次导弹齐射可以毁灭别人一支舰队!这种威慑力使得别人就轻易不敢与之开战!

彼得大帝号有唯一的弱点那就是反潜会比较吃亏,潜艇这东西神出鬼没,有力无处使是个大问题,但是潜艇恰恰是苏联军队的强项,他们有自己的核潜艇护航,因此,彼得大帝号在俄罗斯手里依然是国防利器。


优己

这个问题需要两面看,这样的舰有什么利弊呐? 第一,苏联的建军方针与美国思路不一样,美国一味完善和发展航母。而苏联因领导人思路是发展导弹为主,整个国防搞导弹,忽视航母建设。24000顿核动力巡洋舰就是那个年代的产物,上面几百枚导弹,几艘这样的舰上导弹饱和攻击让美国航母退避三舍,美国后来大力发展舰用宙斯盾和舰载机拥有大航程、超视距作战等才扭转局面。 第二,24000顿核动力巡洋舰,现在俄罗斯建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无法建造,有技术难度的。超大型军舰有它的好处,平台大、装载多,过去装备100多公里的反舰导弹,对航母不造成危险,舰载机的作战半径阻止了就近打击。如果装备500~2000公里左右的反舰弹(一般这种弹体积大),对航母危险可想而知,从这点来看,还有用。 第三,核动力巡洋舰建造费用大,通用性差,维护难度大,不适合现代舰船理念,现在建造舰船理念不刻意追求大型舰,以通用性、信息化、多功能、超视距作战等舰船为主的,如我国今后将发展装备全能舰。


土豪不是真的

谢谢相邀!

当然落伍了。首先说那是二战后,美苏争霸的产物,属于防御型的产品。以配备巡航导弹为主,不存在什么舰载机了。随着时间的流转,现如今大量舰载机的出现,制空权已高于一切了,三位一体的打击模式日益突显出重要性。再不是那种单一的制海模式了,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查打一体式无人机的出现,现在的海上大型舰船(轻型航母类),几乎没有不配备直升飞机或其它类型的飞机,否则海上生存的能力,在未来的战争中几乎为零了。因为对方可以打你,你却打不着对方,对方在你没发现它之前,就用飞机发现然后攻击你了。所以说俄罗斯的24000吨巡详舰落伍了。


天涯飞虹836

我觉得不落伍,原因如下:

一、武器方面----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是一个庞大的武器平台,现代战争短兵相接的机会估计会很少,而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搭载的导弹都能进行远距离打击,而且它搭载的导弹数量让对方望而生畏。

二、动力方面---彼得大帝号采用核动力,虽然是老技术,但是丝毫不影响其续航能力,战场停留时间长。

三、现代战争思路方面---现代海战都是空中(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等)、水面(各类型的舰艇)、水底(潜艇等)全方位配合,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只需要在后面提供火力支援就好。俄罗斯是个久经沙场的国家,不缺乏优秀的战场指挥官、如何发挥各个舰艇的优势他们心中有数。武器再好,关键因素还是在于人。


欢乐猪猪

驱逐舰大了浪费,一枚导弹防不住就被击沉了。驱逐舰一万吨级正好,8000~6000吨级最好,性价比好,装1000~2000公里导航打仗实用。

航母可以6万吨级以上,因为有舰载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