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為什麼要這麼說?


這一句是中國傳統大家庭裡的真實寫照,我嘗試,以《西遊記》中唐僧的三個徒弟組合,分析這一現象的合理性。

首先,這不僅是農村俗語,最起碼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止,中國人的傳統家庭裡,都有類似的說法,無論城市或者農村。比較正宗的土語是這樣的:大傻子,二嘎子,老三是個賊滑子。前後兩句都好理解,二嘎子是個什麼意思?

這個詞最早出自東北,是對誰家比較淘氣的孩子,才這麼叫,二嘎子不僅淘氣,而且能裝模作樣,懂得把自己偽裝成乖孩子,是個暗地裡使壞的傢伙。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為什麼要這麼說?

第一,唐僧手下三個徒弟,頗有點那個意思。

細想一下,西遊記裡的唐僧三個徒弟,不恰恰就有那麼一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的意思嗎?

(1)大傻子的代表人物,孫悟空。

老大是孫悟空,別看他本事最大,但乾的總是吃力不討好的活,背鍋的命。

(2)二嘎子的代表人物,豬八戒。

老二豬八戒,這傢伙自己好吃懶做,但有好處的事情,總是衝在前面,在唐僧面前最愛裝好人的就是他,蔫兒壞。

(3)壞老三的代表人物,沙和尚。

老三沙和尚看似老實,但遇到危險的事,絕對逃的最遠一點責任不肯擔,其實他是明著偷懶,是在唐僧允許的情況下,當個看熱鬧的閒人。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為什麼要這麼說?

第二,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源在哪裡?

生下來一張白紙似的孩子,他長成什麼樣,養成什麼樣的性格,其實與他的父母有關。再說明白點,是他們的父母不知不覺造成的結果!假如一家有三個孩子,父母對這些孩子的要求那是完全不同的。

(1)老大是第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父母肯定很重視,但由於很快家裡有了其他的孩子,父母不可能對老大太溺愛,反而希望老大早點懂事,以便成為自己的幫手。

“長兄”的位置不是好坐的,這個長兄必須能吃苦耐勞,給弟弟妹妹豎立好榜樣。

(2)老二處於“不上不下”的位置,父母對這個孩子的態度,與對待老大不同,由於已經有了能吃苦耐勞的老大,就不需要老二來當這個榜樣了。

但老二自己,骨子裡肯定想和老大一樣,受父母的重視,而且又不想真的去吃苦受累,於是時間長了,就養成了耍滑頭,裝模作樣的本事。

(3)老三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父母對他的溺愛,是毫不掩飾的,所有的孩子中如果有誰可以公開做了壞事,不受懲罰,絕對是老三!

這就看得出來了,老三的壞,其實是被父母鼓勵出來的,而不是天生的。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為什麼要這麼說?

第三,以三徒弟舉例,如果將其身份,相互調換行不行?

(1)孫悟空別當老大了,讓他和豬八戒換換,當老二。

這下子麻煩大了!孫悟空是吃苦耐勞的典型,有困難二話不說衝在第一個,但假如他是老二,你一個老二這麼幹,那你讓成為老大的豬八戒,顏面何在呢?

(2)豬八戒肯定不能當老大,那就讓他去當老三。

又壞事了!你一個最小的徒弟,整天攛掇老大出去打架,然後又跑到師父那裡告黑狀,成天搞事情,唐僧肯定不能同意啊,他還指望你關鍵時刻頂上去呢!

(3)至於說老三沙和尚是類似的道理,反正“明著壞”“明著偷懶”的沙和尚,不僅不適合當老大,也不適合當老二,他最好就是當老三。

三個徒弟的性格,以及他們的座次,這就是最合適的一個組合,不能亂。

結束語:孫悟空三徒弟的事例證明了,凡是傳統大家庭裡的孩子,“老大傻,老二奸,壞老三”絕對有道理,這樣的組合,既是父母希望他們如此,也是最穩定的兄弟組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