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你认识的作家,你想都不用想就会说出来的是谁?

九龙逗室

关于想都不用想就会说出来的作家是谁这个问题,其实我嘴甩出来就是一大串,非要问个谁,那我就回答是鲁迅先生吧!



尽管在那个似懂而非懂的年代,从大人的书柜里拉出来的是《金光大道》、《艳阳天》、《李自成》,还有当时被襟的线装本《三国演义》、《施公案》等,张着好奇的眼睛,不停地去浏览,但真正使我进入文学世界的,还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因为先生的作品,就是我们那个时代语文课本里学习的教材。


往事如烟,苍海桑田。几十年过去了,那个在雪地里捉鸟,下河去捞鱼,晚上又拿着夜杈看西瓜的勤劳勇敢的少年闰土;那个儿子被狼吃掉,被地主撵出门的,在风雪夜凄惨死去的祥林嫂;以及偷书不算偷,吃着蚕豆喝着小酒的孔乙己,还有用精神胜利法,做出种种鄙劣事情,最后听到枪声,魂都散了的阿Q…他们的音容笑貌,时不时在我眼前浮现,耳边回响。

虽然那个时代永远过去了,但鲁迅先生的作品就象晨钟暮鼓,永远警醒着我们居安思危,而先生作品的文学光芒也将照耀着一代又一代文学青年,为时代呐喊,为时代讴歌,为时代美好奋斗……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6657060825晋风

(李乔先生)


首先是云南彝族作家李乔先生。

他是以无名作者参加创造社征文比赛崭露头角的,以后他的作品陆续发表在《申报》、《星岛日报》和《中学生》等报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乔随滇军第六十军到台儿庄抗战,写了一些通讯报告文学,如《旅途中》、《军中回忆》、《禹王山争夺战》、《活捉铁乌龟》等,分别发表在1933——1939年《文艺阵地》、《战时知识》、《申报·自由谈》等报刊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或八十年代初,李乔先生为了静心创作他的《欢笑的金沙江》续集《阵痛的大地》(不知道是否就是后来获奖的《破晓的山野》?),只身来到四川凉山,住在甘洛县招待所。

那一段,名人都爱到甘洛来,“中国十大国际友人”之一的路易·艾黎也来过,还为甘洛人物写过通讯,好像题为《镇静的女英雄》。诗人梁上泉和陆棨也来过。由于他们是我少年时喜爱的歌曲《三过鹧鸪山》和《公社的山啊公社的水》的词作者——读中学时文体班委课前指挥大家唱歌,常常起这两首——所以见到他们我格外高兴。

李乔先生则几乎每天见到,因为他写作累了就会到坝子里锤核桃吃。我当时住在他住处旁边,有一天见他在二楼阳台,就拿了稿子去请教,他真是意想不到的平易近人!

他说他爱吃核桃是因为核桃补脑,他子女会不时给他从昆明托运些过来;他最骄傲的是他曾经听过鲁迅讲课。他还讲了电影《五朵金花》的作者季康、公浦的事。《五朵金花》在我们这一代人心目中,神话一般,那些歌曲优美得令人心醉。亲耳听到电影作者的身世和逸闻,真令我心花怒放!

我第二次去的时候,李乔先生已经看了我的稿子,他拿出来一边朗读一边赞扬,最后郑重告诫我成名后不要像李希凡、蓝翎那样对待老作家。

我不知道李乔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告诫我,但造化总是捉弄人,电影院放禁映很久的印度电影《流浪者》,全县城轰动,好不容易买到一张票,看完回来却发现李乔先生拿着稿子在我住的楼下徘徊,并告诉我他在此等了很久!

我恍然想起,李乔先生曾经说过今天谈稿子的。

这件事的深刻含义是真正的作家的人格和年轻人的稀里糊涂。

须知当年李乔先生已经年过七旬!

(吴若萍先生)

另外一位是吴若萍先生。

我们竟谈得忘记了旁边还有别人。

当晚我写诗道:

“今夜本当升起圆月,

细雨霏霏打湿了草木,

真正的人向我走来,

谈起文学的一切

......”

后来他鼓励并介绍我考省出版社。

出版社寄来一些稿件让写处理意见。成绩好像过了,但最后说我没有大学文凭。此时已到省出版社上班的吴若萍先生比我还要着急,写信来说:“......快,快,快!强调家学渊源!.....”

我却对此并不在意,由于忙着调回内地,好像还没怎么回信。

当时他不但上班,还在写他的“大胆解放思想”的长篇,后来还把打印稿给我寄来,由于我忙于两个毕业班的教学,竟没有复信细谈自己的看法。

现在想来,我何德何能!

此事再次显示出我和老一辈作家、真正的作家之间的差距!


大悔忆智冰

答:路遥,中篇小说《人生》

的作者。

书中让人唏嘘不已的是:高家林被单位开除回到老家农村后,德顺爷爷的一番话:“娃娃呀,回来劳动这不怕,劳动不下贱!可你把一块金子丢了!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刚写到一半,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李存葆,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书中:营指导员赵蒙生、连长梁三喜、排长靳开来、雷军长、梁大娘、玉秀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

还有贾平凹的《二月杏》。


刘心武的《班主任》。

非常感叹的是,现今很少出现这样优秀的踏实的作家了!


bj山那边是海

其实,哪个作家老衲也不认识,哈哈。最多是神交而已。

要说脱口而出的名字,于我而言环境不同,回答的时机不同,我可能会答出不同的名字。

大多数心静如水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三毛。喜欢她那种超然物外却又细腻敏感的、孩子一样的感受力。贫穷潦倒于她而言,仍然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生命的欣喜。甚至在年轻的时候一度渴望步了她的后尘去远方,去体验旅行和远方的动荡,因动荡而带来的丝丝针砭的痛楚。

直到后来年龄大些的时候,反而不怎么喜欢她了,总觉得明明可以过得很好却偏偏选择动荡不安的经历有一些刻意了。相信人们都很赞赏她几乎把自己剥开来给世人看的勇气,我个人同样表示尊重。但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我并不完全赞赏那种近乎盲目的执着放逐。

有些离别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便是徐志摩了。并不是有多么喜欢他的为人,只是喜欢那一首《再别康桥》里外在的缠绵悱恻与内在顾左右而言他的故作潇洒。这像极了每个人一生中无数次离别时的复杂。

而在忧郁迷茫却又满怀着渴望的时候,首先想起的便是戴望舒了,也不是源于对作家有多少理解,仅仅只是因为《雨巷》里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她像极了每个人生命力欲说还休的忧伤。

好的文学作品即使脱离时代去看,也总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贫困、动荡、离别、忧伤的时刻,我总让自己回到那些伟大作品的境况中,靠他们营造的渴望与热情去温暖自己,去体验无法体验的人生。


如去佛

提起认识的作家,还是路遥,路遥就是一个让我爱上文学的启蒙老师,当我第一次阅读完《人生》的时候,在我的内心世界便有了几百次的假设,我幻想着自己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当然按我的意思是一定要改写主人公的命运和前途的,我不让高加林去碰到刘亚萍,我会一直让他生活在高家村,好好的当他的代课老师,然后和巧珍姑娘一起,相亲相爱一辈子,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我很喜欢高加林这样的人物形象,英俊潇洒有气质魅力,又有文化,他就是一个农村姑娘心目中最完美的男人光辉形象,遗憾的是高加林的命运是一个悲剧,同时他也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故事,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要选择正确的道路。你的人生才会一片坦途。


老俞177829369

三毛

1.喜欢她的作品,文字细腻,写的都是生活,说的都是直达内心的声音。

2.喜欢她的生活态度,在大沙漠自由自在,一边收集奇奇怪怪的小玩意,一边和爱的人把酒吟诗。

3.敬佩她的爱情观,爱憎分明,爱的时候轰轰烈烈,别离的时候悲悲戚戚,不怕受伤,很勇敢。

我希望自己在现在的生活中,累的时候,能够像她一样遥想远方的沙漠,恋爱的时候,多几分付出的勇气,缅怀三毛,致敬现在的生活,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