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18年一次的轮回

2014年秋天,杨澜送儿子到Columbia University读本科。

对她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新轮回的起点。

1996年,杨澜从Columbia University拿到硕士学位,离开New York City的时候,《The New York Times》财经版在头条位置上出现了这样的title:《27岁的脱口秀主持人将改变中国电视》。在那张照片里,长发飘飘的杨澜实际上已经怀孕了。随着儿子来到这片土地上求学,她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虽然这个原点在时空的走廊里已前行了18年。

岁月轮回,看着儿子轻身走上求学路,杨澜想起的却是她自己留学时的两大包行李,里面放着锅、被子、褥子、枕头……那时候父母觉得在美国什么都贵,杨澜也很少会有机会回国探亲,于是就把冬天、夏天的衣服,生活起居的物品能带的全都一下带到了美国.

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父亲运用了杨澜难以想象的本领,把那么多物品都压缩成了最小的包裹塞进了她的箱子里。记得临出行的时候,母亲把几千美金缝在了杨澜的贴身衣服口袋里,这些钱是以1:10的汇率换来的。这样的场景让杨澜想起小时候的课文《梁生宝买稻种》里,梁生宝把乡亲们的钱缝在衣服里的场景,只是梁生宝缝的是对乡亲的责任,而母亲缝的是对女儿满满的爱和对她在异国的担忧。

那时候,即使杨澜在国内已经工作了4年,也有了一定的savings,但在国外打长途电话仍是件非常luxury的事情,因此杨澜基本都是靠写信维系着与家里人的交流,为了不让信件超重,通常她还会把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这些当然早已今非昔比,如今杨澜和儿子已经可以自由地视频通话或通过WeChat等方式随时联系。

去了解世界的坚持

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当时去Columbia University读书,有点儿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1990年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毕业后,杨澜加入CCTV当时收视最好的栏目之一《正大综艺》。1993年,杨澜得以参与了中国的第一次申奥。申奥的失败既让她看到了中国的积贫积弱,也看到了东西方文化水火不容的现实,当时的杨澜强烈感觉到自己不过是坐井观天,对外部的世界知之甚少。生命只有一次,杨澜不想只做一个主持人,还是希望对这个世界能有些真知灼见。

1993年底,杨澜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辞职留学的决定。那时候,要留学需要先辞去公职,毕业不满5年的还要向教育部门缴纳一定的罚款,拿到相应的证明,并把档案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之后才能拿到Passport. 而如果她最后被拒签了,就等于是走投无路。当时周围的许多人都为杨澜的决定感到诧异:“你知道有多少人打破头都想坐在你这个央视当红节目主持人的位置上吗?”

当时只有正大集团的谢国民先生对杨澜说:“杨澜,你是个很有才能的年轻人,好好去读书,如果你能考上常青藤大学,我们基金会为你提供全额的奖学金。”

杨澜半开玩笑地问:“谢先生,如果我走了,《正大综艺》可就是要换主持人的咯!”他说:“我觉得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比一个节目的成功重要得多。”

那时候,他的这番话深深地感动了杨澜,于是她就问:“我能为正大集团做点什么呢?”谢先生说:“不需要你做任何事情,你只管好好读书,这对你的将来有好处。”

让杨澜放弃求之不得的成功、放弃眼前那么多名利的本意,就是想要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杨澜希望能够学有所长,能够更加深入媒体的策划和制作中去。这种简单、强烈的想法让她迈出了人生的关键一步。

当飞机降落到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时候,看到Manhattan灯火璀璨的夜空,杨澜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激动的,她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繁华、梦幻的全新世界。

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痛并快乐的留学生涯

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杨澜收获了正大集团的scholarship,就读于Columbia University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尽管杨澜之前在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的本科阶段读的是英美文学专业,但是到了国外,却依然能够感受到在阅读量、写作量和语言上的巨大challenge,每天也依然要熬夜学习到凌晨2点钟左右。

那时候杨澜学习欲望很足,第一个学期就选了六门课来上,当时她其实只要选到四门课的量就已经足够了,结果选了这么多课,可把她自己累得够呛。夜深人静的时候,陪伴她最多的,也只有宿舍管道里不时会溜达出来的老鼠。有时候,杨澜猛然一回头,甚至会跟老鼠来个四目相对。

当时结识的一位师哥给杨澜留下了一台286的电脑,那也是她接触电脑的开始。这台机器已经很老旧,经常有死机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当杨澜写了一大堆论文,而又没来得及保存的时候,突然的死机,常会让她急得半夜里cry一场。cry了之后,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爬起来,含着眼泪再从头写起。

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辛苦”二字,应该是一直贯穿着杨澜在Columbia University的整个学习生涯,但她也非常感激这段生活,让杨澜在International Politics, Diplomacy, Economics, Media等各个领域都打下了更为扎实的基础。

当时杨澜的学院汇聚了50多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通过跟大家的相处和交流,使得杨澜的视野和心胸进一步被打开,对于不同的观点能有更加包容的态度,通过大家观念的碰撞和思辨,让她看很多问题的时候,思考的方式会更加open。

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在United States留学期间,杨澜也逐渐找到了她主要的研究方向,这就是美国脱口秀节目。她有幸也见到了Walter Cronkite, Dan Rather, Barbara Jill Walters等很多美国新闻界、主播界的顶尖人物。

当时杨澜就在想: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还没有任何一档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带有主持人鲜明个性印记的高端访谈节目,这也许就是她的机会。

所以在毕业前夕,杨澜就开始转型做了节目制作人,和上海的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后来的52期《杨澜视线》。在这个节目中,杨澜首次采访了Henry Alfred Kissinger、Walter Cronkite等名人,还和费翔做了第一个面向中国观众的、关于Broadway的专题电视纪录片,在国内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在留学期间,杨澜还认识了她的先生吴征。杨澜拿到了硕士学位,又是结婚生子,这使得她在1996年即将回国的时候,在人生、事业、家庭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收获,人生的状态与留学之前已经今非昔比。

那一年即将离开New York City的时候,是一个大冬天,杨澜和先生一起来到Rockefeller Plaza,望着那棵New York City最大的Christmas Tree,许下了心愿:希望回国以后能够去实现她的Media梦,也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回到这个与她充满着情感联系的American City.

去美国名校留学,一直是很多留学生所向往的。但名校录取名额却里寥寥无几,那如何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呢?

录取要求主要考量两大方面:硬背景和软背景。

硬背景:GPA成绩、托福/雅思成绩、学位证书;

软背景:实习经历、研究项目、游学经历、竞赛奖项等。

回归中国,大放异彩

回国后,杨澜先去了Hong Kong的凤凰卫视,并在1998年开创了大中华区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高端访谈栏目——《杨澜工作室》。记得第一期的采访嘉宾是陈逸飞,第二期便是张瑞敏。直到今天,承袭《杨澜工作室》的《杨澜访谈录》,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

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这期间,杨澜采访了全球各界的近千位嘉宾,包括:卡特、老布什、克林顿、基辛格、奥尔布赖特、赖斯、希拉里、克里、李光耀、朴槿惠、李显龙、拉加德、潘基文等数十位国际政要,见证了如柳传志、王石、李彦宏、马云、姚明、郎朗、林丹、李娜、张艺谋、冯小刚、徐峥等中国各个领域领袖人物的成长轨迹。为了准备采访,杨澜的总阅读量超过8000万字,采访的时间更是达到了数万小时。

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2000年,杨澜和先生共同创建了大中华区第一个人文纪录片频道——阳光卫视。2004年把阳光卫视转让之后,他们又开始进入跨媒体的投资和运营领域。今天的“阳光七星娱乐媒体集团”已成为一个横跨全球,涉及电影、电视、音乐、娱乐、大型演出和纪录片的综合性投资、运营集团。

跳出舒适圈,拥抱更健康快乐的自己

年轻人,总归要有走出去看大千世界的冲动才好。旺盛的荷尔蒙,不断膨胀的好奇心,渴望被重构的价值观,对未知世界的大胆试探...

杨澜 “留学改变了我的命运”

杨澜,这个曾经《正大综艺》的当红主持人,用她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跳出舒适圈,才能拥抱更健康更快乐的自己

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是最美的礼物。留学的过程中,你会接触到不同地域的文化,结识到不同种族的、不同国籍的朋友。你会在跟他们的交往中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会逐步跳出你固有的思维模式。

有野心,有胆量,有支撑一切欲望的知识体系,这样才算不辜负青春所赋予我们的机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