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卡52武装直升机飞行员如何紧急跳伞?

颚慕格尼讷

卡52直升机跳伞方式是“爆破旋翼后火箭牵引座椅弹射”。

作为俄军新锐的先进武装直升机,K52在安全方面下了不少力气,“弹射逃生”能力是作为直升机类飞行器“独有”的绝活。

一般武装直升机是没有逃生系统的,如果遭遇险情,只能通过飞行员的控制,让飞机采取“硬着陆”的方式降落。直升机的旋翼只要仍然在旋转,就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升力,飞机砸到地上也不至于摔的太惨。

但这种方式仍然危机重重,毕竟一架破碎的直升机已经很难提供保护,飞行员再会操作,生死基本也只能交给砸向地面的那一刻。所以对直升机飞行员来说,飞机坠落是一件足以亡魂直冒的事情,他们没有任何办法逃生。

卡莫夫设计局在设计卡52时已经考虑到这些问题,他们决定让新设计的武装直升机拥有“逃生”的能力,毕竟飞行员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从而为卡52直升机锻造了一项“特异功能”。

因为卡莫夫设计局照搬了战斗机的火箭弹射座舱,所以卡52实现“弹射逃生”,只比战斗机多一个步骤——炸掉螺旋桨。

据说在螺旋桨的根部,埋设了专用的爆炸螺栓,用于在紧急时刻炸掉螺旋桨。否则弹射的人员会在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上被撕成碎片。

剩下的就好办了,卡52顶部设置了与战斗机一模一样的“导爆索”,它们会在弹射的第一时间爆开舱盖,以便人员无阻碍弹射。

总体来说俄式弹射座椅都差不多,卡52这些年没见过真正弹射逃生的,就拿张苏34弹射的画面看看吧,其并行排布的战斗座舱也与卡52非常相似。但卡52的弹射方式与单纯的火箭弹射座椅有区别。

卡52的弹射座椅是K37火箭牵引座椅,这种设计属于早期战机弹射的一种方式,通过发射一条火箭索,将人拖出机舱逃生。

这就是卡52/50直升机逃生的基本模式,不过对于实际情况而言,该机型通过弹射逃生的机会很少,相反弹射系统还占据了大量空间,增加了故障率。

作为武装直升机而言,为了弹射而制造的顶部“导爆索”也降低了机身的防御力,毕竟你是作为时刻需要防备地面炮火的攻击机型。

相反,卡52的人员生存率非常低,并没有因为安装弹射座椅而显著增加人员逃生率。在近些年的事故和战争中,该系统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如此来说,战机是不是更应该强调被动坠毁的人员保护指标呢?


王司徒老百科

卡-52:我一炸、二穿、三弹射,直升机空难远离我~哎呦,叙利亚怎么又摔了!

目前卡-52武装直升机是比较少见的双座并列同轴共桨武装直升机,这种武装直升机最大的特点是具备比较好的载弹量和比较大的航速,同时机体尺寸较小。只不过,武装直升机出没在低空,一树之高的高度,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确保乘员的生存率就比较麻烦了。

传统的做法是提升武装直升机的抗坠毁率,基本就是液压起落架,加固机身,缓冲座椅什么的。但是俄罗斯人反其道行之,研发了K-37直升机专用弹射座椅!准确来说应该是直升机弹射座舱系统。

我先利用一个仿真模拟游戏的3D画面来说明这个流程。正如我开头总结的:“一炸、二穿、三弹射”。

一炸:

在直升机飞行员拉动弹射手柄后,首先是点燃旋翼根部的爆炸螺栓,上下2片螺旋桨在0.5秒内会完全脱离。

二穿:是利用座舱盖中的导爆索,炸掉座舱盖后,顺势把乘员头顶的空间清理开。类似于传统战斗机弹射的穿盖弹射流程。

(注意驾驶舱头顶玻璃上的导爆索)

三弹射:这个就容易理解了,K-37座椅上方的火箭被点燃,引导乘员垂直弹射150-200米的机体外部,并利用这个高度来确保降落伞能够成功释放出来。从而达到“零-零”弹射的要求,也就是“零高度、零速度”。

(直升机飞行员专属的弹射系统-K-37)

这套弹射系统是卡局研发7年时间的成果,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实际应用并不理想。尤其是本周一在叙利亚,一架卡-52就在对地支援任务中坠毁,机上2名乘员没有能够弹射离机,最终双双牺牲。

(周一在叙利亚坠毁后烧成灰的卡-52)

这其实也说明了直升机低空救生的复杂性,毕竟为了保证旋翼不会对乘员造成危害,必须要清理通路才能成功弹射。而中间必然会耽搁时间,而且由于武装直升机在低空时候姿态复杂,螺旋桨能不能成功里机也是个大问题。因此尽管想法很好,可实际使用反馈并不佳。

以上为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的认识和资讯整合,仅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深入讨论。

军事天地

直升机的紧急逃生方式在航空技术界分化并形成了两大流派:

第一,欧美技术流。

这种技术应急方式并不是配置弹射座椅,让飞行员跳伞,相反而是让飞行员老老实实的待在座舱中。一方面让直升机通过自身的盘旋下降来降低直升机的坠地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结构强度设计,安排各种机身结构在坠地的瞬间充分吸收机体的冲击载荷和动能,并加强了座舱骨架结构强度和刚度,从而确保直升机坠地之后,飞行员能够得以生还。通俗的说,这种流派就是“硬抗”。

这种技术流派最典型的产品就是AH-64“阿帕奇”以及UH-60“黑鹰”直升机(下图),坠机发生之后,只要救援及时,飞行员命还在。

第二,苏联/俄罗斯弹射流。

这种方式就比较和固定翼飞机类似,在直升机座舱配置了弹射座椅,紧急情况下飞行员可以弹射自己。不过由于直升机座舱上部有高速旋转的旋翼,甚至有一些采用了共轴式旋翼设计,比如就是题目所说的Ka-52(下图),为了确保弹射之后,飞行员不会被高速旋翼切割,这些直升机的旋转轴上都配置了爆炸螺栓。当飞行员拉下弹射座椅开关时,爆炸螺栓先将旋翼炸掉,然后再弹射。

不过这种技术牵扯的东西太多,实际上也只有俄罗斯在一些特定型号直升机中应用,截至目前,还没有在公开媒体上看到完整的弹射过程(只好用固定翼飞机弹射图来代替了)。如果可靠性特别高的话,相信美国的直升机也会采用这种技术。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