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天团”、明星企业……经开区机器人产业要有大事件

近年来,“中国制造2025”从概念走向实际,在未来的智能工厂中,机器人是最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中国智能工业的升级调整及人力成本的提升,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陕西省、西安市也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战略手段。

在上述背景下

经开区牢牢把握机器人发展的重大机遇

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产业

作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点

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综合竞争力

整体跃升

下面就回顾下

经开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之路

院士“天团”、明星企业……经开区机器人产业要有大事件

经开区豪掷“真金白银”

厚植机器人发展沃土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去年10月,经开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了西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地,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并积极推进新松、秦川、上海明匠等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项目入区,着力抢占产业发展先机,打造西部机器人产业新高地。

今年,经开区出台了《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暂行办法》(简称《办法》),这是经开区在中央和省市已有政策基础上,首次出台机器人产业领域扶持政策。《办法》规定,对企业落户、创新研发、专利技术、融资服务等情况给予一次性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跨越发展,为区内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在新机遇的引领下,一个百亿级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正在经开区加速崛起。截至目前,经开区内已入驻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项目16个。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救助、军民融合、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并涵盖机器人减速机、伺服机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初步形成了集机器人及部件研发、系统集成、展示应用、销售培训、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区。

“机器人换人”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市场需求是创新驱动的重要动力之一,西安交大把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项目设在经开区,就是看中了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梅雪松坦言,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人工成本增加、熟练工种难招等现实困难,“机器换人”将成为转型升级的有效解决方案。

目前,经开区机器人企业在劳动力替代方面已经结出硕果。作为最早一批入驻经开区的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西安达升公司与世界五百强企业博世力士乐(西安)成功签约,将在博世力士乐经开区的生产线中投入使用达升自主研发的AGV搬运机器人系统,进一步节省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完善企业智能化工厂的建设。据了解,除博世集团外,该公司的AGV机器人也已广泛应用于海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生产线中。

百亿级机器人集群在经开区加速崛起

当前,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已经成为未来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将大力推动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早日实现,为智能制造奠定基础。

未来,经开区将重点围绕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三大领域,从生产制造、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三大路径推进构建产业体系。以西安机器人产业园为载体,以多家研究院为依托,搭建产业孵化平台、投融资平台、应用推广平台、展览展示平台,形成“一园多院四平台”支撑体系。

到2021年,经开区机器人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200亿元,应用推广创新成果及产业化项目100个,引进及孵化企业100家,投融资规模100亿元,吸引高级人才100名,力争将机器人产业发展成为西安及陕西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为打造“硬科技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经开区的机器人产业发展令人期待

接下来的重磅活动更是让人激动!

为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打造创业之都

5月27日-28日

2018国际人工智能院长论坛

将于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厦隆重召开

开启一场人工智能动向探索之旅

院士“天团”、明星企业……经开区机器人产业要有大事件

如果想要知道

作为“硬科技八路军”中的

人工智能产业

在古城西安会有怎样的机遇?

西安政府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具有怎样的布局?

到时都会得到答案!

院士“天团”、明星企业……经开区机器人产业要有大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