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农村做民宿还有机会吗?

黑男归隐记

回农村做民宿是否还有机会?应辩证来看。关键是要回到哪里的农村?站在海南的角度,作为国际旅游岛,中国最大的海岸风情旅游目的地,回到美丽的乡村做民宿,不仅有机会,机会还很大。



首先,是政策机会。

上个月底,海南省刚刚颁布了《关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这个发布会,是春节之后省政府新闻办组织的第一场发布会,海南省为什么在新春第一个发布会上,就出台关于海南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乡村民宿业发展的鼓励与优惠政策,可见,海南省已把乡村民宿发展列入了全省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地位。



省政府最近出台的关于支持美丽乡村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乡村民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这两个《意见》,是大家回乡村做民宿旅游的重要政策依据。

由省一级政府出台民宿发展政第,这在全国还是首次。



其次,是资源机会。

海南岛的乡村,要么依山靠海,要么山清水秀。椰风海韵、青山秀水、人文朴素、闽南建筑风格民居、侨乡风貌、黎苗风情,加上气候、空气等自然人文优势,为民宿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机会。









第三,是市场机会。

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每年将近有4000万人次的游客涌入。特别是今年春节时期,三亚人山人海,海口出海滞留自驾车达十几万辆。



再加上每年10月份到次年五一之前,几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宠大的市场需求,给海南的民宿发展,提供了诱人的机会。



因此,未来的海南民宿的发展,应该朝着历史文化主题、特色风情、养生长寿、亲子采摘、海洋学研、骑行驿站、帆船冲浪等方向,发展民宿,成为中国一支独特的岛屿文化民宿旅游奇葩。

欢迎就海南民宿如何创意发展提出高见!


刚峰看世界

先看一组数据:中国民宿数量从2016年的5万余家到2017年末增长到20万家,同比增长达到300%。可以说,民宿行业在2017年经历了量变的一年。

2017年10月1日,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民宿行业管理上的空白,而且对民宿的客房数量还做了限制,划分了金宿级和银宿级两个级别。

这几年,民宿行业的火爆,虽然催生出了如花间堂、原舍、宛若故里等一批行业精品标杆品牌,但是,总体上我国民宿行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草莽阶段,民宿数量急剧增加,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品牌意识不强,同质化严重,价格过于虚高。

在整个住宿业形态中,民宿占据比重仍然不高,仍然是以经济连锁酒店为主。但是,未来,以民宿、客栈等为主的非标住宿形态比重势必会大幅提升。

所以,现在进入民宿行业还是有市场的。当然,民宿的选址、周边的自然环境及景观,交通、硬件设施、品牌效应、服务理念等都会影响到民宿的生存发展。如何定位自己的民宿,制定合适的经营发展战略,匹配相应的目标群体的偏好都是必须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行业法令的实施,未来民宿行业必然会改变无序经营的乱状,当然也会涌入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和大资本,民宿再也不能靠贩卖情怀理想生存为继,最终也是会被资本主导裹挟而快步向前。


流浪先森

开宗明义,总的来说就是,机会是有的,但是机会还没到!

首先,市场不成熟,各类相关配套的软件也还没建立。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目前有发展民宿的大都集中在发达地区,比如江浙沪地区。

依照发达国家(比如日本)的经验来看,农村民宿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整体处在一个较高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大部分民宿是建立在有比较好生产基础的农场之上的。也就是说,如果单单依靠民宿本身的收入是很难维持的,还需要靠农业生产来获取收入,才有可能盈利。

根据我的观察,能够维持的往往不做农业生产,就是提供一些娱乐设施和餐饮服务。现在一些发达省市地区,也有不少休闲农场、农庄、民宿,能提供给人一些休闲活动,比如钓鱼啊、野炊啊、户外活动等等。

如果又做农业生产,又做休闲项目,也就是所谓的休闲农业,往往就会亏损。因为这是两个领域,要把二者进行很好的融合是很有难度的,经营者往往顾此失彼。到最后,要么择一而从之,要么就是关门歇业。

因此,你要么就做农业生产附带点休闲,要么就是专做休闲附带点生产,附带的那块不要花过多的精力,那不是你的盈利点。

另外,如果不是特别的名胜古迹地区,民宿一般接待的都是周边游的游客。这类游客的特点就是短途游、节庆游。一般接待的都是附近区域的游客,不同时间节点的游客人数差异明显,周末、节假日较多,平常几乎没什么人,淡旺季表现明显。因此,在做之前就要去评估一整年度下来的收入和投入情况。

最后,就是需要有比较好的业务拓展能力或者客户资源。民宿最优质的客户其实不是个人,而是团体,比如企业活动、同学聚会、组织培训等等,如果有这方面的资源,赚些钱还是可以的。当然,前提是不要高很多农业方面的生产,因为这个基本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携笔从农


总体来说,回农村做民宿机会还是很多的,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我有位朋友是紧靠北京延庆县的河北赤城县人,他曾经想收购他们老家村里的老房子来做民宿。由于他们村离赤城县城还有十多里地,而且他们村周边没有什么旅游景点,也没有农家乐的基础,所以我的建议是,他要来办民宿,就必须将自己民宿的特点打出来。因为民宿基本是靠游客来维持的,也就说如果附近没有游客的存在,那就要靠民宿本身的特色吸引游客来,否则很难说合适开民宿,因为这种情况做起来的难度很大。

如果楼主你的农村老家本身平时就有城里来的农家乐游客,只不过在你家周围有竞争对手,这种你开民宿的机会就大多了。因为游客住民宿的根本需求点是两个:一个就是性价比的问题,第二是个性化服务的问题。不管是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中的哪一个,都会有游客来。当然,如果当地民宿市场本身就极其不景气,那么就需要分析,到底是供应超饱和还是服务口碑不好,如果是超饱和那还是劝你慎重进入,如果是因为当地民宿做的性价比和服务质量有问题,那么你新开民宿,只要做好以上两点,同时再适当的做好营销推广工作,机会还是挺多的。

总之根据我的观察,如果你想开民宿的地方附近从来没有观光游客包括农家乐游客,那么你要谨慎决策是否开民宿,除非你有营销高招能让你的民宿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如果你想开民宿的地方附近本身就有游客,但还没到民宿超饱和,那么机会就在于如何做出你的民宿特色来。


旅游达人黄华

这个机会还是看地区,经济交通都要考虑。民宿在16年是最狂热的时候,17年的时候已经渐趋冷静。如果回去做民宿,抱着休闲养老的心态还好,亏盈平常心。


乡村民宿设计

做民宿,关键还是在选址上,选址选对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事实也验证了这一道理,民宿做得火的,运营好的都是依靠大城市周边、大型生产基地和著名旅游景区等,依托这些资源而建,就会自带大批流量前来体验和消费。

国内许多学者对于 “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探究了应对策略。栾坤指出乡村家庭旅馆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发展方向趋向与城市宾馆酒店同质的现象并且档次较低,服务不规范,无证经营,且管理跟不上规模扩大的速度。除了接待设施的城市化倾向,学者们也普遍发现民宿文化内涵缺失以及经营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不足。

民宿还不同于酒店,建筑风格要足够有特色,才能够吸引游客。综上,做民宿还是有利润,而且利润空间很大,关键看你怎么运营管理,同时需要运营者不断学习,对民宿有系统的认知,才可能把民宿运营的好。


农学谷

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国家鼓励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来了: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路线,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者与社会资本联合办理乡村旅游企业。同时,国家也会陆续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来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如果国家扶持一个产业发展的话,那么这个产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从供求关系来说,有需求,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民宿也有较大的需求。好多人乡村旅游的话一般都会选择住一到两晚。一是国家缩短了五一长假,增加了清明、端午等小长假,市民短的假期增加,提供了时间。二是随着市民收入逐年增加和交通的发展,小长假和周末选择乡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在市里待的久了,去乡村感受一下自然风光将是很多市民的选择 。例如北京2014年民俗旅游接待人数为1914.2万人次,民俗旅游总收入112543万元,2015年民俗旅游接待人数为2139.7万人次,民俗旅游总收入为128550.1万元,较2014年接待人数增加了22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加了16001.1万元,无论是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总收入都增加的很快。

但是,做乡村民宿不能盲目。要有自己的特点,如北京地区做的比较好的有“山里寒舍”,坐落在环境优美的小山村,是在原有村居民舍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共有32个院子,根据24节气来命名。市民来住宿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到安静优美的环境。


首都农业人

做民宿九成都要赔钱,奉劝不要盲目跟风!

民宿要有依托、依托游客为主!而我国农村地区是很多,但是能够成为旅游地区的能有几个呢?大部分都是普通农村地区,普通农村地区几乎没有外来人口流量,怎么会有住户呢?

我觉着在农村开个小饭馆还是不错的,就是那种农家菜,主要服务当地群众,偶尔服务外来人员!以我们那农村的收入,如果你手艺可以,年前年后加上秋收春重,再有婚丧嫁娶,一年也能挣个10万块钱!


俺是乡下人

休闲农业是肯定有机会的,但有些因素是觉得不能忽略的。

第一,选址。如果要做休闲农业,选址很重要,周边是否有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如果有吸引力会好很多。游客大多还是愿意去有故事有美景有历史的地方,如果选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间,恐怕去的人会不理想。

第二,交通。交通一定要便利,毕竟现在大多游客都是在职人员,假期板着手指数也就那几个,如果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在交通上,也会得不偿失。当然,也可以选择离一个城市特别近的农村地方,专门针对这个城市的居民周末短期游,这会更理想。倘若要针对全国乃至世界游客,地址和交通就非常重要了。

第三,特色与文化。一定要把自己的独特招牌打出来,有一个吸引人的不可复制的点,将文化传递出去,要么是名人效应,要么是风格效应,总之,必须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地方,比如倘若是谢霆锋这位明星大厨随便在一个城市周边的农村搞一个农业采摘天然休息美食地,那肯定是蜂拥而至了。又或者你能请到世界名厨,又或者设计出绝无仅有的绿色创意美食,又或许结合什么吸引人的手作课程等等,或许亲子游的吸引点。这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资源、技能等等去研究设计了。

第四,宣传。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有了很好的宣传和活动,那便是更加如虎添翼了,现在的游客大多有猎奇思想,也都追逐独一无二的体验,倘若在宣传上下足功夫,让更多人了解你的休闲农业的特色,告诉他们去到你哪里可以体验和享受什么独一无二的内容,找到渠道,做好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北石同学

农村在我国太普遍了。

农村民宿最重要的是能吸引到住宿的城里人。城里人到农村干嘛。

度假?娱乐?购物?休闲?探亲?亲子?

所有的这些问题想一遍,你就知道你家里适不适合做民宿。

民宿也是空间经济,靠一间房可以按时收费,如果不是有出行的需要,谁愿意躺在陌生的床上?

所以民宿前提是要吸引游客出行。如果本身不具备这样的吸引力,则需要草船借箭,借助周边成熟的景点提供差异化服务功能。

民宿的兴起伴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会给地方带来很多发展机会。后续,国家会在公共建设方面给予大投入,也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给农村。所以还是要看什么样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