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 怨谁?

“商女不知亡国恨” 怨谁?

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牧有一次乘着一叶小舟,夜游在秦淮河上,当小舟驶到靠近岸边时,他听到了歌女唱着《玉树后庭花》的声音。

《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唐后主为与后宫美人寻欢作乐所作,因此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听着“亡国之音”,想到国家当下正处于水深火热、危机四伏之中,杜牧感慨良多,便写下了那首传于后世的经典之作《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 怨谁?

泊秦淮

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在诗中用“不知”抒发了自己对商女的愤慨,进而间接讽刺了荒废国事、纸醉金迷的达官显贵,以及只知沉溺声色、享乐的统治者。

在这首诗中,杜牧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成就了自己的才情,却刻薄了商女。

“商女不知亡国恨” 怨谁?

商女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是一群无父无母的孩子。(即便有也是名存实亡。)

她们从小只习得歌舞、弹奏以及取悦客户,卑躬屈膝仅是为了生存而已。我不知道她们把自己当什么,可我知道在世人的眼中,她们不过是取乐的工具。

“商女不知亡国恨” 怨谁?

她们就像是一局棋中的棋子,进退不由自己。可笑的是,杜牧先生还因为身为棋子的她们没有为曾执着自己的下棋人玉碎而愤怒。

看来杜牧先生是把她们当木马了,想让她们跑儿,又想让她们不吃草儿。

为了生存,以歌女的身份唱《玉树后庭花》,本就是无关对错的,关键是为何会有这样的场景发生。

“商女不知亡国恨” 怨谁?

古时候的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让我恨了许多年,也不知是哪个低智儿说的,真想当着他的面说一句“你有德,你们全家都有德!”。

还有那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小人的确难养,可为什么加上女子?这真是典型的逆子语录!(说这话的一定是男子,而他一定有母亲。)

商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母双亲,所以也没有家。既然连家都没有,又哪来的亡国之恨?

杜牧先生,你爱国就爱国,说出来就说出来,可也不必用贬低商女这种不厚道的方法来表现呀!

“商女不知亡国恨” 怨谁?

其实你大可以这样抒发感受: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官、帝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听《后庭花》。

没有市场,就不会有产品。既是有能力的人,就不要发难于无辜的弱者。

“商女不知亡国恨” 怨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