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上梁山后,为何和武松关系好,和林冲反倒疏远了?

手机用户64053014451

大家都被林冲和鲁智深骗了!

林、鲁二人的生疏,是环境使然,也是宋江乐于看到的。


第一,我们要看到林冲在梁山那尴尬的地位

首先,林冲曾经火并过王伦,在纲常上有逆上的阴影,干掉自己的老大,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让人觉得此人不可靠。


其次,林冲火并王伦之后,是把梁山的头把交椅让给给晁盖的。林冲有自知之明,无论是自身势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都无法与晁盖相比,他心甘情愿。


但是,在宋江眼里面,难免会觉得林冲是晁盖一派的。晁盖在曾头市中箭而死,疑点甚多!所以,宋江难免猜忌晁盖。


再者,林冲个人的武力,在梁山属于超一流武将。而宋江的嫡系心腹,高手不多,一流高手几乎没有,在以武力为尊的乱世,谁能真正地拿捏得住豹子头林冲?


所以,林冲在梁山的位置是相当尴尬的。以林冲的武艺,职务、排名太靠后了。


第二,我们得看看二龙山集团的人员构成

二龙山集团,分别是鲁智深、杨志、武松以及操刀鬼曹正,包括金眼彪施恩。

曹正是林冲的徒弟。有勇有谋。鲁智深是林冲的师兄、救命恩人,武功、名望均是一流。

武松更是能力过人、单挑几无对手,江湖之上从来没有吃过大亏。而孟州孙二娘、张青与武松是结拜兄弟。

杨志更是可与林冲匹敌的一流高手。此外,再算上当年林冲的同事、王进的徒弟史进,更别说史进和鲁智深还有过一段。


在那个年代,结拜兄弟义重如山,而师兄弟关系更是牢不可破。二龙山集团的武力和人脉,已经异常惊人了。

那么,如果再加上一个林冲,敢问梁山能与二龙山集团抗衡的还有几人?

林冲若是成天与二龙山的兄弟们在一起称兄道弟,难道那黑厮没点想法?

难道他不怕二龙山火并了及时雨?

第三,林冲心思之细腻、历事之丰富,非常人可比

林冲父辈即为军职,武艺过人,林冲等于是接了父亲的班,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但是这并不代表林冲不通世务。傻子是无法成为绝顶高手的。


林冲遭逢巨变,历经了朋友背叛、亲人被害、家破人亡,一颗心早已经不动如山、细腻如丝。他早已经看透了宋江的为人,隐忍不发而已。

鲁智深,外表粗豪,内心之机变,实不下于林冲。杨志,著名的倒霉蛋,所有倒霉的事都碰上了,早被锻炼出来了。


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大家心照不宣,早已经达到了默契。

表面上维持着这样不远不近的关系,挺好。

既是做给别人看,也让宋江放心。


拉帮结伙,不仅仅是因为兄弟义气,更是因为利益相关、身家性命。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下,风波险恶,稍一不慎便是生死相见啊!


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在某一次执行任务期间,二龙山集团的核心曾经有过密谈,并结下了生死同盟、共同进退、守望相助。


别看他们表面疏远,真要是有大事发生需要站队了,你再看看!


脂肪故事



鲁智深和林冲是结义兄弟不假,但是他们结义的时候,鲁智深并不知道林冲的性格。

在第六回中,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管理菜园,正和当地几个被他收服的泼皮喝酒吃肉,给那些人演示武艺的时候,林冲这个时候出现了,在外面喝彩。

随后两人互报姓名,鲁智深说年幼的时候,曾经见过林冲的父亲林提辖。

林冲大喜,就要和鲁智深结拜(这里是林冲要与鲁智深结拜)。



结果结拜之后两人唠嗑,然后锦儿跑过来说,林娘子正在被调戏。林冲先走一步,见到调戏的人是高衙内,把挥起的拳头放下了。

后来跟娘子下来的时候,鲁智深带着二十多个泼皮过来,要帮忙打架,且看原文: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
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
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
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智深道:“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这个时候,鲁智深估计已经对林冲的人品有所怀疑了,毕竟妻子被调戏,这样的忍让,不是好汉所为。

鲁智深跟林冲刚认识还不知道有没有半个小时,就敢带着二十多人去打架。注意,他这个时候还是在大相国寺里看菜园,如果在寺庙打架,是肯定会再次被开除的。

他能为了刚认识片刻的林冲丢掉职业,而林冲为了保全职业,面对妻子被调戏竟然能隐忍不发,真的是佩服!

后面发生一系列的事情,也佐证了林冲的人品有问题,最后害得林娘子自缢而亡。

再说鲁智深与林冲的事情。

林冲在发配沧州的路上,被董超、薛霸两人暗害,幸好被鲁智深及时救下,鲁智深想要把两个公人就地正法的时候,又被林冲阻止了,还美名其曰不过是听了高太尉的指示,不要冤枉了他们。实际上,只是畏惧高太尉权势,不敢将事情闹大而已。


再后来,林冲雪夜上梁山。而鲁智深则经过了一系列的事情,很久之后才上梁山,这里就不提了。

再说说鲁智深上梁山之后,与林冲久别重逢,理应很激动啊,毕竟是结拜兄弟,可是他见了林冲只问了一句:“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可知阿嫂信息否?”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不问林冲近况,反问林娘子怎么样。二是不叫兄弟,反称教头。

话说鲁智深在沧州一别后,自是回到了大相国寺,林娘子的事情他肯定有所耳闻,所以他这个时候不是问林冲,而是借此表达了对林冲的态度,你好端端的活在这里,不去找高俅报仇,你妻子九泉之下,能瞑目吗?

像你这样的人,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好,还有脸做我鲁智深的兄弟?

这也是鲁智深和林冲疏远的主要原因。



至于为什么和武松好?武松是真正的好汉啊,纵观水浒,武松做的哪一件事不是为人称颂?

再说了,武松和鲁智深太像啦,都有千斤之力,都是胆大心细,都是正义感爆棚,都是担当起“英雄好汉”这个称呼的!

而反观林冲,呵呵呵!


戏曲说


鲁智深是一个洒脱的人,不畏强权,不服就干,再他眼里,什么都比不上兄弟情义,为了林冲,他可以一路护送,凭的就是个义字。

而林冲从来就没有真正与鲁智深交心过,甚至陆谦都比他两个的关系近。鲁智深上梁山之后,明显和武松、史进他们走得更近些。无论在梁上,还是出去打仗,鲁智深都是和武松他们在一起。论关系,鲁智深和武松的关系明显要好过他跟林冲的关系。


其实,这事一点也不奇怪。不管怎么看鲁智深明显和武松更投缘。倒不是因为两人都是出家人,而是因为二人都是性情豪爽的人,彼此之间说起话来,更投机,更有默契。而林冲的性格,偏向于内向、沉郁,有事也憋在心里,鲁智深大大咧咧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太喜欢和林冲这样性格的人交往。武松快意恩仇,敢杀了西门庆,为哥哥报仇,而林冲却连打都不敢打。这就使得鲁智深渐渐疏远了林冲。


塞北少年行

废话,任谁整天拿热脸贴人冷屁股,时间长了也觉得没劲。

你追个妹子时间长了没动静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更何况是个大男的呢。

鲁智深对林冲那是没话说,做到了兄弟的极致了。然而林冲怎么对鲁智深的呢?

我看了下前面答主们说的,明白人还是有不少的。林冲在野猪林卖了鲁智深,可能很多人觉得还不至于。

好,不至于就不至于吧,

我也不想把林冲想得那么坏,虽然我认为那就是事实。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和林冲在一起,鲁智深一直是很憋屈的。

想他好好一个血气方刚的莽和尚,却为了顾全所谓的大局(其实不过是林冲的仕途),这也忍那也忍。

碰到一个毫不相干的金翠莲被郑屠欺负了,他鲁智深都能找上门去把人家郑屠三拳打到地府;

明明白白的看到自己刚认的兄弟媳妇儿被一个纨绔调戏,要不是林冲拦着,他能忍?

看到自己的兄弟要被奸人所害,他还得放过那两个贼厮鸟的性命,要不是林冲拦着,他能忍?

这会儿,他还可以认为林冲为人仁厚软弱,只是不是个爽快人,总是瞻前顾后。

但是当他听说林冲火并王伦犯下恩将仇报的罪过时,可能他对林冲的看法就真的变了。

当初想害自己的董超薛霸都不杀,不管怎么说收留了他的寨主王伦却又能狠心下手。

以下犯上,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杀人上位,向晁盖表忠心。

我是不惮于用各种恶意的想法去揣测林冲的。

鲁智深毕竟不是傻子,事后仔细想想,他可能自己都害怕,原来所谓的兄弟林冲却是这么个贼厮鸟。

但是,一日为兄弟,终身为兄弟,他也不想去质问林冲什么,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他也没必要老是热脸贴着冷屁股。

说白了,当初对他好,不就是看他武艺高强,以为他是个好汉吗,然而梁山上最不缺的就是武艺高强之人,最起码,身边这个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武二郎就不在他林冲之下。

相比林冲,武松的性格更符合鲁智深的口味,更和他聊得来,和林冲一起,太累。


何事男儿不读书

鲁智深是混过官场的人,明白政治。

鲁智深上山时老大是晁盖,老二是宋江,但大家都知道宋江的人势力更大,除了前期十来个人是晁的人外,其它大几十号都是冲着宋江上山的。有一个要上梁山的段景柱偷了马要献给梁山做为进身之礼,可他却给老二,却不是给老大。结果献给宋江的马丢了,从来不上阵的老大这次要上阵了,一是气,二是他突然明白江湖上的人只知道老二,却遗忘了老大,他这次出兵要杀偷马的曾头市,所带头领里就有林冲。

武松是宋江的人,林冲是晁盖的人,鲁智深又不傻,还看不出来哪派更厉害,江湖上闯了这一遭,是当官不能当,当和尚不能当,如果再站错队,岂不是连当草寇也不能了,所以他只有靠近武松,疏远林冲。


知识改变眼界和气质

简单的说,鲁智深和林冲不是一类人;而鲁智深和武松的性格、背景都比较类似,从相识到相知,经过对彼此的互相了解,自然有了远近亲疏。

工作背景

先从职位上来说,林冲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文中有段买宝刀的情节,曾提到:

林冲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喝采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 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京城卫戍部队的教官,又与太尉相识,相当于

京城高级公务员;鲁达在老种经略府当提辖官,类似县级武装部部长的职务;武松作过阳谷县都头,相当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从职务上来看,鲁智深与武松的官衔更加接近,工作性质也比较类似

性格比较

林冲第一次与鲁智深相遇,有如下对话:

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智深道:“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得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

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 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兄。”...

这说明林冲的父亲也是京官(林冲也算是个官二代),说话文绉绉的语气也能看出林冲受教育程度较高,也可以说成长氛围比较好。

文中对鲁智深和林冲开场是这样写的:

史进道:“小人大胆,敢问官人高姓大名?”那人道:“

酒家是经略府提辖,姓鲁,讳个达字。敢问阿哥,你姓什么”史进道......

话说宋江因躲一杯酒,去净手了,转出廊下来,襤了火锨柄,引得那汉焦燥,跳将起来就欲要打宋江。柴进赶将出来,偶叫起宋押司,因此露出姓名来。那大汉听得是宋江,跪在地下,那里肯起,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

鲁智深说话直白豪放,武松出场同样是刚烈直爽,这两位开篇是能用拳头的绝不多费口舌,性格相近,处事风格也比较相似。

两个生活环境不同、阅历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也不会相同。这将直接导致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明显差异。这两类人共享乐没问题,一旦遇到事情产生分歧,很容易分崩离析,事实上,这两类人是很难作成朋友的。所以嘛,鲁智深上梁山后,和武松关系好,和林冲疏远也算正常。


浪里尔

其实为什么鲁智深到后期跟林冲疏远了,主要原因还是林冲出卖了鲁智深!

杨角风最近接连推出四期杨角风的视野看《水浒》,反响不错,今天再接再厉,推出第五篇。

前情回顾:1、武松打不过老虎、2、鲁智深拔不动柳树、3、高衙内得到了善终、4、丫鬟害苦了林冲。(超链接见文章尾部)

5、林冲出卖鲁智深:

前面讲到,林冲被丫鬟锦儿和高太尉等人算计了,最终犯罪被刺配沧州。而鲁智深作为林冲的好朋友、好哥们,好兄弟,不可能见死不救,于是一路暗中追随。但是为什么水浒后期鲁智深却疏远了林冲,只因为他好心在野猪林救了林冲的命,而最后林冲却无意中出卖了他,最终导致他在相国寺的逃亡!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细细道来!

水浒传原著中,自从鲁智深与林冲在离沧州还有70里的地方一别后,再次见面就到了“三山聚义打青州”那一章了。

(梁山泊中大摆筵席为)呼延灼、鲁智深、杨志、武松等共十二位新上山头领(庆贺)。坐间,林冲说起相谢鲁智深相救一事,鲁智深动问道:“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

这里有个疑问,林冲是继史进、李忠、周通之后,鲁智深结实的第四个好汉,并且一见如故,很快就拜了把子兄弟。平常两人称呼都是兄弟相乘,而这里却直呼教头!而且按照前面剧情发展的套路和鲁智深的性格,好不容易见面,鲁智深应该特别热情的首先打招呼,而不是被动的被林冲先相谢!

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出,鲁智深心里面有一条梗,过不去的梗,这条梗是什么,再往下看!

押送林冲的衙役,董超、薛霸被高俅收买,准备在野猪林结果了林冲性命。这时候鲁智深出现,救了林冲的性命!后来又一路护送到沧州附近70里处。原著中是有对话的,其中董超、薛霸问鲁智深:“不敢拜问师父在哪个寺里住持?”

鲁智深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叫高俅做什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叫他吃三百禅杖。”

这里可以看到鲁智深虽然口口声声说不怕高俅,但是最终也没有说出自己的来历,说明他还是有点忌惮高俅的,不敢透露自己的身份,而董超、薛霸也不知道这个野地里冒出来的大和尚是谁,不然不会问。而且鲁智深非常聪明的是现身的地点离东京已经非常远了。

最后离开时展现了一把武艺,把一棵松树直接砍断,并警告他们,如果敢对林冲不敬,你们的脑袋就跟这棵树一样。

再看看林冲是怎么没脑子说的话:

鲁智深走后,董、薛二人尚且余惊未定。林冲见状,道:“这个值得什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果然,董、薛二人回到东京把上面的事情告诉了高俅,鲁智深也因此不得不离开大相国寺,漂泊江湖。就像后来他对杨志说的那样:“不想那两个防送公人回来,对高俅那厮说道:‘正要在野猪林里结果林冲,却被大相国寺鲁智深救了。那和尚直送到沧州,因此害他不得。’这直娘贼恨杀洒家,吩咐寺里长老不许俺挂搭;又差人来捉洒家……(因此)逃走在江湖上。”

从后面的对话中,可以得知,鲁智深是非常震惊的,他用了“不想”二字,说明他非常谨慎的隐瞒自己的身份,而最终身份却还是泄露了,他又不傻,只能想到一个原因,就是:可能是林冲“出卖”了他!

当然林冲绝对不是故意的,他也是好心,想在两个衙役面前夸赞一下自己的好兄弟鲁智深,却不知不小心泄露了他的行踪,导致鲁智深再也无法在大相国寺停留,而逃路。

所以后面鲁智深跟林冲在梁山遇见后,林冲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但仍然向鲁智深表示感谢,鲁智深虽然心里面有一条梗,但最终念及兄弟情义,而没有说破!毕竟自己没有亲耳听到,只能算怀疑吧!

所以林冲真的好心的无意识的就把屡次救他性命的鲁智深“出卖了”!

前情回顾:1、武松打不过老虎、2、鲁智深拔不动柳树、3、高衙内得到了善终、4、丫鬟害苦了林冲。(直通车)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另外只是个人观点,请大家指正!


杨角风发作

林冲绝不是血性的汉子,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凡夫俗子。既不善良也不正直,出卖过老婆,出卖过朋友

第一,别人调戏他媳妇,他忌惮高俅忍了,买宝刀贿赂高俅,被骗白虎堂。

第二,休妻貌似为了妻子,但在那个时候反而是至其妻于死地。那个年代休妻可不是现在的离婚。而是在向高俅表明这个女子我不管了,跟我没关系了

第三,野猪林鲁智深救他一命,差役打探鲁来路,作为兄弟的林冲透漏了鲁智深来历,以至于鲁智深相国寺待不下去。从此梁山再见,鲁智深冰冷的称呼林冲为林教头。(不要被电视剧误导)

第四,一直盼着高太尉能赦免他,没想到派人杀他。没办法杀了陆虞候等人,随后题诗“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到那时还在想着功名和回归。

期待关注,谢谢,祝大家新年快乐


火星生命

简单的说下:

道不同不为谋!

鲁提辖和林冲对人生目标的认识是不同的!

一大一小!一浅一深!一公一私!

1、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从内心深处他不恨朝庭!恨的人是高衙内!他甚至是不敢恨高俅的!世代混迹朝庭军队的基层的林冲只是想安稳的过生活!没有阶级仇恨!在和朝庭派来的围剿的军队作战时林冲就是出工不出力!在打祝家庄、曾头市、方腊时倒挺卖力!因为这帮人和朝庭干系不大!这充分说明了林冲的思想认识只是停留在报私仇上!

2、鲁提辖本身就是军队工作的干部!感觉应该是个营级干部或正连级!他放弃朝庭的高官厚禄!始终战斗在与朝庭的斗争前沿!

他首先在思想意识深处已经放弃了对朝庭会好起来的幻想!他更是积极参与到推翻朝庭的工作中!鲁提辖最后混到梁山上,不是因为自身的私仇所致!都是再助人为乐中渐渐的与朝庭决裂的!也正是这些刻骨铭心经历是他认清了朝庭的腐败!他誓与那些不曾有私仇的国家公敌为仇!有推翻旧制度的想法!这是大智慧、大理想!

3、综上所说,林冲和鲁智深是不会走到一起的!再有就是鲁智深也是瞧不起林冲没有快意恩仇的品性的!


和鲁智深差不多的人是武松!人生经历基本相似,所以两人越走越近!加之又都是步下的将官,配合也多!

4、再有就是梁山上也是派系林立、山头主义很严重的!林冲是老梁山派的!(虽然势力最弱)、鲁智深是二龙山派的(势力第二)武松更是二龙山派的代表人物!


从宋江的角度出发也不会让这两个山头靠在一起,威胁他的霸权地位!


杜陵闲人

鲁智深和林冲的关系一开始还是很好的。

当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管菜园子,和一帮尽管是泼皮无赖但心地善良的混混打得火热的时候,他认识了林冲。

林冲在认识鲁智深之前,可以说是幸福的不要不要的。工作有面子,收入不菲。老婆漂亮,又知书达礼善良贤惠。没毛病。

但从认识鲁智深那天开始,倒霉的事一桩接一桩,一直都没停,直到被发配。

林冲带老婆去大相国寺烧香,他老婆去大殿烧香,他没去,跑到后园玩去了,正好看见鲁智深给一帮泼皮兄弟耍禅杖,林冲看了心里敬佩,高喊:好身手!鲁智深听见连忙过去打招呼,林冲自我介绍:林冲,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使得一手好枪棒。两个人互相欣赏,互称兄弟。

鲁智深真的就把林冲当兄弟了,但他很快就看不惯了:高衙内欺负林冲的老婆,当林冲看清那是高衙内的时候,高举的铁拳,软软的放下,任凭高衙内趾高气昂的走了的时候,鲁智深很生气。

生气归生气,鲁智深还是惦记这个兄弟的,林冲最终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鲁智深怕林冲路上被害,一直暗中保护,这才有了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林冲于刀下的精彩故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鲁智深发现,这个“兄弟”不能交了。

押解林冲的两个差伇,因为鲁智深出手相救,无法得手,拐弯抹角打问鲁智深的来历,都被鲁智深给挡回去了:打听什么?是不是想回去告诉高俅找我麻烦?

两位差伇无计可施,林冲给他们帮了大忙。

鲁智深做事还是有头有尾,他一直把林冲送到了沧州城外,看看林冲安全了,就打算回去了,临走,为了吓唬两个差伇,他一禅杖砍断一棵手腕粗细的树杈,告诉差伇:敢耍花招,就让你们和这个树杈一样!

两个差伇吓坏了,赶紧恭维:和尚爷爷好手段,我们不敢胡来!

这个时候,林冲说话了:这算什么,大相国寺后园碗口粗的柳树,他也能连根拔起!

如果不是成心,那就是猪一样的队友。

鲁智深后悔认识这个兄弟。并且就是这句话,鲁智深再一次浪迹江湖,就是走投无路,他也没有去投奔水泊梁山,他知道,林冲在那里。

他宁可冒着风险去攻打二龙山,最后和武松杨志一起,打下二龙山落草为寇。

就是后来,鲁智深三人带领二龙山全伙投奔梁山泊,鲁智深再和林冲没有交流了,他看透这个本领高强的“怂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