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史书去哪了?

老兵东雷

这个问题问得有意思。 有友友问:卫国是坚持到秦二世的时候才被灭国的。因此卫国是躲过了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个坑。可以为什么卫国史书至今也没有发现!要是发现了,那不就得和《春秋》是一个级别的史书了。

卫国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的濮阳、河北的邯郸、邢台一部分、山东的聊城西部一带,

说起卫国,别看是在春秋众储侯里只是一个小国,但人家根红苗正啊!卫国的开国第一代国君,是周文王的儿子。卫国虽然在储侯里算不上最大的,但是担负的责任也不小。为什么这样说呢?

故事起因是这样:周文王的儿子中老三和老五,窜拐着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结果被周文王的儿子老四给平定了。事后,周文王越想越怕,这商朝看来还是没有彻底被消灭啊。我得叫个人帮我看着点。于是周文王就叫他的儿子老九分封到了商朝以前的都城朝歌。说是治理城市,取名为“卫”。其实老九真正的目的就是监视商朝遗民,看看商朝还有哪些妄图复辟的势力,及早将它们消灭掉。

既然带着特殊目的,特殊使命去的。周文王也很够意思,卫国在起初还是很大的。再加上是平原地区的优势,所以当时的卫国不算是很强,但是很有钱。基本属于有钱有势的国家了吧。

到了西周末年,周朝周幽王当位,娶了个宠妃褒姒。为了赢得美人一笑,于是周幽王就跑山上放火。最后他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得罪了众储侯,招来了犬戎人。把周幽王的家稿京打了个稀巴烂。这是卫国的身影就出现在在周幽王的身旁了。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啊。卫国当时的国君是卫武公。他于是就帮助打退了犬戎人,又帮助周平王搬家。给周王朝立下了大功。周王朝历来讲究有功必赏,特别是自己家人。所以就提升卫国到了储侯中最高的一等:“公”等。这一段时间应该是卫国最辉煌、最耀眼的时期了。

可是好景不长,东周时期,在卫国旁边,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郑”。卫国不爽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如给郑国来个下马威。让它知道知道谁是这是当家人。于是,卫国就鼓捣着宋国,两国联军一起攻打郑国。谁成想当是郑国的国君是春秋第一个小霸主:郑庄公。郑庄公根本就不甩两国联军的面子,一顿胖揍,打得卫国躺到地上直叫”娘“。于是卫国是一个“大国”的面纱就这样被无情地扔到了地上。

雪上加霜,卫国又出了一个奇葩:“卫懿公”。这哥们不爱治理国家,偏偏爱上了养殖副业。爱上了鹤类的飘逸清奇,白毛丹顶。不仅是爱,还爱到了极致。给鹤封了官,拜了印。那叫一个出门有鹤将,入门见鹤臣。

好景不长,在卫国,鹤比人值钱。大家也都丧了气,灰了心。狄人趁机就把卫国给灭了。请注意,这里可是真的灭了。灭到啥程度了呢?整个卫国只剩下八百人左右了。好在卫国女子多奇志。卫国的公主们很多都是通婚到了周边的储侯国了。于是这些公主们出力的时候到了。撒娇撒波,什么招好使就怎么用。叫她们的老公,各储侯的国君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助卫国重建起家园。可是“只要杀不死老子,老子起来就不再是条好汉了”,卫国出了这些倒霉事后,就真的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卫文公时,就发奋图强,勤俭持家,终于卫国有了兵车三百乘。尽管离大国的标准兵车千乘还有距离,但起码不是有了三百乘了吗?于是卫文公为自己所做出的成绩骄傲自豪。已然将自己看做是一个复兴之主。重振卫国声威的时候不远了!

但是这时候来了一群人,一群人不要紧,关键是这群人还都是要饭的。卫文公一看,那不行,现在的卫国也没隔日粮啊!滚!滚!滚!没成想,这样就跟这伙人结下了仇。这群人是谁啊?什么来头?要饭的头子叫重耳,是从晋国来的。说到这,大家就明白点了吧。重耳日后回国,当上了晋文公,是春秋的大霸主啊。重耳这人有个毛病:就是有仇报仇,有恩报恩。你卫国不是叫我滚吗?好,现在我就叫你滚一回试试。于是就将卫国又揍得满地叫...”

“了。从这个时候起,卫国就变成了吃瓜群众,坐在一旁静静地落泪到天明了......

这时候有人说了,卫国到最后才被灭国。你说它国弱,其它小国都是早早灭国,唯独卫国是最后一个,你怎么解释?好吧。我就扎扎心,给你们说说为什么吧:卫国太小太弱了!在秦国未灭六国前,它早早就成了别的国家的附属小跟班了。主人都被灭了,小跟班只有两个下场:一是跟新主人混日子,二是被新主人一并灭掉。大家明白了卫国最后的结局了吧。

为什么没有卫国的史书流下来,也就清楚些了。

卫国属然是又小又弱,但是卫国出了很多人才,他们甚至改变了国家或者历史的走向。

卫国出了”商鞅“,他为扫平六国的强秦打下了坚实的治国基础。

卫国出了“吴起”,他是一个军神的存在,一个不败的传说。

卫国出了“吕不韦”,他是秦始皇的干爹,可以说没有吕不韦,也就没有秦始皇后来的文功武运。

卫国出了“李悝”,他是强魏的制造者。

这么多人才,可惜卫国一个都没有用上。可见人才虽好,但是还要有舞台,供他们施展。两者结合,才能够创造出辉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