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做秤60年,他曾戳到五個手指都流血

手工做秤60年,他曾戳到五个手指都流血

麥盛良師傅的店鋪裡有各式各樣的秤。

手工做秤60年,他曾戳到五个手指都流血

點“秤星”是最難也是最重要的工序。

手工做秤60年,他曾戳到五个手指都流血

麥盛良師傅說,做人如制秤,要對自己嚴格。

如果你家裡需要一個稱,走進超市或是網購就有琳琅滿目的電子秤可以選擇,便宜的幾十塊錢就可以買到。在電子精密儀器大行其道的今天,一根細長的木杆上掛著黑不溜秋秤砣的桿秤早已退出了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再過幾十年,當孩子們讀到文學作品中“人心如秤”“秤平斗滿”這些成語時,還能形象地理解“秤”“鬥”的含義嗎?珠三角一些地方在婚禮上用桿秤寄予新人“秤不離砣”美好祝福的習俗還能繼續流傳嗎?

在佛山順德大良一間不起眼的街鋪裡,手藝人麥盛良用他和他岳父60年的堅持告訴我們——至少現在,中國傳統的桿秤還在。

在順德大良鐘樓公園附近一間小小的街鋪上,過往的人們總是好奇地望著它的招牌,只有一個字——“秤”。沒有錯,這就是現代都市裡已非常罕見的手工制桿秤的老鋪。鋪裡有一位堅持手工製作木杆秤的工匠師傅麥盛良,他已足足堅持手工制秤12年;如果加上他師傅制桿秤的時間,師徒兩人堅持做桿秤的時間超過了60年。

在他經營的衡器店裡,密密麻麻地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木杆秤。麥盛良說,一把好的木杆秤即使歷經歲月的打磨,其精度、準確度也依然不會改變,正如人的誠信品質,相伴終生。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傳統桿秤,是中國優秀文化的“承載者”。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潘繼生表示,在計量方面雖然電子秤大大優勝傳統桿秤,但桿秤依然有很大的“現實文化意義,不會輕易消亡”。

學做桿秤:曾戳到五個手指都流血

說罷,他從牆邊的工具架上抽出一根一頭大一頭小的秤桿坯子,用工具熟練地反覆刨了起來,並不時拿起來湊到眼前細細地觀察。“秤桿一定要刨圓,稱的時候才能滑到準確的斤兩。”麥盛良說,手工制秤每道工序都要求精雕細刻、精益求精,容不得半點馬虎。木杆秤的製作非常考驗耐心、專注度和準確度,麥師傅說,“刨杆要平、要直,做刻度的時候也很有講究,稍不留神就會出錯。”

做秤最難也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鑽孔和點“秤星”:先在秤桿上從前端到末端劃一條直線,然後按照規定的標準,在直線上鑽小孔,在孔上插入細軟鋁絲,用釘秤特用的“快刀”割斷鋁絲,然後輕輕敲一下,便在秤桿上留下了“秤星”。

然而,桿秤製作絕非易事。剛開始接觸桿秤製作時,麥盛良也吃過不少苦頭。因為不懂得怎麼用力,刨杆刨一個多小時是常態,常常刨到手指生疼;點“秤星”的時候要鑽孔,稍不留神就會戳到手指流血,“我曾經五個手指都貼上了止血貼,切線的時候也被切到過手。”而有的時候,因為一道工序的失誤,整把木杆秤就得從頭再做。

桿秤如煉心:習得了做人的真諦

談起學做手工桿秤,那還得從和太太龍女士的相識說起。“當時跟她認識之後,才知道她的爸爸是做秤的,已經做了48年了,我很佩服。”從小喜歡動手做模型的麥盛良從此接過了手工制秤這根“接力棒”。給麥盛良傳授技藝的岳父龍師傅對他讚譽有加,“學做秤講究靈性,一般人要學3年,他不到2年就出師了。”

深耕手工桿秤製作的龍師傅見證了桿秤的“盛衰史”。“改革開放後,包產到戶,家家都需備幾把桿秤,那時候生意好,一天得做二三十把桿秤”。那個時候可謂是手工桿秤的“黃金時代”,2000年以後,隨著電子秤的日益普及,純手工製作的木杆秤幾乎告別歷史舞臺,其製作手藝也瀕臨失傳。

秤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曾是民間必備的衡器。“木杆秤早在秦朝度量衡統一標準之時就開始在民間使用”。麥盛良和龍師傅對於木杆秤的歷史淵源如數家珍,“木杆秤按秤桿長短及秤砣大小分大、中、小三種型號。大號桿秤一般可稱重150公斤,最小的桿秤多用於中藥房抓配中藥。”而在麥盛良的衡器店,都能看到這些大小各異的桿秤。

在做秤的十二年時間裡,麥盛良認為,堅持這門手藝,讓他更加耐心、專注,並且在潛移默化中,習得了做人的真諦,他認為做秤有“煉心的作用”,“做秤的過程中也能體現順德人誠實、刻苦耐勞和堅持的精神”。麥盛良微笑道,“在教育上,我也要求孩子們像做秤一樣,對自己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大方一點,不要斤斤計較”。

儘管現在買桿秤的人不多,但麥盛良仍然堅持手工製作,堅守一份匠人的誠心。在他看來,每桿秤售出去都代表著信任、代表著誠信。此外,他也希望能有年輕的血液參與進來,把這門手藝繼續傳承下去,被更多的人所認知。

專家:手工桿秤有“很多現實意義”

除了極個別的場所,比如傳統中藥鋪在抽屜式的櫃檯秤藥,手工桿秤在現代社會,對比起精確方便的電子秤,沒有優勝之處。

潘繼生最後說道,麥盛良的堅持是值得讚許,“將來一定會有好的回報,來報答這位難得的中國手工桿秤傳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