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谁的青春不文艺,

愿以暮春酬年华。

图 文 | 丁春林

(本文作者18岁留影)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

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

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

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

2018年3月12日上午,原博山建筑陶瓷厂文艺宣传队三十余位老同事,相聚在清梅居鲜鲜牛肉汤。虽然大家下岗二十余年,但是大家并没有陌生,友情依旧,仿佛回到了青春时光。岁月没有把我们的友谊阻隔,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语,诉不尽的衷肠。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建陶民乐队1981年在排练

想当年,我们这代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参加工作,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的点点滴滴。我们既感受到了改革的优越,也感受到了改革的阵痛。所以,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举办此次聚会,意义非凡。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建陶民乐队于2015年三十四年后

再相聚,两名队员已去世

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回忆过去就是怀念我们在工厂的那段青春岁月,那些难忘的日子;珍惜现在,就是要感恩祖国、感恩家人、感恩身边的每一位朋友;展望未来就是祝愿祖国的未来更加灿烂辉煌,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79年欢送曹建国考上潍坊音乐师专

(第一排右一为于向德)

我们这代人可谓是八十年代新一辈。从小唱着《咱们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曲长大,看着《火红的年代》、《创业》的电影成长,学着“工业学大庆”的课本天天向上,在“工人积极领导一切的年代”里陶冶,因此,从小就感到当一名工人的自豪,热爱石油工人、炼钢工人,长大后也成为工人。可以说,我们八十年代的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芳华”。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1年说相声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大梦方醒的年代。海外家电产品大量涌入国内,记忆最深的是盒式录音机,清晰的声音轰动一时,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传播最广。在当时,我们空空荡荡的大脑,一下地涌进如此光怪陆离的精神食粮,让我们每一天都充满了对新事物的憧憬与渴求。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3年购买收录机后喜悦的拍照

那时候,青年们真的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到处都有背着书包的青年男女,书店、图书馆和各种夜校总是挤满了人。人人都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新一辈”的自豪,大家都有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的劲头,都积极要求进步,有着远大的理想。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3年文艺爱好者参加电影

《一路顺风》的拍摄与导演合影

1979年我参加工作不久,淄博市工人文化宫邹光华老师举办了一个舞蹈训练班,我报名学习,同时认识了王延广等博山舞蹈界朋友。后来,我们还排练了民族舞蹈《抢亲》。我虽然扮演的是一个配角,但是,第一次登上文化宫的舞台还是很骄傲的事情。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4年我厂庆祝建国35周年文艺演出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八十年代用过的节目单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乐队在八十年代使用过的乐谱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5年在文化宫影剧院演出,

自己做的架子鼓,令观众耳目一新

1982年3月全国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开始了。我们厂工会、团委也联合走上街头进行宣传文明礼貌月、学雷锋活动。在博山新建一路设立宣传站,义务为群众修理自行车、理发等各种便民服务项目。在厂里也开展义务为工厂清扫垃圾,修旧利废。有的帮助孤寡老人干家务等活动。团支部到了清明节、青年节,就派出车辆到烈士陵园扫墓后、到风景区游玩。工会还经常为工人提供各种免费学习机会,为他们报销学费,鼓励他们学技术、学业务、学习交谊舞。每到重大活动,还举办黑板报设计比赛等,宣传厂里的好人好事,使工厂充满了勃勃生机。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6年迪斯科

我调入工会工作后,就组织了文艺宣传队,并组建了一个小民乐队,排演了一台晚会,与山头人民公社举办了一次联欢晚会,从此,得到了领导的赞赏。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7年 小品 《吃鸡》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获奖消息在建陶通讯上刊登

1983年我们组建了一支电声乐队,自己制作了架子鼓。聘请钱刚先生弹奏电吉他,在文化宫舞台上威震四方,受到年轻人的热烈欢迎。我们厂民乐队几乎在在酸厂、山耐、山机、文化宫等等几乎所有博山地区工厂的礼堂演出过。后来参加柳泉艺术节、代表淄博市建材局去济南参加山东省行业汇演、代表淄博市建材局参加淄博市总工会全市文艺汇演的汇报演出,并频频获奖,为工厂争得了荣誉。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吴雁泽先生来博山讲座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著名歌唱家曹连生先生的老师温可铮先生来博山文化馆举办讲座

1983年,南京电影制片厂来博山拍摄《一路顺风》,需要群众演员。工人文化宫的邹光华老师让我召集几个文艺骨干。我骑着自行车到处找人,大家听说要拍电影,非常愿意参加,有几个人宁可旷工也要去拍电影。我们站在茅草房前与导演拍了一张合影,我们大都脚穿“压底鞋”,一派“城镇气”。而导演的鸭舌帽、变色太阳镜、军大衣、皮鞋则彰显着大城市人的派头。那时,我们每月工资只有30多元,拍电影每人每天却有5元补助,几乎是我们一个月的奖金,大家高兴极了。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5年表弟蒋胜华在博山公园

1984年我花600多元买了四喇叭立体声录音机,就感到进入了新时代。一切真的都变了,我们小时候憧憬的美好生活正在到来。所以,“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能够买到进口的家用电器。那时候,年青人中谁有一台录音机会让人艳羡不已,带着贴着商标的太阳镜,穿着喇叭裤的青年男女手提录音机放着节奏分明的音乐招摇过市,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6年获奖后合影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7年参加淄博市建材公司汇演

在博山水泥厂礼堂演出

我们厂的年轻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可是老工人、老干部,却看不惯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所作所为。我为广播室录制了一些港台轻音乐,在厂里播放,遭到他们的嫉妒和不满,说是靡靡之音。不久,国家就开始反对精神污染。厂领导认为邓丽君的歌曲就是精神污染,而且,不让穿“鸡腿裤”、喇叭裤、高跟鞋,不让留长发等等。曾经有一阵厂领导每天在厂门口,拿着剪子、理发刀和钢锯,只要发现喇叭裤就剪开,马上给长发者理成小平头,发现高跟鞋马上锯下鞋跟子来。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那是多么的可笑。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7年建陶乐队演出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建陶舞蹈演员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7年小品 《只生一个好》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1989年获奖证书

那个时候,博山地区的文艺活动也十分活跃,尤其是博山水泥厂的于向德,在淄博地区号称是小李双江。他演唱李双江的歌曲几乎以假乱真,其嗓音接近李双江。是文化宫舞台上压轴节目的不二人选,至今仍然让人难以忘怀。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三十四年后的2015年再相聚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2018年建陶宣传队38年后再次相聚。。。。。。

岁月如歌,往事历历。

难忘我们的青春时光,

难忘我们的纯真岁月。

朋友们,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

挺胸膛,笑扬眉,期待我们再相会......

1980年代的淄博文艺青年原来这么锅帅法?!

丁春林

男,1960年2月生,网名 老国产

1986年参加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第二期摄影专修班。

收藏国产照相机300余台。

2008年获山东省摄影家协会

“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

2009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2012年出版《老国产相机情》图书。

2013年获“齐鲁优秀摄影师”荣誉称号。

现任博山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特此致谢!

扫描二维码 关注淄博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